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镇赉县位于吉林省西部,是盐碱地多发区.该地区栽培水稻,而盐碱是制约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水稻本田生长过程,中,由于土壤继续返盐,密度、施肥、管水不科学造成稻田水盐分含量高危害水稻生长发育.本文介绍盐碱地水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地区的水稻高产栽培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安市位于吉林省西部,是盐碱地多发区。新开发的水田中除一部分是旱改水外,大部分都是荒地,p H值在8.0以上,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提高新开盐碱地水稻产量和品质在大安市水稻生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盐碱地新开发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地区的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2004~2007年对吉林省西部盐碱地草麻黄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麻黄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系列试验结果表明,在吉林省西部盐碱地进行草麻黄无公害种植是可行的,系列试验的结果形成了麻黄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对吉林省西部新增盐碱地水田在水稻品种选择、水稻秆腐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盐碱地水稻施肥、插秧与机械化收获及耐盐碱水稻品种选育与审定等关键种稻技术上进行了科学的剖析,有的放矢地提出了改进和加强的意见及建议,为今后盐碱地水稻生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吉林西部盐碱地水稻种植,结合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提出解决盐碱地种植水稻面临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的气候条件,提出水稻育苗栽培技术,明确了操作技术规程包括育苗地选择及处理、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床土准备、扣棚及整地做床、旱育苗播种技术,明显提高了水稻秧苗素质,为推广水稻"三推两早一达标"栽培技术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西部盐碱地优质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吉林省西部轻度盐碱地大量开发水田,每年大约在13.33万hm2,成为我省重要的种稻区。其中优质水稻发展较快,约占总面积的20%。作者对吉林省西部稻区优质水稻的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为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推广水稻机械化精量穴直播技术,近几年来德宏州在水稻主产区域进行了水稻机械直播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采取了"旱耙整平、水耙浅耕"、激光平地和控水分蘖等新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当前水稻生产成本高、劳动力缺乏、劳动强度大、效益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进一步探索适合田阳县杂交稻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充分发挥杂交稻增产潜力,为水稻大面积均衡增产提供技术支撑,在冬种番茄畦上开展直接栽种水稻试验,研究集成水稻高产良种、旱耙垄作栽培、前茬作物秸秆还田、科学施肥、水气平衡栽培、强化病虫害防控等综合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番茄垄上直接栽种水稻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每667m2比水耙的常规栽培对照增产55.04kg,增产率9.0%。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吉林省大安市苏打盐碱地的特点、可溶性盐分成分及其分布入手,阐述了苏打盐碱地改良的原则、工艺流程和主要技术措施以及水稻种植的技术要素,以期对苏打盐碱地生态改良及种植盐碱地水稻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多年试验总结出吉林省西部地区种植碱茅改良盐碱地技术,详细阐述了品种选择、地块选择、整地、播种、灌水、施肥、防除杂草、牧草利用等技术措施,为吉林省西部地区盐碱地改良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盐碱井灌稻区抛秧水稻生育性状及产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研究了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在吉林省西部盐碱井灌区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抛秧栽培产量可达7683.8kg/hm^2,比旱育苗人工插秧提高8.8%,提早成熟5天,并具有秧苗素质好、分蘖多、成熟早、产量高、成本低、省工省时等优点,可解决盐碱冷浆寺区水稻插秧缓苗慢、插秧适期短等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13.
《吉林农业科学》2014,(4):17-21
为了明确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性质与水稻生长的影响,优化吉林省盐碱稻区栽培模式。以吉粳88和吉粳111为供试材料,通过在中低度盐碱稻区设置传统精耙地栽培(对照)、旱平免水耙栽培、三增综合栽培3种不同栽培模式,并测定在3种栽培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根系氧化活力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在土壤的改良效果方面,无论在低度盐碱稻区或中度盐碱稻区,与传统精耙地栽培相比较,三增综合栽培和旱平免水耙栽培可降低土壤容重和电导率,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表现为三增综合栽培旱平免水耙栽培传统精耙地栽培。在水稻生长方面,三增综合栽培和旱平免水耙栽培水稻成穗率、根系活力以及实际产量均高于传统精耙地栽培,其中三增综合栽培下,吉粳111和吉粳88产量平均为10 204.8 kg·hm-2和10 662.9 kg·hm-2,比旱平免水耙栽培增加了21.0%和22.2%,比传统精耙栽培增加了30.3%和26.2%。这些结果表明,三增综合栽培模式相对于旱平免水耙栽培和传统精耙地栽培有明显增产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前,伴随着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大安项目区工程的实施,开发盐碱地新增水田面积36 000hm2,届时我市的水稻生产将成为富市裕民的重要产业。因此盐碱地上水稻种植技术尤为重要,特别是本田管理方面要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水稻的旱直播节水栽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这种技术迅速在节水省工提高经济效益有很大推广价值。在经过几年的研究中发现,水稻旱直播节水栽培技术能够达到插秧技术产量。水稻的旱直播节水栽培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节约用水,提高经济效益,节约用水量提高社会效益。本文针对目前水稻移栽栽培技术与水稻的旱直播节水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以及给出了有效提升水稻种植效益的技术策略,希望能够对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水稻的旱直播节水栽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这种技术迅速在节水省工提高经济效益有很大推广价值。在经过几年的研究中发现,水稻旱直播节水栽培技术能够达到插秧技术产量。水稻的旱直播节水栽培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节约用水,提高经济效益,节约用水量提高社会效益。本文针对目前水稻移栽栽培技术与水稻的旱直播节水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以及给出了有效提升水稻种植效益的技术策略,希望能够对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苏打盐碱地水稻生产历史进程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打盐碱地是我国较为典型的劣质耕地,种稻是改良利用苏打盐碱地的有效措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历经三代人的多角度探索,从零星种植到现在27万hm2,从品种、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单产从5000kg·hm-2到10000kg·hm-2以上,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从种植面积、品种更新、栽培技术创新集成、产量与效益等多角度回顾了吉林省苏打盐碱地水稻生产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并就新时期盐碱地水稻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对未来阶段吉林省盐碱地稻作创新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西部盐碱地稻田养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种稻是吉林省西部低洼易涝盐碱地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途径。为提高稻田的综合效益,通过借鉴盐碱地种稻新技术和传统稻田养鱼技术,总结出适合盐碱地,特别是苏打盐碱土井灌稻田养鱼的10项技术措施,并应用于生产。本文还探讨了稻田养鱼对盐碱土壤的化学性质、生物活性及养分平衡的影响,以及生物除草与灭虫、防病作用、生物增温作用和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西部盐碱地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西部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盐碱地面积逐年加大,从1959年至今盐碱地面积增加了30万hm2。在盐碱地治理中存在过度放牧产生的草原退化;为获得高额补贴,天然羊草草原毁种苜蓿;盲目开垦盐碱地种植水稻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利用吉林省50个气象站点1961—2015年的逐日气象资料,计算春玉米各生育期逐日水分亏缺指数,统计干旱等级和频率,分析其特征。结果表明,吉林省西部和中部春玉米干旱频率在播种—出苗期最高,东部为拔节—抽雄期最高。干旱等级在空间上表现为西部最严重,中部次之,东部基本无旱。在时间上,播种—出苗期干旱等级最高,1975、2004年的西部及2001年的中部达到特旱;在出苗—拔节期和拔节—抽雄期,中、西部在2001—2004年干旱较重;在抽雄—乳熟期,2004年西部达到特旱;在乳熟—成熟期,2007年西部达到重旱。研究结果可为吉林省春玉米种植的防旱抗灾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