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采用不同配方营养液浇灌番茄,以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率为依据,探究番茄优质高产的最佳有机营养液配方。【方法】以"佳西娜"串番茄为供试材料,配制3种有机营养液:配方1.猪、牛、羊粪浸提液体积比2∶1∶1,稀释3.93倍;配方2.猪、牛、羊粪浸提液体积比1∶2∶1,稀释2.93倍;配方3.猪、牛、羊粪浸提液体积比1∶1∶2,稀释2.85倍。试验设置有机基质栽培分别浇灌上述3种配方营养液的T1、T2和T3处理,并以有机基质栽培浇灌山崎营养液为对照1(CK1),以土壤栽培浇灌山崎营养液为对照2(CK2)。于番茄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采收期测定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和叶绿素含量;在番茄果实最后一次采收后统计总产量;在盛果期取样测算单果质量及外观品质(果形指数、颜色指数)、口感品质(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机酸含量、糖酸比)和营养品质(可溶性蛋白、V_C、还原性糖、可溶性总糖、番茄红素和硝酸盐含量)相关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番茄各品质指标;分别在番茄一、二、三穗果采收期取样测定果实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并计算果实氮、磷、钾肥利用率。【结果】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处理P_n和T_r呈逐渐降低趋势,但3个有机营养液处理降幅小,在进入果实膨大期后开始接近或超过CK1和CK2,以T2处理的P_n和T_r最高;各处理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3个有机营养液处理也在进入果实膨大期后接近或超过CK1和CK2,以T2处理最高。与CK1和CK2相比,3个有机营养液处理番茄的单果质量较小,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差异不显著。果形指数、颜色指数和有机酸含量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有机营养液处理可以促进番茄果实着色;除T2处理外,T1、T3处理的番茄果实硬度和V_C含量均低于CK1和CK2;但3个有机营养液处理的番茄果实糖酸比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番茄红素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均高于CK1和CK2,其中T2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和番茄红素含量比其他处理分别高出12.9%~18.0%及12.7%~52.4%,T3处理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10.4%~98.7%;另外,有机营养液处理显著降低了番茄果实的硝酸盐含量,T1处理的硝酸盐含量比其他处理低14.7%~68.4%,其次是T2处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番茄综合品质评价排序为T2T1T3CK1CK2。3个有机营养液处理番茄一、二、三穗果的氮、磷、钾含量及养分利用率大多高于CK1和CK2,除钾肥利用率以T3处理最高外,果实氮、磷、钾含量及氮、磷肥利用率均以T2处理最高。【结论】综合考虑番茄光合特性、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率,T2处理种植效果最好,可获得优质高产有机番茄。  相似文献   

2.
不同处理下人粪肥对土壤肥效及小白菜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人粪便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小白菜品质的影响。以小白菜为试验材料,以无人粪肥为对照(CK),研究双瓮厕所人粪便(SW),SW玻璃钢化粪池发酵人粪便(BL),BL与木醋酸混合发酵人粪便(JB)三种处理形式人粪肥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以及小白菜可溶性糖、维生素C以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施用三种人粪肥的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可溶性糖及维生素C含量均比对照有所提高,但SW处理不明显。BL综合指标最优,其土壤有效磷含量比CK高183.1%~250.7%,土壤脲酶活性是CK的1.8~2.3倍,蔗糖酶活性是CK的1.7~2.7倍,小白菜可溶性糖含量比CK多30.0%,维生素C含量是CK的1.8倍,硝酸盐含量最低。JB处理中全氮和速效钾含量最高,但小白菜硝酸盐含量也最高,比CK高159.3%。综上可见,人粪便有利于改善土壤肥效,提高小白菜品质。  相似文献   

3.
