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2020年夏邑县小麦生产再获丰收2020年夏邑县对24个乡镇不同区域类型的301块、114.4 hm2麦田产量结构抽样调查结果:小麦平均亩穗数42.5万、穗粒数33.2、千粒质量45.1 g。全县8.33万hm2小麦,平均每667 m2产量540.9 kg,总产量67.59万t,面积与2019年持平。单产比2019年增加1.7 kg,增长0.3%, 总产量较2019年增加0.21万t,增长0.3%。  相似文献   

2.
正一、生产情况分析2020年,滑县小麦种植面积12.07万hm~2,比2019年的12.00万hm~2增加了0.07万hm~2。全县小麦平均亩穗数42.2万,穗粒数32.5,千粒质量按前5年平均46.9 g计算,平均单产546.7 kg,比2019年平均单产537.9 kg(农业农村部门数据)增加8.8 kg,比常年平均单产513.8 kg(农业农村部门数据)增加32.9 kg。2020年,滑县小麦总产量98.95万t,比2019年总产量96.82万t增加2.13万t,比常年总产量92.09万t增加6.86万t。  相似文献   

3.
Y两优2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以Y58S为母本、远恢2号为父本杂交配组而成。2009年引入河南省信阳市小面积种植,2010—2012年参加平桥区百亩核心区、千亩示范方、万亩示范片试验种植,2011年受到了袁隆平院士和各级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一、特征特性2010—2011年参加百亩核心区、千亩示范方试验种植。田间调查显示:百亩核心区平均每667m2有效穗22.8万,穗粒数168.1粒,千粒重26.7g,产量为870kg/667m2;千亩示范方平均  相似文献   

4.
小麦千粒重降低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小麦是巴彦淖尔市的主体粮食作物.近年来。由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小麦种植面积大幅减少.但2002年播种面积仍然达11.13万hm^3,占全市总播种面积的28.58%.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5.2%。因此。小麦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全市农业经济的发展。2002年7月中旬。有关部门实测,小麦千粒重普遍降低。巴彦淖尔市农业气象研究所实测小麦(永良4号)千粒重比2001年(43.96g)下降了1.68g,全市小麦产量仅比2001年(352.5kg/667m^2)增加了1kg/667m^2。并没有出现期望的产量。千粒重降低,自然达不到理想的增产效果。产量是由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要素决定的。而三要素的变化又受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影响。为此,我们根据有关气象资料,从农业气候角度出发。对2002年小麦千粒重降低的原因进行分析,从中寻求春小麦生产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1经济技术指标 1.1产量指标 小麦产量480-500kg/667m^2。 1.2产量结构 收获穗数36-37万穗/667m^2,穗粒数32-34粒,干粒重42-45g。  相似文献   

6.
杨福军 《农村科技》2014,(11):22-23
<正>沙湾县乌兰乌苏镇每年种植玉米16.7千米2以上,2014年种植的滴灌高密度玉米5.3千米2,667米2产量在950~1 200千克。根据乌兰乌苏镇实际情况,制定出滴灌玉米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一、产量结构目标产量为每667米2产干籽1 200千克,理论667米2株数7 500~8 000株,收获株数6 500~7 900株,平均穗粒数580~680粒,平均667米2穗数  相似文献   

