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有效缓解还田棉秆的自毒化感效应,采用盆栽法探讨了棉秆促腐菌剂包埋固定化对棉花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20~40 g/kg固定化菌剂的棉花幼苗株高、植株干质量均极显著高于无菌剂的对照处理(P 0. 01),其中40 g/kg固定化菌剂处理的增幅分别达到57. 21%、61. 54%,同时植株体内丙二醛(MDA)含量相比对照极显著降低(P 0. 01)。施用20 g/kg固定化菌剂处理的植株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为76. 37 mg/kg,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0. 01)。进一步分析了各处理根际土壤中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一些主要化感物质的含量在施用固定化菌剂的处理中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随菌剂用量的增大,其含量整体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施用40 g/kg固定化菌剂处理中,二苯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含量分别降为0、1. 6%,对照中分别为17. 0%、3. 1%;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的含量分别为49. 5%、1. 2%,相比对照分别降低20. 3、6. 9个百分点。以上研究结果证实,施用固定化促腐菌剂可一定程度缓解棉花所受的胁迫,使幼苗维持在较健康的生理状态,其中菌剂的施用量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孙莉莉 《农学学报》2023,13(5):71-75
为有效防治西瓜根结线虫,选择2020年线虫危害98%造成西瓜绝产的春大棚,采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战线+寡糖·噻唑膦(Nematode Killing+Oligosaccharides Fosthiazate, treatment 1)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富土抗线(Anti-Nemetode, treatment 2)2种不同微生物菌剂处理与不施用任何杀线虫药剂进行对比,研究微生物菌剂对西瓜根结线虫的抑制效果,以及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微生物菌剂在西瓜生长及线虫防治上均优于对照。战线处理西瓜产量为60912.0 kg/hm2,富土抗线处理西瓜产量为60393.6 kg/hm2。战线处理西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为13.73%,富土抗线处理的为13.30%,均优于对照处理,且中心、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及产量与对照相比均差异显著。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处理线虫虫口量远低于对照,同时全生育期植株根系均无线虫浸染,好于对照。说明微生物菌剂在防治西瓜根结线虫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淡紫拟青霉对海南白木香根结线虫的寄生及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海南白木香根结线虫的生物防治方法,采用双温测定法,在室内测定淡紫拟青霉对白木香根结线虫卵的寄生效果。结果表明,处理18d后,3×107个/mL的孢子悬浮液对卵的相对寄生率为91.10%。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淡紫拟青霉固体菌剂能抑制海南白木香根结线虫的繁殖和危害,菌剂施用量越大,防效越好。以50g/株剂量处理60d,根结线虫病的病情指数仅为9,防治效果达87.50%,白木香株高增长率为32.1%,地上部鲜质量增长率为46.6%。该菌株的固体菌剂对海南白木香根结线虫病表现出了较为显著而持久的防病作用。淡紫拟青霉不仅能有效地抑制海南白木香根结线虫的寄生与繁殖,而且能促进海南白木香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的农业废弃物材料及其合适的施用量,将6种农业废弃物材料(香蕉茎叶、甘蔗叶、蘑菇渣、水稻秸秆、玉米秸秆、茶麸)进行堆肥化处理,通过盆栽试验评价其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用茶麸堆肥200 g/盆和甘蔗叶堆肥300 g/盆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均为80.71%.除蘑菇渣堆肥3个施用梯度的防效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堆肥的防效均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6种堆肥在不同施用梯度下对番茄的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施用水稻秸秆堆肥200 g/盆的长势最好,平均株高为127.44 cm,平均茎粗围为3.13 cm,显著优于对照和其他堆肥处理.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菌剂对盐碱土理化和生物性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微生物菌剂对盐碱土壤微生物、养分、盐分及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后,盐碱土壤中钾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数量、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N、P、K含量状况均明显高于无添加菌剂对照处理,其中以菌剂施用量为0.4 g·kg-1土的效果最明显.施用微生物菌剂后,土壤pH、含盐量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菌剂施用量0.4 g·kg-1土的处理在前中期表现出较好的土壤脱盐效果,而菌剂施用量0.8 g·kg-1土的处理在后期脱盐效果较好.添加微生物菌剂促进玉米苗期株高和叶片数增加,有利于玉米地上部分干物质的积累,以菌剂施用量0.4g·kg-1土的效果最明显.