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中毒羊与其他动物一样,有时不能辨别有毒物质而误食,从而可引起中毒。采取预防中毒的措施有不喂有毒植物,禁喂霉变饲料饲草,将饲料、饲草晒干保存,贮存的地方应干燥、通风,喂前要仔细检查,如果发现霉变应废弃掉。防止水源性中毒,对喷洒过农药和施用过化肥的农田所排的水,不应当作为羊的饮水。一旦发现羊中毒,首先要查明原因,及时进行救治,排除毒物。中毒的初期可用胃导管洗胃,用温水反复冲洗,以排除胃内容物。如果中毒发生的时间较  相似文献   

2.
<正>1中毒羊与其他动物一样,有时不能辨别有毒物质而误食,从而引起中毒。中毒的初期可用胃导管洗胃,用温水反复冲洗,以排除胃内容物。如果中毒时间较长,应及时灌服泻剂,常用硫酸钠或硫酸镁50~100克。大多数有毒物质常经肾脏排泄,所以利尿对排毒有一定效果,可使用强心剂、利尿剂,内服或静脉注射均可。  相似文献   

3.
<正>1提高羊群整体的健康水平,增强抗病力肉羊采取集约化的方式进行饲养,一定要将其分群饲养,均按照品种、年龄和饲养目的及体质强弱不同等因素分开饲养,并且交由专人负责管理。舍饲羊必须要重视舍内的通风换气工作,另外,也应该保证圈舍的卫生并且对羊只进行合理的饲喂,饲料与饮水的卫生不能忽视。发霉变质及被农药污染的草料更要避免给羊只饲喂,死水和污水不能任羊只饮用,尽量保证饲喂饲料呈多种多样化,同时对精、粗  相似文献   

4.
<正>1合理供给饲料(1)混合搭配。坚持野生牧草、人工牧草和农作物秸秆混合搭配饲喂,保证饲草的多样性和营养的全面性。同时注意饲草的质量,不饲喂发霉变质的饲草料。(2)少给勤添。要把饲草混合铡成2~3cm的草节,上午饲喂草节,下午饲喂颗粒料或草粉混合料。要根据羊的数量合理饲喂,少给勤添。每天饲喂4~5次,每次给草不能超过饲槽高度的最低端,平均每只羊饲喂量不能超过250g。  相似文献   

5.
在饲养辽宁绒山羊时,经常会在放牧过程中遇到羊只误食有毒物质而发生中毒的现象。因为多数都是在归牧后才能发现羊只症状,所以常因不能准确判定毒物性质和错过药物治疗的最佳时间而造成羊只的死亡。根据多年从事辽宁绒山羊兽医工作的经验,在通过瘤胃切开术洗胃的同时移植健康羊的瘤胃内容物是及时、快速治疗该病的最佳方式。在现场对辽宁绒山羊治疗过程中,由于羊的食管较细所用的胃导管同样也很细,造成胃内液体不能被引出体外,所以用胃管对辽宁绒山羊洗胃在现实的治疗中是很难实现的。而只进行瘤胃切开清洗的羊只往往因消化不良等原因恢复缓…  相似文献   

6.
随着秸秆养羊技术在农村的普及推广,养羊户已认识到氨化饲草是喂羊的优质饲草,在农村养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推广氨化饲草养羊过程中,往往由于一部分养羊户对氨化饲草处理不当以及饲喂不善,致使羊食入或吸入过量的余氨,而引起羊氨中毒,给养羊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羊喂氨化饲草要谨防余氨中毒。  相似文献   

7.
正(一)病因羊霉变饲草中毒是羊群在多雨潮湿季节较易发生的一种中毒性疾病,一般羊群发生霉变饲料中毒均是由于羊群采食了发霉变质的饲草而引起。(二)临床症状其羊发生霉变饲草中毒的主要临床症状一般依饲草的霉变程度与羊群采食霉变饲草的多少和采食霉变饲草的时间长短而表现有所不同。一般羊发生霉变饲草中毒后,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食欲  相似文献   

8.
柠条饲喂山羊效果试验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春季将没有发芽的2~3年生柠条Caraganasp.枝切成1~3 cm短节,对波尔山羊、本地黑山羊及波尔山羊杂种羊进行舍饲饲喂试验,经30 d的正式饲养试验,其结果为:柠条代替基础日粮中50%干玉米秸秆,羊只日增重为129 g;柠条代替基础日粮中70%干玉米秸秆组,羊只日增重为122 g;单纯饲喂干玉米秸秆组羊只日增重为128 g;单纯饲喂柠条组羊只日增重为8.33 g(黑山羊)。结果表明,柠条在冬春季可作为羊的基础饲草利用。  相似文献   

9.
尉淑东 《内蒙古草业》2001,13(4):64-64,F003
在饲喂家畜中 ,为了确保饲草料质量 ,应特别注意饲草料利用过程中会有中毒现象发生。归纳以下几种情况。1 饲草料调制方法不当有的饲草 ,主要是青绿饲草 ,由于加上调制方法不合理 ,不得法 ,因而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 ,当畜、禽采食后产生中毒现象。对含蛋白质较高的饲草料 (当蛋白质含量超过 3 0 % ) ,尤其是各种豆类物质中 ,若错误地进行发酵调制 ,使蛋白质在发酵的过程中 ,产生大量的有毒蛋白质的分解产物将会使牲畜中毒。2 饲喂技术不当或对某些饲料利用不合理  长时间单一喂某一种饲草料 ,都可引起中毒病症的发生。例如 :单独和大量长…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秸秆养羊技术在农村的普及推广,养羊户已认识到了氨化饲草是喂羊的优质饲料,在农村养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推广氨化饲草养羊过程中,往往由于一部分养羊户对氨化饲草处理不当,致使羊食人或吸入过量的余氨,而引起羊氨中毒,给养羊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羊喂氨化饲草要谨防余氨中毒。  相似文献   