以传统全营养液水溶肥为对照(CK),研究生物有机肥(S)与保水剂(B)对设施连作黄瓜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以确定生物有机肥的合适用量以及其与保水剂的配施效果。结果表明,B+S处理供肥以及保水、保肥效果较S处理更好。与CK相比,B+S处理可促进黄瓜植株生长发育;明显提高0~20 cm土壤的EC和速效磷、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土壤速效氮含量,降低土壤pH值,其中B+S200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了17.21%,B+S400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62.74%,B+S600处理土壤速效氮含量提高了59.48%;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提高黄瓜产量,提高幅度为5.37%~12.54%;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提高幅度分别为7.73%~18.18%、15.08%~15.20%、44.48%~47.58%。因此,生物有机肥与保水剂结合施用改善土壤、促进黄瓜生长发育效果更好,其中B+S200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不同剂量保水剂对盆栽樱桃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基质盆栽方式研究施入不同剂量保水剂对樱桃番茄植株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置5个保水剂处理水平,分别为0(CK),2.0,4.0,6.0,8.0 g·株~(-1),在露天环境下调查不同保水剂施用水平对樱桃番茄生长和结果特征及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可以减少灌溉水量且施用量以8.0 g·株~(-1)时节水效果最佳;当保水剂剂量为2.0 g·株~(-1)时,番茄植株叶片数和株高,以及果实横径、纵径、单果质量、坐果数和单株产量均显著高于CK(P0.05);各保水剂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可溶性糖和Vc含量而增加了可滴定酸含量,导致果实糖酸比均显著低于CK(P0.05),各保水剂处理中又以2.0 g·株~(-1)处理糖酸比最低。综合而言,施入保水剂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盆栽樱桃番茄的生长及产量的提高,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番茄果实品质,本试验条件下以2.0 g·盆~(-1)处理促生长和增产效果最好,但其番茄果实品质下降幅度亦最大。  相似文献   

5.
混配液体肥对番茄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新型功能型液体肥提供参考,采用盆栽番茄试验方法,研究含腐植酸液体肥中添加聚天冬氨酸及保水剂后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市售含腐植酸液体肥)及处理1(自配含腐植酸液体肥)相比,处理2(自配腐植酸+聚天冬氨酸液体肥)、处理3(自配腐植酸+聚天冬氨酸+保水剂液体肥)均可提高番茄植株的叶绿素含量、株高及茎粗,处理3效果更明显;单株产量处理2较CK及处理1分别提高25.26%和12.65%,处理3较CK及处理1分别提高29.17%和16.15%;番茄品质以处理3表现最优,其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含腐植酸液体肥添加聚天冬氨酸及保水剂可协同促进番茄生长,提高番茄产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红蓝光和外源钙对番茄果实生长及品质形成的影响,为高品质番茄果实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浙樱粉1号’番茄品种为试材,采用1/2倍的霍格兰营养液,以椰糠为基质进行盆栽试验,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是叶面喷施蒸馏水+自然光(CK)、叶面喷施10 g/L CaCl2溶液+自然光(Ca)、叶面喷施蒸馏水+补充红蓝光(LED)、叶面喷施10 g/L CaCl2溶液+补充红蓝光(Ca+LED),其中在番茄初花初果期叶面喷施蒸馏水或者10 g/L CaCl2,在果实转色期进行补充红蓝光或者自然光处理,取各处理第1穗和第2穗完全转色的番茄果实,测定不同处理番茄果实生长特性、氮代谢、糖代谢、品质以及不同组分钙含量,分析各个指标的相关性,并且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番茄果实综合评价。【结果】与CK相比,Ca处理番茄果实的单果质量、糖酸比、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显著升高了38.45%,37.83%,40.80%和23.08%;LED处理番茄果实的糖酸比、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升高了25.76%,11.30%,58.60%和22.84%,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11.58%;Ca+LED处理糖酸比、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43.80%,30.49%和61.60%,番茄果实硬度、纵径和果型指数均有升高趋势,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9.28%。Ca、LED和Ca+LED处理均能促进果实可溶性钙含量的升高。相关性分析表明,番茄果实的硝态氮与总酚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可溶性蛋白与类黄酮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滴定酸呈显著正相关;维生素C与类黄酮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钙呈显著负相关。不同处理番茄果实综合评价排名为Ca+LED>LED>Ca>CK。