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菌剂处理玉米株高、干物质重与无添加菌剂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但不同菌剂量处理间差异不明显.综合判定菌剂施用量0.4 g·kg-1土对盐碱土理化和生物性状改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菌肥沼渣配施对采煤塌陷复垦土壤养分与油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裂区设计,通过油菜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配比的菌剂、沼渣对采煤塌陷复垦土壤养分和油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或混合施用菌剂和沼渣,对复垦土壤养分及油菜品质、产量的提高均能起到促进作用,其中尤以混合施用菌剂和沼渣效果更加显著。在沼渣8 g/kg和菌剂3 g/kg配施时,复垦土壤的有机质、有效P、速效K含量达最大值,分别为16.00 g/kg,51.13 mg/kg,104.49 mg/kg;油菜Vc、叶绿素、还原糖、硝酸盐含量也达最大值,分别为168.1 mg/kg,0.217%,1.349 8 mg/g,206.0 mg/kg;同时,产量也达最大值,为272.4g/株,且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钾肥用量对甜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陆雪锦  张炎  胡国智  李青军  胡伟  冯炯鑫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2):2286-2291,2298
[目的]研究甜瓜在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对甜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田间小区试验,施钾量不同处理为:0、75、150、225 kg/hm2.[结果](1)随施钾量的增加,干物质积累快增期(△t)延长,施钾处理比不施钾处理延长了1~6d;施钾增加了甜瓜在At时期内的干物质积累量,在快增期时施钾处理单株积累量比不施钾处理增加95.15~139.67 g;Ko、K1、K2、K3各处理总干物质积累速率依次在播种后63、66、65、64 d达到最大值.(2)合理施用钾肥,有利于甜瓜茎粗增长,成熟期K2处理比K0、K3处理的茎粗值分别高出3.49、3.17 mm.(3)施钾量在150 kg/hm2时,叶绿素含量、含糖量达到最大值.(4)施钾对甜瓜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施钾量在150 kg/hm2时,甜瓜产量达到最大值31 223 kg/hm2.[结论]在经一元二次方程模拟后得出钾肥最佳经济施用量为116 kg/hm2.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微生物防治番茄根结线虫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迈科珍菌剂M321在番茄上防治根结线虫的效果,本研究利用对照试验,通过在番茄根结线虫污染土壤中施用迈科珍菌剂M321、路富达及纯净水的对照分析,并将24盆处理组分成3组组内平行试验,研究这几组番茄在生长趋势、根结线虫防治、番茄产量多方面的具体情况。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株高、茎粗、叶绿素分布分析,可以看出尽管3组在生长趋势上比较近似,但施用迈科珍菌剂M321的观察组叶片内有更多叶绿素b,能够提升光合作用效率。从不同处理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来看,迈科珍菌剂M321能够有效防治根结线虫,防治效果与路富达近似。从番茄产量来看,在同处理平行区组间(F=0.7180F_(0.05)=6.94)无差异,本试验组内准确性较好,F均值多重比较的5%显著水平下,可以认为菌剂处理的观察组菌剂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番茄产量。通过这项试验研究,有利于建立一种研究根结线虫防治试验的技术模式,为产品市场推广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以生物急性毒性试验筛选出的辣椒废弃物堆肥产物为原料,通过盆栽防效试验,探究了不同处理和发酵时间的辣椒废弃物发酵产物对番茄根结线虫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辣椒秸秆-鸡粪联合发酵3 d的有机物料在4%,5%的施用浓度下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的量分别增加118.75%,106.25%,发酵5 d的5%施用浓度地上部干物质量仅增加37.5%。从根结数目来看,以辣椒秸秆-鸡粪添加5%VT菌剂联合发酵3 d的堆肥物料效果更好,其中施用浓度为5%处理比4%处理根结数目减少了58.77%,表明在土壤中,5%浓度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综合植物生长指标和根结发生情况,以辣椒秸秆-鸡粪联合堆肥3 d,4%浓度施用量对植物生长和根结线虫防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出适宜雪菊幼苗生长的硝态氮肥施用量。【方法】以雪菊为试验材料,选用硝态氮(Ca(NO3)2·4H2O)为供试肥料,采用盆栽试验,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6个硝态氮处理水平,每盆硝态氮的施用量分别为0 (CK),0.10、0.15、0.20、0.25、0.30 g/kg营养土,研究不同硝态氮处理对雪菊幼苗生长及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不同硝态氮处理对雪菊幼苗生长及代谢产物均有一定的影响。硝态氮施用量为0.25 g/kg时,雪菊幼苗的株高表现最佳,为7.26 cm;硝态氮施用量为0.3 g/kg时,雪菊幼苗的鲜重、茎粗、幼苗分枝数、SPAD值、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表现最佳,SPAD值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8.92和8.86 mg/g。硝态氮对雪菊幼苗可溶性糖有一定促进作用,在硝态氮施用量为0.25 g/kg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32.63%。对照的雪菊幼苗根冠比、根长、叶片中绿原酸、总黄酮以及根中总黄酮含量最高,叶和根中总黄酮分别为90.70和34.77 mg/g,叶片中绿原酸含量为10.85 mg/g。硝态氮施用量为0.3 g/kg时,雪菊幼苗中PAL活性最低,与对照相比降低10.76%。【结论】少施或不施硝态氮有利于提高雪菊幼苗叶片PAL活性,增加幼苗根和叶的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但少施或不施硝态氮对雪菊幼苗的生长以及干物质积累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硝态氮施用量以0.25~0.3 g/kg营养土为宜。  相似文献   

