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桂枢 《农业考古》2003,(2):330-333
闻名中外的普洱茶原产地和发祥地在今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 ,普洱茶及茶文化是中国茶及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 ,特别是 1 993年以来至今 ,思茅地区举办了五届中国普洱茶叶节、三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两届茶叶交易会 ,对思茅地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拓宽招商引资渠道 ,弘扬普洱茶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普洱茶及茶文化对建设中国茶城 (思茅市 )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一、普洱茶的历史地位普洱茶的种植历史和原生历史 ,源远流长。思茅地区澜沧邦崴周围发现的新石器即是…  相似文献   

2.
重振普洱茶的雄风,再现普洱茶的辉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年 6月 ,在西双版纳景洪市召开“2 0 0 2年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 ,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港、澳、台和国内的 1 90多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 ,就普洱茶产地、历史、普洱茶文化、普洱茶原产地保护、普洱茶的健身功能等进行了研讨。会议间隙 ,很多人将自己携带的陈年普耳茶冲泡给大家品饮 ,相互切磋茶艺。在我国茶界 ,唯有普洱茶才有这么大的魅力。这次会上 ,专家学者就普洱茶问题达到三点共识 :(一 )普洱茶是产于云南澜沧江流域茶树原产地的历史名茶 ;(二 )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特种茶类 ;(三 )普洱茶是由…  相似文献   

3.
云南是中国重要的茶产地,也是世界茶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茶文化脱胎于社会实践和人们的认知,不同民族对茶文化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这是云南地区民族茶文化丰富多彩的主要原因.普洱茶是云南地区的特色茶,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产业.普洱茶为云南地区提供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为云南茶文化的传播提供助力.规模、品种、特色,都是云南普...  相似文献   

4.
论普洱茶与布朗族的历史文化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洱茶与布朗族密不可分。布朗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云南独有,是人口不足10万的较少民族,历史悠久,勤劳勇敢,富有才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以及保山市等普洱茶文化区。布朗族在普洱茶的茶树驯化、茶叶栽培、种植、加工、品饮、宗教、民俗、人文等方面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普洱茶在我国制茶工艺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云南省传统历史名茶,更是云南的地理标志性产品。普洱茶是一种发酵制备的优质茶品,能够长时间存放,时间越久,茶味越浓郁。1、普洱茶发酵工艺目前普洱茶制作,一直保留着传统的加工工艺,采用云南传统的加工方法。上世纪70年代初,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昆  相似文献   

6.
台湾茶文化交流考察见闻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桂枢 《农业考古》2003,(4):302-305
普洱茶名扬四海,茶文化情系台湾。在我的撰著《普洱茶文化》一书即将在台出版发行之际,应台湾中华普洱茶学会、台湾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台湾新竹县农会邀请和接待,思茅地区普洱茶叶协会秘书长黄灿辉、顾问黄桂枢等一行七人,参加云南省农学会赴台考察团(16人),于2003年3月18日至27日,到台湾作“两岸  相似文献   

7.
实现产业共进,昆明市与普洱市将联合开拓普洱茶国际市场,在昆明市建设普洱茶文化科技中心,增强普洱茶发展能力。该项目位于昆明泛亚科技新区,总面积约50亩,将建成普洱茶文化展览区、普洱茶交易区、商务服务区、商务广场区、茶室区、中心绿化区等6大功能区。建筑造型将突出当地特点及地方特色,充分融入普洱茶历史和文化、充分融入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贵州省都是茶叶种植大省,正在向茶叶强省迈进。云南茶产品主要由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构成,以普洱茶为优势领跑全国黑茶产业;贵州近年凸显“三绿一红”品牌,目前发展生态黑茶为后起之秀。借2021年第四届贵州生态黑茶论坛平台,笔者通过分析云南普洱茶产业兴起,探讨黑茶产业发展趋势,增进云贵两地茶科技茶文化交流,并以期为黑茶产业发展扩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农村实用技术》2014,(7):45-46
<正>1、历史悠久的普洱茶云南是世界茶树原生地,全国、全世界各种各样茶叶的根源都在云南的普洱茶产区。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根据最早的文字记载——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推知,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已经献茶给  相似文献   

10.
建设生态茶园 促进普洱茶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普洱茶是原产于我国云南西双版纳、思茅一带的历史名茶,素来深得海内外嗜茶者的喜爱。近年来,日、德、美等国的消费者对纯天然、高质量、无污染的普洱茶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进一步提高云南普洱茶原料基地———茶园的管理技术,建设生态茶园,就成为了促进普洱茶生产实现可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