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为利用昆虫病毒更好地防治害虫和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从感病茶蚕幼虫的尸体中提取颗粒体病毒DNA后,进行酶切、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成功克隆了茶蚕颗粒体病毒基因组中一个1 484 bp的片段。该片段含有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和2个不完整ORF。完整ORF为666 bp,有典型Nudix结构域,其编码1个与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cMNPV的ORF38高度同源的基因,定名为AcORF38同源基因。2个不完整ORF分别编码p47蛋白基因的C-端和p24基因的N-端。[结论]茶蚕颗粒体病毒与卷蛾科宿主中颗粒体病毒亲源关系较近,而与夜蛾科宿主昆虫中颗粒体病毒较远。AcORF38同源基因与编码NTP焦磷酸水解酶的基因高度同源,可能与病毒的复制和DNA损伤的修复过程相关,也可能与入侵寄主的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2.
茶蚕是茶树主要害虫之一,通过幼虫咬食叶片对茶树产生危害。通过对茶蚕危害的调查,总结出几种防治方法,经试验发现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不同防治措施对秋甘蓝鳞翅目害虫及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几种鳞翅目害虫的复合防治阈值作为决策指标,比较了生防区,化防区和农民自控区等几种防治措施间害虫数量,天敌数量,作物产量和品质等的差异,结果表明,应用生物农药和对天敌较完全的化学农药能有效控制害虫,对天敌具有明显的保护助增作用,而且可降低施药成本40%以上,明显提高甘蓝品质。  相似文献   

4.
吡虫啉防治稻飞虱效果及对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三代褐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100m^2用吡虫啉2.4g,常规喷雾,药后2d防效为80.8%,比扑虱灵高29.0个百分点,持效期长达30d以上;吡虫啉对稻田蜘蛛的杀伤率为27.9%,与扑虱灵棹似,对黑肩绿盲蝽的杀伤率为85.9%,比扑虱灵高27.2个百分点,仅次于甲胺磷、毒死蜱、喹硫磷的杀伤率100%。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阐述了在棉田生态环境中,天敌复合种群与棉蚜之间存在着的明显跟随现象。根据温宿县棉田中,棉蚜天敌和棉蚜种群数量消长动态的3年调查资料分析表明:天敌复合种群与棉蚜之间在发生时期、密度消长和被捕食竞争中存在着明显的跟随现象。经药剂处理后,跟随现象依然存在。蚜虫天敌上升与棉蚜下降的转折点约在6月5日,此时天敌与蚜虫的比例为1∶160。  相似文献   

6.
各种天敌对烟蚜种群数量影响效果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998和1999年10块不同类型的烟田烟蚜种群数量及其各种天敌的种群数量和捕食量,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分析各种天敌的日捕食总量与烟蚜种群数量的追随关系以及各种天敌与理想优势种天敌之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对烟蚜种群数量影响最显著的是草间小黑蛛和蜘蛛类,其次是瓢虫类和龟纹瓢虫.  相似文献   

7.
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的方法,结合统计结果,分析了植物源复合杀虫剂对烟蚜的防治效果及对烟蚜天敌的影响。试验表明,植物源复合杀虫剂较理想的使用浓度是400倍液和600倍液,两种浓度对烟蚜都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对烟蚜天敌也无负面影响,其中400倍液效果稍好,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推荐使用600倍液。  相似文献   

8.
测定 3类 6种杀虫剂对茶毛虫 3龄幼虫的室内杀虫效果和田间防治效果及其对茶毛虫黑卵蜂和绒茧蜂的室内杀虫效果 ,结果表明 ,供试杀虫剂对茶毛虫及其天敌的室内杀虫效果差异显著 ,对茶毛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2 .5%功夫乳油 6 0 0 0倍对茶毛虫 3龄幼虫的室内杀虫效果、田间防治效果及对茶毛虫黑卵蜂和绒茧蜂的室内杀虫效果分别为 93.5%、 89.6 %、 10 .0 %、 5.7% ;2 .5%敌杀死乳油 30 0 0倍分别为 91.3%、89.4 %、 10 .4 %、 6 .6 % ;80 %敌敌畏乳油 2 0 0 0倍分别为 77.5%、 87.5%、 2 6 .5%、 2 4 .8% ;4 0 %水胺硫磷乳油2 0 0 0倍分别为 72 .4 %、 86 .6 %、 2 6 .7%、 2 2 .5% ;1.16× 10 11孢子· g-1的 80 10苏云金杆菌粉剂 50 0倍分别为6 8.8%、 86 .0 %、 5.3%、 4 .7% ;5× 10 7PIB· m L-1的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分别为 6 6 .6 %、 85.5%、3.6 %、 3.8% .采用控制指数分析法建立了杀虫剂筛选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温度对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形态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0.
几种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试验结果表明:从卷叶数、幼虫数和水稻产量来看,5%锐劲特防效最为理想,且持效性久,天敌数量也会逐渐恢复;其次为BT,对天敌最为安全;4、5%高效氯氰菊酯最差,而且会杀死大量天敌。  相似文献   