11.
羊胃肠炎是由于羊采食了大量冰冻或发霉的饲草、饲料,或料中混有化肥或具有刺激性的药物。1病因胃肠炎在一定条件下是消化不良引起并发展的后果。一般来讲,引起胃肠炎的病因有突然改变饲料,喝了污秽不洁的水,精料过多饲草过少。有毒物质和化学药品的刺激如农药、食盐和有毒植物中毒等。长途运输感冒也是本病发生的原因,继发于某些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如击败炭疽、血吸虫病等。  相似文献   

12.
为了节约中小型养殖场在饲喂羊只过程中的人力成本,解决饲料利用率低的问题,试验设计了一套羊只饲喂机器人控制系统。该系统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为主控制器,传感器采集数据反馈给PLC,依托SuKon-4G智能网关搭建云平台,用户不仅可以通过触摸屏对饲喂机器人进行近程控制,还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实现对羊只饲喂机器人行走状态和出料状态远程监控。以撒料均匀度和自然残存率为技术指标,使用玉米饲料和颗粒饲料分别验证。结果表明:羊只饲喂机器人控制系统实现了自动和手动的行走控制和饲料的自动输送分配,在行驶转速为15 r/min、出料转速为120 r/min的条件下,颗粒饲料卸载均匀度为95.325%,自然残存率为1.40%;玉米饲料卸载均匀度为97.951%,自然残存率为1.36%。玉米饲料相对颗粒饲料卸载均匀度更好,自然残存率更低,且在出料转速相同的条件下,料斗中饲料量越高羊只饲喂机器人的自然残留率越低。说明羊只饲喂机器人控制系统实现了行走和撒料控制,满足了中小型养殖场羊只饲喂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秸秆养羊技术在农村的普及推广,养羊户已认识到了氨化饲草是喂羊的优质饲草。在农村养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推广氨化饲草养羊过程中,往往由于一些养羊户对氨化饲草处理不当以及饲喂不善,致使羊食入或吸入过量的余氨,而引起羊氨中毒,给养羊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羊喂氨化饲草要谨防余氨中毒。  相似文献   

14.
羊误食有毒物发生中毒时有发生,本文就羊误食引起中毒的症状及防治与大家做一探讨,仅供参考。1 病因及症状羊误食撒有农药的饲草蔬菜或含氮化学肥料(如氨水、尿素等)、或含有有毒物质的饲料(如新鲜棉叶及棉籽、蓖麻叶和种子、马铃薯茎叶、花果、块根等)、或霉烂、变质饲料,或过多采食精料(日喂玉米1.5千克时的发病率约100%)、食盐和矿物质元素等,均可导致中毒。  相似文献   

15.
1病因分析土壤中含铜量过高或环境污染,导致牧草和饲料中铜含量过高,含有化合物的工业"三废"污染了饲料和牧草,羊吃了被工厂污染了的牧草发生中毒。饲草中矿物质不均衡也会引发铜在羊只肝脏中的蓄积。某些肝毒素植物所引起的肝脏损害,可引发肝脏持续蓄积铜。  相似文献   

16.
霉变饲料中毒多发于每年潮湿多雨季节,羊只食用发霉变质饲料后会出现肠胃炎与腹泻、神经症状,易增加怀孕母羊流产概率,甚至会致使羊只死亡.本文针对羊霉变饲料中毒的临床症状与诊断检查结果进行大体分析,围绕羊霉变饲料中毒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养殖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1中毒中毒的初期可用胃导管洗胃,用温水反复冲洗,以排除胃内容物。如果中毒发生的时间较长,应及时灌服泻剂。常用盐类泻剂,如硫酸钠(芒硝)或硫酸镁(泻盐),剂量一般为50~100克。大多数有毒物质常经肾脏排泄,所以利尿对排毒有一定效果,可使用强心剂、利尿剂,内服或静脉注射均可。  相似文献   

18.
羊瘤胃积食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引起羊消化功能不良的疾病,主要是由于瘤胃内积累的食物过多,使胃壁扩张所致。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不能长期饲喂单一饲草,适当增加羊只活动量,如果发现有病症,必须采取措施及时治疗。本文主要介绍了羊瘤胃积食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诊断、治疗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家兔中毒多是由于人们在饲养过程中所选饲料品质不良、饲料中误加入有毒化学品、饲喂有毒植物或被农药污染的饲草以及用药不当等因素所引起.发病急,死亡率高,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若能快速准确地诊断出中毒病,有利于控制兔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为及时解救和防治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紫花苜蓿(MedicaqosativaL)是各种家畜的上等饲草,利用方式多,适口性好,经济价值高。但在大量饲喂或在播种紫花苜蓿的地上放牧时,可导致绵羊中毒。四川凉山州西昌市某羊场饲喂的11只绵羊因采食过多紫花苜蓿经日光照射后而发生中毒。经我们诊治后,其中9只痊愈,2只死亡。1 发病情况2002年4月25日,四川凉山州西昌市某羊场饲喂的129只绵羊在放牧时采食数量不等的紫花苜蓿,其中11只在采食后2~6h经日光照射相继发病。由于采食紫花苜蓿的量和羊只机能状态不同,病羊的临床表现不一致。2 临床症状在11只病羊中有7只中毒症状较轻。病羊表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