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我国加入WTO后茶业的机遇和面临的严竣问题,提出西双版纳茶业发展应加速低产茶园改造,推广无性系良种;保护茶园生态,应用生物技术;调整产品结构,开拓国内外市场;建立龙头产业,实施名牌战备等四项建议。随着中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为我国茶叶出口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19世纪几乎垄断了整个世界茶叶市场,进入20世纪,肯尼亚、斯里兰卡后来居上。1999年全国茶叶产量达68万t,出口  相似文献   

2.
陶德臣 《中国茶叶》2010,32(7):41-43
洋务派在引进西方科技,发展近代中国军事、民用工业,对中国近代化作出了贡献。然而洋务派对茶叶出口倾注了极大热情,也有过贡献,却鲜为人知。19世纪60年代,中国茶叶生产和贸易蒸蒸日上,洋务派骨干人士就已敏锐地觉察到茶业潜伏的种种危机。19世纪80年代,中国茶业内外交困,开始走下坡路,引起朝野人士的震惊和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3.
自神农时代起,我国就有关于茶叶的记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与茶叶相关的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我国茶业的发展拥有着诸多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在未来长远发展的道路上,如何稳定我国茶业的出口贸易份额,保证我国茶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形象以及能在世界众多茶业大国中处于领先地位是很受人关注的话题。本文针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茶叶出口的现状,分析当前中国茶业出口贸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促进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19世纪中叶,印度、斯里兰卡和日本等国的茶叶生产获得快速发展,改变了中国茶一统天下的历史。进入20世纪,印、斯红茶和日本煎茶的加工已迈向全面机械化,然而,这时期的中国,由于正处于世界列强的瓜分之下,茶叶生产每况愈下,更谈不上茶叶机械化的发展,使中国茶叶长期处于手工生产状态。 一、中国茶叶机械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期,国外茶叶机械的发展。逐步引起我国茶业界的关注,先后派出一些茶界人士出国考察机械制茶,开始从国外引进部分茶叶机械,进行试验性机械制茶和开展机器仿制。30~40年代,各地的茶叶试验场和改良…  相似文献   

5.
<正>19世纪以前,中国茶叶称霸世界,进入20世纪,生产和出口却走向衰落,而日本和印度等产茶国,茶叶生产却蒸蒸日上,我国业界开始反思中国茶业衰落根由,以期扭转落后衰落之局面。一、民国时期中国制茶机具研制艰难起步为改变我国茶叶落后局面,经过茶业界一些有识之士的一致努力,民国政府开始派出技术人员去国外考察茶叶先进技术。1914~1924年先后派出朱文精、葛敬应、胡浩川、陈鉴鹏、陈序鹏等茶业界人士赴日留学并考察茶业发展。考察中认识到,我国茶叶生产之所以落后,从技术层面  相似文献   

6.
条是一种天然饮料,其消费量仅次于水。茶叶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丰富的营养成分以及高含量的药理成分,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茶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其发展前景广阔。我国南方山区,茶是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因此,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振兴中国茶业,使之重创辉煌,有着重要的意义。五甘世纪中国茶业回顾建国后,我国茶叶产量、出口、茶园面积都有很大发展。使茶叶经营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据1995~1997年度统计,茶园(采摘)总面积为世界第一位,占世界(采摘)茶园总面积的35%,茶叶产量为第二位,占世界茶叶总产量24…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业在加入WTO前后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芝南 《茶叶通讯》2000,(1):47-47,F003
茶叶源于中国 ,传播于世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WTO)指日可待。中国加入 WTO一方面给中国茶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一方面外国茶叶将进一步挤占中国市场。因此 ,我国茶业发展将进入一个非常时期 ,发展与困难同在 ,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就中国茶业经济现存的问题和原因以及加入 WTO对我国茶业经济的影响作些剖析 ,并对中国茶业的发展战略提出几点浅见。1 中国茶业在加入 WTO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中国茶业自改革开放至 2 0世纪 90年代初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产量逐年增加 ,出口量逐年上升 ,无论是…  相似文献   

8.
正锡兰(Ceylon)是斯里兰卡的旧称。1796年英国殖民者侵入锡兰,取代荷兰殖民统治。19世纪70年代后殖民政府大力发展茶叶种植业,至20世纪初,锡兰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茶叶生产、出口地区。1948年2月4日,斯里兰卡独立至今,茶叶、橡胶、椰子仍是三大支柱产业,尤其是茶叶更见重要。自1965年起斯里兰卡曾经先后20余次位居世界最大茶叶出口国,出口创汇一般占该国外汇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茶产业的崛起极大地影响了斯里兰卡的经济,对世界茶业尤其是中国茶产业带来了深刻影响。一、起始阶段(1866~1886年)  相似文献   

