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极为丰富,“以人为本”是其灵魂,“摸着石头过河”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式,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经济管理的最终目标。它成为邓小平理论有机组成部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的邓小平文化思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手抓”,发展科技和教育,培育“四有”新人,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立足呼国、面向世界为其主要内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三十多年的总结,一定会触及中国经济成功是否创造了一种发展模式的问题。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不同,也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模式有所区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即“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4.
胡珈硕 《吉林农业》2011,(20):61-62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国能否从一个经济大国成功转变为经济强国的关键时期。”目前,我解读了“十二五”规划。笔者认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转型决定金融的转型,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必须服务于中国经济转型这一重大主题。在未来的五年中...  相似文献   

5.
在近30年的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史上,“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三角模式”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几种经济发展模式,但是这些发展集体企业、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的路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弃农务工当作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在经济水平落后的广大农区,有没有一种主要发展农业的经济模式使其跟上中国经济浪潮的节拍呢?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把最近在江苏省丰县调研中发现的经济发展模式命名为“丰县模式”,回答了人们心中的疑问。  相似文献   

6.
徐锋华  王丽 《古今农业》2008,(1):118-120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萦绕在众多中华儿女心头挥之不去的一个心病。尤其当今,农村问题更加尖锐,如何解决呢?研究经济问题的人不了解经济史甚或不屑于了解,是当今经济学界的一大弊病。正如南开大学李金铮先生在给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博士生做报告时所指出:研究当代“三农”问题的前提是对其历史必须有个整体了解,忘记历史不仅只是背叛,会导致难以把握中国乡村社会经济问题的发展脉络,从而无法找到其根源所在,解决也就更无从谈起了。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理事、北京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王剑在“全国生物农药发展论坛”成功举办后指出,目前,国家和社会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低碳经济的重视与日俱增,生物农药在“绿色植保”中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块状经济”是一种内生型经济增长模式,其实践贡献在于探索出了一条超强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大国走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第三条道路,推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平崛起;其理论贡献在于丰富和发展了西方二元经济理论、产生了中国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学。块状经济快速发展,抓住了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必将加快县域经济工业主导型格局的形成,从而不断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9.
石建勋 《农家科技》2014,(12):87-87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5年经济工作。明年,中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而要全面实现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这两大目标,需要三个“新”,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造新优势、做出新贡献。主动适应新常态,是在对中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条件变化清醒认识和准确判断上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刘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790-12791
对传统中国农业发展研究中的“人口论”和“制度论”进行了分析,认为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一定不足。尽管有人口压力,传统中国的农业技术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在没有农业以外部门的科学技术的突破与发展的背景下,传统中国农业技术的发展长期陷在“高水平的陷阱”中。因此,笔者认为,在解释传统中国农业技术发展滞后的社会原因时,应注意“传统”与“现代”农业技术的分野。  相似文献   

11.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重要的发展阶段。“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农民,交了2000多年的“皇粮国税”将成为历史.它宣告了中国漫长的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时代逐步被“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时代所取代,  相似文献   

12.
试论宋代湖州的农业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慧 《农业考古》2004,(3):110-114
宋代是湖州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跃居全国前列的关键时期。在中国古代,农业经济是社会经济赖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了湖州地区农业的重要性,南宋所以能够偏安一隅,很大程度是苏、湖等地发达的农业为其提供了支撑。本文试对宋代湖州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齐帆 《甘肃农业》2006,(1):155-156
“入世”已经3年多了,本文从多角度。分几个产业分析“入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入世”前.舆论的主流声音是利大于弊,从现在看看,“入世”对中国经济的利弊都已有所显现,但如果说利大于弊还为时过早,因为从本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弊端的显示才刚刚开始,有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我们就来看看“入世”之后中国经济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结构的—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经历了中国经济体制的一系列改革,也见证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腾飞,民营经济用自己独特的活力向中国经济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从最初的改革开放初期,作为中国计划经济的一个补充部分到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中国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不断攀升。随着中国经济的新的一轮的改革步伐,其如何再进发新的市场活力,为中国经济做出新的时代贡献将是—个十分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在现实中看到,民营经济在名称上已经逐渐被“非公有制经济”的名称所代替,  相似文献   

15.
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论述了其对于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先导意义和党的历史责任;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的思想发展,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品质和创新意义;梳理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构建了经济要素层次结构模型或称经济理论变迁模型;从经济学角度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科学诠释,阐明了他是当代中国政治理论与经济理论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要“给养中国”?怎样才能“给养中国”?争创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两湖绿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长期以来致力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建设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给养中国”的发展在“人文经济学”的演绎中,拥有生生不息的“给养”。  相似文献   

17.
在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四期发展阶段中,作为第三阶段初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代表,谭嗣同的功利论、奋兴商务论延续了第二阶段的主流经济思想,其实业论又是第三阶段“振兴实业”的理论先声,为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经济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伴随中国经济腾飞而来的是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阵痛。在这个过程中,就业歧视这一社会问题在近年来日益突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就业歧视现象。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僦业与职业歧视公约》已经对就业歧视有了明确的界定:“根据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观点、民族、血统或社会出生所造成的任何区别、排斥、或优惠,其结果是取消或有损于在就业或职业上的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包括得到职业培训的机会、得到就业的机会、得到在特殊职业就业的机会以及就业条件”。  相似文献   

19.
老欧盟国家人口和总面积约为中国的1/3,与中国一样他们也具有内部地区经济差异和城乡贫富差别,但他们的村镇建设经验对中国目前推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无裨益。2005年中国就已经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方针,同年欧盟也把其10年农村建设经验向刚加入欧盟的10个国家推广,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文化对环境法的意义和发展,中国学者和西方学者都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文章.都有一定的贡献.但还有待于深化和发展。在环境法领域.我们若不能够从理念上得到“超越”,其发展必定要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研究,概括这种人文主义,尤其是儒、道两家“超越界”信念对我们现代环境法的启发,并试图将其发展和应用于环境法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