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我国肉羊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明了我国发展肉羊产业的必要性和优势潜力 ,分析了我国肉羊产业现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肉羊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肉羊主产区采集到20个品种的羊肉样品,按照相同工艺制作成乳化香肠,比较了不同品种羊肉乳化香肠的颜色、凝胶性、乳化稳定性、保水性等品质,并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a*值、硬度、粘聚性、咀嚼性、乳化稳定性、保水性及蒸煮损失在品种间变异系数大,所有指标在P0.01水平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苏尼特羊、巴尔楚克羊、吐鲁番黑羊、敖汉细毛羊肉制作的乳化香肠品质显著优于新疆细毛羊、阿勒泰羊、乌珠穆沁羊×小尾寒羊、萨福克×小尾寒羊肉制作的乳化香肠;聚类分析表明,不同饲养方式肉羊的羊肉制成的乳化香肠品质差异明显,放牧方式肉羊的羊肉制成的乳化香肠总体品质优于舍饲。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在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召开肉牛肉羊生产发展座谈会,分析当前形势,研究促进生产发展的具体措施,来自肉牛肉羊主产省农业农村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为贯彻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发展牛羊产业,2021年4月,农业农村部印发《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我国肉牛肉羊生产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在市场和政策的共同作用下,今年以来,全国肉牛肉羊生产稳定发展,开局良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全国肉牛、肉羊出栏1 101万头和7 059万只,同比分别增长5.2%和7.4%;牛肉、羊肉产量165万吨和10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0%和8.3%。  相似文献   

4.
育肥猪环境分析与被动式太阳能猪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育肥猪对环境要求的基础上,设计、建成被动式太阳能猪舍,经两年重复试验,热环境控制到8~14℃;料肉比达到3.8:1;经济效益每个猪位每年达262元。  相似文献   

5.
羊是一种较为温顺的动物,主要有绵羊、山羊之分,属于反刍动物。野生种绵羊的外毛下有一层羊毛,多数饲养的绵羊种类都能生产出优质羊毛,只有少数品种才能被逐渐培育成肉羊。成年绵羊的肉称为羊肉,未成年绵羊的肉称为羔羊肉。而山羊主要用于产奶,后期也被培育成肉羊。在21世纪,羊肉已成为人们喜欢的肉质食品之一。为了满足各地人们对羊肉的需求,培育优质肉羊,探究确保肉羊饲料配制营养与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甘肃省肉羊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肉羊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酒泉市、金昌市、白银市、临夏州、张掖市、武威市、庆阳市、嘉峪关市,其中酒泉市、金昌市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远高于其他市(州),说明酒泉市、金昌市在肉羊生产上有很强的综合比较优势。平凉市、陇南市、天水市肉羊综合优势指数较低。在综合优势度较大的地区可适度扩大规模生产,而对处于劣势地位的区域则应相对减少养殖数量,使甘肃肉羊生产区域布局更加优化和合理。同时提出了提高甘肃省肉羊生产比较优势的措施,即完善肉羊生产的区域布局,继续加快肉羊优势产业带建设;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抓好肉羊产品的加工,延长产业链。  相似文献   

