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大棚黄瓜是我区栽培的主要蔬菜,为了防止枯萎病和疫病造成的死秧现象,我站从1990年开始推广应用黑籽南瓜做砧木的嫁接技术,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近两年来,发现嫁接的大棚黄瓜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死秧现象,给生产上造成一定的损失,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
陈书乔  张燕  周芳 《河北农业》2011,(10):29-29
黄瓜疫病俗称死秧或死藤,是一种严重危害和难以控制的病害。无论是露地或保护地黄瓜受害都比较严重。温室、大棚温湿度管理不善,或露地夏、秋黄瓜浇灌过量,常造成大面积死秧、烂瓜。  相似文献   

3.
大棚黄瓜产量高、产值也高,是我当地主栽作物,随着保护地面积的增多,种植黄瓜的越来越多,但是随着面积的增多病害也越来越重。无论是大棚保护地栽培还是露地栽培都会发生一些死秧的现象,严重的造成了绝产绝收。黄瓜的死秧是枯萎病,又称萎蔫病、蔓枯病,是瓜类的重要病害之一。一、黄瓜枯萎病发病症状黄瓜枯萎病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开花结果后发病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白城地区出现不同程度大豆黄叶、死秧现象,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通过对此地区调查,并对我国其他省份具有同样现象地区进行分析,总结了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排除了一些非致病因素,为大豆黄叶、死秧现象发生的防治措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饶阳县南北岩是大棚甜瓜生产的专业村,由于连年重茬种植,部分大棚内甜瓜出现萎蔫死秧现象。通过调查与研究,总结了以下防治方法,供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新疆各地辣椒常在盛果初期突然死亡,一般轻病田死秧5—10%,中病田死秧30—50%,重病田死秧80—100%,严重影响辣椒生产.在哈密地区,辣椒死秧多在6—9月发生,高温和过量灌水往往突然发生死秧.病株开始叶片萎蔫下垂,呈青枯症状,3—5天后叶片变黄全株枯死;其主根、侧根或近土表的茎皮组织,由黄褐色变成黑褐色,并迅速腐烂,地上部分得不到水分供应而死亡.田间浇水过量或大量降雨时,叶、枝亦可发病,果实呈水浸状腐烂,  相似文献   

7.
王大平 《新农业》2006,(2):40-41
我是北宁市吴家乡北湖村菜农,2003年建蔬菜大棚种植尖椒。不知什么原因从2004年秋茬开始我的大棚尖椒得了死秧病,近百米棚秋茬尖椒只卖了几百块钱。听明白人说这是一种土传病害,很不好治。2005年春,秧苗移栽不久又开始死秧,药换了多少种,钱没少花,工夫也没少搭,就是治不住。北宁市大棚蔬菜协会会长李凯知道了这事,他向我介绍正肥丹治蔬菜死秧病有特效,后来又听了技术人员的讲课,坚定了我的信心,我决定用正肥丹试试。奇迹真的发生了,用正肥丹闷棚后栽的秋茬尖椒苗,不但一棵没死,而且长得又壮又绿,果大果多,比哪茬都好,产量大幅度提高,别提有多高兴了。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甜椒死秧烂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及传播途径,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办法,以期为保护地甜椒死秧烂果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黄瓜—菜秧—黄心芹高效栽培模式,并总结了大棚春提早黄瓜栽培、伏菜秧抗热栽培、黄心芹秋冬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北方温室甜瓜的面积逐年递增,为了解决温室甜瓜重茬种植的死秧问题,绝大多数农户采用嫁接技术栽培甜瓜。然而,有些农民虽然采用了嫁接栽培技术,但是甜瓜死秧现象时有发生。经过多年实践,我们找到了引起嫁接甜瓜死秧的主要原因,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农村每家每户都要种植一些露地辣椒,但有的刚开花结果或是辣椒结果期,还没有采收甚至采收很少,就会遇到连续几天阴雨连绵,突然晴天以后部分植株开始是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几天以后就会大面死秧的现象。造成死秧的原因主要是辣椒疫病、根腐病和青枯病等三大土传病害,现把怎么样识别与防治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2.
<正> 大棚春黄瓜加行高矮秧密植栽培是在大棚春黄瓜常规栽培的基础上,以原栽培行为主栽培行,在主栽行之间再加1行黄瓜,矮化整枝,增加前期密度,提高前期产量。当加行栽培获得一定前期产量,且群体叶面积达到一定数量时,将加行拔除,使大棚黄瓜恢复常规栽培密度,保证主栽行后期处于适宜的栽培密度下正常生长,不影响主栽行黄瓜的后期产量。这样不仅提高了前期产量,而且也增加了总产量,使产值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地膜辣椒死秧病的症状,分析了死秧病的发生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辣椒死秧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991 ̄1994年间,研究结果表明,南通市的黄瓜死藤主要由黄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Schl.)f.sp.cucumerinum Owen]与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所致。其中,露地黄瓜死藤主要是枯萎病所致、大棚黄瓜主要是菌核病和枯萎病所致,有些年份黄瓜致病也是致其死藤原因之一;发生规律为:3种病害的盛发期与高峰  相似文献   

