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及时掌握民和县小尾寒羊和杂种牛衣原体病的感染情况,尽早对其进行防治,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来自民和县不同地区的200只小尾寒羊和200头杂种牛进行了衣原体检测。结果检出阳性羊26只,阳性率为13.0%;阳性杂种牛23头,阳性率为11.5%。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信阳地区羊衣原体感染情况,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方法对信阳市36家山羊场的974份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阳性场有14个,占检测羊场总数的38.9%,样品总体阳性率为12.5%;不同县区、不同生长阶段羊群及不同月份间衣原体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羊衣原体病已在信阳市普遍存在,建议有关部门做好该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3.
<正>为掌握共和县牛羊衣原体病的感染情况,2013-2017间,逐年应用间接血凝(IHA)试验对牛血清1600份、羊血清2460份进行了衣原体病血清学检测,检出牛血清阳性146份,阳性率为9.13%,羊血清阳性292份,阳性率为11.87%。结果表明共和地区牛羊群中有衣原体病感染,并有逐年上升趋势。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羊、牛等多种动物的传染病.临床病理特征为流产、肺炎、肠炎、多发性关  相似文献   

4.
2012-2015年间,为掌握共和县牛羊衣原体病的感染情况,应用间接血凝(IHA)试验对牛血清1200份、羊血清1650份进行了衣原体病血清学检测,检出牛阳性血清99份,阳性率为8.25%,羊阳性血清216份,阳性率为13.09%。结果表明共和地区牛羊群中有衣原体病感染,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应用衣原体间接血凝实验(IHA)对来自青海省门源县东部地区的200份牛血清、200份羊血清进行了衣原体间接血凝抗体试验的检测。结果检出:牛阳性血清16份,血清阳性率为8.0%;羊阳性血清35份,血清阳性率为17.5%;说明在该县东西部地区的牛羊群中存在衣原体病的感染。  相似文献   

6.
应用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试验(Rose-Bengal Plate Agglutination Test,RBPT)、衣原体和弓形虫间接血凝试验(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Assay,IHA),对来自青海省祁连县某藏羊场的53只藏系后备公羊血清进行特异性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检出衣原体阳性血清3份,阳性率为5.75%;弓形虫阳性血清5份,阳性率9.4%,未检出布氏杆菌。  相似文献   

7.
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青海民和县3个种羊场饲养的448只种羊进行了衣原体病血清学检测。试验结果发现,检出衣原体病阳性血清26份,阳性率为5.8%;不同品种的羊均有感染,检测小尾寒羊血清141份,检出阳性7份,阳性率为5.0%;检测陶赛特羊血清307份,检出阳性19份,阳性率为6.2%。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共和县牛羊衣原体病的感染情况,2012~2014年,应用间接血凝(IHA)试验对牛血清900份、羊血清1150份进行了衣原体病血清学检测,检出牛血清阳性34份,阳性率为3.78%,羊血清阳性105份,阳性率为9.13%。结果表明共和地区牛羊群中有衣原体病感染,并有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布鲁氏杆菌病和衣原体病是造成海晏县放牧牛羊流产的主要原因。流产率和阳性率在2011-2014年达到了最高水平。对布病阳性牛羊进行淘汰扑杀处理,藏羊血清阳性率降为零,但牦牛仍然徘徊在5%左右。目前海晏县藏羊流产主要由衣原体引起,牦牛为2种病原单独或混合感染引起。建议对牦牛进行布病、衣原体2种疫苗注射,藏羊进行衣原体疫苗注射;要求对布病血清阳性牦牛淘汰扑杀适当给予补偿,供种场牛羊进行衣原体病检测,阳性种畜淘汰处理,不得供种销售。  相似文献   

10.
应用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衣原体和弓形虫IHA试验,对青海省海南州某核心种牛群引进的40只种公牛,进行了布鲁氏菌、衣原体和弓形虫等病的特异性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检出布氏杆菌阳性血清1份,阳性率2.50%:检出衣原体阳性血清6份,阳性率为15.00%;弓形虫阳性血清2份,阳性率为5.00%。结果表明引进的种牛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布鲁氏菌病、衣原体及弓形虫病。而该三种病均可通过垂直传播。所以,对种牛引进因加强检疫及管理等措施。防止种牛感染造成的疫病传播。  相似文献   

