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湖北省农业环保工作成效1.1抓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全面规划,整体推进,大力开展县域生态农业试点建设。围绕省政府颁发的《湖北省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开展“三圈三带”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县域生态农业建设。“三圈”即外圈重点抓以山区为主的立体开发,实施退耕还林(草),防治水土流失;中圈重点抓以鄂北为主的岗地“旱包子”治理,发展节水生态农业;内圈重点抓江汉平原为主的湖区“水袋子”整治,实施退湖还田,发展水域高效生态避灾、减灾农业。“三带”即长江、汉江、清江三大流域生态经济带,配合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开展…  相似文献   

2.
槽渡河流域农业生态经济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流域生态农业经济区划是治理和开发流域使其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以限制性最强的地貌,海拔,温度,日照为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槽渡河流域划分为5个农业生态经济类型区。根据各区的自然,社会诸因素制定出相应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槽渡河流域农业生态经济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流域生态农业经济区划是治理和开发流域使其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以限制性最强的地 貌、海拔、温度、日照为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槽渡河流域划分为5个农业生态经济类型区。根据各区的自然、社会诸因素制定出相应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8年纸坊沟流域农户调查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探讨纸坊沟流域商品型牛态农业建设过程中的驱动力,结果表明:社会经济条件是其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自然生态环境是影响纸坊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的基础,目前对其经济发展起支柱作用的是"果-农、草-牧"型发展模式.针对纸坊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及其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今后应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和干预,使农、林、牧各子系统内部的循环链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讨了发展山区农业经济的问题,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设生态农业系统工程,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山区经济.按照“多层利用型”、“综合利用型”及“循环利用型”三种生态农业单元进行建设与研究.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与系统工程方法,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保持水土为基础,以发展林果业、城郊型畜牧业为重点,充分利用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和现代科学技术,走种、养、加的路子,实现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循环利用与转换,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1主要刊载内容《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报道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经济学及生态农业和农业生态工程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能量物质循环、演替及稳定性,农业高效耕作与栽培技术与机理、作物生理生态、作物分子生态,农业资源及其高效利用,农业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农田有害生物群落特征及生态效应与农业病虫草害的生物防治,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特征、评价与管理,生态农业模式与效益、农业生态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1主要刊载内容《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报道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经济学及生态农业和农业生态工程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能量物质循环、演替及稳定性,农业高效耕作与栽培技术与机理、作物生理生态、作物分子生态,农业资源及其高效利用,农业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农田有害生物群落特征及生态效应与农业病虫草害的生物防治,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特征、评价与管理,生态农业模式与效益、农业生态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1主要刊载内容《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报道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经济学及生态农业和农业生态工程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能量物质循环、演替及稳定性,农业高效耕作与栽培技术与机理、作物生理生态、作物分子生态,农业资源及其高效利用,农业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农田有害生物群落特征及生态效应与农业病虫草害的生物防治,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特征、评价与管理,生态农业模式与效益、农业生态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9.
从生态农业建设的角度对小流域生态系统进行评价 ,可为今后农业生态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经验。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普兰店市天新小流域生态经济建设进行评价 ,分析认为 :该流域经过 5a的综合治理 ,8a的实践检验 ,到 2 0 0 0年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已达到高级生态经济系统 ,即系统综合治理生态经济系统建设达到高级标准 ,系统处于良性循环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证明该流域治理方法得当 ,技术路线合理 ,经济效益显著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发展生态农业既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生态宜居"的要求。结合小清河淄博段流域内生态治理情况,通过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分析了小清河流域内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力发展认养农业、打造生态观光农业集群、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引洮工程受水区资源承载力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洮工程受水区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又是六盘山片区中的特困区,面临着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运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理论和方法,对该区域资源的承载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受水区耕地资源的承载力相对富余,水资源的承载力超载严重,经济资源的承载力也处于超载状态。因此,受水区要通过提升自然资源承载力和经济资源承载力来促进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引洮通水带来的机遇提高洮河水的社会效益,采取治理小流域、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发展生态农业和新能源产业等措施,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1主要刊载内容《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报道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经济学及生态农业和农业生态工程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能量物质循环、演替及稳定性,农业高效耕作与栽培技术与机理、作物生理生态、作物分子生态,农业资源及其高效利用,农业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农田有害生物群落特征及生态效应与农业病虫草害的生物防治,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特征、评价与管理,生态农业模式与效益、农业生态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1主要刊载内容《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报道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经济学及生态农业和农业生态工程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能量物质循环、演替及稳定性,农业高效耕作与栽培技术与机理、作物生理生态、作物分子生态,农业资源及其高效利用,农业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农田有害生物群落特征及生态效应与农业病虫草害的生物防治,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特征、评价与管理,生态农业模式与效益、农业生态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14.