11.
茶尺蠖NPV对茶尺蠖幼虫取食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喂饲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后,茶尺蠖幼虫的总食量极显著下降。1、2龄初饲毒,减少90.99~99.39%;3、4、5龄初饲毒,减少47.24~54.18%。总食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取食速率的显著减缓。1龄初饲毒,总取食期极显著缩短;2、5龄初饲毒,与对照无显著差异;3、4龄初饲毒,则总取食期极显著延长。各龄初饲毒后,该龄和下几龄的历期一般都极显著延长。饲毒后,幼虫体重明显减轻,能化蛹的蛹重也显著下降,但蛹历期和成虫寿命不受影响,上述结果表明,以EoNPV防治茶尺蠖幼虫宜在2龄初或其以前应用。在3龄初及其以后饲毒,高温条件下虽然幼虫死亡率不高,但总食量明显下降,仍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茶叶是湖北省宜都市山区农民的支柱产业,是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经济来源。但是,宜都市茶叶长期受到茶尺蠖的危害。宜都市植保站从武汉楚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引进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菌,在松木坪镇鸾凤岭村茶场进行防治茶尺蠖示范,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对茶树和其他生物安全,无环境污染,建议迅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pH、温度、紫外线和化学试剂处理对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在pH 7的环境中,活性最强,pH值升高或降低,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的茶尺蠖幼虫的死亡率都会下降;当水浴温度达80 ℃时,病毒几乎完全失活;紫外线处理32 h可明显降低病毒活性;在4种化学试剂中,01% CuSO4对病毒活力影响较小,经过乙醚和75%乙醇处理后的病毒活力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杀虫剂对麦蚜、天敌及后茬玉米田主要害虫与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内和田间测试了几种杀虫剂对麦蚜、天敌及后茬玉米田主要害虫与天敌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啶虫脒和吡虫啉对天敌瓢虫和麦蚜的选择性最高,对捕食性天敌杀伤率小,对麦蚜防治效果好,且田间连续多年使用吡虫啉防治麦蚜对后茬玉米田天敌和害虫种群影响相对较小;其次是抗蚜威对天敌和麦蚜的选择性较高;另外,赛丹对天敌和麦蚜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氧化乐果和杀灭菊酯对天敌不具选择保护作用,在防治麦蚜的同时大量杀伤天敌,同时显著降低后作玉米田天敌的数量和益害比。  相似文献   

15.
田间比较测试了5种杀虫剂对地黄跳甲的防治效果及其对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40%辛硫磷乳油对地黄跳甲的防效最强,药后1-10 d的防效为75.66%~93.25%;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次之,药后5 d防效为93.42%.1.8%阿维菌素乳油的防效较低,药后1 d防效仅27.70%.5种药剂对天敌的影响差异较大,其中20%溴氰菊酯乳油对蜘蛛的影响最大,蜘蛛的死亡率达98.89%,而1.8%阿维菌素乳油处理的蜘蛛死亡率仅为28.16%.对瓢虫影响较大的也为20%溴氰菊酯乳油,瓢虫死亡率为74.53%,影响最小的为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瓢虫死亡率为10.54%.40%辛硫磷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地黄跳甲防效好,对天敌影响小,可以作为控制地黄跳甲危害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5%锐劲特悬浮剂、8 000 IU/mg千胜可湿性粉剂、58%稻虫杀净可湿性粉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三唑磷乳油对水稻主要害虫及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5%锐劲特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58%稻虫杀净可湿性粉剂可兼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和20%三唑磷乳油则会在后期引起稻飞虱再猖獗。  相似文献   

17.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幼虫食物摄取与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了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食物摄取与利用的影响,发现4龄初幼虫自开始饲毒后第3天起,其取食量和排粪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第4天起体重也极显著低于对照。相对摄食速率,相对生长速率一般随饲毒后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并低于对照,消化量,近似消化率和粗生长效率高于对照,而纯生长效率则氏于对照。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1988~1995年浙北地区柑桔害虫与天敌种群的调查和综合防治的试验结果,提出了以选择性农药化学防治为主的柑桔害虫综合配套防治措施,并在该地区实施,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采用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对樗蚕〔PhilosaniacynthiawalkerFldr.(Samia)〕的血球细胞、卵巢细胞、精巢细胞进行了初代及初期传代培养,樗蚕的组织细胞对柞蚕NPV病毒十分敏感,感染率可达80%左右  相似文献   

20.
茶蚕(Andraca bipunctata Walker)属鳞翅目,家蚕科,为江西茶树的主要害虫。为便于各地防治此虫的参考,特将笔者在修水茶叶试验站试验研究的情况介绍如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