11.
应用布鲁氏菌病RBPT(Rose-Bengal Plate Agglutination Test)、衣原体和弓形虫IHA(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Assay),对来自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的59份试情公羊的血清、60份后备母羊的血清进行特异性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在119份被检血清中,检出衣原体阳性血清3份,阳性率为2.52%,其中在59份试情公羊血清中检出3份,阳性率5.08%;在后备母羊的血清未检出衣原体阳性血清;所有的血清中均未检测到布氏杆菌和弓形虫阳性血清。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陕西省靖边县羊布鲁菌的感染及分布状况,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采集陕西省靖边县羔羊、种羊等55 059只的羊血清样品,通过试管凝集反应对布鲁菌病抗体进行检测,分析羊布鲁菌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55 059份羊血清样品共检出阳性样品78份,其中羔羊样品阳性71份。种羊养殖场和养殖户因引进布鲁菌隐性种公羊造成2个养殖场出现77只病羊,4个养殖户出现117只病羊。羔羊布鲁菌抗体阳性率呈增高趋势,由2010年的0.04%上升到2012年的0.29%;由于引种造成的布鲁菌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2020年采集青海省刚察县、门源县、乌兰县、海晏县部分地区流产母羊血液,分离血清进行了布氏杆菌病、衣原体病和弓形虫病的检测,结果显示,183份样品中,布氏杆菌病阳性6份,阳性率3.28%;衣原体阳性10份,阳性率5.46%;弓形虫阳性1份,阳性率0.55%。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都兰县12个省级验收挂牌的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种群进行了口蹄疫、禽流感、新城疫、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马传染性贫血、布鲁氏杆菌病、衣原体病、弓形虫病、包虫病、新孢子虫病11种疫病的血清学调查,其结果:羊口蹄疫、禽流感、新城疫、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羊布氏杆菌病、马传染性贫血病、新孢子虫病、牛衣原体病均未检测出阳性;牛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45. 2%,牛布氏杆菌病阳性率19. 4%,牛羊弓形虫病阳性率分别为35. 5%和41. 4%,牛羊包虫病阳性率分别为12. 9%和8. 6%,羊衣原体病阳性率27. 8%。通过此次调查掌握了都兰县规模养殖场11种疫病感染现状,对今后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确保人畜健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南京市高淳区山羊弓形虫病流行情况,采用弓形虫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对该地区多个山羊养殖场的642份样品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642份样品中,68份血清样品检测为阳性,总阳性率达10.59%;不同年龄阶段羊群弓形虫病阳性率有较大差异,成年羊的弓形虫病阳性率(14.49%)明显高于未成年羔羊(8.64%)。成年羊中,以配种公羊阳性率最高,达16.22%;哺乳母羊次之,为14.61%;妊娠与空怀母羊最低,为13.64%。羔羊中,以断奶母羔羊弓形虫阳性率最高,为9.30%,哺乳羔羊阳性率最低,为7.87%,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可知,南京市高淳区存在一定程度的山羊弓形虫感染,需采取相关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兽医学报》2017,(11):2147-2150
为了解我国羊衣原体病的流行近况,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我国13省的43个县(市)的921份羊血清样品进行了羊衣原体病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被检血清样品平均阳性率为12.38%(114/921)。对被检地区羊衣原体病抗体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已有报道发现,此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从汨罗市4个乡(镇)26个羊养殖场(17个规模化羊养殖场和9个散养户)采集血清样品1 045份,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羊衣原体流行情况。结果发现,衣原体血清阳性样本共192份,阳性率为18.37%,其中,规模化羊养殖场和散养户来源样本阳性率分别为15.60%(127/814)和36.80%(85/231);哺乳羔羊、幼年羊、青年羊、成年母羊和成年公羊阳性率分别为10.52%(8/76)、13.38%(19/142)、17.63%(67/380)、21.50%(86/400)和25.53%(12/47);不同季节衣原体感染情况差异较大。其中,秋季和冬季稍高,分别为23.76%(67/282)和25.0%(55/220);而春季和夏季偏低,分别为13.99%(41/295)和11.69%(29/248)。结果表明,汨罗市部分地区羊养殖场衣原体感染情况较为严重,对人畜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8.
用布氏杆菌试管凝集试验(SAT),对来自青海省天峻县三个乡镇的土种藏羊种公羊,进行了羊布氏杆菌沉淀抗体的检测。结果:共检测6 932份藏羊种公羊血清样品,结果:检出阳性血清17份,阳性率为0.25%;  相似文献   

19.
三角城种羊场自1986年开始进行种公羊和幼年羊的布病检疫工作,到1990年共检疫羊24254只,检出阳性385只,阳性率为1.59%;淘汰病羊337只,淘汰率为93.09%;因布病引起的流产下降0.83%,下降率为29.87%,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布病防制情况该场羊布病防制大体经历了检疫、免疫、检疫淘汰三个阶段。1958—1965年为全面普查,共检疫各类羊112754只,检出阳性24894只,阳性率为22.08%。期内病羊单独组群,划区放牧,健康羊施行19号菌苗预防注射。后因“十年动乱”的干扰,免疫  相似文献   

20.
《养猪》2021,(2)
为了解云南省文山州地区猪衣原体病的流行情况,研究从文山州6个县市部分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采集1461份血清样品,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猪衣原体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检测出阳性数223份,总阳性率为15.26%。其中规模养殖场的样品数978份,阳性数为156份,阳性率为15.95%;散养户的样品份数为483份,阳性数为67份,阳性率为13.87%;母猪、公猪、仔猪的阳性率分别为17.41%、15.06%、13.51%。说明云南省文山州部分地区存在猪衣原体病流行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