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近年来河蟹养殖发展正方兴未艾,其中性早熟现象为河蟹育种中最普遍的难题,这种性早熟个体在河蟹成蟹养殖中,死亡率高,生长僵滞,因此成为无用的废品。为了解决这一困扰蟹种培育中的难题,为养蟹生产培育出体质、规格及质量上乘,且无性早熟的蟹种是当务之急。按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要求,我们使用河蟹防性早熟生物活性配合饲料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现将应用试验结果总结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池条件试验池为如东农场养蟹专业户冒军的三口连片蟹塘,面积共32.2亩。底质粘质砂土。水深:养殖初期为0.8米,以后逐步加深,最大水深达1.4米。池中…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淮阴市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市水产工作会议上要求,水产业要突出抓好四项关键措施的落实:一是抓好以蟹为主的结构调整工作。在新一轮的结构调整中,要紧紧抓住河蟹和青虾这两个拳头品种,全力主攻,力求在品种结构和养殖结构上有新的突破。1999年全市河蟹养殖面积达到ZO万亩,比上年增加2万亩;青虾养殖也要达到ZO万亩,比上年增加Ic万亩,以蟹虾为主的特种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全市养殖面积的SO%以上,特种水产品产值达到9亿元,比上年增KIO9。二是抓好以套养、混养为主的立体养殖。1999年全市35万亩特种水产品养殖面积中,鱼蟹混养…  相似文献   

3.
熊美海 《水产养殖》2011,32(2):52-52
在选择蟹种的时候,要避免性早熟蟹。河蟹性早熟就是在其尚未达到商品规格时,已由黄蟹蜕壳变为绿蟹,性腺发育成熟,早熟蟹个体规格约为每千克20~30只,其大小与大规格蟹种差不多,难以将它们区分开来。而如果将这种早熟蟹作为蟹种第2年继续养殖时,不仅生长缓慢,而且易因蜕壳不遂而死亡,给养殖生产带来损失。  相似文献   

4.
<正>蟹塘种稻模式是利用生态互惠共生原理,通过修建蟹塘工程设施,在蟹塘种植特种高秆稻品种,集成河蟹养殖和水稻栽培技术,从而实现河蟹、稻谷双丰收的一种立体农业生产模式,利于养殖池塘生态修复、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综合效益。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水产技术指导站积极对蟹塘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系的河蟹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属于名贵淡水水产品,是江苏地区的主要水产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优质大规格河蟹在市场上不仅销路好,而且价格也较为坚挺。因此,养殖户也在积极转变传统养殖观念,通过自选亲本、委托培育等方式获得大规格亲本的蟹种来进行养殖。本文中的"长江2号"河蟹是由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历经十年,成功培育出的中华绒螯蟹新品种,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水产新品种证书(品种登记号:GS-01-  相似文献   

6.
从近年来的水产品市场,我们看到:个大、丰满、体色鲜亮的河蟹价格高、销量大,而个体小、体色发黑、发黄的河蟹不仅价低且难销售,这种状况将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突出。提高河蟹的品质是一个综合性的养殖过程,本文从以下几个重点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参考。1选种要选择规格整齐、健康无病、体色正常的1龄蟹,辽蟹或长江蟹均可,以长江蟹为好,规格大小以80~150只/kg为宜,个体过大,第1次蜕壳后易产生早熟现象,影响生长发育,雌蟹还会造成蜕壳困难而死亡,当年蟹因养成规格小宜放养。2放养控制放养密度。不少养殖户…  相似文献   