7.
搜集10个生产上应用的小麦品种,在粮棉轮作模式下种植,通过调查小麦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经济系数、小麦籽粒产量等性状指标,旨在筛选出适宜粮棉轮作模式下的耐晚播小麦品种。结果表明:单位面积穗数是影响不同小麦品种产量的关键因素,穗粒数与单位面积穗数呈反比趋势,千粒质量与经济系数差异不大,其中轮选103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籽粒产量分别达到768×10~4穗·hm~(-2)、30.5粒、42.0 g与9 825 kg·hm~(-2),是粮棉轮作模式下耐晚播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8.
2016年,夏邑县以高产创建项目为引导,紧紧围绕主攻单产、提高效益这一目标,加强田间应变管理,克服了不利因素的影响,获得小麦生产连续的增产增收. 一、小麦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根据对全县24个乡镇不同区域类型的781块190.67 hm2麦田产量结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小麦平均亩穗数42万,穗粒数32.9粒、干粒质量45.7 g,全县小麦8.64万hm2,平均每667 m2产量536.7kg,总产69.56万t,单产较2015年增加1.7 kg,增长0.3%;总产较2015年69.34万t增加0.22万t,增长0.3%.与前3年(2013-2015年)平均单产531.3 kg相比,增长1%;与前3年平均总产68.8万t相比,增加0.76万t,增长1%.2016年夏邑县小麦单产、总产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9.
一、产量结构 667米2理论株数0.5万-0.6万株,收获穗数0.48万-0.55万穗,平均每穗粒数700-800粒,千粒重300克,单穗粒重210-240克,667米2产量1000千克。  相似文献   

10.
一、选用高产潜力品种,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和产量结构在影响小麦产量增长的各因素中,品种作用占35%~40%。因此,必须选择具有高产潜力的品种。在选好品种的同时,还应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一是成穗率高的多穗型品种。这类品种产量为10000kg/hm^2的,其群体结构为:基本苗为180万~210万/hm^2,冬前总茎数为计划穗数的2.8倍,春季最大总茎数为计划穗数的2~3倍,穗数为650万~750万穗/hm^2,每穗粒数为40~42粒,千粒质量为42~45g。  相似文献   

11.
超高产条件下郑麦7698产量形成特征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配合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郑麦7698的推广,采用大田攻关和小区试验相结合,探讨郑麦7698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特征特性。结果表明:在超高产条件下,郑麦7698籽粒灌浆期长,粒重增加快,每日每千粒增重平均达2.1g;郑麦7698叶片上挺,透光性好,上三叶功能期长;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叶面积系数达7.63,上三叶叶面积系数为5.01,旗叶叶面积系数1.69;小麦籽粒灌浆所需要的干物质主要来自开花后的光合水平产物;郑麦7698产量水平〉10500kg/hm。时,其产量结构为穗数648万/hm。,穗粒数37.5粒,千粒重47.2g;产量为9750~10485kg/hm^2。时,其产量结构为穗数588万/hm。,穗粒数38.1粒,千粒重46.6g。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稻在瓦努阿图栽培的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瓦努阿图共和国属南太平洋热带地区,2004年9月(春季)在该国种植23个中国水稻品种(组合),取得8.07t/hm^2的高产,有4个品种(组合)平均达到11.33t/hm^2的超高产水平。产量结构因素:最高茎蘖429—740个/m^2,收获穗268~385个/m^2,每穗总粒数120—178粒,每穗实粒数107~157粒,千粒重22.5—31.6g,株高112.137cm,穗长22—25cm,全生育期107—120d,从出苗到抽穗水稻叶片没有发生病害。  相似文献   