7.
该文简述了零污水排放育肥猪舍建筑结构,零污水排放育肥猪舍与规模化猪舍饲养育肥猪的生产性能、舍内卫生和环境状况比较,以及零污水排放育肥猪舍的垫料管理。分析表明:与规范化猪舍饲养育肥猪的生产相比,除了一些指标稍差外,基本能满足生产要求。该种猪舍对节省水资源并减少养猪生产中的环境污染,实现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宰后处理方式对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屠宰后直接放入0~4℃库吊挂排酸,易使肉发生冷收缩,使肉的嫩度下降,不利于加工。该文以德国美丽奴肉羊为试验对象,屠宰后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研究其对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较佳的处理方式为:宰后在12~15℃预冷8 h再跟腱吊挂成熟108 h,这样可以很好地防止羊肉的冷收缩,背最长肌剪切力值为(1.32±0.18)kg/cm2,蒸煮损失率为20.4%。研究结果对实际生产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飞地经济打破区域界限实现资源互补,飞地产业的发展更是连接了空间的分离。青藏高原因长期粗放的游牧方式和自然灾害等因素,不断造成高寒草地退化,严重限制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青藏高原在畜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生态环境压力大、草畜资源时空配置失衡等问题的掣肘,直接影响畜产品的均衡供应,阻碍了高附加值畜产品市场竞争力,致使农牧民持续增收乏力。该文着眼"飞地经济"发展举措,在综述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局限性的基础上,以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提升为目标,探讨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路径,提出"飞地畜牧业"发展模式。针对该模式,开展了以牦牛和藏羊为研究对象的远地饲养研究,短期适应性研究证明牦牛和藏羊能够适应江淮分水岭地区冷季气候特点,实现冷季体重正增长,且藏羊表现出较好的繁殖适应性,在引入后第一年开始产羔;同时,牦牛经过两年的适应,首次实现了在江淮分水岭地区的繁殖。因此,"飞地畜牧业"产业发展模式具有成为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新路径的巨大潜力,将为保障国家生态体系建设、加快高原畜牧业转型升级、满足市场供需关系等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0.
对甘肃中部地区苹果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强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奠定产业发展基础;加快矮砧密植和旱作节水,推进产业发展;加强果农技术培训,提升果农科技水平;加快品牌建设,扶持果农经合组织,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健全苹果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提高贮藏、加工,提升灾害可控化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原干旱区马铃薯生产布局特征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位于高原干旱区的天祝县境内海拔高、气候冷凉,具有马铃薯生长发育的最佳生态环境。为全面提升天祝县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及市场竞争力,以天祝县县域不同生态区域马铃薯生产为评价单元,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对天祝县马铃薯生产格局及其在金强川片、哈溪片、莫科片、朵什片、松山片五大自然区域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天祝县马铃薯具有明显的分散性特点。整体来看,随着马铃薯生产区域布局不断演化,在空间上马铃薯生产向朵什片、哈溪片、金强川片和莫科片等四大优势区域集中,在海拔2 300~2 600 m、年降水量350~450 mm区域形成了以东坪、西大滩、华藏寺、哈溪等为主的优势区域,且聚集效应愈来愈明显。建议在充分依托天祝县资源禀赋的基础上,构建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优质马铃薯优势产业带、产销服务体系、农业技术培训体系,以发挥天祝县资源优势,实现天祝县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沛县蔬菜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值分析理论是基于“任何形式的能量都来源于太阳”这一前提, 因此可将不同种类、不可比较的能量转换为同一标准, 即太阳能焦耳来进行比较。本研究应用生态系统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 以江苏省蔬菜主产区之一的沛县为例, 采用一系列能值指标, 定量分析了该县蔬菜生态系统的环境资源基础和经济特征, 为合理开发沛县蔬菜资源, 实现沛县蔬菜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 2007 年沛县蔬菜生态系统能值投入为1.22×1021 sej, 其中工业辅助能为7.18×1020 sej, 占58.85%, 说明沛县蔬菜产业发展主要依靠工业辅助能,已走出传统农业靠自然条件发展的阶段。沛县蔬菜生态系统能值产出为3.20×1021 sej, 占农业总产出能值的39.65%, 说明蔬菜产业已成为沛县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其中, 茄果类和根茎类蔬菜能值产出较高, 分别占蔬菜能值产出的35.63%和23.63%, 而特种创汇蔬菜牛蒡和山药为蔬菜能值总产出的18.61%。沛县蔬菜生态系统能值自给率为2.67%, 低于江苏省耕地生态系统(10.12%), 说明环境资源已不是蔬菜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 沛县蔬菜生态系统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 沛县蔬菜生态系统的工业辅助能值比率为58.85%, 低于江苏省耕地生态系统工业辅助能比率(73.16%); 沛县蔬菜生产的化肥使用量较高, 占工业辅助能的69.42%, 不利于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不过沛县生态系统的有机辅助能比率为38.61%, 高于江苏省耕地生态系统有机辅助能比率(16.72%); 沛县蔬菜生态系统的购买能值比率为97.54%, 高于江苏省耕地生态系统购买能值比率(89.88%), 表明沛县蔬菜产业发展几乎完全依赖于来自社会经济系统的购买能值, 而较高的购买能值促进了沛县蔬菜产业的迅速发展;沛县蔬菜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率为36.61, 高于江苏省耕地生态系统能值投入率(8.88), 说明沛县蔬菜产业发展迅速; 但净能值产出率仅略高于江苏省耕地生态系统净能值产出率, 可能由于能值产出较高的先进技术推广不够; 沛县蔬菜生态系统环境负荷率为1.43, 低于江苏省耕地生态系统环境负荷率(2.83), 且农药能值投入仅占0.21%, 说明沛县蔬菜产业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较大的发展潜力。为促进沛县蔬菜产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应进一步加强蔬菜产业基础设施及蔬菜产品加工业的建设,加大蔬菜产业的科学技术推广力度, 增强沛县蔬菜生态经济系统的产出能力。  相似文献   

