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冬季用上一个生长季生长的暖季禾立枯物饲喂怀孕的肉用母牛可能是阿根廷半干旱的潘帕地区放牧系统的一种替代。1990-1991比较了4种暖季木草;柳枝稷、具色稷、Tetrachne.dregei和弯叶画眉草在上个生长季生产的冬季牧草品质。  相似文献   

2.
提高混播草地的生产力和维持其营养价值对提高新疆半干旱地区放牧家畜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4种牧草,以单播为对照,设置豆禾两种牧草和3种牧草进行混播,分析混播草地生产力和牧草营养价值变化。结果表明:与单播相比,混播草地不仅具有明显生物量优势,而且牧草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更低,粗蛋白含量、干物质消化率、干物质采食量和相对饲喂价值更高;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2016年到2018年),单播和混播草地牧草干物质产量、粗蛋白产量、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增加,但粗蛋白含量、干物质消化率、干物质采食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
选择14个生态牧草品种在滇东南岩溶山地进行种植筛选试验,从牧草的建植速度、干物质产量和适口性等方面进行了3年的观测。结果表明: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弯叶画眉草、劲能多花黑麦草建植速度较快,各供试品种间干物质产量差异较大。弯叶画眉草3年干物质产量平均3 684kg/hm2,显著高于其他供试品种(P<0.05);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和劲能多花黑麦草的产量也较高,分别达2 691 kg/hm2和2 048 kg/hm2。综合各供试牧草的建植速度、适应性及干物质产量等因素,在滇东南北亚热带岩溶山地条件下,放牧草地应选用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牧友鸭茅、海法白三叶等作为草地改良的建群种,搭配劲能多花黑麦草、保利杂交黑麦草、罗亚红三叶等前期生长快的草种作为先锋草种;生态保护应选择弯叶画眉草、纳罗克非洲狗尾草、云南知风草、牧友鸭茅、热浪苇状羊茅和海法白三叶等草种作为生态改良草种。  相似文献   

4.
对于暖季型多年生牧草相对低的蛋白质浓度而言,家畜实际放牧效果往往比预计的要高。本研究运用瘤胃技术进行两项试验,以确定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Leyss.)瘤胃蛋白质消失状况。1987年对充分成熟阶段的整株、叶、茎分别进行取样,每种取双份,在瘤胃状态下放置12h,用消失蛋白质浓度(即每公斤干物质消失蛋白质校正的酸洗涤不溶氮(ADIN)克数)与全植物性蛋白质浓度(每公斤干物质蛋白质校正的ADIN克数)百分比表示蛋白质组成特性。按整个生长阶段计算其平均组柳枝稷全株消失蛋白质浓度(31.8g/kg·DM)显著高于无芒雀麦(22.3g/kg·DM)(p<0.05),而且随着两种植物渐渐消失蛋白质浓度均在下降。不同种间及各生长阶段,叶蛋白质消失度(50.8g/kg·DM)高于茎(19.3g/kg·DM)(p<0.05)。随着成熟,茎比重增加,全株蛋白质消失度降低。当柳枝稷茎大于叶时,其蛋白质消失度与无芒雀麦茎叶相近。在全部取样期,柳枝稷全株蛋白质消失率(50.9%)大于无芒雀麦(20.5%)(p=0.08)。柳枝稷(C_4)与无芒雀麦(C_3)间解剖学差别可以部分解释两者间瘤胃蛋白质降解及相应家畜表现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弯画眉草是一种优良的多年生热带禾草,在35℃高温下仍能正常生长,也能耐夜间低温,产最高,对氮肥敏感,适口性适中,是改良热带、亚热带草地的先锋牧草。本文较详尽地介绍了弯画眉草的植物学和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产量和营养价值,种子生产及繁殖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选择7份云南分布较为广泛的野生画眉草属植物为研究对象,以引进种弯叶画眉草和法恩高羊茅为对照,对供试植物的物候期、分蘖性、饲草产量、常规营养成分、再生草株高及产量等农艺性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知风草和黑穗画眉草野生资源农艺性状差异较大。4号、5号和6号黑穗画眉草和2号知风草的分蘖性、再生性、产草量、再生草产量、营养价值等几个指标均名列前茅,其粗蛋白含量高于弯叶画眉草,而粗纤维含量低于弯叶画眉草,2号知风草的粗蛋白含量甚至超过了法恩高羊茅。农艺性状综合比较,4号、5号、6号黑穗画眉草和2号知风草具有进一步开展优良牧草品种选育的潜力及生态功能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昭苏县域内沙尔套山分布的12种主要牧草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物质和瘤胃体外消化率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揭示各牧草营养物质和消化率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牧草的营养物质含量和消化率特征指标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通过模糊相似优先比分析,综合营养物质(干物质、粗蛋白、中/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粗灰分)和瘤胃体外消化率特征(有机物消化率、代谢能)的8项指标进行综合营养价值评价,主要结论为:1)研究区放牧草地12种主要牧草中针茅、芨芨草、紫花鸢尾综合营养价值最佳季节在春季营养生长期(6月),其余牧草均为夏季开花期(7月)。2)春季营养生长期(6月)和秋季果后营养期(9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均为鸭茅;夏季开花期(7月),综合价值最好的牧草为西伯利亚羽衣草;秋季结实期(8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牧草为红花车轴草;冬季停止生长(10月)和枯草期(11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分别为针茅和紫花鸢尾。  相似文献   

