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正确掌握水牛、黄牛的发情表现,是提高冷配受胎率的关键所在。笔者根据几年牛冷配工作的实践,总结出水牛、黄牛发情表现的差异,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水牛的原精液及冷冻后精液的质量远不及黄牛,且水牛的发情症状不明显,排卵期相对较迟不易准确掌握,卵泡发育也不明显,所以水牛冷配受胎率一直不及黄牛。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提高水牛冷配受胎率的有效方法,使其情期受胎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70%左右。1掌握好水牛的适配期水牛的适配期一般在发情后期或发情症状消失后不久,此时接近排卵期。一般初产母牛在发情开始后30~48h开始输精,经产母牛(壮年)在发情开始后24~36h输精,而老龄母牛可在发情开始后10~20h开始输精为好。此时发情母牛主要表现为阴门排出的粘液呈半透明状,如玻棒,短而粗,…  相似文献   

3.
黄牛冷配工作在一个地方能否开展起来,能否为广大养牛户所认可和接受,其冷配受胎率的高低一直是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影响黄牛冷配受胎率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精液品质;二是母牛发情排卵机能:三是人工授精操作质量;四是输精时间的掌握。近年来,安图县黄牛冷配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各乡(镇)发  相似文献   

4.
在牛的冷配工作中 ,掌握正确的输配方法 ,做到适时配种 ,是提高母牛受胎率的关键。笔者结合自己从事多年的牛改工作总结出的经验 ,就如何判断母牛发情时期 ,正确把握输配方法 ,提高冷配受胎率 ,作些初浅的探讨 ,不当之处请同行指正。1 对母牛发情时期的判断母牛为长年发情动物 ,母牛在达到性成熟后 ,其卵巢出现周期性的排卵 ,随着每次排卵母牛的生殖器也同时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我们把这一次排卵到下一次排卵这段时间内整个机体和生殖器官所发生的复杂变化的生理过程称为性周期 ,黄牛、水牛的性周期平均为 2 1天 ,黄牛性周期的范围 18~ 2 4…  相似文献   

5.
黄牛冷配是发展优质高效养牛业 ,增加农民养牛收入 ,完善良种繁育体系的主要途径。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实地调查 ,就黄牛冷配如何提高受胎率谈几点体会。1 加强母牛饲养管理 ,促进发情母牛常年发情但季节性明显 ,而且和营养状况、使役程度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我省 7、8、9月是牛的发情高峰期 ,因为这一时期气温高 ,光照长 ,雨水多 ,青草旺盛 ,牛膘情好 ,有利于母牛发情排卵。其它月份应注意母牛的补料 ,确保膘情。2 做好发情鉴定 ,适时输精根据母牛发情的各个阶段的外部表现 ,确定配种。准确发现母牛发情表现是掌握母牛配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影响黄牛冷配受胎率主要有4个方面原因:一是精液品质;二是母牛发情排卵机能;三是人工授精操作质量;四是输精时间的掌握.近年来,我师黄牛冷配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各团场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受配率、受胎率参差不齐,高的可达到90%以上,个别团场仅能达到60%.  相似文献   

7.
宁化县地处福建西北山区,是个农业大县,黄牛饲养量占三明市黄牛饲养总量的三分之一,但黄牛品质低,1996年宁化被列为三明市黄牛改良重点县,开始引进法国利木赞细管冻精对本地自然发情母牛进行人工输精,7年来黄牛冻精冷配共16200多头,情期受胎率49.3%,年总受胎率达92.5%,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对如何提高黄牛冻精冷配受胎率进行技术总结,认为要提高黄牛冻精冷配受胎率,技术人员应把握好以下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牛虽然是常年发情动物,但过去黄牛冷配只限于4~10月份,认为冬季(11~3月份)不宜搞黄牛冷配,原因是冬季寒冷,技术操作困难;再是冬季怀胎,产犊亦在寒季,犊牛生长发育慢,且不易成活。针对这些问题,公主岭市畜禽繁殖改良站于1990~1991年在刘房子镇兴治村、陶家屯乡同庆村、凤响乡平顶山村3个输精点,开展了冬季黄牛冷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并于1992年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了冬季冷配工作,累计到1995年末全市共冬配黄牛5.8万头,社会效益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9.
<正> 为适应黄牛改良,开展母牛冷配,现将当地母牛发情排卵规律与输精适期材料整理如下: 一、当地母牛发情排卵规律的观察1.观察目的:为提高冷配受胎率,摸索  相似文献   

