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铃虫对速灭杀丁的抗药性及其季节性变化研究初报李巧丝(河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王沫(河南省黄泛区农场植保站)棉铃虫是我省棉花上的一大害虫。80年代以来,由于大面积连续单一使用菊酯类农药防治,使其抗药性急剧增强,严重威胁棉花生产。本...  相似文献   

2.
绿色功夫——菊酯类杀虫剂中的排头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有棉花10多万亩,棉铃虫是为害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棉铃虫对大多数农药抗性发展较快,又属钻蛀性害虫,极难于防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9年我县引入新一代菊酯类杀虫剂绿色功夫用于防治棉铃虫,当年收到了理想的防效,2000年绿色功夫防治棉铃虫的面积扩大到50000亩.同时绿色功夫也应用到果树、蔬菜等其它作物上.实践证明,绿色功夫比其它大多数菊酯类农药具有更优良的特性,是菊酯类杀虫剂中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3.
菊酯类农药是广谱性杀虫剂,具有速效、高效、低毒、低残留、对作物安全等特点,除对140多种害虫防治有特效外,有些菊酯类农药还对地下害虫和螨类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由于菊酯类农药的大量使用,也会使多种害虫产生抗药性.因此,在使用菊酯类农药时应注意以下4点:  相似文献   

4.
陈茂春 《湖南农业》2005,(11):14-14
菊酯类农药是广谱性杀虫剂,具有速效、高效、低毒、低残留、安全等特点,除对多种害虫防治有特效外,有些菊酯类农药还对地下害虫和螨类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由于菊酯类农药的大量使用,也会使多种害虫产生抗药性。因此,在使用菊酯类农药时应注意以下3点:一是严格控制施用次数  相似文献   

5.
阿维菌素防治棉花害虫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阿维菌素对棉花红蜘蛛、棉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在棉花害虫(棉铃虫、棉花红蜘蛛)上的防治效果突出,比常用农药防效高5-50倍,且其用药量小,仅为常用农药的1%-2%。  相似文献   

6.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经济作物害虫的防治效果较好。但因为引起鱼毒和导致稻飞虱再猖獗以及经济效益等原因,一直不提倡用于防治水稻害虫。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在实际使用中鱼毒不象清水中那么高,稻飞虱再猖獗也是可以防止的。随着菊酯类农药的降价和水稻收购价的提高,使用菊酯类农药防治水稻害虫的经济效益也有所提高。根据国外实际使用情况和我国试验结果,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水稻上使用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棉花害虫抗药性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省棉花主要害虫有棉铃虫、棉蚜、棉红蜘蛛。50年代主要应用有机氯(666、DDT)防治,60年代主要应用有机磷(1605、1059、3911等)防治,80年代主要应用菊酯类以及有机磷类农药防治。由于长期使用化学药剂,不少地区害虫抗药性增  相似文献   

