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查清我省天牛科昆虫种类、分布、为害,以利于防治、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开展,几年来笔者陆续进行了天牛科昆虫的整理和鉴定工作。已发表三份名录,包括锯天牛亚科23种,幽天牛亚科9种,花天牛亚科6种,天牛亚科97种,瘦天牛亚科2种。本文仍为天牛亚科,共记载41属,96种。其中中国新记录5种,云南新记录25种。  相似文献   

2.
调查北美栎树害虫及其天敌昆虫发生种类,为北美栎树害虫的预测预报及可持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踏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江西省北美栎树害虫及其天敌昆虫种类.结果表明,北美栎树害虫有88种,隶属于节肢动物门2纲6目41科.为害严重的害虫以栎奥象、栗大蚜、星天牛和云斑白条天牛为主,前三者主要为害苗期,后者主要为害成林期.天敌昆虫有22种,主要天敌昆虫是二星瓢虫、异色瓢虫、聚纹双刺猛蚁、黑蚂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采自甘肃的膜翅目广腰亚目植食性昆虫标本的分类鉴定,发现1个科学新种:短鞘茸蜂;3个甘肃特有种,1个中国新记录种,3个甘肃新记录属,1个甘肃新记录种;2个甘肃广腰亚目新记录总科:棒蜂总科和茸蜂总科;3个甘肃广腰亚目新记录科:棒蜂科、茸蜂科和项蜂科;3个甘肃新记录亚科:大棒蜂亚科、茸蜂亚科和项蜂科.列出甘肃膜翅目广腰...  相似文献   

4.
“天敌释放”是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重要机制之一。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是一个世界性的外来入侵种,在原产地有多种天敌昆虫。本文初步研究了喜旱莲子草在入侵地的昆虫群落物种多样性、天敌昆虫类型及虫食特征。对生长在天目山低海拔地区的池塘和陆地2类生境中的喜旱莲子草单优势种群落中的昼行性昆虫群落进行了取样调查。采用扫网法捕捉昆虫,并对网捕昆虫鉴定至科;种名没有鉴定,但每科下均为1种。主要结果是:在样地中共捕获昼行性昆虫58头,隶属于5目6科6种。样本数量较多的有,蝗科(40%)、蝇科(22%)和卷蛾科(12%)。除昆虫密度外(1.8头.m^-2与4.3头.m^-2),水、陆2类生境中昆虫群落的物种丰富度(6和5)、多样性指数(2.25和2.09)和均匀度指数(1.26和1.30)均无明显差异。取食喜旱莲子草的昆虫只有蝗科和卷蛾科各1种。水、陆生境下叶片虫食类型有差异,水生生境中以缘食状或孔洞状为主(蝗虫所食),而陆生生境中以缘食状和透明膜状为主(蝗虫与蛾类所食)。与文献中报道的喜旱莲子草原产地天敌昆虫群落的结果比较可知,入侵中国的喜旱莲子草在天敌昆虫物种丰富度及专化天敌昆虫种类两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天敌释放”效应。失去天敌昆虫的"下行"控制作用可能是其成功入侵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槐豆木虱发生与主要环境因子关系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槐豆木虱的发生主要与温度、风、寄主、害虫、天敌以及生产活动关系尤为密切,在国槐上调查发现,槐豆木虱的捕食性天敌昆虫有5目8科17种及多种蜘蛛,其中异色瓢虫种群数量占其他瓢虫种群数量的80%以上,在自然状态下完全能够控制槐豆木虱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6.
综合治理与常规防治枣园天敌昆虫的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9— 2 0 0 1年对山西太谷地区综合防治枣园与常规防治枣园天敌昆虫的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综合防治枣园中发现有 8个目、2 5个科、5 8个种和 5 0 0 9个天敌的个体数 ,而在常规防治枣园中发现有 8个目、18个科、2 7个种和 1911个天敌的个体数。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综合防治枣园天敌的科、种及个体数显著大于常规防治枣园 (P <0 0 5 )。枣园中天敌的优势种是枣盲蛇蛉、七星瓢虫、晋草蛉、桃小甲腹茧蜂和蚧金小蜂。在综合防治枣园中 ,主要天敌昆虫的优势度显著大于常规防治枣园 (P <0 0 5 )。天敌昆虫各群落的生态优势集中性在两区不同生育期基本上趋于一致 ,综合治理区主要类群的优势集中性几乎总是大于常规防治区 ;综合治理区天敌昆虫群落和捕食性亚群落的多样性与均匀度较常规防治区有明显 (P <0 0 5 )的提高 ;在综合治理区 ,影响群落多样性的主要成分是种类丰富度 ,在常规防治区 ,影响群落多样性的主要成分既有种类丰富度 ,又有均匀度和个体数。  相似文献   