【结论】叶面喷施CaCl2和补充红蓝光均能促进番茄果实生长和品质的改善,并以两者共同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探讨增施钾肥对苏翠1号梨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早熟砂梨在生产上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依据。以苏翠1号梨为研究试材,设置T_1[施硫酸钾(K_2O含量≥50%)0.5 kg/株]、T_2(硫酸钾施用量为T_1处理的2倍)、T_3(硫酸钾施用量为T_1处理的3倍)、T_4(硫酸钾施用量为T_1处理的4倍)4个施钾肥处理,比较不同增施钾肥处理梨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果实的纵径、横径、单果质量及单株产量均以T_3处理最大,T_3处理与CK处理相比,果实纵、横径分别显著增加12.99%、5.91%,T_3处理较T_2、CK处理单果质量分别增加3.12%、9.95%,单株产量T_1、T_4处理较CK处理增加幅度较小。(2)增施钾肥后,果实的可溶性糖、糖组分含量均较CK处理高,葡萄糖含量T_3处理较CK处理增加81.73%,较T_2、T_4处理分别增加18.98%、29.78%,山梨醇含量T_1、T_4处理与CK处理差异较小,没有达到显著水平。(3)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形糖含量、有机酸含量、糖酸比及固酸比等均是衡量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不同增施钾肥处理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固酸比等,均表现为T_3处理T_2处理T_4处理T_1处理CK处理。苏翠1号梨增施钾肥最佳用量为T_3处理,果实成熟后纵横径及单果质量大,单株产量高,可溶性糖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及糖酸比高,品质和产量明显提高,钾肥施用量过大或过小都无法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营养液浓度对基质栽培番茄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营养液水平下番茄果实矿质元素的吸收规律及营养品质的变化,以期找到最佳的营养液浓度,为基质栽培番茄的养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181’番茄品种为试材,分别设置CK(常规营养液浓度)、T_1(增加30%)、T_2(增加50%)、T_3(增加100%)4个营养液浓度水平,研究不同养分供应量对‘181’番茄果实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和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番茄果实中K、P、Fe和Zn元素含量随营养液浓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T_2处理达到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55.02%、18.75%、11.46%和10.19%.而Mg、Ca和Mn元素随营养液浓度的升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T_3处理达到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16.29%、40.28%和198.78%;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可溶性蛋白和抗坏血酸含量均在T_2处理达到最大值,而有机酸和硝酸盐含量在T_2处理下达到最小值;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u元素和Mn元素呈显著负相关,K元素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P、Ca和Mn元素与番茄果实干物质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营养液浓度增加50%的处理(T_2)更有利于提高番茄果实营养品质和干物质累积,促进矿质元素的吸收,且成本较低,适宜在番茄基质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适于樱桃番茄栽培的草炭减量基质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稻壳发酵料、椰糠为主要原料和草炭、蛭石、珍珠岩为辅料,按照不同体积比混配成3个基质配方,以商品基质为对照(CK),研究不同配方基质对樱桃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樱桃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分别比CK高出8.7%和19.8%,差异显著,CK和T3处理次之;有机酸和VC含量以CK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依次表现为CKT2T1T3;所有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T2处理产量较高,比CK高12.1%,但差异不显著,T1与CK亦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T3。综上可知,草炭∶稻壳发酵料∶椰糠∶蛭石∶珍珠岩=1∶3∶3∶2∶1,即T2处理(草炭减少20%),番茄产量较高,亦有利于改善番茄果实品质,可作为樱桃番茄栽培专用基质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钾肥对保护地番茄产量、品质和钾素循环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09年进行了番茄施钾肥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钾肥后产量提高3.5%~38.9%;增收3407.3~51415.0元·hm-2。番茄施钾肥可以提高VC含量和甜度,NPK4处理VC达190.4mg·kg-1,全糖3.65%,为最高;而CK处理VC含量仅138.5mg·kg-1,全糖2.97%,为最低。番茄果实中K含量和植株中K吸收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高。果实中钾吸收量与产量有关。番茄当季钾肥利用率43.4%~49.9%。土壤残留钾含量CK处理比种植前降低25mg·L-1,NPK3处理降低2mg·L-1,其他处理土壤残留钾含量比种植前高。  相似文献   

11.