8.
1,鳞翅目。成虫的膜质翅上有鳞毛和鳞片故称鳞翅目,代表昆虫为各种蝶类、蛾类,像农业昆虫中的二、三化螟、棉铃虫、菜青虫、斜纹夜蛾等都属此类。其为全变态昆虫,成虫口器为虹吸式,幼虫口器为咀嚼式。鳞翅目害虫在幼虫期危害作物,通过咀嚼式口器,咬食作物组织(根茎叶等),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防治鳞翅目害虫的药剂有很多。对于食叶害虫可直接使用触杀兼胃毒剂型农药,如菊酯类(功夫等)、有机磷类农药(毒死蜱等)、抗生素类(阿维菌素、甲维盐等)等,也可采用抑制昆虫几丁质的苯甲酰脲类农药,”如灭幼脲、氟铃脲等;对于钻心虫类可在使用具有内吸或内渗性农药,如三唑磷、毒死蜱、丙溴磷等;对于地下螟虫可使用辛硫磷、毒死蜱等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
气质联用检测蔬菜中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静  闫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96-18598
[目的]探讨采用气质联用检测蔬菜中菊酯类农药的残留量。[方法]以常见的4种蔬菜为材料,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研究了色谱柱极性与扫描方式对测定蔬菜中5种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影响。[结果]使用较强极性的毛细管柱(如DB-17MS)可降低蔬菜中菊酯类农药的检出限。在确定每种菊酯类农药特征离子的基础上,采用选择离子监控扫描(SIM),可显著降低蔬菜中菊酯类农药的检出限,4种蔬菜中5种菊酯类农药检出限范围在0.002 53~0.191 00 mg/kg。SIM扫描方式的检出限较全扫描方式降低了5.3~33.4倍。[结论]为提高采用GC/MS测定某些不稳定菊酯类农药的灵敏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7.5%病毒复合悬浮剂、15%病毒复合可湿性粉剂,常用菊酯类农药10%杀灭菊酯乳油、2.5%敌杀死乳油,病毒悬浮剂和Bt粉剂对茶蚕的防治效果,及对茶园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消长的影响。建议茶蚕单一发生时使用纯病毒杀虫剂,以利保护利用天敌;茶蚕和茶园其他害虫混合发生时,施用病毒复合杀虫剂,达到兼治多种害虫和保护利用天敌的目的;菊酯类农药对天敌杀伤力较强,尽量减少使用。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棉田害虫兼有南北两大棉区害虫的特点,种类多,防治难度大。由于多种害虫连年大发生,大量农药用于防治,特别是80年代以来大面积连续使用菊酯类农药,致使主要棉虫抗药性急剧增加,防效降低,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棉花生产。1986年以来,我们在河南省科委的支持下,组织了科研、教学及推广部门共15个单位参加的协作组,开展了棉花害虫综合治理的试验研究及示范。通过6年的协作研究,在害虫危害损失、防治指标和防治技术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并在全省示范推广累计达200多万亩,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Fabricius)]、菜青虫[Pieris rapae(Linnaeus)]是当前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虫,并发频率高,为害损失大。由于长期使用有机磷,拟菊酯类杀虫剂,致使该类害虫交互抗性不断增强,不但给田间防治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因其用药次数增多,用药量提高,导致蔬菜上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广大消费者的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菊酯类农药作为一种高效低毒的新一代杀虫剂在全世界已被广泛使用。我国从70年代末期也引进和合成了这类农药。然而一种杀虫剂被长期使用后,害虫必然要对其产生抗药性。Famham(1986)报道,全世界抗菊酯类农药的虫种已超过70种;慕立义等(1986)和刘润玺(1987)也先后报道了我国棉蚜对菊酯类农药的抗药性。这是一个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我省从70年代开始使用菊酯类杀虫剂,为及时了解我省棉铃虫对菊酯类农药的抗药性,作者于1985~1988年连续4年对我省棉区的棉铃虫进行抗速灭杀丁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连续使用有机磷类及菊酯类农药杀虫,致使害虫对上述2种农药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特别是大豆中后期害虫耐药性更强,使得常规农药防效很差,以至于没有效果.为解决大田生产抗药性害虫防治难的问题,我们引进一种新型高科技杀虫剂"除尽"进行药效及复配试验.  相似文献   

15.
在常用的农药中,有以下几类适宜混配使用.1、菊酯类农药(如速灭杀丁、敌杀死、功夫等)与各种有机磷杀虫剂(如马拉硫磷、乐果、氧化乐果、久效磷等)混配,有增效作用,并能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据资料记载:单独使用速灭杀丁连续16次,棉蚜的抗药性提高200倍,但若与氧化乐果混合连续使用16次,则棉蚜的抗药性仅增长15倍.  相似文献   

16.
<正> 棉铃虫日超加重危害的表现,首先是发生数量惊人,仅一个蛾峰可诱集成虫万公斤,百株累计落卵上千粒,幼虫几十头;其次是发生范围扩大,除棉花以外粮、菜、果、花均被害;再次是菊酯类农药浓度比七十年代末加大10位以上,害虫抗药性增加几十倍,成本提高十余倍;第四是领导、棉农、科技人员全体出动,害虫仍然控制不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东光县1992年棉花总产仅是最高年产的  相似文献   

17.
<正> 一、菊酯类农药不宜用目前,农村在生产中用于防治害虫的菊脂类农药及其复配、复混剂已达10余种,对农作物害虫具有强烈的触杀作用和一定的胃毒作用。但由于菊脂类农药多为乳油制剂,不易被雨水冲刷,又不  相似文献   

18.
<正> 棉铃虫、红铃虫是棉花生产上的大敌,近几年来该两种虫对有机磷、菊酯类农药抗性逐渐增加,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虫脒从1993年开始禁用,寻求防治棉铃虫、红铃虫的措施就成为植保科学的重要课题。我们课题组从1990年3月开始,对棉花根际施杀虫双防治棉铃虫、红铃虫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探索了杀虫双防治棉花后期害虫使用方法及效果。据三年统计,全中区共计推广应用13350亩,共增收皮棉10.54  相似文献   

19.
桑蚕是一种有益于人类的经济昆虫,对农药特别敏感,在防治桑树害虫和饲养桑蚕过程中,如果忽视对农药的使用,稍不注意,非常容易造成幼虫中毒而死亡,从而影响到蚕茧的减产甚至绝产.在防治桑树害虫方面常使用的农药有4类即有机氮农药、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和菊酯类农药.不同类型的农药,桑蚕幼虫中毒的症状不同,救治方法也不同,现将上述农药对桑蚕幼虫产生的药害症状与救治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国外棉花害虫抗性的综合治理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戴小枫80年代以来,棉花害虫特别是实夜蛾属诸虫种(Heliothisspp.)对常用杀虫剂抗性的出现,引起主要产棉国的高度重视,实施以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为核心的“害虫抗药性治理”(IRM)策略,已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