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珈硕 《吉林农业》2011,(20):61-62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国能否从一个经济大国成功转变为经济强国的关键时期。”目前,我解读了“十二五”规划。笔者认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转型决定金融的转型,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必须服务于中国经济转型这一重大主题。在未来的五年中...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三十多年的总结,一定会触及中国经济成功是否创造了一种发展模式的问题。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不同,也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模式有所区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即“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3.
多年以来,山丹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抢抓机遇、培育特色、能人带动、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抓项目、促发展、强基础、惠民生”为主线,强势推进能人带动战略,使县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4.
米兰 《新农民》2010,(8):46-50
必须高度警惕地方政府在“十二五”期间,以加快小城镇发展为名的“新农村”建设的。“土地财政”中动。这不仅仅是因为其侵犯了农民的基本财产利益,超越了中国经济当前的发展阶段,长远看其对社会稳定,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冲击也是相当严重的。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延续二千多年的农业税在2006年全面取消了,这意味着农民祖祖辈辈上缴的“皇粮”取消了。这是继国家实行“良种补贴”、“粮食直补”等支农政策后的又一重要惠农政策,将给农民带来更多实惠。尤其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取消农业税必将给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任飞 《世界农业》2006,(11):5-8
素有“欧洲中国”之称的法国,历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与中国有着极为相似的特征。早在19世纪初的时候,法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已经开始萌芽,但在接下来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由于封建传统的影响极为深厚,法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十分缓慢。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产生.法国的传统农业、农村和农民才得以改造,并最终实现了由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国在经历了30多年的计划经济发展和20多年的市场经济探索之后,也正处在一个传统农村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笔者认为,在未来的“十一五”规划期间.如何彻底、全面地解决好中国的“三农”问题,从而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法国的历史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吴仁宝,中国“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领航人。这位中国农村改革的风云人物,在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40多年的生涯中,把“发展经济、造福百姓”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凭着一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胆识,率领华西人艰苦创业,把一个贫困落后的华西村建设成了富裕、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成为举世公认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相似文献   

8.
中国20多年发展的历程表明:中国己经走上“和平崛起”之际。中国为“和平崛起”正倡导并形成一整套适应世界潮流的国际关系新理念,即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观,异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及“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新睦邻政策.在这些国际关系新理念支撑下正在崛起的中国就能够使世界各国充分相信中国是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并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9.
“十五”大确立市场经济建设以来,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始终是我国农村工作的重点,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改变“以粮为纲”的方针,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较快,农村经济繁荣,粮食供给基本平衡,农副产品供应充足。为面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业的新要求,现阶段农业结构必须具有能保持农业生产平稳,持续发展的先进性,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以人均收入为线索,分析了福建中亚热带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现状,从中归纳出城郊“贸工农”型、产业开发型、资源利用型和传统农业型等4种农业生态类型.运用横向比较和纵向分析方法,研究40多年来全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过程.阐明了不同发展阶段的生态经济特征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研究中亚热带地区农业生态类型的成因与发展机制提供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11.
农民权利与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当今中国发展的焦点问题,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将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和命运。当曾,曩重要的是切实保障农民的权利,给农民以国民待遇,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的邓小平文化思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手抓”,发展科技和教育,培育“四有”新人,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立足呼国、面向世界为其主要内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人均收入为线索,分析了福建中亚热带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现状,从中归纳出城郊“贸工农”、产业开发型、资源利用型和传统农业型等4种农业生态类型。运用横向比较和纵向分析方法,研究40多年来全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过程。阐明了不同发展阶段的生态经济特征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研究中亚热带地区农业生态类型的成因与发展机制提供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14.
毛松 《油气储运》2007,(12):24-25
山东省栖霞市自1983年苹果栽植面积跃居全国县级首位至今,已经超过了20多年的历程。多年来,栖霞一直引领着全国苹果的发展方向和技术变革,长盛不衰,先后赢得“中国苹果第一市”和“中国苹果之都”的美名。  相似文献   

15.
浅议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学习江泽民同志“论十二大关系”的一点体会胡传铃1.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经过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已进人工业化、现化化发展的阶段。但是,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部分地区在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16.
芬兰北极狐落户绥化吕良才来自世界养狐中心芬兰赫尔辛基的840只优良北极狐,近日在黑龙江省绥化市经济动物养殖场落户。绥化市经济动物养殖场尽管已有10多年养狐史,曾一度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种狐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彩狐养殖场”,但由于...  相似文献   

17.
核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具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又是重要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经济价值高,享有“铁杆庄稼”、“油料大王”的美称。商洛核桃曾以果大、皮薄、仁满、出油率高等特点享誉国内外,曾经批量出口创汇,畅销于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县核桃无论发展规模、产量、品质,还是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18.
《饲料博览》2006,(7):13-13
希望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希望集团总经理、华西希望集团董事长陈育新先生从自己20多年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感悟出了一些适合中国国情的、适合中国民族企业的企业经营之道。其中包括管理、用人、文化、战略等多方面,读来倍感亲切。“企业管理重在‘理’”,“企业家与厂长经理的区别就在于企业家有自己的管理思想。”浓缩的是精华!希望集团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本书浓缩了希望集团20多年的成功管理经验,特推荐给大家以分享其中智慧!  相似文献   

19.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是中央确定的近期我国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大政方针。站在历史的、发展的高度审视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我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着一场新的变革,即整体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发展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是当前我国针对新世界发展的创新举措,同时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也是实现我国农业领域现代化改进的重要举措,针对“一带一路”政策给我国农业经济带来的影响,结合农村经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下,以“一带一路”的政策为契机,从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农业经济供给侧改革新思路,并以期实现中国农业社会的外向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