有机废弃物生物发酵CO_2施肥对大棚樱桃番茄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有机废弃物生物发酵能产生大量CO2气体,大棚内CO2浓度可增加2.33倍,从而促进樱桃番茄植株生长,提高番茄的产量、品质及抗病性。总产量提高34.4%,果实色泽亮丽、充实度高、口感好,而且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以及糖/酸比指标等均有明显改善,硝酸盐含量明显降低,番茄灰霉病染病植株率、叶部病指和果实病指均较对照低68.0,30.0和11.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沙地番茄无土栽培基质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玉米秸秆、猪粪和沙子按一定体积比混合,筛选适合沙地番茄的无土栽培基质。【方法】以"金鹏一号"番茄为试材,设T1(V(玉米秸秆)∶V(猪粪)∶V(沙子)=2∶3∶5)、T2(V(玉米秸秆)∶V(猪粪)∶V(沙子)=3∶2∶5)和T3(V(猪粪)∶V(沙子)=2∶3)3个配方基质,以CK1(纯沙)和CK2(纯土)为对照,探讨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添加玉米秸秆和猪粪有效改善了栽培基质的理化性质,且以T2基质的改善效果最好,用其栽培番茄的单株产量较CK1和CK2分别提高了69.51%和43.29%;其次为T1,较CK1和CK2分别提高42.65%和20.61%;T3较CK1和CK2分别提高38.41%和17.01%。3个配方基质的番茄植株生长健壮,株高、茎粗、干质量、叶长、叶宽、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与2个对照相比均有所提高,果实品质得到了改善。【结论】综合考虑各指标认为,玉米秸秆、猪粪和沙子按3∶2∶5的体积比混合,是最适宜的沙地日光温室番茄的无土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3.
探明不同种类叶面肥对柑橘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为柑橘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以柑橘品种“宫川”为试材,设置喷施清水(CK)、磷酸二氢钾(T1)、奇茵(T2)及欧甘(T3)4个处理,比较分析各处理对柑橘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溶肥对果实的单果重、纵径、横径及净重差异不显著。喷施叶面肥后,T1、T2、T3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比CK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T2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最高,分别为9.39%、0.75%,显著高于CK,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CK提高了14.93%,可滴定酸含量比CK提高了19.05%。T2、T3、T1处理的单株挂果数分别比CK高31.59%、16.28%、4.46%;T2、T3、T1处理的每公顷产量分别比CK高12.96%、6.57%、3.00%。结论:喷施叶面肥能提高柑橘果实品质和产量,T2的综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康丽敏 《河南农业科学》2015,(3):108-110,114
为了研究包头地区冬春季不同有机栽培基质对温室番茄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以熟羊粪、菇渣、珍珠岩、熟牛粪及蛭石为基质进行组合,处理Ⅰ—Ⅳ分别为腐熟羊粪∶珍珠岩=1∶1(体积比,下同)、腐熟羊粪∶菇渣=1∶1、腐熟羊粪∶菇渣∶珍珠岩=1∶2∶1、腐熟牛粪∶珍珠岩∶蛭石=1∶1∶1,以土壤为对照(CK)。采用常规方法对不同处理组基质的理化特性、果实品质及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处理Ⅰ—Ⅳ栽培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含量均高于CK,而EC值和p H值则低于CK,EC值和p H值依次均为CK处理Ⅰ处理Ⅳ处理Ⅱ处理Ⅲ,其中处理Ⅲ基质营养最丰富,适合温室番茄生长。处理Ⅰ—Ⅳ栽培的番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番茄红素含量差异均不显著,但均高于CK(P0.01),其中处理Ⅲ最高。处理Ⅲ的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处理Ⅰ、Ⅱ、Ⅳ、CK提高24.05%、6.71%、28.06%、46.05%,其总酸含量则分别降低7.32%、2.56%、7.32%、17.39%。处理Ⅰ—Ⅳ果实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和平均单株产量均高于CK(P0.01),处理Ⅲ的平均单株产量和总产量分别比处理Ⅰ、Ⅱ、Ⅳ、CK增加11.36%、6.19%、9.94%、36.65%和11.36%、6.19%、9.94%、36.65%。4组栽培基质均能改善番茄果实品质,增加产量,其中以腐熟羊粪∶菇渣∶珍珠岩=1∶2∶1的组合为温室番茄栽培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5.