13.
试验结果表明,澳佳腐殖酸多功能一次肥与常规肥料相比,冬前单株次生根增加0.2~0.3条,冬前每667m2群体增加2~4万,产量三要素的每667m2穗数平均增加2.42万、穗粒数增加0.26粒、千粒重提高1.5g,每667m2产量增加44.47kg,增产率7.07%;每667m2纯产值提高84.49元,增值率提高8.2%,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以通过审定的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2005—2020年审定小麦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情况,统计分析审定品种产量和相关的15个农艺性状。通过相关和通径分析研究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北片水地组、南片冬水组和南片春水组审定的品种数量占黄淮冬麦区审定品种数量的86.8%。黄淮海地区与产量显著相关各性状的相关系数表现为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容重>生育期>蛋白质含量>吸水率,其中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容重、生育期、蛋白质含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3个不同组别的单位面积穗数、千粒质量、容重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与产量的变化趋势一致。生育期、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蛋白质含量的引入对产量有统计学意义。综上可知,千粒质量、穗粒数、单位面积穗数是不同类型品种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千粒质量和单位面积穗数,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从而将产量要素协调到有利于高产的最佳水平,有助于提高小麦品种的产量和稳产性,助力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粮食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15.
粳稻高产高效栽培及调控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三高”农业示范区内,进行粳稻超高产种植栽培,获得大面积700kg/667m^2。其主要生育期的群体质量指标和产量特点:成稻率高、颖花量多、粒叶比高;适宜的穗粒结构为:成穗26万~27万/667m^2、总粒数115-120粒/穗、结实率91.5%以上、千粒重26.5g左右。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长江中下游地区近期选育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高产小麦品种,其产量结构与产量的遗传相关,以每穗粒数最大rg=0.4812,千粒重次之rg=0.3423,667m^2穗数呈负向趋势rg=-0.2818;以遗传相关系数对产量作通径分析,其结果也仍然是每穗粒数的直接作用最强(P2.4=1.5335),千粒重稍弱(P3.4=1.3324),667m^2穗数较弱(P1.4=1.0729);各分量对总决定度的相对贡献仍以每穗粒数>千粒重>667m^2穗数,另根据各产量因素间的遗传相关分析结果,未来高产小麦品种,一定程度上可将大穗与大粒结合,根据上述分析及本地区小麦生态条件的特点,高产小麦育种的策略应稳定穗数,增加粒数,提高粒重。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187团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由于栽培技术不到位,制约着玉米产量的提高。现将高寒地区膜下滴灌玉米种植技术总结如下:一、产量结构667米2理论株数0.70万~0.75万株,收获穗数0.68万~0.70万穗,平均每穗粒重150~180克,667米2产量1 000千克。二、栽培技术1.选地前茬选豆类、小麦、向日葵、瓜类等茬口均可,以土质肥沃、疏松、排灌方便、不积水的地块为宜。在苜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酿酒用小麦的产量,促进桐梓县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以贵农麦31和贵农29为材料,比较不同播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农麦31播期为10月17日时,成熟期为5月16日;产量最高,为460.04 kg/667m2;株高较高,为77.40 cm;穗长最长,为10.38 cm;有效穗数为17.26万穗/667m2,穗实粒数为45.3粒/穗;千粒重为62.6 g。贵农29播期为10月24日时,成熟期为5月22日;产量最高,为486.83 kg/667m2;基本苗数、最高苗数、主茎叶片数均最多,分别为7.37万株/667m2、23.77万株/667m2、4.68片/株;株高为84.84 cm;穗长最长,为10.38 cm;有效穗数为18.56万穗/667m2,穗实粒数为46.8粒/穗;千粒重57.8 g。因此,在桐梓县种植贵农麦31的推荐播期为10月17日,种植贵农29的推荐播期为10月24日。  相似文献   

19.
依据1990-2006年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结果,分析了17年来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对照种和区试中居前三位的品种(系)在产量、成产三因素方面的变化趋势,并主要依据所有参试品种(系)的平均值,分1990-1998、1999-2006两个阶段来分析育种目标的演变。结果表明,在1990-2006年17年中.成产三因素的变化趋势是:在争取提高产量的基础上,穗数比较稳定,穗粒数逐渐增加且趋于稳定,千粒重略微增加;两个阶段育成的品种(系)表现为:产量变化从每公顷4482kg增加到5192kg.每公顷穗数稳定在520万左右,穗粒数由28.4粒增加到31.1粒,千粒重稳定在39g左右。依此提出今后旱地小麦的育种目标为:产量达到每公顷6000kg,穗数稳定在520万-540万/hm^2,穗粒数达35粒左右,千粒重40g左右,同时应注重旱地优质小麦新品种(系)的培育。  相似文献   

20.
《河北农业》2021,(1):68-69
正自2014年以来,邢台市小麦平均亩产稳定在400千克以上。我市小麦生产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就目前单产水平来看还有较大的差距,依靠科技提高产量的潜力还很大。一、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一)小麦产量结构。小麦产量由每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个因素构成。亩穗数是指每亩有效穗数,穗粒数是指平均每穗粒数,粒重用1000粒的重量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