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近几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沙棘研究方面的有关文献,全面地综述了沙棘属植物资源的分类、 分布和国内外沙棘育种情况,归纳并总结了俄罗斯的两个阶段的沙棘育种,并为中国沙棘今后的育种 方向和育种趋势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沙棘杂交育种 选择育种 引种及实生选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生产和科研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植物育种模拟的原理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植物育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表型选择和育种家的经验,分子生物学积累的大量遗传数据使得在基因水平上进行目标性状的选择成为可能,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工具,大量的遗传信息尚未在育种中得以有效利用。模拟方法可以利用各类遗传信息,在育种家进行田间试验之前,对杂交组合的表现、后代选择效果以及整个育种过程进行模拟,提出最佳的亲本选配、杂交和后代选择策略,从而提高常规育种的预见性和效率。本文介绍育种模拟的一些基本原理,包括遗传模型的构建、杂交类型和选择方法的定义等,概述育种模拟工具QuLine的基本功能及其在育种方法的比较、利用已知基因信息的亲本选配和设计育种等方面的应用。模拟方法通过定义复杂的遗传模型和育种方法实现对育种过程的模拟,在更真实的情形下比较不同育种方法的优劣、预测不同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从而为育种家有效利用大量的分子信息和遗传数据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小麦育种工作中使用育种机构与未使用机械结果的比较分析,认为育种机构化对于提高育种效率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增大育种规模,减轻劳动强度,而且可以提高育种试验的精确度,增加对优良基因型选择的机会。认为在育种工作中,应在强调基因资源、育种理论和方法以及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同时,实现育种机械化,扩大育种规模,以提高育种效率。在我国实现育种机械化应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我国具有丰富的沙棘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棘植株可抵御不良环境,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的重要生态树种。沙棘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作为食品原料广泛应用,还具有抗氧化等功效,因此也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和化妆品等。但由于在种植区域内极少发现抗虫植株,沙棘害虫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筛选或培育抗虫性强的优良沙棘品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近年来沙棘抗虫性机制及分子育种工程等内容进行了解析与梳理,并提出以下发展建议:①开展长期野外追踪调查,进而筛选沙棘抗虫植株;②利用抗虫性状寻找抗虫关键基因,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验证,为进一步培育沙棘抗虫品种提供基因资源;③利用组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关键基因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解析沙棘植株的抗虫分子机制;④利用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多种组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抗虫关键基因在调控植株抗虫方面开展生物学功能与作用机制研究;⑤坚持与其他学科交叉分析,将林木遗传育种与其他各学科相结合,从分子、细胞、生态、表型方面综合论述评定,整体上从各个学科相互交融中综合分析林木的遗传机制。旨在为沙棘抗虫基因工程的分子育种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对进一步培育抗虫性质优良的林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宁夏水稻花培育种选择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5年永夏水稻花培育与同期常规育种统计资料的比较,结果表明,经花培育种入选的产量鉴定(品比试验)新品系的选择效率为12.03%,同期常规育种新品系的选择效率为6.20%,花培育种为常规育种的1.9倍;经花培育成的审定品种的选择效率为0.48%,是同期常规育成审定品种选择率0.31%的1.5倍,从两种育种方法育成品种的生育表现分析。花培育种与常规育种有同样好的选择效果,由此可得出,花培育种是非常有效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小麦分子育种主要包括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核心仍然是常规育种手段和方法。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及其技术的应用,可以对育种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提出最佳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策略,从而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分子育种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小麦常规遗传育种开辟了新天地,分子育种将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整合到常规遗传育种方法中,结合表现型和基因型筛选,设计培育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余建章 《新农业》2001,(1):31-31
大幅度提高蛋白质含量的最有效的育种方法应该是轮回选择。但轮回选择的育种年限较长,对于在中短期内想较快实现提高蛋白质含量的育种单位来说是不现实的;而且,轮回选择必须利用雄性核不育系才能获得大量杂交种子,否则难于实现这个育种程序。  相似文献   

9.
