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省群众的采脂方法是在刮面以上往下开沟,第一对侧沟开在刮面顶部,下一对侧沟开在前一对侧沟的下方,新割面位于旧割面之下,这种方法叫做“下降式采脂法”(如图)。下降式采脂法的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2.
采脂是松树立木综合利用的好途径。我省油松立木采脂近年已在太岳林局灵空山等林场试点,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根据油松的产脂力一株油松采脂十年,其采脂所得产值要超过木材本身的产值。因此,油松采脂生产为实现我省林业产值翻番提供一项投资少、经济效益较好的生产项目,目前已引起重视和推广。现将油松采脂工艺简要介绍如下:一、常法采脂的基本方法1.下降式采脂:在刮好的刮面上先开中沟,第一对侧沟开在刮面的顶部,第二对侧  相似文献   

3.
不用导脂沟(中沟)的下降式割面采脂,不但能减轻开沟的劳动消耗,并能使每对侧沟和割面的采脂量至少增加10-12%。这是因为保留了活割面的面积。在一季中,每割面能多产脂80克,每个割沟工能多收脂450-500公斤。不用中沟时,松脂顺着侧沟所形成的角度  相似文献   

4.
经过5 a的试验,通过采用控制中沟的深度不深入木质部,割面负荷率不超过60%,每年的下降幅度不超过12 cm,每年起割时在距上年最后一次割沟处设置1~2愈合带的方法,可使每年采脂产生的割面在2 a的时间内完全愈合,以增强采脂树的抗折断力及消除割面因无树皮保护而造成的腐朽现象并提高采脂树的养分输送能力,进而提高树木的产脂量。  相似文献   

5.
湿地松增脂剂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本底产量研究法对2种不同割面负荷率的湿地松采脂树使用增脂剂的对比试验;在40%的标准割面负荷率下使用增脂剂的增产效果明显,达20%以上,同时对生长的影响也最小。从直径连年生长量来看,40%割面负经且使用增脂剂的采脂树为最大,而60%割面负荷率不使用增脂剂的采脂树最小,其余居中。这些结果为指导松脂生产和科学增脂剂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V字形下降法对枫香树进行采脂试验研究,主要考察了采脂季节、枫香树胸径、树龄、采割高度、割沟频率等因素对产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8、9三个月为产脂量较高月份;30 cm以上胸径的树产脂量更高;树皮黑色、有裂纹、30年以上的枫香树产指率更高;第一对割沟高度在1.5 m的树产脂量更高;15天割一次沟的产脂量更高等。采用V字形下降法进行枫香树采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枫香采脂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V字形下降法对枫香树进行采脂试验研究,主要考察了采脂季节、枫香树胸径、树龄、采割高度、割沟频率等因素对产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8、9三个月为产脂量较高月份;30cm以上胸径的树产脂量更高;树皮黑色、有裂纹、30年以上的枫香树产指率更高;第一对割沟高度在1.5m的树产脂量更高;15天割一次沟的产脂量更高等。采用V字形下降法进行枫香树采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割面负荷率40%,割沟深0.3cm、割沟宽0.3—0.5cm,间隔期1天的工艺,在广东省韶关林场对25—30年生马尾松人工林进行了两年采脂试验,经1982年割89次,1983年割101次,1984年从中选择31株进行树干解析,结果表明:人工林25—30年的松树适于采脂。生长在南坡的松树,其产脂力为北坡的1.45倍,生长在山脚和山腰的松树,其产脂力分别为山顶的1.61倍和1.37倍。采用两个宽度为树干周长的20%的割面,两割面间留宽约10cm的纵向营养带,其产脂量和产脂力比目前生产上采用一个宽割面的提高31%和62%。采脂对树木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采脂树生长量低于未采脂树的生长量,产脂多的树生长量又低于产脂少的树。但从经济效益来看采脂是合算的。  相似文献   

9.
董子安 《中国林业》2013,(16):59-59
江西省吉安市湿地松资源丰富,成林面积422万亩,约占全国的1/7,年松脂产量5万吨~6万吨,居全国地市级单位前3位。长期以来,湿地松采脂主要采用常规采脂方法,割沟频率为2天l刀。年割面下降幅度高达30厘米以上,松树采割年限仅为8年左右,没有合理利用湿地松资源。  相似文献   

10.
油松松脂采脂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油松松脂采割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采脂林分及采脂树个体选择、割面方向选择、采脂起始高度、刮面配置、采脂工艺、采脂间隔期、采脂期确定等技术要点,符合油松采脂林木特性,适宜油松采脂作业,技术可行。  相似文献   

11.
割皮常法采脂仍是我国松脂采集的主要方式,采脂前需手工刮制割面,开切中沟与侧沟,这些作业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不利于林区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在分析采脂开沟机推广存在问题及该机性能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推广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8种刺激剂和5种施药周期及3种割沟频率组合采脂技术的筛选,2年的采脂试验,取得的松脂产量数据经本底产量对比研究,以采用复方植物生长调节剂作刺激剂,12天为一刺激周期,割沟频率4天1刀为组合的采脂方法效果最好。与常法采脂比较:平均单株全年松脂总产量提高20%以上;单刀产脂量提高100%以上;割面消耗降低50%;采脂工劳动生产率提高66.6%;经济效益提高1倍以上。  相似文献   

