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水稻品种陵两优916为材料,以当地传统浸种方法 (强氯精消毒浸种)为对照,研究了稼禾宝种子内质营养液浸种对机插秧苗素质、移栽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营养液浸种处理秧苗成苗率增加5.1个百分点,白根数增加0.7条/株,株高和根长分别增加0.5 cm和0.7 cm。移栽后秧苗的缓苗期比对照缩短5 d,全生育期缩短2 d。分蘖数均明显高于对照,茎蘖成穗率比对照增加0.6个百分点,两者间无明显差异。稼禾宝营养液浸种处理水稻有效穗数比对照增加0.7万穗/667m2,穗粒数增加2.7粒/穗,结实率增加0.7个百分比;水稻产量比对照增产2.56%。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用大区对比法研究活化水结合增效肥对水稻增产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活化水浸种比常规浸种7d时的发芽势提高0.66%,10d时的发芽率相同;出苗株数没有明显差异,其成苗率均为98.75%;总根数高于对照0.67条,根长高于对照0.21cm,地下干物重高于对照0.0676g,充实度高于对照0.0934mg/cm;二者生育期相同;与对照相比结实率增加0.1个百分点,千粒重增加0.3g;株高较对照下降1.4cm,每穗总粒数减少0.2粒;水稻整精米率提高0.7个百分点,垩白率降低3.3个百分点,蛋白质、直链淀粉分别提高0.7、0.8个百分点;食味值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植质钵育秧盘较毯式育秧盘各网格间秧苗独立性好,插秧植伤小。应用植质钵育秧盘的水稻秧苗株高降低0.8cm,叶龄减少0.24叶,根长增加2.01cm,根条数增加0.6条,地下干重增加0.8mg/株。收获株高降低3.9cm,穗长降低0.8cm,穗粒数增加2.7粒,空粒率降低5.8个百分点,结实率提高4.8个百分点,千粒重提高0.1g,公顷产量增加363.3kg,增产率为3.55%,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禾靓基质对水稻生育进程无明显影响,禾靓基质的秧苗素质低于对照,中后期存在脱肥现象,较对照返青期晚4d,分蘖期晚3d,抽穗期晚2d,成熟期晚2d,株高低于对照1.4cm,总根数少0.7条,平方米穗数少4穗,穗粒数低0.6粒,千粒重、结实率相同,产量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秸秆育秧盘的处理比毯式秧盘的处理秧苗素质差,机械插秧时伤苗率高2.13个百分点,成熟期晚4d,株高比常规毯盘处理低1.3cm,平方米穗数低20穗,穗粒数低于常规毯盘处理0.8粒,穗实粒数低1.2粒,结实率低0.5个百分点,出米率低1个百分点,产量低510kg/hm2。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区对比试验,研究稼旺·立粒丰肥料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旨在确定其在寒地水稻上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插期下稼旺·立粒丰处理对水稻生育进程无明显影响。水稻生长中后期,尤其是孕穗至灌浆期间天气条件良好,不利于病菌孢子侵染,再加上各项农艺措施标准到位,水稻抗性较高,无倒伏和病虫害发生。稼旺·立粒丰处理有效穗数478.4穗/m2,比常规对照少2穗,每穗实粒数89.8粒,较对照多3.1粒,结实率较对照高2.3个百分点,千粒重差异不明显。处理实际产量9198kg/hm2,比对照公顷增产145.5kg,增产率1.56%,经方差分析增产效果不显著。增产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施入稼旺·立粒丰肥料增加了穗粒数和结实率而实现的。处理公顷产值为26581.50元,比常规对照多420元/hm2,公顷增加成本270元,公顷增加效益150元。稼旺·立粒丰中微量营养肥料对水稻抗性的影响需要进一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利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研究金海田育苗专用有机水溶肥对水稻生理指标、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金海田有机水溶肥的处理株高高于常规对照0.5cm,3叶长比常规对照长1.92cm、根条数多2条、根长长0.37cm。在干重方面,施用金海田有机水溶肥处理的百株地上干重、地下干重分别比常规对照增加0.7、0.02g。喷施金海田的处理平方米有效穗比对照多3穗、穗粒数多1.1粒、结实率高0.4个百分点、千粒重多0.1g,公顷产量增加231kg,增产率为2.7%。  相似文献   