浅谈大豆辐射育种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辐射育种是利用物理因素诱发生物遗传物质变异.然后根据育种目标进行选择培育新品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育种方法。如何掌握大豆辐射育种遗传规律和理论及发展动向,需要在实践中研究总结.并逐步发展。以下结合自身实践对大豆辐射育种的研究动向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雄配子选择:一种有用的育种工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配子体(或花粉)选择的育种策略,对育种中配子体选择的三种途径进行了讨论,包括基因型筛选,配子竞争对后代优势的效应,以及繁殖阶段操作对下代孢子体转移性状的作用;同时对育种中利用配子体选择的优点、缺点和本领域进展以及本方法的展望也一起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根据作者长期从事小麦育种的实践和经验,比较和分析了目前我国小麦育种工作中对小麦杂种后代的两种处理方法即系谱法和混合选择法的区别、各自的优缺点。为了进一步提高选择效率,提出了对两种选择方法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人工林培育水平较低,其原因与林木育种领域投入的人力和财力不足、对育种策略的重视和执行力不够等原因有关,导致树种遗传改良最基本的育种循环难以维持,无法支撑树种遗传改良水平持续提升和人工林生产力的提高。本文综合分析国内外林木育种发展经验以及理论和技术成果,提出林木育种策略制定和执行需重视的几点问题:品种具有地域性和时间性以及经济属性,生态价值则属于种植改良品种所产生的附属效益,要制定科学、具体且有一定市场竞争优势的育种目标和育种周期;在此基础上强化树种基本群体、选择群体和育种群体建设与管理,采用科学的试验设计及分析方法保证准确而高效地开展遗传测定和选择,持续推进高轮次育种群体构建,并合理采用促进开花结实、相关选择或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加快交配和选择进程,不断提高基本群体和选择群体遗传品质,甚至实现强优势远缘杂交品种的生产应用。对于能够无性繁殖的树种,可在一定的遗传改良阶段施加理化诱变、染色体加倍处理,进一步增加有益变异积累和利用。而对于已应用于生产却仍有不足的优良品种,可以采用遗传转化和基因编辑等分子育种进一步优化等。其中交配、遗传测定和选择是育种循环的核心以及进一步实施其他育种技术的基础,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持续的坚持。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前人的分裂选择,高低杂交法,穿梭育种的研究结果及我们的育种实践,综述两端育种的理论与现状.认为两端育种利用修饰基因的缓冲作用,在群体内的优劣两端个体间进行多次轮回选择及杂交,开发作物的潜在变异.在选择方法上两端育种利用不同的地理环境,异地间交叉进行选择,选择适应性广的基因型,同时提出在人工创造的上下限两端栽培条件下进行选择的两端选择法及两端育种和生物技术结合应用于今后育种实践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14.
冬枣作为我国的特色树种,其多倍体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文章主要从诱导材料的选择、诱导方法及提高诱导效率的途径等方面对我国冬枣多倍体育种研究进行了简要概述,并提出了冬枣多倍体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比较了田间诱导与离体诱导在多倍体育种过程中的区别,为广大育种工作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小麦育种工作中使用育种机械与未使用机械结果的比较分析,认为育种机械化对于提高育种效率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增大育种规模,减轻劳动强度,而且可以提高育种试验的精确度,增加对优良基因型选择的机会。认为在育种工作中,应在强调基因资源、育种理论和方法以及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同时,实现育种机械化,扩大育种规模,以提高育种效率。在我国实现育种机械化应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作物野生近缘物种、地方品种以及利用它们创制的育种原始种质,具有大量未被育种利用的遗传变异。但是,由于普遍具有明显缺陷、产量潜力低,育种家不愿意用,从而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育种原始种质的利用效率不高,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方法】根据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和以地方品种为遗传背景的染色体工程材料的育种实践,总结建立原始种质的高效育种利用技术体系。【结果】建立了“育种原始种质-顶交-两段选择”育种体系,利用小群体选育出7个新品种,同时利用6RS.6AL易位系选育的含黑麦抗白粉病基因Pm56的新品系参加了四川省区域试验。【结论】顶交可以导入原始种质的有利位点、同时改良综合性状,有利于重组累积不同品种亲本中的有利位点、赶上育种家的遗传改良步伐,也有利于原始种质与其他亲本间不同遗传变异的协调匹配。两段选择降低了选择难度、提高了选择效率,尤其是第一段选择聚焦于淘汰遗传上相对简单的关键缺陷性状,选择标准简单、易操作,而且符合中选标准的植株少,从而选择难度小、工作量小。育种实践表明,基于原始种质的小麦育种技术体系提高了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育种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生产的发展及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对马铃薯育种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育种目标已由高产型转向优质型、加工型等,育种方法也已从常规的杂交选择转为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改良品种,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简要介绍了马铃薯育种的国内外概况及一些新进展的基础上,对恩施州及其西南山区今后的马铃薯育种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世界猪育种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界猪育种在育种目标,性能测定,选择方法与手段等方面有了新进展,本文综述了这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菊花育种研究现状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菊花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传统育种方法仍是菊花育种工作的主要方法,同时菊花分子育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培育菊花新品种开辟了新途径,并获得丰硕的成果。针对当前菊花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并对今后育种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提高玉米种植密度选育自交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育玉米自交系除了要拓宽种质资源外还应改进育种方法提高选择效果,选择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育种工作的效率,通过提高种植密度来选育玉米自交系是近几年来在玉米育种中普遍应用的一个有效的选育方法。通过提高选择材料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