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双版纳是普洱茶原产地,是云南茶马古道的起点区域。位于云南之南,自古至今都是中国遥远边疆的西双版纳,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通过一条条幽深、险峻的茶马古道来完成的。这些茶马古道是千百年来由一条条的古山道、古驿道互相联接、延伸、发展形成的,主要路段还用青石块、青石板铺设。道路在历史上主要由马帮承担运输任  相似文献   

2.
茶马古道:民族文化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称为中国南方"丝绸之路"的茶马古道起源古代的"茶马互市",先有"互市",后有"古道"."茶马互市"足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内容的贸易往来.云南是茶马古道的发源地,云南茶区的各族人民是最早发现、利用茶树的民族.不同民族文化间相互碰撞、交流与融合也赋予了"茶马古道"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云南长期重视对古茶树资源的立法性保护,加强传统制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且在民族茶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创新中形成了云南民族茶文化保护和创新实践模式。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和实地调查,梳理出云南民族茶文化在“保护-传承-创新”3层面的具体实践经验,即以云南古茶树保护为重点的规范性保护、以云南制茶技艺非遗为主的重点保护和传承,以及以云南民族茶文化旅游为特色的融合创新。对古茶树和古茶园的保护是茶生态涵养的重要基础,制茶技艺非遗的保护体现了云南民族茶文化的核心载体,茶旅融合创新开发是促进茶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重要趋势。茶生态、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和茶旅游“五位一体”的云南地方实践,对保育茶文化土壤,保护和传承核心传统制茶技艺,提升民族茶文化的传承力和生命力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远 《福建茶叶》2016,(3):175-176
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同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也是纵贯滇、藏、川等地区的主要商贸通道。其无论是在历史文化发展中,还是在文化景观形成中都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就将针对云南茶马古道遗产的构建进行简单分析,并且就其与茶文化旅游的合作现状进行阐述,提出未来有效的发展对策,以期促进我国云南茶马古道遗产廊道的构建,推动该地区与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结合与合作,从而将我国茶马古道遗产文化和茶文化推向世界,促进两种文化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茶马古道文化品牌是云南地区民族文化的代表,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茶马古道文化品牌的成功运作也为更多的民族文化品牌提供了借鉴。本文通过对茶马古道文化品牌的商业运作管理进行分析,从中获得更有利于文化品牌发展的体验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贾晓雅 《福建茶叶》2016,(6):218-219
在我国,茶饮品作为人们日常的生活饮品深受大家的喜爱,但在古代,茶代表的不仅是日常生活用品,更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内容息息相关,每一代王朝都会围绕茶叶这一看似普通的生活因素而制定许多名目繁多的政策、法规和制度等,而且还被当作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明代时期,茶叶的制作技术有了空前的发展,黑茶、乌龙茶、花茶等种类就是在明代先进制茶技术中产生的名茶。以此为背景,明代的茶叶政策也发生了飞跃性的变革,以榷茶与茶税政策、茶马贸易政策、茶法政策为代表的明代茶叶政策接踵被推出,以此来规范官方茶叶市场、打击私茶经营现象、维持与西北的茶马贸易、扩充军用马匹、通过茶税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等等。一系列的明代茶叶政策的推行,不但保证了明王朝的军事实力,又笼络了西北少数民族的人心,维护了和平与稳定,还增加了财政收入,所以,明代的茶叶政策的变化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卢仙阁 《福建茶叶》2016,(7):304-305
众所周知,茶的原产地是中国,四川、云南一带的山丘自古以来盛产茶。史料记载,早期日本没有茶树,茶是在唐朝时由最澄和尚带入日本,并首先从日本寺院发展起来的。同样日本茶文化也深受我国茶文化影响,然而如今的日本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有很大差异。通过将禅导入茶的精神世界,日本茶道成为日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日本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本文从日本茶道的发展可以看出茶与禅紧密的关系和日本茶道的本质。通过日本茶道中的"和敬清寂"的禅意意境和"禅茶一味"、"一期一会"的精神境界,我们不难看出禅道思想在茶人精神世界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文彦 《福建茶叶》2010,32(11):61-61
<正>今年五一假期,我到云南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旅游,在欣赏旖旎风光时,第一次品尝到了白族的"三道茶"。白族三道茶,是云南大理特有的一种礼俗文化,是大理人迎接宾客、抒发情感、富含人生哲理的独特茶道。白族的三道茶,起源于一段古老传说:很久以前,在大理苍山脚下,住着一位手艺高超的老木匠。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进,中国更加需要传承民族文化。"茶马古道"在云南,始于唐宋时期,开创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之路。茶叶让我们民族文化为西方所熟知,也让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播得越来越远,且越来越有影响力。"茶马古道"的兴起有赖于传统经济的以物易物模式,内地及藏区出产形成互补性,从而造成两地之间茶马的交换,因此,"茶马古道"具有浓郁的茶文化和马匹文化色彩。更深层次讲,"茶马古道"是内地的茶文化与川藏地区马匹文化的交流。而伴随着"茶马古道"文化的交流,内地的民歌和川藏地区的民歌也在进行着交流,从而在音乐上也相互交融,音乐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因此两地彼此之间也形成了良性循环,共建和谐文化社会。  相似文献   

