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农林科学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与兰州合成橡胶厂协作,设计了一条还原法工艺路线,基本上解决了从歧化松香生产中的废触媒回收贵金属钯。每年可为国家节省外汇数十万元,并且将促进松香二次加工产品之一——歧化松香的生产,为我国今后合成橡胶工业的发展和改变出口原料松香的状况创造了条件。歧化松香是合成丁苯橡胶的乳化剂,用量约为丁苯橡胶的1/10。据估计世界产量已达20余万吨,国外进口我国的松香一部分也是用来生产歧化松香的。目前我国歧化松香产量仅为2,000余吨,随着我国合成橡胶工业的发展,对歧化松香需要量与日具增。据了解,到1980  相似文献   

2.
歧化松香是丁苯橡胶的重要辅助材料,丁苯橡胶的聚合过程采用歧化松香的钾盐作乳化剂。以钯作催化剂的歧化松香工艺有固定床与悬浮床两种,我国尚无悬浮床生产工艺。为了满足合成橡胶对歧化松香质量愈来愈高的要求,进行了悬浮床生产工艺的研究。1974年我所与兰州合成橡胶厂进行了小试,确定了歧化反应条件:温度、时间、载钯量、活性炭粒度与用量,回收钯催化剂所用的过滤介质的筛选;高浓度松香钾皂(80%)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3.
歧化松香是一种广泛使用于合成橡胶生产的改性松香。由于酸价高以及其他不理想的性能,歧化松香在涂料领域中的直接使用受到阻碍。本文介绍了以缩水甘油醚为基础制备歧化松香树脂的方法,所制成的树脂可以广泛使用于制油漆、清漆、天然漆以及其它各种用途。这些酯类已制成苯乙烯改性的醇酸树脂而被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4.
歧化松香是化学工业和国防工业上一种重要原料。近年来,用歧化松香皂代替拉开粉作为丁苯橡胶的乳化剂,获得良好的效果,解决了生产中污水有毒的问题,缩短了生产流程,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对丁苯橡胶的粘结力,动负荷生成热,扩张能力,  相似文献   

5.
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一系列Pd/C催化剂,并应用于马尾松松香歧化反应。研究了活性炭粒径大小、载体预处理、还原条件等因素对Pd/C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H2O2和1%强氧化物G的复合氧化剂对椰壳活性炭(粒径150~250μm)进行预处理,制得的Pd/C催化剂,可以使钯利用率达到96.4%,去氢枞酸高达68.4%。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SP)测定Pd/C中钯化合价的分布。甲醛过量1倍时,有44.4%Pd2+被还原成金属钯,且有24.9%的Pd4+生成。通过优化条件所制备的Pd/C催化剂活性明显高于其它厂家同类催化剂活性,并已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中国脂松香歧化反应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研究中国脂松香在钯/炭催化剂作用下歧化反应的机理。发现其反应产物除去氢枞酸外,有8-二氢海松酸,8(14)-二氢海松酸,8-二氢异海松酸,8(14)-二氢异海松酸和8-二氢枞酸,及13β-四氢枞酸,9β、13β-四氢枞酸和18-四氢枞酸等。同时,发现松香歧化反应速度高于湿地松松香,为歧化反应生产厂家选择歧化松香原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我省尚无颗粒活性炭生产工厂。颗粒活性炭在抗菌素生产空气净化与饮水处理后的废炭,都未经回收再生,作燃料烧了。所以颗粒活性炭供应紧张,影响制药生产。为解决全省颗粒活性炭的供应不足,我们从1977  相似文献   

8.
1950年8月,梧州松脂厂生产的第一箱机制松香,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机制松香的历史,开创了我国蒸汽法生产松香的新纪元。1952年,首批松香产品飘洋过海,进入国际市场,开辟了中国历史上松香出口的新篇章。40多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厂职工的艰苦努力,梧州松脂厂已由建厂初期只有30多人的小厂发展成为大型的综合性林产化工企业。主导产品车间已经实现了连续化、自动化生产。脂松香、松节油和歧化松香钾皂的产量,均占全国第一位,是我国松香产品出口的重要生产基地、林业部的重点企业,也  相似文献   

9.
氢化松香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氢化松香是松香改性产品之一。松香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作用下,松香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即得氢化松香。氢化松香具有色泽浅、抗氧化性能好等特点,可以用于胶粘剂、造纸、助焊剂、合成橡胶、油墨和涂料等方面。美国、苏联已有工业生产。为了填补国内空白,适应有关部门需要,我们于1975年开始研制工作。采用钯—碳  相似文献   