7.
应用防止性早熟生物活性配合饲料,对中华绒螯蟹的育种进行防性早熟防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调整河蟹苗种对脂肪酸类别需要入手,可有效抑制因盐度、温度、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的性早熟现象,防性早熟率>99%,避免产生性早熟蟹种:(2)配合饲料中通过使用生物制剂、中草药,可起到协同抑制性早熟及明显的防病功能,防病率>98%;(3)该饲料具有提高成活率促进快速生长的效果,取得了亩纯收入7873元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前 ,国内的河蟹人工饲养 ,因苗种种质、饲养环境和饲料营养等因素 ,普遍存在一龄蟹性成熟 (性早熟 )和二龄成蟹规格小的问题。饲养的河蟹 ,如当年秋天即达性成熟 ,来年继续饲养 ,则 7月份前绝大部分死亡。河蟹的性早熟是与高温、育苗过程中滥用药物 ,与养殖积温、饲料、蟹塘的水质和底质等环境有关 ,但主要与温度、饲料有关。福建、广东养殖河蟹性早熟问题比较突出 ,这也是福建、广东河蟹生产不成规模的主要原因 [4 - 6 ]。为缩短河蟹的饲养周期 ,避免河蟹性早熟等问题 ,国内相继开展了河蟹早繁、一年养成的研究和实践。很多企业尝试到海…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伴随极端天气多发,河蟹养殖伤亡增加,加上河蟹价格疲软,河蟹养殖经济效益持续下滑,河蟹养殖风险明显增大。科研人员和蟹农正逐渐探索从河蟹单一养殖模式到蟹池多品种混养模式的转变。蟹池多品种混养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蟹池养殖空间和生态层级,从而同时提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同一水体同时养殖河蟹和其他水产品种,充分发挥了池塘的生产效能,通过实现生态平衡及物种互利共生,降低了病害发生率,提高了饲料利用率,有效降低了河蟹养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关于控制幼蟹性早熟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眼幼体在养成扣蟹、商品蟹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幼蟹性早熟现象。所谓幼蟹性早熟,就是幼蟹长到15-20g左右时.不蜕壳.不生长。体质饱满,发育基本成熟。这种幼蟹不但市售价格低廉,而且若不及时从池塘挑检分离出来.还会捕食其它正在蜕壳的幼蟹,影响河蟹养殖的整体效益。因此,控制和减少河蟹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幼蟹性早熟现象,是目前广大养殖户十分关心的问题。笔者经过三年的养殖摸索,积累了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1、重视苗种质量尽量购买天然的大眼幼体苗种。养殖实践表明,投放天然大眼幼体苗种出现性早熟比率很低,占在池蟹总量的…  相似文献   

11.
汪锇铭 《内陆水产》2000,(11):37-37
近年来,人工养殖河蟹有了长足发展,其市场前景看好,但因幼蟹培育及饲养管理等技术缺乏,性早熟幼蟹 (1龄蟹种 )较为普遍,这些早熟幼蟹 (俗称小绿蟹 ),体重均在 20 g左右,生命力和抗病力极弱,导致河蟹商品规格过小,品质低劣。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往往发生大批死亡,严重挫伤养蟹群众的积极性。生产实践表明,引起幼蟹早熟的主要原因不外乎种质因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 3类。只要掌握和了解早熟幼蟹的成因,就可以采取相对应的办法和策略加以预防,以达到培育更多的优质幼蟹目的。 1早熟幼蟹的成因 1.1种质因素 1.1.1遗传性状 一些蟹苗…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水产养殖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特种水产品的养殖品种和面积越来越多,尤其是河蟹养殖业更是快速发展,其养殖的面积、产量、效益在逐年提高。但是近2年来,由于早繁蟹苗规模的扩大,仅注重养殖面积、产量的提高,忽视了河蟹的上市规格,致使河蟹养殖效益下滑,有少数养蟹户甚至出现亏本。为了保证池塘养蟹能健康持续发展,探索池塘养蟹高效的新路子,我们于2000年在池塘养殖成蟹上,从放养当年早繁蟹苗育出的幼蟹与扣蟹及放养不同密度上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共选择6个池作试验,…  相似文献   

13.
盐度对河蟹性早熟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影响河蟹性早熟的因子有温度、营养、遗传因子、盐度等,其中盐度是沿海地区河蟹养殖中导致性早熟的最主要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盐度升高,早熟率明显上升,当盐度达到10‰以上时,早熟率超过60%,盐度和早熟率呈指数相关,相关系数R^2=0.9918。  相似文献   

