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7个杏李品种S基因型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杏李的品种配置和遗传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利用特异性PCR扩增、D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了恐龙蛋等7个杏李品种的S基因型.S基因的PCR扩增结果表明,Ph引物对风味皇后、味帝、味王、风味玫瑰、味厚、恐龙蛋6个品种扩增出1条850bp左右片段;Pe引物对风味皇后、味王、风味玫瑰、味厚、味馨5个品种扩增出1条1100bp左右片段;Pb引物对味帝和恐龙蛋扩增出900bp左右片段;P2引物对味馨扩增出850bp左右的片段.对PCR产物克隆后测序,并通过BLAST比对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风味皇后、味王、风味玫瑰和味厚4个品种的2个PCR产物分别与Se-RNase和Sh-RNase基因的相似性达100%,味帝和恐龙蛋的2个产物分别与Sb-RNase和Sh-RNase基因的相似性达100%,味馨的2个PCR产物与Se-RNase和S2-RNase基因的相似性达100%;结合PCR分析和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了味王等7个杏李品种的S基因型:风味皇后、味王、风味玫瑰和味厚等4个品种的S基因型相同,为SeSh;味帝和恐龙蛋的S基因型相同,为SbSh;味馨的S基因型为SeS2.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不同品种杏李果实香气成分及含量特征,为杏李果实评价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辛醇为内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别对杏李品种‘风味玫瑰’、‘味帝’、‘味王’、‘恐龙蛋’、‘味厚’和‘风味皇后’的果实香气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根据香气阈值确定杏李各品种的香气值和特征香气。【结果】6个品种的果实中共检测出6大类77种化合物,包括9种醇、16种醛、29种酯,9种内酯、4种萜和10种酮。6个杏李品种均含有己醇、甲基庚烯酮、苯乙酮、己醛、辛醛、5-羟甲基糠醛、苯甲醛、γ-癸内酯和芳樟醇,香气种类由多到少依次为:‘风味玫瑰’‘味王’‘恐龙蛋’‘味帝’‘风味皇后’‘味厚’。杏李果实香气相对含量为37.22~277.05μg·kg~(-1)FW,平均含量为114.95μg·kg~(-1)FW,香气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味王’、‘风味玫瑰’、‘味厚’、‘味帝’、‘风味皇后’、‘恐龙蛋’。6个杏李品种中,醇类和内酯类含量最高的品种为‘风味玫瑰’,醛类和酮类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味厚’,酯类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味王’,萜类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味帝’。‘风味玫瑰’的特征香气成分种类最多,有己醇、癸醛、乙酸丁酯、醋酸辛酯、己酸丁酯、己酸乙酯、γ-己内酯、γ-癸内酯和芳樟醇9种;‘味帝’的特征香气成分有己醛、壬醛、辛醛、乙酸丁酯和芳樟醇;‘味王’有己醇、乙酸丁酯、乙酸己酯、己酸丁酯、己酸乙酯、γ-癸内酯和芳樟醇7种特征香气,其中乙酸丁酯的香气值达到877.72μg·kg-1FW;‘恐龙蛋’的特征香气成分有己醇、己醛和辛醛;‘味厚’的特征香气成分有己醇、己醛、辛醛和芳樟醇;‘风味皇后’的特征香气成分有己醛、辛醛、反式-2-壬醛和芳樟醇。在风味方面,‘风味玫瑰’和‘味王’果实风味以杏香味为主,并伴有少量李香味;‘味帝’以李香味为主,并伴有少量杏香味;‘恐龙蛋’、‘风味皇后’和‘味厚’具有明显的李香味特征。【结论】杏李果实香气资源丰富,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风味玫瑰’和‘味王’属于酯香型品种,‘味帝’、‘风味皇后’和‘味厚’为萜醛混合香型品种,‘恐龙蛋’为醛醇混合香型品种。本研究筛选出‘风味玫瑰’和‘味王’2个高酯型品种,1个高萜类品种‘味帝’和2个高醛类品种‘风味皇后’和‘味厚’。  相似文献   

3.
杂交杏李的适生性、结果及病虫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1年春,南阳市林业局与中国林科院经济林中心合作,引进了国家"948"项目中的美国杂交杏李7个品种,分别是:味馨、味王、恐龙蛋、风味皇后、味厚、味帝、风味玫瑰。为了指导果农科学引种发展,笔者对杂交杏李的原引种地南阳市所推广的7个品种的适生性及结果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4.
美国杏李的高效丰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美国杏李是杏与李多次杂交而培育的新兴高档水果。河南省西峡县依托国家“948”项目,于2000年引入味馨、味厚、味王、味帝、恐龙蛋、风味皇后、风味玫瑰7个品种,经4年的栽培试验,认为该树种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品质好,具有杏的  相似文献   

