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仿自然干制的青花椒产地烘干试验与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自然条件下晾晒干制优质花椒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优晾晒争件,制定其干燥曲线;在此基础上进行烘干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其中第一阶段的烘房温度为47℃、热风风速为0.6~1.0m/s和混合风相对湿度为50%~60%;第二阶段烘房温度应该控制在68℃左右。  相似文献   

2.
1.花椒干制   传统的花椒干制方法是集中晾晒或在阴凉干燥处阴干,所需时间比较长,一般需6~10天,且在此期间如果遇到阴雨天气就容易出现霉变等问题造成损失.现在多采用人工烘烤方法,用土烘房或烘干机进行干制.人工烘烤的花椒色泽好、能够很好地保存花椒的特有风味.具体方法是:花椒采收后,先集中晾晒半天到一天,然后装烘筛送入烘房烘烤,装筛厚度3~4厘米.在烘烤开始时控制烘房温度50~60℃,2~2.5小时后升温到80℃左右,再烘烤8~10小时,待花椒含水量小于10%时即可.在烘烤过程中要注意排湿和翻筛.开始烘烤时,每隔1小时排湿和翻筛一次,之后随着花椒含水量的降低,排湿和翻筛的间隔时间可以适当延长.花椒烘干后,连同烘筛取出,筛除籽粒及枝叶等杂物,按标准装袋即为成品.装袋后的花椒应在阴凉干燥处贮存.……  相似文献   

3.
烘房热风干燥是红枣干燥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干燥方式。针对南疆地区红枣烘房热风干燥的应用现状,结合干燥的工艺要求,基于PLC技术与自动控制原理,对红枣烘房热风干燥自动控制的主要电路及PLC控制电路进行了设计。通过对软件的编程设计,实现了对烘房风温、风速及湿度的自动控制,具备了智能烘房干燥的要求;通过对软件的调试与运行,结果表明:当给定温度为65℃、湿度值52%时,风机变频器输出频率为29.6 HZ;当给定温度为60℃、湿度值在30%时,风机变频器输出频率为28.2 HZ,符合风机的转速给定范围,且控制系统稳定可靠,达到了烘房温、湿度控制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4.
新疆红枣的太阳能干燥工艺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摸索新疆红枣的太阳能干燥工艺.[方法]以库车灰枣为试验材料,以烘房、晒架制干为对照(CK),考察9月下旬至10月期间5HT-2农副产品太阳能干燥装置的工作情况,并根据气候条件及原料特征,开展红枣的太阳能干燥工艺研究.[结果]在9~10月该装置集热温度平均为46.6℃,温升为23℃,适宜进行红枣的太阳能干燥;产品色泽、风味品质及洁净度较好;当水分25;时,红枣脱水速率平均为2.39 kg/d,干燥时间为7~10 d,干燥周期较普通晒架法缩短25;,排湿用电为10~20(kw·h)/t,与人工烘房干燥用煤1 000 kg相比,能耗可大幅下降.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工艺要求.[结论]采用5HT-2农副产品太阳能干燥装置进行红枣太阳能干燥是可行的,集热温度适宜,产品感官、卫生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5.
龙眼干果热风分段烘干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龙眼干果热风分段烘干工艺.结果表明,采用自行研制的自动控温龙眼、荔枝分段烘干隧道式烘房可实现对龙眼果实分两个烘干段进行加工:第一烘干段,鲜果按料厚150 mm至200mm装载在层架上,先在80~85℃下密闭干燥一段时间再在75~80℃条件下通风干燥32至36小时,出烘回软或放入冷库短时储存;第二烘干段,将回软后的干果薄层装载在物料车上,在60~70℃热风条件下薄层逆流干燥12至14小时即成成品.采用此设备和工艺生产的龙眼干质量好,蜜香味浓,产量高.  相似文献   

6.
《山西农业科学》2017,(7):1162-1164
通过比较自然干燥、烘房干燥、滚筒杀青后干燥、蒸制杀青后干燥4种干燥方法对槐米中芦丁转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杀青温度、喂料量、滚筒转速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优化滚筒杀青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芦丁和槲皮素含量为响应值,确定了滚筒杀青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杀青温度190℃,喂料量1 kg,滚筒转速14 r/min,槐米中芦丁含量为19.06%,槲皮素含量为0.89%。  相似文献   