8.
复合钛剂浸种玉米种子对玉米生育特性及产量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用复合钛 5 ml加水 2 .5 kg配成溶液浸种处理的玉米种子较对照发芽率提高了 9.0个百分点 ,幼苗根数增加 1.5根、根干重增加 0 .12 g,茎叶干重减少 1.5 7g;穗行数增加 2 .4行 ,穗粒数增加 5 7.2粒 ;玉米产量增加 12 0 0 kg/hm2 ,增产率为 13.7% ;生育期缩短 3d。  相似文献   

9.
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应用水稻强化栽培,移栽密度为15.3株/m2到6.9株/m2。产量以密度15.3株/m2最高,比对照增产10%,主要表现在增粒增产。移栽密度显著影响产量和每穗实粒数(R12=0.9917,R32=0.9339)。水稻强化栽培各处理密度之间比较,产量随移栽密度的下降而下降,主要是由于单株分蘖和有效穗的增加,导致平均穗型变小。单株最高苗数和有效穗数与移栽密度成显著的相关(R82=0.9594,R92=0.9506)。因此,在推广水稻强化栽培时应重视适宜移栽密度的选择及综合技术配套。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海田有机缓释肥侧深施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生育进程无明显影响,水稻返青期、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差异不明显。施用海田有机缓释肥的处理与对照相比,分蘖数增加0.2个,平方米有效穗数增加7.2~7.6穗,穗粒数增加0.5~0.7粒,结实率提高0.4~0.5个百分点,千粒重增加0.1g。施用海田有机缓释肥(18∶7∶10)450kg/hm~2的处理2产量最高,为9720kg/hm~2,比常规对照增产3.2%。  相似文献   

11.
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为材料,以不同浓度的PP_(333)处理液(0、10、50、100、300、500、700和1 000 mg·L~(-1))浸种处理,测定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在幼苗生长过程中分别调查其株高、根系生长、生物量。结果表明:浓度为300 mg·L~(-1)的PP_(333)浸种处理后,显著抑制株高,使总根长增长速度加快、根体积增长最快,对根面积的影响较大,分蘖数最多;播种60 d时,300 mg·L~(-1)处理组显著提高了根冠比、根系活力和根鲜重。  相似文献   

12.
于海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96-5797
[目的]为了研究ABT生根粉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方法]用浓度为51、0 mg/L的ABT 4号生根粉溶液对水稻进行浸种处理,研究了其对水稻秧苗素质、分蘖动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ABT 4号生根粉浸种后,水稻幼苗根数增加,根系增长,茎基增粗,秧苗的鲜重和干重增加;单株分蘖数多,穗数多,千粒重高,产量明显高于对照。[结论]在水稻上应用ABT 4号生根粉,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十分显著的增产效果,是水稻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在北方水稻生产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赵绘  慕向宾  王占林  高鹏  杜吉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057-8058,8062
[目的]为明确使用SODM调节剂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的增产效果。[方法]结合运用喷施、浸种等措施,对2种不同小麦品种(弱筋小麦扬麦15和中筋小麦扬麦16)施用Cu/Zn和Mn 2种金属离子类型SODM调节剂,测定分析不同生长时期干物质重、叶面积指数及成熟期的穗数、每穗粒数、粒重和产量。[结果]各处理增加了苗期、拔节期、挑旗期、抽穗期、乳熟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重及叶面积指数,浸种处理和浸种+喷施处理与对照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除Mn-SODM喷施处理外,其他各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小麦穗数、每穗粒数、粒重和产量。其中Cu/Zn-SODM浸种处理增产14.1%~16.1%,增幅最大,Mn-SODM喷施处理增产2.6%~4.0%,增幅最小。[结论]用Cu/Zn-SODM浸种对提高扬麦15和扬麦16产量最有效。  相似文献   