5.
杂交杏李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杏李是美国经过70年研究,通过杏、李种间多次杂交培育出的新兴高档水果。2001年3月,中国林科院南阳林业高新科技示范围与中国林科院经济林中心合作,在国家“948”项目的资助下引进了味馨、味王、恐龙蛋、风味皇后、味厚、味帝、风味玫瑰7个杏李品种共计936株。观察结果表明,杏李具有果色艳丽、风味香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耐贮藏及适应性、抗逆性强等优点。经过近两年对杏李生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实现了单株第二年全部结果,且获得株产8-12公斤的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6.
美国杏李是将具有独特优良性状的李和杏进行多次复杂的种间杂交而培育出来的果树新品种 ,具有果大、色泽艳丽、含糖量高、风味独特、高产稳产、耐贮藏、病虫害少、适应性强等特点 ,主要引进品种有红天鹅绒、皇家天鹅绒、红绒毛、风味玫瑰、味馨、味帝、皇后、恐龙蛋、味王和味厚。  相似文献   

7.
美国杂交杏李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杂交杏李是中国林科院在国家“94 8”引进项目资助下 ,首次从国外引进的杏李种间杂交新品种 ,共有 7个品种 :风味玫瑰、味馨、味帝、风味皇后、恐龙蛋、味王和味厚。这些杏李杂交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强 ,结果早 ,果大、果实口感好 ,营养丰富 ,高产稳产 ,耐贮藏 ,用途广泛 ,经济价值高等优良特性。为使这一新品种尽快走向市场 ,当务之急是快速繁育优质壮苗、满足广大种植户需求 ,经过我县两年来的试验推广 ,总结出一套美国杂交杏李快繁技术 ,实现当年育种、当年嫁接、当年出圃。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 苗圃地选择应选择交通方便、排灌设施齐…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引进的风味玫瑰、味帝、味厚、恐龙蛋杏李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杏李在麻江地区是适应的;品种闻在生长和开花方面存在差异,目前生长最好的是恐龙蛋,其次是表现开花结实早的风味玫瑰,味厚生长最差;杏李品种的物候随年际闻温度的变化会出现变化;不同的管理水平对杏李的生长影响较大,适宜的栽培管理措施有利于生长和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9.
新疆林科院阿克苏佳木试验站,2004年引进杏李优良品种7个,经过测试,筛选出“恐龙蛋”、“味帝”2个主栽品种和1个授粉品种——“风味玫瑰”。这3个品种具有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特性。其中“恐龙蛋”、“味帝”在2010年12月通过自治区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风味玫瑰”在2012年12月通过自治区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  相似文献   

10.
杏李是杏和李种间杂交种。美国农业科技人员自上世纪40年代开始进行杏和李杂交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攻关,于上世纪90年代成功培育出杏李杂交种。目前世界上杏李栽培面积较少,经对7个品种进行栽培试验,认为风味玫瑰、风味皇后、恐龙蛋、红天鹅绒4个品种表现较好,具有风味香甜,果色艳丽,耐贮运,早年丰产性和抗逆性强等优点。平均每hm^2产量可达2.5万kg。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薛松  李志荣  倪翠萍 《防护林科技》2004,(Z1):92-93,105
在原有种植试验的基础上 ,选择适宜树种和模式对洪泽湖大堤防护林进行规划更新。在充分考虑防护功能的同时 ,注重堤防美化、生态保护和投资效益 ,适应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牡丹江野生百合科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现代林业的核心,我国林业应走可持续经营带动多目标、多功能经营的超常规发展道路。文章提出了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若干策略,以加快中国林业与国际林业同步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7.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9.
沙棘嫩枝扦插的病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自知  王星 《沙棘》2003,16(4):23-24
沙棘嫩枝扦插育苗是在特定的高温高湿条件进行的,插条很易受到真菌、细菌和病毒的侵染致病。经多年育苗推广的实践,介绍了插条常见病害的发病时期、症状和防治措施,并提出了运用合适的水分管理技术和有针对性的应用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思路,可供生产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沙生植物是沙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沙地基质流动性对沙生植物的生长与分布有重要影响。而沙生植物也形成了对其特殊的生态适应对策。文章从4个方面回顾了我国沙生植物的生长对沙地基质流动性响应的主要研究进展,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分歧,并分析了沙生植物的生长与沙地紧实度及相关的主要生态因子之间的互馈关系,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的研究方向及内容,旨在为干旱半干旱沙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中防风固沙植物种选择、合理配置、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