7.
热风烘房     
1设施简介 热风烘房属热风循环烘干设施.由供热系统、通风排湿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物料室和加热室等5大系统组成,其中物料室与加热室为烘房主体,可采用砖混结构或保温彩钢板拼装结构.操作方式为电气控制、批次作业.供热系统是为烘房提供洁净的热空气;采用强制通风,热风循环的方式进行热力传递和湿热交换,并在作业过程中按各农产品的工艺要求排出物料室的潮湿空气,同时补充新鲜热空气达到湿热交换,保持烘房的持续干燥能力;智能化控制系统可按照设定烘烤工艺自动控制烘制过程中的空气温度、湿度以及排湿等作业;物料室内是移动式料车及烘盘.  相似文献   

8.
利用热风干燥结合太阳能干燥的方式加工龙眼干,对比在不同温度、干燥时间以及物料装载量的条件下加工的龙眼干品质,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热风初烘与太阳能复烘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龙眼物料装载量200 g,热风初烘温度55℃,初烘时间16h,太阳能复烘时间8h.  相似文献   

9.
一、切片晒干。双孢蘑菇含水量高,不易晒干,且菌褶容易变黑色。可采用切片晒干,但质量不稳定,只能小批量生产。二、科学烘干。①新鲜蘑菇:经过漂洗护色,沥干水分,按等级分别摊放在烘筛上,菇盖朝上。烘房初始温度控制在35℃,2~3小时后把温度升至55~60℃,烘烤,使产品含水量控制在6%~7%。②双孢蘑菇干片:用切片机把清洗干净的原料纵切成3~3.5毫米厚的薄片,在浓度为0.1%的亚硫酸盐漂液中浸泡5~10分钟,均匀铺放于烤筛上或烘烤机传送带上,不要重叠,置于50~55℃温度条件下干燥,再升温至65~70℃。临近结束时,逐步降温。  相似文献   

10.
淡水鱼腌腊风味熟食制品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以新鲜鲢鱼为主要原料,对腌腊鱼制品的生产工艺和原辅材料的配比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其较优工艺参数为:在8~10℃下,加入由3.0%的食盐,2.0%的梅子和2.0%的豆腐乳组成的最佳配比的风味辅料,腌制24h,烘至5成干,再烟熏15min,熏房温度控制在60℃左右,然后投入温度170~175℃的植物油中炸3~4min,所得到的成品呈金黄带酱色,具有独特梅肉香味和烟熏及油炸制品的特殊风味,且肉质可口,咸淡适中。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用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了描述稻谷横流循环烘干系统工艺性能指标的数学模型,并采用非线性优化方法以寻求不同原始水分下稻谷横流循环烘干工艺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12.
木材微波干燥的极化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波技术的发展,引起木材工业应用微波干燥木材的重视,但目前仍处于试验生产和科学研究阶段。为了从理论上了解微波干燥木材的机理,本文应用唯象理论进行了简要的讨论。分析表明:在木材的四种极化现象中偶极子取向极化的热效应是介质损耗的主要方面。木材是一种复杂的不均匀各向异性电介质,介电系数极为复杂,文中以介电张量表示之,根据微波场中木材极化弛豫规律导出了木材介电张量随频率变化的关系,并且得到木材微波干燥发热量的一般表达式。  相似文献   

13.
14.
滚筒干燥装置结构特点及干燥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国外在食品加工业中应用的滚筒干燥装置的类型,讨论了滚筒干燥装置的结构特点及有关传热传质的理论,并指出在我国食品加工业中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水稻薄层干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黑龙江省几个水稻品种进行薄层干燥试验,分析了不同的初始水分、热风温度、表现速度及品种对水稻薄层干燥速率的影响,建立了两个产量较大的水稻品种的薄层干燥方程;在连续通风干燥条件下探讨水稻爆腰率增值规律。  相似文献   

16.
17.
糖制菠萝片干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热风干燥试验设备,探讨了风温、风速对糖制菠萝片干燥速度影响.通过试验数据的处理,建立了糖制菠萝片干燥模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在日本国寺泉干燥中心测得的干湿谷混合干燥试验结果,分析混合干燥设施的能量消耗、干燥效率、物料品质等项技术指标。获得了混合干燥新技术开发的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不同含油量葵花子进行了薄层干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含油量对葵花子干燥速度无显著影响,根据试验还建立了干燥速度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