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紫甘蓝是从国外引进的一个结球甘蓝的生理小种,是结球甘蓝的三个变种之一。紫甘蓝具有普通结球甘蓝适应性广、较耐寒和耐热、产量高、营养丰富、耐贮藏运输等特点,还由于其叶球是紫红色的,鲜艳诱人,所以特别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目前,从紫甘蓝中提取的天然色素在食品加工和饮料生产中用途广泛。随着国内外市场对紫甘蓝色素需求量的加大销售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结球甘蓝是上海郊区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引种栽培历史仅百余年,经长期驯化,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结球甘蓝品种,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开展了结球甘蓝品种资源的调查搜集、引种利用和育种研究工作,先后育成了“四月慢”甘蓝新品种,同时还选育出一批自交不亲和系,为结球甘蓝杂种优势利用储备了物质基础;70年代中期以后,利用自交不亲和系为亲本,配置组合育成的结球甘蓝一代杂种,大量用于生产,如“夏光”甘蓝应用至今已30多年,深受广大菜农的欢迎,对我国结球甘蓝的生产及科研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结球甘蓝根肿病严重影响结球甘蓝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结球甘蓝根肿病的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及不同的防治措施,为结球甘蓝及其他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季节结球甘蓝定植时,采用不同的地膜覆盖,研究不同地膜覆盖下,结球甘蓝的定植成活率.在确保结球甘蓝定植成活率的前提下,结合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地膜覆盖效果,提出建议:在秋冬季结球甘蓝栽培过程中不使用地膜覆盖;在春季结球甘蓝栽培过程中使用银黑地膜覆盖;在夏季结球甘蓝栽培过程中使用黑膜覆盖.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中国南方结球甘蓝抽薹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优选品种、适期播种和及时采收等结球甘蓝抗抽薹综合技术措施,为我国南方引种结球甘蓝及采取抗抽薹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结球甘蓝青虫姿态多样、形状不规则以及传统U-Net对多尺度图像检测的鲁棒性较差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注意力U-Net(MSAU-Net)的结球甘蓝青虫检测方法。该方法将多尺度空洞Inception和注意力引入到U-Net,通过设置不同膨胀率的初始卷积层卷积核和全局池化层类型,提取多尺度深层次的结球甘蓝青虫检测特征。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超像素聚类,极大减少结球甘蓝青虫图像的基元数量;其次,利用多尺度空洞U-Net提取不同大小的结球甘蓝青虫特征;最后,通过注意力连接将MSAU-Net同层的浅层、深层特征拼接,得到结球甘蓝青虫图像的关键特征,加快网络训练。MSAU-Net方法在结球甘蓝青虫数据集上的平均检测精度为95.26%,较U-Net方法提高了约6个百分点。MSAU-Net方法能较好地检测到大小不同的结球甘蓝青虫,能够应用于结球甘蓝青虫自动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7.
结球甘蓝的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文辉 《河北农业》2004,(11):21-22
结球甘蓝又称洋白菜、圆白菜、茴子白,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能形成叶球的一个变种。近年来结球甘蓝的病毒病和黑腐病已上升为主要病害。如四川、北京、西安等地因这种病虫害导致结球某蓝10%-15%不结球。使产量损失10%~20%,浙江、江苏及华中地区部分秋季结球甘蓝病毒病和黑腐病发病率达50%-35%,华北长江流域等地结球甘蓝软腐病均有发生,使结球甘蓝叶球腐烂,失去使用价值,结球甘蓝虫害也日益猖獗,甘蓝结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菜心BcSVP基因mRNA的长距离运输,本研究将结球甘蓝茎尖作为接穗嫁接到砧木菜心的花序轴上,构建结球甘蓝/菜心异源嫁接体。基于菜心和结球甘蓝的转录组测序的read文库,拼接获得了菜心的BcSVP和结球甘蓝BoSVP基因编码序列和3’UTR序列。利用菜心BcSVP在3’UTR的种间差异序列(CF和CR),分别在异源嫁接(结球甘蓝/菜心嫁接)的接穗结球甘蓝茎尖的转录组测序read文库T01和T02中筛选到2条和1条来自砧木菜心的BcSVP的read。利用结球甘蓝BoSVP在3’UTR的种间差异序列(GF和GR),计算了结球甘蓝内源BoSVP基因的转录表达量,显示异源嫁接和同源嫁接的接穗结球甘蓝茎尖中BoSVP基因的表达量差异不明显。本研究鉴定了菜心BcSVP基因的mRNA在异源嫁接体中的长距离运输,对进一步研究菜心BcSVP基因的mRNA长距离运输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引进的晚熟结球甘蓝新品种进行栽培比较试验,从植物学性状和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出口结球甘蓝的目标性状要求,结果认为冬季王和全球结球甘蓝品种结球紧实、品质优良、丰产性好、商品性佳,其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可以外销,可作为莆田市出口型晚熟结球甘蓝的主要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结球甘蓝生产科学施肥,确保结球甘蓝增产增收,促进蒙自市结球甘蓝产业发展,开展结球甘蓝施用生物有机肥效果的对比试验,比较不同生物有机肥对结球甘蓝生育特性、经济性状、产量性状、经济效益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有机肥并配合化肥施用的结球甘蓝经济性状及产量等较常规施肥与不施肥(对照)高,施用活性有机肥和灭菌生物有机肥处理结球甘蓝的生育期均为118 d,均较常规施肥提前7 d,有效促进结球甘蓝的提早成熟,其株高分别为20.48 cm、20.57 cm,茎粗分别为2.13 cm、2.09 cm,单株重分别为0.97 kg、0.92 kg,产量分别为4 217.24 kg/667m2、3 986.27 kg/667m2,纯收入分别为4 997.58元/667m2、4 838.08元/667m2,其中,施用生物活性有机肥料处理的结球甘蓝产量显著高于施灭菌生物有机肥料处理。在蒙自市结球甘蓝生产中推荐施活性生物有机肥料300 kg/667m2+尿素36 kg/667m2  相似文献   