13.
在苏联乌杨诺夫斯克林业管理局某采脂大队,应用了新的中央林化所采脂实验室研究的松脂分泌刺激索——(?)。在1969年曾设置了两个50棵树一组的试验小区。在每棵树上开割了两个割面。在第一个小区一个割面是用新的刺激素采脂,而第二个割面是采用一般的方法(不用刺激素),在第二个小区第一个割面用新的刺激素割,而第二个割面——采用亚硫酸盐碱液酒糟。用化学割刀,一天内在所有的割面进行采脂,采脂间隔期3-3.5天。用新的刺激素采割,每个割面上松脂产量比一般采脂方法增加190-195%,而采用亚  相似文献   

14.
对松树采脂作业影响最重要的生物因子和环境因子有:一、树种:同样条件下树种不同,产脂量亦各异。如马尾松,胸径30厘米一40厘米,一般每年可采脂4公斤一5公斤,相同胸径的南亚松则可达7公斤一8公斤,而湿地松比马尾松产量高2.4倍一46倍。二、树径和树龄:树干的直径是影响产脂量最重要的因子,松树胸径~般在20厘米以上就可进行采脂。如果割面宽度相同,胸径30厘米的松树平均每对侧沟的产脂量一般比20厘米的胸径的高60%-90%,40厘米的又比30厘米的高30%-40%,50厘米较40厘米的高20%,树龄愈大,树径愈粗,产脂量也愈高。三、树木…  相似文献   

15.
单割面浅沟薄修采脂法,是福建长汀县长安大队贫农社员赖洪胜同志,自1955年采脂以来,始终坚持的合理采脂法。他一年每株树修沟约120次,平均单株年采脂量15市斤。18年来共采脂13万多斤。从他现有管理的578株松树来看,虽已采脂15年之久,但还可连续采脂15年。这样单株产脂量可达400市斤,价值50元。浅沟薄修采脂法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世界各国多是采取割皮采脂的方法,获得松脂,提制松香。我国一般采用下降式采脂法,从树高6尺6寸处割起,直到树底,每树可采十年左右。有的社员采取搭架上树采脂的办法,适当延长了采脂期,但耗力费时,很不安全,又危害松树生长。1972年,我区靖县官团大队贫农梁志明,在用下降式割皮采脂法的同时,在上方再生老割面上加刀,多产一倍松脂,证明了再生老割面采脂的可能性。为了探  相似文献   

17.
以稀土为主要原料的采脂增脂剂,由材业部中南规划设计院研究成功。该增脂剂从1991年至1993年在湖南、广东、贵州三省六地(点)施用增脂剂试验,收到了良好的增产效果。1993年12月24日邀请中国林科院、东北林业大学、湖南省科委、省稀土研究中心,中南林学院省林业厅等单位的专家、教授进行了成果鉴定。此项科研成果,经国际国内联机检索,均无同类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经稀土增脂剂处理的米脂松树(国外松、马尾松)能增强松树光合作用,促进松脂的形成与分泌,达到采脂丰产的目的,在米脂割面上涂施或滴施此增剂,可增产20—35%,而且…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一般采用下降式采脂法,从树高6尺6寸处割起,直到树底,每树可采十年左右。有的社员采取搭架上树采脂的办法,适当延长了采脂期,但耗力费时,很不安全,又危害松树生长。1972年,靖县官团大队贫农梁志明,在用下降式割皮采脂法的同时,在上方再生老割面上加刀,多产1倍松脂,证明再生老割面采脂的可能性。为了探求新的采脂技术,充分利用松林资源,多采松脂,适应我国工业和外贸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去年我们在靖县平察公社官团大队六队和黔阳县熟坪公社下山大队  相似文献   

19.
在景谷县益智乡中和村等米箐社代管的国有林区内,有1株远近知名、被誉为“松脂树王”的思茅松。 这株“松脂树王”生长在海拔为1350米的一个小山包上。该树高25米,胸径为 62厘米,树龄在 40年以上。据采到此株思茅松松脂的户主介绍:采脂期间,此树每月加割6~7刀,每分钟流淌松脂51滴,每月可接满1桶,重量达3公斤,每年可为这一农户增收50元,是景谷县产量最丰、收益最好的1株采脂树。从1999年起,景谷县已将此树作为重点树木加以保护,并决定对此树不再采脂,只采枝条进行无性繁殖和嫁接。 图为采脂农户在介绍…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南方松林的经营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肥是美国经营南方松林的重要速生丰产措施之一。培育火炬松纸浆材林又需强调整地作床、疏伐和烧除下木等措施,轮伐期一般为25年。营造湿地松采脂林的经验是株行距宜大,活树冠占树高的35%以上、采脂树的胸径应不小于23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