11.
樟树品种选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余荣卓 《农学学报》2013,3(8):52-56
为提高樟树的园林绿化效果,充分发挥其对人们生活生环境改善和保健功能,以福建省樟树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室蒸馏法提取樟树油,分析油的主要成分,对樟树不同生化型进行分类。针对芳樟类型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芳樟不同器官含油率和芳樟醇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以叶片含量最高;无性系间含油率和含醇量也存在极显著差异,选择的优良单株可获得50%以上的增益;筛选出8个芳樟优良无性系,可得到综合得油率为1.77%、芳樟醇含量为95.9%和樟脑含量小于0.30%的效果。将其应用于园林绿化实践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绿化、香化和美化的良好效果,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精准施肥技术推广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精准施肥技术及其在田东县的推广概况,指出了在精准施肥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建立健全精准施肥技术推广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地被植物在济南国际园博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园博园内地被植物种类和应用方式的详细调查,对其景观效果进行了简要分析。园博园内主要应用的地被植物种类共有42种,以菊科、蔷薇科植物用得最多,其次为木犀科的植物,分布于主次干道旁、林缘、滨水处及城市展园内等处。分析了地被植物在园博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地被植物的应用前景,对其在济南地区的选择和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微生物肥料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鹏  刘训理 《农学学报》2013,3(3):26-31
文章回顾了中国微生物肥料的发展历史,简述了微生物肥料的分类、主要功效、作用机制、在不同作物上的应用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微生物肥料可有效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防治土传病害、增加作物产量和减少化肥使用量,是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需要。目前,中国的微生物肥料仍存在着整体水平不高、技术创新不足、产品效果不稳定和市场管理混乱等问题,因此,需进一步加强基础性研究、完善生产工艺、加强监督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和协同创新,以促进微生物肥料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外生菌根的作用机理,分析了外生菌根在林木育苗、造林、逆境生长条件下的应用效果,同时阐述了外生菌根的实用技术及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16.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色关联度分析作为一种十分简便、易学易用的理论在农业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中主要介绍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并对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对宿迁市彩叶地被植物的应用种类、季相变化及应用形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宿迁园林中共应用彩叶地被植物23种,隶属16个科22个属,红色系和复色系种类较多,应用形式有花坛、花台、花境、道路绿化、林下和基础栽植;目前彩叶地被在配置上还缺乏科学性,景观设计风格多样性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8.
水生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水生植物的造景特点与应用原则,分析了水生植物在造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水生植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河南省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以及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对微量元素需要的特点,该文对锌、铁、铜、锰、硼、钼、钴、硒等八大微肥在紫花苜蓿优质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分析和比较不同的微肥配施技术对紫花苜蓿优质生产的关键性的影响,以达到用不同的配施方案,解决不同生产要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甜玉米开发应用前景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国内甜玉米应用现状和开发应用前景,分析了影响甜玉米发展的因素和对策,介绍了甜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