14.
性早熟河蟹的识别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属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是我国重要经济蟹类之一。近年来受市场的影响,各地广泛开展河蟹养殖。但蟹种培育是河蟹养殖的一个薄弱环节,培育技术尚不完善,尤其性早熟问题严重影响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河蟹性早熟是指蟹种经一年培育之后性腺即已成熟,停止生长,规格一般不足50g,即达不到商品规格,也无养殖价值。给河蟹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徐兴川,1994;柳志会,1992)。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因经济效益高而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从业者。河蟹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外销量大,而成为名特优水产品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但是,据笔者调查,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河蟹养殖者的经济效益低下,究其原因有很多,我们认为主要是大多数养殖者在投喂饲料方面常常是有啥喂啥,不能全面地满足河蟹营养需要,形成河蟹营养缺乏、蜕壳困难、生长缓慢、抗病力弱、发病率高等现象。有鉴于此,浙江省绍兴农垦饲料厂利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技术,生产出了818河蟹全价颗粒饲料。本文就该种饲料在实际生产中的饲喂情况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6.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其肉味鲜明,营养价值高,富含钙、磷、铁等微量元素,是颇受人们喜爱的水产品。因适应性强,分布广河蟹养殖在我国发展很快,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人工繁殖取得突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养蟹技术日趋成熟。但近年来在养殖生产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譬如性早熟、种质变异、药物残留等,严重影响了河蟹的品质和产量,影响了蟹农的效益,更影响了河蟹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幼蟹生产的现状安徽宣城市水阳镇2001年幼蟹培育面积1万多亩,培育幼蟹8000余万只,2002年幼蟹培育面积达1.6万亩。全镇以河蟹生产为龙头的特种水产品养殖初趋格局,已初步形成了蟹苗(大眼幼体)培育———幼蟹———成蟹养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特别是幼蟹苗种的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从各地成蟹回捕率高、成蟹规格较大、长势情况良好来看,在各地享有一定的声誉。二、存在的问题1.采购蟹苗(大眼幼体)形势严峻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油棉生产效益下滑,全镇去年幼蟹培育面积比上年增加64%。5~6月份,全镇…  相似文献   

18.
杨金林 《内陆水产》1998,23(10):25-25
俗话说:“七、八月长壳,九、十月长膘”,夏秋季水温高,河蟹活动频繁,摄食旺盛,是生长的最好时机。因而此阶段河蟹养殖应加强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病害防治和日常管理等方面工作。1加强投喂7月-10月水温较高,河蟹活动加强,食欲增加,生长迅速,应增加饲料投喂量。养殖蟹种的塘口,在增加投饲量同时,应控制饵料投喂的质量和数量,以麸皮、菜饼、稻谷等植物性饵料为主,在保证基础代谢的情况下少喂动物性饵料,以防止幼蟹性早熟;养殖成蟹的塘口,要多投喂小杂鱼、螺、蚌等动物性饲料,辅以植物性饵料,确保河蟹肥育聚黄,当年上…  相似文献   

19.
EM原露在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方面的成功范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M原露是由80多种有益微生物组成的活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上既可用作水质净化、改良剂,保持水质稳定,又可作为饵料拌合剂,增强养殖品种的免疫力,促进养殖品种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效益。另一方面,使用EM原露还可有效减少有害生态的药物的使用量,减少有害药物在水产品中的残留,实施生态养殖,生产无公害水产品。本文仅介绍EM原露在河蟹幼蟹培育和对虾养殖方面的两个范例。一、河蟹幼蟹培育试验1.条件与方法试验点选择在赣榆县青口镇幼蟹培育场。(1)培育池2个,规格40m×8m,池深1m,上覆盖塑料大棚,配备充氧机、升温…  相似文献   

20.
防止河蟹蟹种性早熟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蟹种培育过程中 ,由于养殖环境条件差 ,如池塘水体盐度过高 ,生长期水温过高 ,有效积温的相对增加及营养过剩等原因 ,会有部分蟹种性早熟。近年来 ,蟹种的性早熟现象已屡见不鲜 ,有些养殖地区性早熟蟹种的比例甚至达到 5 0 %以上 ,这一问题已严重影响河蟹养殖业的发展 ,极大地损害了养殖户的利益。能否有效控制蟹种性早熟已成为蟹种生产成败的关键所在。为此 ,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摸索和试验 ,找到了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在蟹种的饲料中添加汉宝素 1号 (再配以其它技术措施 ) ,用来抑制蟹种性腺的发育。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