13.
草莓产业是永靖县特色农业的优质名片。通过对永靖县草莓产业发展提出新思路和新理念,为永靖县草莓产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在概述永靖县草莓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永靖县草莓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草莓产业规划引导;进一步提升草莓产业科技支撑能力;健全草莓种苗繁育技术体系;加快实施草莓规范化生产;大力推动草莓品牌化建设;创新草莓产业发展壮大的机制等发展建议,并提出了今后永靖县草莓产业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4.
多目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多目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对其实现方法进行研究。多目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方法由以下框架构成:土地资源数据库建立,土地多宜性评价,土地利用方式多目标优化,土地利用系统生态设计和土地利用布局。并以徐水县为例,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优化用地结构,提出了三个规划方案,通过分析和比较,最终选择方案2为满意和推荐方案,并用生态学原理和土地多宜性评价结果对方案2所确定的土地利用方式进行整体空间布局,最终完成徐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15.
潘丹 《水土保持通报》2016,36(2):254-259
[目的]测算和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过程中的土壤环境承载力及其污染风险,为合理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空间布局、实现可持续养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00—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4个县(市)的统计数据进行土壤环境承载力及畜禽污染物排放量的测算和评估。[结果]2000—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粪便耕地负荷警报值在0.7左右,总氮耕地负载警报值为0.5~0.6,总磷耕地负载警报值超过了1,畜禽养殖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威胁。畜禽养殖污染风险较高的地区为高安市、东乡县、余江县、德安县以及南昌县。[结论]污染风险较高的地区应强制实行畜禽养殖总量控制和污染物消减措施,而湖口县、都昌县和彭泽县畜禽污染风险较低,可以适当扩大养殖规模。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融合发展,是推进脱贫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与实地调研,对乡村振兴背景下隆德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进行总结,总结分析了隆德县加快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强化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引领;突出示范带动,打造产业集群;促进农文旅融合,开发多种业态;提升本土特色,做靓休闲品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强对外宣传推介力度等方面提出加快隆德县休闲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CA-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月  于东升  王秀虹  徐志超  王玺洋 《土壤》2018,50(2):391-397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及预测,对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实现土地可持续生态利用和保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为例,利用2005年和2015年两期遥感影像,获取东乡县土地利用类型转化数据,结合景观生态学研究了东乡县近10年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运用CA-Markov模型对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模拟,预测和分析了东乡县未来10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东乡县在过去10年建设用地、耕地分别增加了71.82、10.76 km~2,水域、林地和未利用地相应减少,减少幅度顺序为未利用地水域林地;各景观斑块分布均匀,景观多样性增加;景观形状趋于简单,相互之间连通性降低、关系变弱。人类经济活动及土地利用政策对东乡县景观格局有显著影响。到2025年东乡县建设用地将增加68.72 km~2,水域、林地和未利用地仍将不断减少,但耕地有所增加;景观斑块数增加,形状略趋复杂;景观异质程度提高,有向多样化、均匀化发展的变化趋势。总体来说,东乡县景观格局正逐步朝着稳定、均匀和多样的方向发展,但仍需加大力度保护和增加耕地资源,控制和合理规划建设用地,维持生态环境平衡。  相似文献   

18.
陆长林 《土壤》2008,40(4):529-53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耕地保有指标及其空间分布的确定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以南京市江宁区作为研究区域,运用多目标规划法,通过建立耕地生产力保护、耕地生态保育、经济发展 3 大目标函数以及区域发展平衡约束条件模型,以确定耕地保有指标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多目标规划方法可以较好地统筹区域耕地保有指标,保护区域耕地生态和生产力,协调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缓解区域发展效率与平衡的矛盾,为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H.T.Odum教授提出的能值理论和方法因有共同的单位(solar emjoules)允许所有的资源在公平的基础上比较,提供了连接生态和经济系统的桥梁,为农业工程的综合分析和评价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可行的途径。该文运用能值方法分析了赤峰市绿康公司发展人工草地养殖肉羊的范式。结果表明与内蒙古和中国平均农业发展水平比较,该人工草地生产效率较高(净能值产出率为1.47),环境压力较小(环境负荷率为2.27),通过高质量的肉羊舍饲养殖,建立了良好的能值反馈机制,使得该系统实现了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可称作为一个小尺度的生态经济持续发展范式,为在内蒙古进行人工草地畜牧业建设提供了一个值得推广的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20.
阐明江河源区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要地 ,开展牛、羊舍饲育肥缩短牲畜存栏时间 ,可减轻放牧压力 ,保护天然草场 ,提高牧户抗灾越冬能力 ,增加牧民收入。对该区牛、羊舍饲育肥经济与生态效益核算结果表明 ,牛、羊舍饲育肥经济收益分别为 2 5 6 .5元/头和 34.2 5元/只 ,其年生态效益价值为 15 95 3.31元/头和 5 30 1.85元/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