10.
黄牛冷配技术在畜牧业生产应用多年并创造了良好社会效益.自1980年以来笔者一直从事黄牛改良工作,在实践中,坚持做好各项记录,仔细观察发情母牛的各种表现,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判定确定输精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奶水牛由于其发情期有明显的季节性,发情表现特征没有黄牛明显,且有一部分还处于隐性发情壮态。因此奶水牛的发情鉴定比较困难,适时输精的时机较难于把握。故奶水牛的受胎率偏低。笔者总结多年在基层开展奶水牛人工授精配种的经验,认为提高奶水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关键技术是:一需要有优质的冷冻精液;二要准确的把握母水牛的适时配种时机;三要有娴熟的人工授精配种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加速尼勒克县黄牛冷配覆盖面,尽快提高新疆褐牛优良率,增加养牛效益,解决熟练黄牛冷配技术人员少、缩短配种时间、减少人力消耗、提高黄牛冷配效果等问题,通过近两年的摸索,我们在2012年7~8月,采用前列腺素两次注射法诱使牛同步发情在黄牛冷配中的试点应用,受胎率达到79%,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发情母牛综合鉴定适时配种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李晋丰,孙厚慎,林健,林奎军,马振生,王新杰,衣国山(山东栖霞县畜牧兽医工作站265300)为准确把握授精时机,提高冷配受胎率。几年来,我们在实践中采用了以详细观察发情母牛的表现、直肠检查判断母牛排卵时间、定...  相似文献   

14.
牛是常年发情动物,多在春、夏、秋季配种。近年来,由于饲养管理水平提高和商品生产的需要,牛在冬季也能正常发情和配种,只是受胎率较低。几年来,在冬季黄牛冷配工作中,我们探索了受胎率低的原因和提高受胎率的措施。 一、寒冷季节黄牛冷配受胎率低的原因 1.由于冬季寒冷,气温较低,牛体散热量大,用于防寒方面的能量消耗加大,影响母牛正常性机能活动,导致受胎率下降。 2.饲料单一、给量不足,特别是缺乏维生素类饲料,时间一长,不仅发情受到影响,也导致排卵机能失调,母牛表现为发情不排卵或排卵时间延后等现象,失去正常的受胎机会。  相似文献   

15.
对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正确鉴定母牛发情、适时输精、搞好冻精的解冻和活力检查、掌握输精方法及搞好母牛生殖器官疾病的防治是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县冷配的普及,极大地促进了黄牛改良工作,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资金。但是,我县的冷配受胎率仍偏低。为了提高冷配受胎率,达到高质、高量、高效益要求,为四化建设积累资金,换取外汇。三年来,我们从发情鉴定(直肠检查)入手,根据发情后不同时间,并针对不同膘情、不同年龄、不同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使我县水牛逐渐向乳役、肉役兼用方向发展,我们引进了么拉水牛冻精进行人工授精,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反复摸索,受胎率逐年有所提高,1983年为38.7%,1986年为55.4%。实践证明,如何提高水牛冷配受胎率,是加速改良水牛步伐的关键所在,下面我们将1984年—1986年度的冷配情况综述于下: 一、适时输精与受胎率的关系 实践证明,水母牛繁殖性能随着自然、地理、饲养管理条件的不同,其发情周期、发情持续期、排卵时间均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8.
冷配杂交牛就是用优良公牛的冻精采用人工授精技术配种生产的杂交牛。冻精冷冻在-196℃的液氮中。我县经过多年的实践,利用西门塔尔、安格斯、短角、黑白花、利木赞、摩拉等牛冻精,采取人工授精,与我县本地黄牛、水牛杂交,生产杂交一代的黄牛和水牛,在同等条件下饲养,其生长速度均比本地黄牛、水牛快30%~50%,一年龄的杂交黄牛、水牛比同龄本地黄牛、水牛增收800~2000元,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1冷配杂交牛推广情况该项技术自1979年开始就在我县示范推广,每年大约配成400~500胎次,曾被湖南电视台《乡村发现》栏目组著名记者李兵采访过,但由…  相似文献   

19.
宁化县地处福建西北部山区,是个农业大县,黄牛饲养量占三明市黄牛饲养总量的三分之一,但黄牛品质低。1996年宁化县开始引进法国利木赞细管冻精对当地自然发情的黄母牛进行人工输精, 2004年宁化被列为三明市肉牛良种繁育试点县,争取用5-7年时间把宁化县建成闽西北肉牛良种繁育基地。10年来全县共建立43个黄牛冻精冷配站 (点),做到每个乡镇都建立冷配站,黄母牛较集中的  相似文献   

20.
引言水牛是我国南方主要的役畜,但繁殖率低,为了提高其繁殖率,对其发情规律有加以研究的必要。据报导水牛的发情季节性较黄牛强(Phillips,1949),静态发情较常发生(P.Bhattacharya,1960),其发情象征没有黄牛那么明显,因而不利于人工授精工作的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