8.
不同栽培方式下C4牧草在沿海滩涂的生产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杂交狼尾草、高丹草和墨西哥玉米3种不同类型的C4牧草在江苏沿海滩涂进行种植,采取覆膜、起垄、覆膜+起垄等3种栽培方式,从分蘖期到开花期等不同生育期分4次进行取样,分别测定株高、单株叶面积等形态指标,及单株干重和干物质含量等产量性状,并分别测定茎、叶及全株饲用品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干物质体外消化率)。结果表明,覆膜、起垄、覆膜+起垄3种栽培方式均能有效增加牧草产量、改善牧草饲用品质,其中以覆膜+起垄方式改善效果最显著;杂交狼尾草和高丹草在9月3日收割能获得最优的产量和品质,墨西哥玉米则在9月24日收获饲用品质最好、产量最高。墨西哥玉米和高丹草饲草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高于杂交狼尾草;高丹草和墨西哥玉米植株体内WSC主要集中于茎秆,且两者茎中WSC含量明显高于叶中的含量,而杂交狼尾草茎中的WSC含量稍高于叶片。本研究的结果明确了不同栽培方式下3种C4牧草生产性能的差异,为加快滩涂种草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达来诺日镇典型草原区封育恢复中天然放牧草场,于2008年6~10月进行毛肉兼用细毛羊的暖季放牧试验.采用2×5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定不同放牧方式(不放牧,连续放牧,四区、五区、六区轮牧)及2种放牧强度,研究围封过程中放牧绵羊对封育草场牧草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放牧区牧草初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轮牧和连续放牧区,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放牧区;随着放牧季节的延续,不放牧区牧草营养价值下降速度最慢,轮牧区次之,连续放牧处理下降最明显;四区、五区和六区轮牧处理间牧草营养物质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放牧方式与放牧强度对草场营养物质含量动态变化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瓦作效应.因此,在放牧强度适中时,划区轮牧能够体现其优越性,随着牧草生长季的延续,较好地保存牧草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通过化学分析和活体外人工瘤胃产气法测定西藏高寒草地冷暖季牧草的化学成分和产气量,研究西藏高寒草地牧草对牦牛的营养价值及养分可提供量。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试验处理为4种采自当雄和那曲的暖季牧草和冷季牧草,分别记为当雄暖季牧草、当雄冷季牧草、那曲暖季牧草和那曲冷季牧草。人工瘤胃产气法的瘤胃液供体动物为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大通牦牛。结果表明:4种牧草间粗脂肪(EE)、酸性洗涤木质素和酸洗剂不溶蛋白(ADICP)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洗剂不溶蛋白(NDICP)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无论是来源于当雄还是那曲,暖季牧草的DM、CP、Ash和NDICP含量均显著高于冷季牧草(P<0.05),而CF、NDF和ADF含量显著低于冷季牧草(P<0.05),表明暖季牧草的营养价值高于冷季牧草。西藏高寒草地每公顷暖季牧草的干草、OM、CP、总消化养分(TDN)和代谢能(ME)产量分别为629.7 kg、519.9 kg、111.9 kg、354.1 kg和5 666.4 MJ;每公顷冷季牧草的干草、OM、CP、TDN和ME产量分别为3 001.6 kg、2 547.9 kg、432.9 kg、1 709.3 kg和25 542.0 M J。根据西藏全区高寒草地面积和每公顷牧草营养物质产量,估测出全区干草、OM、CP、TDN和ME年产总量分别为1 899.9万t、1 591.5万t、304.7万t、1 075.4万t和1 661.5亿MJ。全区高寒草地每年提供给家畜采食的牧草量可以满足2 814.7万个绵羊单位的全年消耗。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暖季型饲草轮作多花黑麦草对牧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墨西哥玉米、青贮玉米、甜高粱、高丹草、东非狼尾草和多花黑麦草为试验材料,分析测定土壤养分、牧草产量、生长速率及营养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暖季型饲草种植影响土壤养分含量,种植高丹草后,土壤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轮作能够延长牧草的供草时间、提高牧草总产量,5种轮作模式分别提高了单作暖季型饲草产量,高丹草和东非狼尾草轮作多花黑麦草增产幅度较大,甜高粱轮作多花黑麦草总产量最高。不同前作对多花黑麦草生长速率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高丹草收割后复种多花黑麦草的生长速率最快,墨西哥玉米收割后复种最慢。墨西哥玉米粗蛋白含量最高,青贮玉米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脂肪含量均最高。一年生暖季型饲草轮作冷季型牧草多花黑麦草,有利于延长全年供草时间及牧草总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新疆天山北坡低山带天然草场进行的连续2a的监测表明,季节草场的牧草产量、粗蛋白质含量和牧草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以及转场放牧的新疆细毛羊的体重和羊毛生长均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秋季、冬季和春季草场的牧草干物质产量分别为1446.972、679和663kg/hm^2,牧草干物质中粗蛋白 含量分别为11.45%、6.1%、7.8%和11.1%,牧草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57% ̄43%、50%和5  相似文献   

