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51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品种来源冬小麦新品种天选51号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中心1998年用自育高代品系9362-13-3-4作母本,冬小麦品种兰天1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2年1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麦2012008)。  相似文献   

2.
兰州商学院小麦研究所(邮编:730020,电话:0931-4673136)、天水农校共同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兰天23号”,前不久通过了甘肃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研究所(电话:0931—7611030)和庆城县种子管理站共同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兰天28号通过了甘肃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研究所(电话:0931—7611030)和庆城县种子管理站共同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兰天28号通过了甘肃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
审定编号:甘审麦2013008品种名称:兰天31号选育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甘肃省天水农业学校品种来源:以Long Bow为母本,兰天10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系谱号99-5-10-2-2-2-2,代号兰天99-5。特征特性:冬性,幼苗半匍匐。株高62~95cm,穗长方形,有稀疏顶芒,白壳。护颖长圆形、方肩,颖嘴鸟喙形,有颖脊,窄,无齿。穗长6.0~7.8cm,小穗数14.0~16.6个,穗粒数30.5~38.0粒;籽粒卵圆形,白色,角质。千粒重44.0~53.3g。含粗淀粉64.3 6%,粗蛋白1 3.2 3%,湿面筋25.46%(14%水分基),沉淀值39.0mL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新品种兰天23号是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其亲本组合为SXAF4-7/87-121.2004-2005年度在天水市川区组区试中,平均折合产量7 578.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6号增产65.20%,居11个参试品种(系)的第2位;2005-2006年度在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区试中,平均折合产量7 500.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3号增产10.30%,居10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经接种鉴定,苗期对条锈菌混合菌中感,成株期对条中29号、条中31号、条中32号及致病类型水4、水7和水14免疫.籽粒含粗蛋白13.64%、赖氨酸0.42%.适于在天水市和陇南市的川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兰州商学院小麦研究所(邮编:730020,电话:0931-4673136)、天水农校共同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兰天22号“,前不久通过了甘肃省品种审定。该品种幼苗半匍匐,冬性,平均生育期268.1天。  相似文献   

8.
抗条锈冬小麦新品种兰天27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冬小麦品种兰天27号以法国抗源材料Fr81-1为母本,兰天10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7-2008年甘肃省陇南片山地组区试结果,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6235.5 kg/hm2,较对照品种中梁22号增产22.66%.该品种冬性,属弱筋小麦.接种鉴定表现对当前主要流行条锈病生理小种全部免疫,适种区为甘肃天水、陇南两...  相似文献   

9.
选育单位天水市农科所审定情况 2003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甘审油2003001 品种来源以白菜型品种ALimeas为母本,何家湾油菜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品系号:828-5-4-1-1。  相似文献   

10.
兰州商学院小麦研究所(邮编:730020,电话:0931—4673136)与天水农校共同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兰天20号”,前不久通过了甘肃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辣椒育种课题组经过多年的努力,选育出辣椒系列新品种陇椒1、2、3、4、5、6号等.陇椒1号1997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陇椒2号2000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综合性状与国内同类品种相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03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陇椒6号2000年通过省级鉴定,研究水平达国内领先.陇椒3号2007年通过甘肃省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12.
兰州商学院小麦研究所(邮编:730020,电话:0931—4673136)、天水农校共同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兰天21号”.前不久通过了甘肃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3.
兰州商学院小麦研究所(邮编:730020,电话:0931—4673136)、天水农校共同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兰天18号”,前不久通过了甘肃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抗条锈冬小麦新品种兰天2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冬小麦新品种兰天22号是甘肃省冬小麦研究所以"德国2号"为母本、"兰天1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在2004-2006年天水市和甘肃省陇南片半山组区域试验中,2 a平均折合产量5 496.8 kg/hm2,较对照品种咸农4号增产15.25%.经接种鉴定,苗期对条锈菌混合菌中感,成株期对条中29号、条中31号、条中32号和致病类型水4、水7和水14以及混合菌全部表现免疫.籽粒含粗蛋白15.86%、赖氨酸0.53%、湿面筋24.56%.适宜在陇南半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新品种中梁35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冬小麦新品种中梁35号以中249-250/08T021为母本、兰天27号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5—2017年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山区组区域试验,2 a折合产量6 042.0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9号增产6.1%;在2017—2018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6 324.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9号增产7.3%。经接种鉴定,苗期对混合菌表现中抗;成株期对中4-1、条中34号、条中33号、条中32号、贵22-14和贵农其他菌系均表现免疫,对混合菌表现中抗。适宜天水及陇南山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审定编号甘审瓜2001001. 品种来源系甘肃省农科院科技开发公司1 994年以C 97-10-4-4-9-7为母本,P d49-18-7-25-44-41为父本选配组合而育成的西瓜杂交种.原代号欣大.经2002年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18次全委扩大会议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17.
中梁46号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中心2012年以自育材料云麦56/02208的F1为母本,以07H505-7-8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抗锈病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平均株高94.09 cm,平均亩穗数32.1万穗,平均穗粒数40.75粒,千粒重47.61 g,容重748 g/L。2019-2021年连续2年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冬小麦川区组区域试验,平均折合产量7 641.3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33号增产9.79%; 2021-2022年在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7 329.0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33号增产4.09%。经接菌鉴定,该品种苗期对混合菌2020年表现中感,2021年表现免疫;成株期对供试小种及混合菌2020年表现免疫,2021年对当前主要流行小种条中32号及混合菌表现免疫,对其他供试小麦条锈菌当前流行小种及ZS混合菌表现抗病,总体抗病性表现优异。该品种适宜在甘肃省陇南、天水川地冬麦品种类型区种植。于2023年通过甘肃省审定。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暖,尤其是冬季极端低温的提高,为甘肃中部种植冬小麦创造了有利的自然条件。在甘肃中部种植冬小麦生态意义重大,经济效益显著,并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甘肃中部种植冬小麦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选用合适的冬小麦品种,建议推广甘肃省冬小麦研究所近年来新育成的抗条锈冬小麦品种(系),兰天15号、兰天19号、兰天21号、兰天23号和品系00-30等。  相似文献   

19.
以兰天10号为对照,在灵台县旱塬区对参试的15个冬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鉴6、灵台4号、鉴5、鉴14、鉴22、灵选5号、烟D_(27-13-5-3-6)等7个品种(系)折合产量为6 337.50~5 914.9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0号增产24.57%~16.26%,表现为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群体结构合理,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良好,可在灵台县旱塬区及相同生态类型区域示范种植。烟D_(27-13-5-3-6)(暂定名灵麦1号)综合现状优良,被推荐参加甘肃省陇东片区冬小麦区试。  相似文献   

20.
1品种来源陇春27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8858-2为母本、陇春8号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春小麦新品种。于2009年11月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鉴定号:甘科鉴2009459号)2010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