9.
三、我国茶业发展对策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创始成员国地位,是我国的长期战略。“复关”后,我国茶叶出口可享受所有缔约成员国的优惠待遇,同时也要承担义务,茶叶市场也要对外开放,“复关”是一次发展的机遇,又是一场严竣的挑战。根据以上对世界及我国茶业的现状,世界茶叶贸易中的关税及其他障碍,乌拉圭协定对世界茶叶贸易和茶叶经济的影响,以及“复关”对我国茶业影响的分析,现就我国茶业发展对策提出如下建议。 1.改革茶畔出口管理体制 我国目前对茶叶出口采取的是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即出口关税为零,符合条件的企业还可享受出口退税,而对进口实行高关税限制,即对产自与中国签有含最惠制条款贸易协定国家的进口茶叶,征收90%的最低税率关税,对其他进口茶叶,征收税率为100%的一般关税。对进口茶叶征收进口关税的同时,还征收17%的增值税。 然而,我国现行对茶叶进出口的管理似乎又与上述关税政策相矛盾。对茶叶进口,除了高关税外,就没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茶业卷编辑委员会组织全国120多位茶学专家、学者编撰,1988年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共有728个条目,约90万字,插图和彩图409幅,全卷包括茶业总论、茶树生物学、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叶生物化学、茶树病虫害、制茶、茶叶审评与检验、茶业机械、茶业经济共10个分支。该书科学体系完整、知识覆盖面较宽,基本反映了国内外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茶叶科研成果。条目按音序编排,设有分类目录、汉字笔画索引、条目外文索引、内容索引,可以从不同角度检索所需要的条…  相似文献   

11.
徐永成 《茶叶》2000,26(Z1):249-254
世界茶业经济贸易规律及发展趋势;中国茶业结构调整,带动茶业经济发展已见成效;中国茶叶总体有优势,加入WTO有利于扩大茶叶出口.但欧盟设置的"绿色壁垒",也严重影响出口.其对策是建议欧盟变干态检测为液态检测,同时,从源头抓起,严格控制茶叶污染和农残、含铅量超标.  相似文献   

12.
赵红鹰 《中国茶叶》2002,24(4):31-3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茶叶生产持续稳定增长,除了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调动广大茶农生产积极性,推进茶叶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外,科技进步和技术推广为茶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茶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国内外激烈市场竞争的挑战。21世纪是知识经……  相似文献   

13.
我国茶叶市场和消费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在世界茶叶生产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既是世界茶叶第一生产大国,又是世界茶叶消费和出口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国际市场环境因素变化,2008年,我国茶叶市场和消费需求步入新的发展适应调整期,将带来茶叶营销模式、茶类消费结构、茶业经济增长方式等的转变,将对我国茶产业发展产生长期有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二、复关对我国茶业的影响在世界茶叶贸易中,中国是不可缺少的一员,与中国有茶叶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国家,大多数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中国茶业需要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也需要中国茶业.“复关”后,我国茶叶出口可享受所有缔约国的最优惠待遇,例如减让关税,减少和取消包括数量限制在内的非关税的壁垒,享受发展中国家待遇,这自然会刺激我国茶业的发展,增加茶叶产量和出口,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多元化.然而,在享受权力的同时,我国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要对外开放茶叶市场.在目前高关税的限制下,“洋茶”已抢滩我国茶叶市场,“复关”后,我国要承诺相应的关税减让,这必将引来更多的“洋茶”大举“进犯”.因此,对我国茶业来说,“复关”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场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我国茶业科技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用文  陈宗懋 《茶叶》1999,25(1):11-14
本文论述了我国茶叶生产现状,与世纪茶业水平的差距;世界茶业科技成就及其发展趋势;提出21世纪我国茶业科研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国茶业产业现状,分析了茶业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了以茶业科技迎接世纪茶业的发展之路,并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茶业产业组织制度、以现代科技为手段,提高茶叶制品品质和科技含量,扩大行业范围,引导茶叶消费、完善管理机制,加速茶叶流通等四个方面指明了中国茶业在入世后的突破口以及实施荼业科技先行战略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7.
庄雪岚 《福建茶叶》1999,(3):8-10,11
20世纪是茶业兴旺发达的时代,在回归大自然的潮流中,茶饮料倍受青睐,而今在世界饮料年消费量中菜已占25%,位居第一。据国际有关方面统计,1998年世界茶园面积约为250万hm2,茶叶总产量约为280万t,茶叶出口总量约为120万t,分别比1900年增长3.7倍、8.3信和3.4倍。世界人均年茶叶消费量1996年达0.45kg,比1900年增加1.36倍。在世界58个产茶园和30多个茶叶出口国家中,印度、中国、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和肯尼亚五国的产量和出口量约占世界总量80%左右,所以这五国茶业的发展情况是决定世界茶业兴衰的关键。五大产茶国的百年回眸简…  相似文献   

18.
《茶报》2000,(4):17-17
在计划经济年代,中国茶业以囝有经济为主,包括茶场、茶叶初、精制厂、拚配包装厂、茶叶机械厂、茶叶店、茶叶公司和茶叶进出口公司等国有企业。面临市场经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国有荼业企业实行改组、改制,有的生存下来,还有新发展;有的严重亏损,资不低债,破产、兼并。中央提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茶业行业中的非公有制经济开始兴旺发达起来。  相似文献   

19.
美国是世界茶叶进口主要国家之一,也是中国茶叶和湖南茶叶出口的重要市场;美国拉斯维加斯世界茶业博览会更是目前世界主要消费市场的唯一专业性国际茶叶展会。湖南是全国茶叶大省,近年来出口增  相似文献   

20.
乌龙红碎茶香气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碎茶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茶叶生产和贸易最大宗的茶类,占世界茶叶贸易量的70%以上。我国红碎茶随着1964年转子机的研制成功,开始大量生产出口。我国出口的以云南大叶种鲜叶加工而成的红碎茶,浓强鲜突出,品质优良,国内外享有盛誉,但香气稍逊于印度、斯里兰卡高山红碎茶,总体品质受到制约,中高档茶不足40%,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我国红碎茶品质,扩大出口,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总结红碎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导入乌龙茶的部分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