13.
在牧草生长季节(5~9月)对小哨牧场放牧演替形成的5个草地型草地的牧草进行生长速率、牧草产量及养分的逐月观测,生长速率测定显示,白三叶+东非狼尾草和东非狼尾草+非洲狗尾草两个草地型草地均出现两个生长峰值,分别在6月和9月,其余3个草地型草地只有一个生长高峰。干物质产量和牧草养分测定结果表明,白三叶+东非狼尾草和白三叶+非洲狗尾草+画眉草两种草地型草地表现最好,可以在气候环境条件类似的地区推广种植利用;白三叶+画眉草和白三叶+非洲狗尾草两种草地型草地表现优良,可以在草地改良中,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加以种植;东非狼尾草+非洲狗尾草型草地表现较差,不提倡种植。  相似文献   

14.
在牧草生长季节(5~9月)对小哨牧场放牧演替形成的5个草地型草地的牧草进行生长速率、牧草产量及养分的逐月观测,生长速率测定显示,白三叶+东非狼尾草和东非狼尾草+非洲狗尾草两个草地型草地均出现两个生长峰值,分别在6月和9月,其余3个草地型草地只有一个生长高峰.干物质产量和牧草养分测定结果表明,白三叶+东非狼尾草和白三叶+非洲狗尾草+画眉草两种草地型草地表现最好,可以在气候环境条件类似的地区推广种植利用;白三叶+画眉草和白三叶+非洲狗尾草两种草地型草地表现优良,可以在草地改良中,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加以种植;东非狼尾草+非洲狗尾草型草地表现较差,不提倡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不同刈割期天然牧草青贮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通辽扎鲁特旗山地草原天然混合牧草为原料,对其不同刈割时期的青贮品质进行了测定,以确定天然牧草青贮的刈割时间。结果表明:7月中旬~8月下旬刈割的牧草,青贮品质在感官评价上均表现优良,且在营养价值上优于原料草,均可用来制作青贮。综合分析牧草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发现,随着刈割时间的推迟,青贮料的pH、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乳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氨态氮占总氮的比例、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无明显规律。8月15日刈割的青贮饲草的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乳酸含量均相对最高,氨态氮占总氮的比值最低,青贮品质最佳,7月14日刈割的牧草青贮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16.
引进牧草栽培品种纳罗克非洲狗尾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进牧草栽培品种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在云南的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生长较好,干物质产量最高年份可达17.8t.DM/hm2;在牧草生长季(5-9月),草层日生长高度最快在6月,平均为1.08cm/d,干物质生长量最高值在7月,平均日生长量为50.33kgDM/hm2.d;粗蛋白含量在开始返青生长的5月最高,为9.0%.  相似文献   