11.
白菜常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白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蔬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栽培措施简单,产量高,效益好。大白菜霜霉病、软腐病和病毒病是白菜生产上的三大病害,对白菜的产量影响很大,病害发生时,轻则减产20%-30%,重则达50%以上,因此搞好大白菜常见病的识别与防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贵南县露天蔬菜甘蓝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生长特征、环境条件的要求、品种选择、整地播种、培育壮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为贵南县菜农提高甘蓝栽培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推广甘蓝类蔬菜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根据多年试验及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以地膜覆盖栽培为主要内容的甘蓝类蔬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小白菜水培营养液配方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6种不同的营养液配方对小白菜进行水培试验,结果表明:绿叶菜通用配方是水质硬度较大地区最适宜进行小白菜水培的营养液配方。采用该配方进行处理后,小白菜的产量、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与其他配方相比,硝酸盐含量降低了6.81%~43.37%,还原糖含量最大,提高了1.5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西藏白菜型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桑布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36-12837,12842
通过对西藏白菜型油菜种植技术多年的研究,从地块选择、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土壤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系统总结了西藏白菜型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宜江淮地区夏季栽培的小白菜品种,对9个小白菜品种及10个自有小白菜品系开展筛选试验,对其主要植物学性状和耐热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抗热Ⅱ号、绿冠、靓宝F1、15-1-4、H18×D217及Q16在产量及耐热性方面表现较好,适宜江淮地区夏季栽培。  相似文献   

17.
利用有机基质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菜心,以无机肥料处理为对照,研究了微生物肥料、鸡粪、猪粪以及配合施用对蔗渣基质栽培菜心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等氮量的无机肥(对照)相比,鸡粪、猪粪及微生物有机肥的菜心,可食部分硝酸盐含量为517.6~725.1mg·kg-1 Fw,比对照低47.7%~66.9%.微生物肥料、有...  相似文献   

18.
施用沼液对无土栽培小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沼液和化学肥料组配施用对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在无土栽培条件下,利用沼液作为营养液基液进行正交试验。[结果]当施用的沼液营养液肥为1L含沼液250ml,配入3g尿素、2g磷酸二氢钾、1g氯化钙、2g硫酸镁和2ml微量元素储备液时,小白菜产量最高,为10.6g/株,而且与单纯施用化学肥料营养液(对照)相比,小白菜品质指标硝氮、Vc、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并没有下降,Fe、Zn、Cu、Mn含量显著提高,而Cd、As含量则显著低于绿色食品绿叶类蔬菜[NY/T743-2003]重金属含量的国家标准限值。[结论]合理利用沼液栽培小白菜对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适宜晋中地区栽培的春白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收集到的10个春白菜品种的生育期、主要性状、抗病性及产量的比较试验,筛选出春大强、哨兵、抗病春王3个适宜在晋中地区春露地栽培的品种,为晋中地区春白菜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甜菜与白菜不同间作方式、甜菜喷施不同促进剂与抑制剂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措施对甜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甜菜受种植密度与白菜胁迫的影响,较单作甜菜产量显著降低,白菜与甜菜2∶1间作甜菜产量为单作的28.9%,2∶2间作甜菜产量为单作的50.1%;白菜采收后停止灌溉,不同种植方式的甜菜含糖量无明显差异;生长调节剂对甜菜含糖量无显著影响。白菜采收后控水是保证与促进甜菜糖分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