10.
将纳米镍催化剂首次应用于树脂酸的歧化反应中.在溶剂存在条件下,进行松香的歧化反应,对不同催化剂催化下的歧化松香组成尤其是酸性部分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将DEAE-Sephadax离子交换色谱法应用于歧化松香酸性物与中性物的分离.对纳米镍催化松香歧化过程中树脂酸的组成进行了跟踪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党的十一大路线指引下,全国人民热烈响应英明领袖华主席“科学要兴旺发达起来,要捷报频传”的号召,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防止松香结晶建瓯试验点试验研究工作于1975年开始,有关协作单位按协作计划,在建瓯松香厂党总支的直接领导下,组成“三结合”试验研究小组,开展防止松香结晶科学实验,顺利地完成了预定计划。 建瓯县松香厂蒸馏设备是单锅一级常压间歇式蒸汽炼香,每锅产600公斤松香产品。1976  相似文献   

12.
以煤为原料制造活性炭是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开发活性炭生产的一条有效途径.颗粒炭广泛用于饮水处理和废气、废水治理方面.据了解我省每年需煤质颗粒发为1000多吨,其中8O~90%由外省购进.利用我省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生产颗粒炭具有一定的工业意义.我们使用盐源,占蔺生产的煤进行了小试,其结果表明:小试煤质颗粒炭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3.
将纳米镍催化剂首次应用于树脂酸的歧化反应中。在溶剂存在条件下,进行松香的歧化反应,对不同催化剂催化下的歧化松香组成尤其是酸性部分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将DEAE—Sephadax子交换色谱法应用于歧化松香酸性物与中性物的分离。对纳米镍催化松香歧化过程中树脂酸的组成进行了跟踪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松香室松香氧化课题组,在开展松香应用基础研究的同时,重视将科研与国民经济相结合,从而开拓出生产浅色松香的新工艺路线,并以此为突破门,进一步研制了两个系列的浅色松香产品。一是精制松香系列产品,运用真空和重结晶等技术对成品松香和各种再加工松香(如歧化、氢化、去氢松香等)进行精制,从而制成了电缆松香、浅色松香、水白松香、精制歧化松香、松香酸等。另一个是超浅松香酯类系列产品,它是以上述精制松香系列的各种产品为原料,结合我国轻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思茅松松香理化指标和成分进行分析,与马尾松松香对比,探讨其岐化反应活性。结果表明,思茅松松香异海松酸含量为3.57%,高于马尾松松香;歧化反应后产品质量达到LY/T 1357-2008标准的要求,不同厂家生产的思茅松松香歧化的效果差异较大,脱氢枞酸含量在52.4%~73.5%。  相似文献   

16.
在大分多相催化反应中,由于反应物分子较大,使反应分子不能进入固相催化剂的微孔中与涵性组分接触,因而分布于载体微孔中的活性组分对于大分子的催化反应是无效的。本文报道了用“浸渍胶体”法制备出松香大分子改性用Pb/c催化剂,该催化剂活性组分较集中分布于活性炭表面及大孔周围。与传统浸渍法制备的Pd/c催化剂在松香歧化反应中比较,新方法制备的催化剂显示出更好的活性,克服了松香大分子因“孔效 ”造成传统浸渍法制备的Pd/c催化剂中小孔周围的活性组分不能效使用的缺点。  相似文献   

17.
松脂与松树     
提起松脂,也许有人以为与自己没啥关系,其实不然,松脂经过加工制成的松香和松节油,是贵重的化工原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中处处少不了它。譬如,没有松香作原料,肥皂不能很好地洗去污垢,纸写上字后会洇得一塌糊涂,好的演奏家也不能使提琴、胡琴等乐器发出悦耳之声;如果没有松香,电影胶片、水泥、炸药、合成橡胶等工业生产,也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松节油的用途也很广,它首先是良好的外伤用药,如果有人跌打损伤,擦上松节油可起到舒筋活血的作用;其次,它又是油漆溶剂及合成香料等的原料。目前,松香和松节油经过进一步加工,已经制成了歧化松香、氢化松香、  相似文献   

18.
将纳米镍催化剂应用于松香树脂酸的歧化反应中,考察了纳米镍、骨架镍和Pd/C催化剂在松香歧化反应中的活性.对影响松香树脂酸歧化反应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得出纳米镍催化下松香树脂酸歧化反应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160℃,催化剂用量为松香树脂酸用量的2.0%,200#溶剂油的质量分数为50%.  相似文献   

19.
梧州地区年产松香8万多吨,松节油8000多吨,占全国的1/5,年实现工业产值过亿元(80年不变价),约占全地区工业产值的10%,1989年实现税利3316万元,占全地区工业税利的12.6%;农民出售松脂收入近亿元,仅次于粮食、畜牧业。目前,梧州地区松香工业的主要产品有松香、松节油,二次加工产品有合成樟脑、歧化松香等,产品质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已获林业部颁发生产许可证的9家松脂厂中,就有梧州、岑溪两家松脂厂达到国家二级企业等级。1990年全地区生产的松香,特一  相似文献   

20.
一项简易节水技改工程陆世初(广西高峰林场松香厂)松香生产是用水较多的行业之一,蒸汽法加工一吨松香需冷却水30t左右。近年来我厂加工松香3000t,需冷却水900000t,因此,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有着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但在松脂加工行业对水的回收往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