17.
基于藏北高原的3个围栏与自由放牧试验样地,探讨了高寒草地牧草营养品质对放牧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在一个高寒草原化草甸冷季牧场,冷季放牧分别减少了24.29%和18.98%的杂草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并增加了41.05%的杂草粗灰分含量,从而增加了杂草营养品质;而没有改变群落和优势牧草营养品质。在一个高寒草原化草甸暖季牧场,暖季放牧分别减少了31.82%和27.45%的群落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并分别增加了137.35%和24.73%的群落粗灰分和粗脂肪含量,从而增加了群落营养品质;暖季放牧分别减少了22.04%和22.50%的优势牧草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并增加了202.19%的优势牧草粗灰分含量,从而增加了优势牧草营养品质;而没有改变杂草营养品质。在一个高寒草甸暖季牧场,暖季放牧分别减少了37.18%和25.10%的杂草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从而增加了杂草营养品质;增加了26.55%的优势牧草粗蛋白含量,从而趋于增加了优势牧草营养品质;而对群落营养品质无影响。植物群落营养品质与植物群落α和β多样性相关,优势牧草营养品质主要与土壤变量相关,杂草营养品质与土壤变量和杂草α多样性有关。因此,藏北高寒草地牧草营养品质对放牧的响应因草地类型和放牧季节的不同而不同,高寒草地应该采取分类放牧管理。  相似文献   

18.
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栽培比较试验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对6种多年生禾草3龄期品种的栽培比较试验表明,在青海大通地区旱作栽培条件下,6种禾草生长正常,表现良好,其中细茎冰草Agropyon trachycaulum cv.Slender和多叶老芒麦Elymus sibircus cv. duoye表现最好,无论从产量还是经济性状、干草粗蛋白产量等方面均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9.
<正> 美国东部大平原草原管理中暖季禾草占重要位置。冷季禾草用于春、秋和夏初放牧,而炎热、干旱时期主要由暖季禾草提供牧草。有关施肥对各种暖季禾草(天然或引种)生长的影响,在整个大平原地区已进行过大量研究。一些研究表明,禾草对施氮有良好反应(Burzlaff等,1968),而另一些研究认为,需要同时施氮和磷(Black和Wri-ght,1972;等)。较高的载畜量及每公顷牛肉产量的增加与施氮增加草地干物质产量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集了青海湖地区不同季节牧场的主要高山植物物种,分析其常规营养成分,为青藏高原地区家畜养殖饲草料配方和营养标准提供参考,以指导牧民和养殖户等合理利用天然草场、配合补饲饲料,提高青藏高原的畜牧业水平。结果表明,青海湖地区夏季草场主要优势物种为矮嵩草和小嵩草,秋季牧场主要优势物种为苔草和小嵩草。夏秋季草场可食牧草营养价值比较高,夏季草场矮嵩草和小嵩草的粗蛋白含量分别达到9.4%和10.6%,秋季草场苔草和小嵩草的粗蛋白分别为10.6%和9.3%,但夏秋季草场可食牧草生物量比较低,主要可食牧草的干物质生物量为30~45g/m2。冬季草场可食牧草粗蛋白含量比较低,主要牧草粗蛋白含量苔草只有5.4%,地上干物质总生物量为29g/m2。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湖地区可食牧草的营养价值比较高,在牧草生长季节控制放牧压力,通过放牧可以满足家畜的营养需求,冬春枯草季节需要适当补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