针对县南沟流域因资源利用率低导致的农业产业与农业资源系统运行相悖,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链网结构不完整等问题,在清洁发展机制(CDM)理念下,根据可能发展路径,设置了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的3个阶段5种情景并进行了系统优化。结果表明,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优化后,经济效益得到了不同程度提高,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阶段Ⅰ(情景A)、阶段Ⅱ(情景B1,B2)、阶段Ⅲ(情景C1,C2)的经济效益比现实状况分别提高了34.4%,53.0%~55.2%,72.8%~73.7%;基于CDM下的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优化耦合阶段的农林牧土地利用结构为1:12.6:4.4,林地比重较阶段Ⅰ、阶段Ⅱ提高了;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发展过程表现出"现状发展态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链网构建阶段→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优化耦合阶段"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1主要刊载内容《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报道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经济学及生态农业和农业生态工程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能量物质循环、演替及稳定性,农业高效耕作与栽培技术与机理、作物生理生态、作物分子生态,农业资源及其高效利用,农业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农田有害生物群落特征及生态效应与农业病虫草害的生物防治,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特征、评价与管理,生态农业模式与效益、农业生态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1主要刊载内容《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报道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经济学及生态农业和农业生态工程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能量物质循环、演替及稳定性,农业高效耕作与栽培技术与机理、作物生理生态、作物分子生态,农业资源及其高效利用,农业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农田有害生物群落特征及生态效应与农业病虫草害的生物防治,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特征、评价与管理,生态农业模式与效益、农业生态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1主要刊载内容《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报道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经济学及生态农业和农业生态工程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能量物质循环、演替及稳定性,农业高效耕作与栽培技术与机理、作物生理生态、作物分子生态,农业资源及其高效利用,农业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农田有害生物群落特征及生态效应与农业病虫草害的生物防治,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特征、评价与管理,生态农业模式与效益、农业生态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1主要刊载内容《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报道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经济学及生态农业和农业生态工程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能量物质循环、演替及稳定性,农业高效耕作与栽培技术与机理、作物生理生态、作物分子生态,农业资源及其高效利用,农业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农田有害生物群落特征及生态效应与农业病虫草害的生物防治,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特征、评价与管理,生态农业模式与效益、农业生态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1主要刊载内容《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报道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经济学及生态农业和农业生态工程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能量物质循环、演替及稳定性,农业高效耕作与栽培技术与机理、作物生理生态、作物分子生态,农业资源及其高效利用,农业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农田有害生物群落特征及生态效应与农业病虫草害的生物防治,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特征、评价与管理,生态农业模式与效益、农业生态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旱塬区果-草-鸡生态循环模式及耦合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黄土高原旱塬区生态脆弱,水资源匮乏,传统的粮经二元种植模式已严重影响和制约着黄土高原旱塬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用系统耦合和生态循环理论,将生态涵养与优质高效生产有机结合,建立适宜于黄土高原旱塬区资源特征的粮、经、饲三元种植的农业发展模式,成为实现该区域生态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以位于黄土高原中部的甘肃省庆阳市为研究区域,从该区域的土地资源特征和水热条件出发,设计了以功能耦合和产业耦合为核心的果-草-鸡耦合的生态循环模式,对生态循环结构进行了配置,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规范,分析了其耦合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将果、草、鸡3个子系统结合在一起进行耦合生产,改善了果园系统的物种结构,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率,使果园系统能量相互转化和循环利用。与传统的清耕果园模式相比,单位面积的产出利润提高3.82倍,水分利用率提高54.1%,水土流失量减少58.82%,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分别下降25.24%和5.56%,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36.84%,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黄土高原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