10.
阳耀芳 《茶叶通讯》2009,36(1):44-47
“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内地农业地区与边疆游牧地区之间,进行茶叶运输、茶文化传播与交融的古代大通道。本文在认识茶马古道的历史线路上,探讨“茶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交融、饮茶文化和茶业的发展。并讨论研究了开发“茶马古道”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茶叶》2011,(3):1-1
2月13日下午,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在云茶集团·云南普洱茶交易市场调研时提出,要充分发挥云南的资源优势,在茶产业发展中突出民族文化特色,不断提升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程锋  易招华 《福建茶叶》2016,(8):194-195
大型体育赛事并非只是单纯的体育运动,而是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各个领域。奥运会前后,奥组委茶专委为茶产业与奥运会的融合提供了一系列指导,实现了茶品牌与奥运会的和谐共赢。本文首先从文化内涵和经济目标两个层面讨论了茶产业与奥运会的契合之处,而后阐释了我国茶品牌在奥运会期间的发展情况,最后提出依托大型体育赛事发展茶品牌的科学策略,对我国茶品牌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一、茶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云南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原普洱县,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中心,茶马古道源头,素有"茶之源、道之始"的美誉。普洱茶因普洱府得名,普洱又因普洱茶而扬名天下。宁洱县通过五年的生态茶园建设,2016年底全县共有生态茶园面积9400公顷(其中采摘面积8533公顷)。全县茶园通过有机认证或转换认证面积为1016公顷;通过绿色认证的茶园面积1781公顷;2016年茶园已申报有  相似文献   

14.
茶税在我国不是简单的国家财政收入问题,对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对茶业本身都有直接的影响。有必要对茶税的历史意义和作用进行比较。一、税的起源我国历史上把将实物无偿地交给奴隶主或帝王称作进贡,春季以前奴隶社会君主向臣届或藩属等取得的土特产贡纳叫上贡,把按田地面积等的摊派叫赋,土贡和赋合称贡赋,贡赋为税收的原始形式。春秋时,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各国向臣属征收的军役和军用品称赋,对臣后土地征收的财物称为税。无论贡、赋还是税都是国家收入来源,都有税的基本特征。二、我国古代茶税我国古代茶税起源于何时目前…  相似文献   

15.
民族茶文化在中华茶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茶俗、不同的风情。白族“三道茶”云南白族“三道茶”,久负盛名,茶分三道,味各有异,表达的涵义不一样,泡饮的技艺也独特:第一道称“苦茶”。即先把小砂罐放在炭火上烤热,然后放入一撮茶叶,用手握砂罐,边烤边抖动,待茶叶色泽变微黄色,散发出清香时,立即冲入少许开水,这时“嚓”声如雷,茶水翻腾,如“绣球花”盛开的泡沫溢出罐外,这是吉祥的象征,这叫这一道茶称作“雷响茶”。主人给客人斟茶非常讲究,遵循“酒满敬人、茶满欺人”的专客例规,先在小小茶杯斟入三…  相似文献   

16.
《茶世界》2016,(1)
正2015年12月21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下关茶厂对外贸易有限公司、大理市东方神叶茶文化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普洱茶专业委员会换届会暨二届一次会议在茶马古道重镇云南省剑川县沙溪镇召开。来自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和云南省的50多家普洱茶生产加工企业、普洱茶区域销售代理商和茶叶科研院所的负责人、专家、企业家共70多人出席会议。同时本  相似文献   

17.
以茶叶和马匹为主要交易对象的茶马古道,历史悠久,遍及范围甚广,是我国内地、西南等地区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见证。历史上,作为经济繁荣兴盛、文化交流互动、民族交融发展之道,它在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拉近了民族间的距离,加强了西南边疆的稳固;在当今,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它有着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现实价值。由此,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去考察探究茶马古道的存在,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云南普洱茶是中国名茶之一,也是云南省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普洱茶走出国门是云南开拓国外市场的优势所在。近些年来,云南省普洱茶的出口贸易发展较快,然而在茶叶出口流通过程中也现出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云南普洱茶在出口流通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安全有效的策略,以促进云南普洱茶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郭志清 《福建茶叶》2016,(12):308-309
茶马古道存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历史上内地、西南地区之间进行茶叶与马匹交换而形成的一条至关重要的交通要道,其主要有三条主干道,即滇藏道、川藏道与甘青道,并与其他支线、附线相互交错,形成一定规模的交通网络。茶马古道始于唐朝,衰于清朝,在宋朝与明朝被广泛应用,宋、明也是茶马古道发展的兴盛时期。茶马古道将西南地区的许多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茶叶的运输、茶文化传播促进内地与边疆游牧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增进了西南各民族彼此之间的团结,进而使得祖国的西南边疆更加巩固。茶马古道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甚至一定程度地影响着现代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中国海峡两岸茶业和茶文化交流 ,大力拓展两岸经济文化合作领域 ,以茶会友 ,以茶传情 ,弘扬海峡两岸悠久的茶文化 ,促进两岸茶业事业的发展。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华茶人联谊会、台湾省茶商公会联合会、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茶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于今年 12月在中国乌龙茶 (名茶 )之乡———福建省安溪县举行。交流会的主要议程之一是“海峡两岸茶文化研讨会”。本刊特辟专栏发表研讨会的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