暗管排水对番茄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暗管排水对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在盐碱土中设有不同埋深与间距的暗管,并对番茄生长与果实品质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暗管排水处理后的耕层土壤对改善番茄的外观,增加株高有积极作用,且暗管排水能有效改善番茄品质,各处理Vc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0.25%、-2.21%、14.78%和14.40%,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高7.56%、5.40%、11.02%和4.54%,糖酸比分别比对照高12.78%、7.30%、14.47%和12.08%.结论:暗管的使用可增加番茄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且以8 m间距和0.6m埋深的暗管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植物提取液缓解草莓连作障碍的作用,以‘美国19’为试材,传统生产(常规苗+氯化苦熏蒸土壤)为对照(CK),设T1(处理苗+氯化苦熏蒸土壤)和T2(处理苗+喷施克菌剂1号)2个处理,调查不同处理草莓的生长、果实品质与产量、土壤养分含量与微生物数量、土传病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结果期间,T2处理草莓叶片的光合色素(采收初期)、根冠比、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土壤放线菌数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明显高于T1和CK,在盛果期,同CK相比,T2处理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提高16.92%、26.77%和10.31%,根冠比提高33.93%,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分别提高10.26%、73.66%,土壤放线菌数量提高30.47%,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11.15%和25.77%。同CK相比,T1和T2分别降低草莓苗发病率21%和20.17%;T1、T2的总产量分别提高184.5%和451.2%。采用喷施植物提取液等措施培育无病壮苗,并在生产田多次喷施植物提取液,对防控草莓连作障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增施不同生物有机肥对大棚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生物有机肥的处理均增加了番茄产量,分别达10.05%和8.21%,亩增收益538.62、369.15元;提高了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有机酸和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降低硝酸盐含量,从而提高了番茄果实品质;降低了土壤电导率,提高了土壤pH、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等,从而提高土壤养分和质量。试验中生物有机肥1和生物有机肥2分别含有解淀粉芽孢杆菌、天蓝色链霉菌,具有显著的土壤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蔗糖基聚合物对龙眼果实营养成分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8年生石硖龙眼树为材料,并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在果实成熟期叶面喷施0.5%的蔗糖基聚合物水溶液,研究蔗糖基聚合物对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总糖、Vc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喷施蔗糖基聚合物后第152、0和25天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5.2%、15.6%和7.2%。在果实采收日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Vc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7.2%、9.2%和12.9%;果实百粒重和可食率分别比对照高11.9%和16.4%;蔗糖聚合物处理对可滴定酸含量影响不大。[结论]在龙眼果实成熟期叶面喷施蔗糖基聚合物能明显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果实百粒重和可食率。  相似文献   

19.
平菇菌糠生物有机肥在保护地番茄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建忠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9):1762-1765
以粉宝番茄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几种不同施肥方法对番茄产量、品质、根重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生物有机肥可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施用三元复合肥时番茄的产量最高,施用生物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的产量比施用三元复合肥的分别低6.62%和4.93%。与其他3种施肥方式相比,施入生物有机肥可有效降低番茄内的硝酸盐含量、极显著提高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施肥方式均可提高番茄根的干重和鲜重,但生物有机肥的作用最为明显,有机无机复混肥和三元复合肥次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营养液滴灌量对温室番茄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合日光温室土壤栽培番茄的最优营养液滴灌量。【方法】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金鹏一号"为试材,采用槽式栽培的方法,以常规滴灌施肥为对照(CK),共设5个(T1、T2、T3、T4、T5)渐次递增的营养液滴灌量处理,以T3处理营养液(其中N、P2O5、K2O用量分别为610,270,1 069kg/hm2,用水量为7 500L/hm2)为标准,T1、T2、T4、T5处理营养液用量分别为T3处理的50%,70%,130%和150%,测定不同营养液处理番茄植株营养生长期株高、茎粗以及成熟果实内的可溶性总糖、有机酸、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及硝酸盐含量,并统计各处理的果实产量。【结果】在植株营养生长期,与CK相比,处理T5茎粗增加1.15mm,株高/茎粗降低,番茄植株长势较好;随营养液滴灌量的增加,T1、T2、T3、T4和T5处理番茄果实的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及果实产量呈递增趋势,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T5处理果实产量最高,较CK增加了61.14%。在测定的果实品质指标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以及硝酸盐的含量均随着营养液滴灌量的增加呈先降后增的变化趋势,其中T3处理果实的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T2处理果实的硝酸盐含量最低,而T5处理果实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均最高,其糖/酸值较CK提高了20.22%。对番茄果实品质平均隶属函数值的分析表明,T5处理番茄果实品质的平均隶属函数值最高。【结论】6个营养液滴灌量处理中,T5处理(营养液中N、P2O5、K2O用量分别为915,405,1 605kg/hm2,水为11 250L/hm2)效果最佳,不但可促进番茄植株的营养生长,而且有利于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