15.
黄瓜疫病常造成黄瓜大面积死亡,对黄瓜生产威胁很大,我县以夏、秋黄瓜发病较多。无论是露地或保护地黄瓜受害都比较严重。温室、大棚温湿度管理不善,或露地夏、秋黄瓜浇灌过量,常造成大面积死秧、烂瓜。此病除危害黄瓜外,还能侵染西葫芦、冬瓜、西瓜、南瓜等瓜类。  相似文献   

16.
黄瓜疫病常造成黄瓜大面积死亡,对黄瓜生产威胁很大,我县以夏、秋黄瓜发病较多.无论是露地或保护地黄瓜受害都比较严重.温室、大棚温湿度管理不善,或露地夏、秋黄瓜浇灌过量,常造成大面积死秧、烂瓜.此病除危害黄瓜外,还能侵染西葫芦、冬瓜、西瓜、南瓜等瓜类.  相似文献   

17.
郾城位于黄淮平原区,是小麦主产区,常年种植小麦2·67万hm2左右。近年来,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小麦病虫害发生逐年加重。尤其是小麦生长后期出现不同程度的死秧,严重地块死秧率高达5%以上,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因此,正确分析小麦死秧原因,适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小麦死秧发生率,对于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1小麦死秧原因(1)受纹枯病危害,茎基部坏死影响水分和养分输送引起死秧。近年来,纹枯病已成为郾城区常发性病害,且由于郾城区小麦、玉米多年连作,菌源得以连续积累,加之适宜的发病条件,导致小麦纹枯病常年偏重发生,防效差的地块侵…  相似文献   

18.
徐文颖 《新农业》2007,(7):44-45
辣椒死秧病是保护地辣椒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发展快速为害严重。2004年调查沈阳市沈北新区新城堡村10块地,发病率达100%,除1块地零星发生外,其余各地块死苗率15%~70%,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万多元。2006年在新城堡村调查,田块发病率100%,轻病田占10%,重病田占70%,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19.
辣椒雨涝死秧的病理分析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具有“高温易病,雨涝易死秧”的特点。这几年本地区连续发现暴雨过后辣椒大量死秧。一般田块辣椒死秧率20~45%。从大量的田间调查情况来看,老菜田重于新菜田。重茬田重于轮作田,露地重于保护地,平地重于坡地,常规品种重于杂交品种,暴雨年份重于常年。这几年本地区辣椒死秧和降水量成正比关系。随着暴雨季节的到来,每年7月份开始见点片死秧发生。7月中旬到8月中旬开始焊工发,8月下旬暴雨过后,发生辣椒死秧。辣椒死秧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对秧草研究的不断深入,秧草的营养价值得到了重新评价。新培育的扬中秧草已成为优质特色蔬菜,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扬中秧草的大棚栽培是提高秧草产量、确保秧草均衡上市、满足市场和企业生产需求的重要栽培措施。该文总结了大棚扬中秧草清洁生产技术,包括田块选择、单体钢管大棚搭建、扣棚、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采收、储运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扬中秧草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