14.
刘建国  朱云娜  乔冬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57-12859
[目的]了解生物菌肥不同浓度和使用方法对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内平板培养法研究了生物菌肥不同浓度浸种、拌种处理对芦苇杂交稻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生物菌肥浸种可促进水稻种子发芽,使水稻幼苗的根长和苗高分别增加了3.43%~14.18%和14.70%~18.86%,同时可促进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积累,增加水稻幼苗干鲜重.1∶25~1∶100各浓度生物菌肥对水稻的促进效果相差不大,生物菌肥拌种的效果最显著,且与生物菌肥浸种处理差异显著.[结论]在水稻育苗阶段使用“中合牌”生物菌肥可促进芦苇杂交稻的发芽,提高幼苗秧苗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杂交稻低播种量下精准条播(precision drill sowing,PS)育秧提高机插群体均匀度和产量的效应,创建杂交稻毯苗稀播少本机插理论与技术.[方法]选用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为供试品种,在余杭区崇化村和富阳区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基地开展试验.以传统撒播(broadcast sowing,BS)育秧...  相似文献   

16.
壮禾增对水稻旱育稀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复合多功能水稻生长调节剂——壮禾增浸种,可恢复提高种子发芽率5%~10%,在旱育秧上应用,可降低苗高10%以上,叶片变粗变短,出叶速度快0.4片左右,分蘖出生早、蘖位低,苗期分蘖增加50%~100%,假茎宽增粗33%左右,发根力提高26.8%,同时可预防恶苗病等苗期病害,恶苗病防效率达98.3%。移栽后活棵快,分蘖早,前期分蘖增长快,有效穗增加7.8%,平均每穗粒数增加8粒左右,增产14.6%左右。  相似文献   

17.
烯效唑浸种对杂交稻秧苗素质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烯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延缓物质。本研究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能有效地降低苗高,增加绿叶数和分蘖数,增加茎基宽、单苗根数和干物质,提高秧苗素质;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以150ppm浸种增产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浸种剂浸种对水稻幼苗生长和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浸种剂浸种促进了根系生长,延缓了地上部生长,分蘖发生早而快,根冠比高,增穗、增粒、增产.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强力水稻壮秧营养剂的特点及在南方稻区试验、示范的效果。通过试验、示范证明了施用强力水稻垃秧营养剂较当地常规旱育苗、半旱湿润育苗提高了秧苗素质,增强了秧苗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带蘖率平均提高24.57%,株高平均降低0.92cm,根数平均增加2.82个,产量平均增加10.51%。  相似文献   

20.
超级早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效果及产量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在双季超级早稻上机插应用,探究机插效果及对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期为我国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常规超级早籼稻中早39、中嘉早17为试验材料,采用水稻钵形毯状秧盘(BT)和传统平盘(CK)培育秧苗,考察种子出苗、秧苗素质、根系形态及分布、机插效果、产量并比较差异。【结果】水稻钵形毯状秧盘与平盘育秧种子出苗率差异不显著;钵形毯状秧苗根系独立成钵状,56.03%的根系在底层钵碗内,上部根系比例43.97%,且白根多,根数比对照略少,但根长度、根表面积、根直径和根体积有所增加,而对照秧苗的下部根系比例37.86%,上部根系比例高达62.14%;从机插效果看,中早39和中嘉早17钵形毯状秧苗的机插断根率比平盘毯状秧苗分别降低了25.06%和14.24%,相同播种量下,2年重复试验中早39钵形毯状秧苗机插的漏秧率比对照分别下降了3.89%和1.67%,中嘉早17下降了2.22%和1.66%,另外翻秧、漂秧、伤秧比例较对照也有所减少;钵形毯状秧苗机插14 d后的秧苗叶重、茎鞘重、根重、地上部总重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比对照明显增加,表明有利于促进秧苗早发生长;产量比较,中早39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比对照增产6.35%—7.66%,中嘉早17增产8.99%—10.87%,其中主要通过有效穗数增加实现增产,中早39和中嘉早17的钵形毯状秧苗机插处理有效穗数分别增加了2.14%—6.01%和4.76%—6.98%。【结论】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通过培育形成上毯下钵的钵形毯状秧苗,按钵取秧机插,有利于提高机插质量,减少机插漏秧率及伤根,促进秧苗早发,提高有效穗数,实现机插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