7.
天敌昆虫已成为我国可持续治理林业害虫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详细介绍了赤眼蜂、缨小蜂、管氏硬皮肿腿蜂、蒲螨、花绒寄甲5种寄生性天敌昆虫和瓢虫、草蛉、郭公虫、步甲4种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发展历史与应用研究现状,指出了天敌昆虫在重大林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正> 蝽科昆虫大多是林木和农作物的害虫,只有少数是害虫的天敌,与人类的关系甚为密切。最近作者对湖北省林科所、湖北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及湖北省农牧厅植保总站收藏的标本进行了整理,鉴定得出湖北蝽科昆虫113种,发现其中有74种为湖北省新纪录(包括一新种),分属6个亚科,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系统调查观光桃园昆虫群落结构及其优势种的时空生态位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昆虫群落结构丰富,桃园有昆虫9目25科34种,桃蛀果蛾、梨小食心虫、桃蛀野螟、桃潜蛾、桑白盾蚧、桃蚜、小花蝽、异色瓢虫、黑带食蚜蝇、叶色草蛉、黑缘红瓢虫等是桃园昆虫的优势种.昆虫群落物种数、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随时间变化而波动.生态位宽度在害虫亚群落中为:桑白盾蚧>桃蚜>桃潜蛾>梨小食心虫>桃蛀野螟>桃蛀果蛾,天敌亚群落中为:黑缘红瓢虫>异色瓢虫>黑带食蚜蝇>叶色草蛉>小花蝽.黑缘红瓢虫与害虫的生态位重叠值均较大,而且与桑白盾蚧在时间上的同步性和空间上的同域性均优于其他天敌,是桃园天敌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0.
天牛科昆虫是危害严重的林业害虫,给林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昆虫信息化合物的鉴定及应用,在害虫综合治理(IPM)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已从100多种天牛科物种中鉴定出信息化合物质,天牛亚科(Cerambycinae)、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和椎天牛亚科(Spondylidinae)鉴定出雄性天牛的聚集信息素组分,花天牛亚科(Lepturinae)和锯天牛亚科(Prioninae)物种主要是鉴定出雌性天牛释放性的性信息素组分。这些信息素组分在不同亚科、不同属和种之间重叠率高,同一种组分可以在多种天牛物种中发挥作用,调节昆虫行为活动的信息化学物质在害虫治理中具有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对国内外已研究的天牛科信息素组分进行系统分析,可为今后鉴定新的天牛科信息素组分提供依据,加快我国天牛科信息素组分鉴定和应用进程。  相似文献   

11.
在松枯损木树皮下生息的昆虫,除松褐天牛、象鼻虫、小蠹虫及其天敌外,还有取食木屑和虫粪的昆虫、食菌昆虫、以树皮下为匿所和越冬场所的昆虫,以及它们的天敌,共同构成非常复杂的昆虫相。松蛀虫的天敌昆虫所属的科属范围很广,经鉴定了的31种天敌(表1)可区分为寄生性和捕食性两大类,膜翅目的姬蜂科、茧蜂科、金小蜂科和肿腿蜂科属于前者,其  相似文献   

12.
采用踏查和灯诱等方法,系统调查了徐州市林业害虫的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类、寄主和分布等情况,并根据分布范围和成虫标本采集总数,将捕食性天敌种类划分为优势种类、常见种类和稀有种类。调查结果显示,徐州市共有捕食性天敌7目26科107种,对比历史上已有记载的7目15科49种,此次仅调查到26种,另新增记录58种。调查到的84种捕食性天敌(隶属于7目25科)中,在全市分布较广的常见种类达41种,其余43种为稀有种类,仅分布在1—2个县(市、区)。41种常见种类中,分布广且成虫标本数超过10枚的优势种类共14种,分别为半翅目的暴猎蝽、褐负蝽,鞘翅目的绿步甲、黄斑青步甲、中华婪步甲、黑缘红瓢虫、异色瓢虫、十二斑褐菌瓢虫,膜翅目的陆马蜂,双翅目的黑带食蚜蝇、中华食虫虻,蜻蜓目的黄蜻和脉翅目的中华草蛉及螳螂目的中华大刀螂等。该调查首次系统查明了徐州市捕食性天敌昆虫的种类,初步掌握了它们的寄主、分布和发生等资源现状,为开展美国白蛾和杨小舟蛾等重要林业害虫的本土捕食性天敌昆虫生物学特性和保护利用技术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中华草蛉与异色瓢虫的幼虫和成虫种间以及各虫态天敌昆虫共存情况下的竞争干扰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中华草蛉幼虫与异色瓢虫幼虫竞争干扰明显,在共同捕食时中华草蛉幼虫占优势,成虫间竞争干扰以异色瓢虫捕食蚜虫优势明显大于中华草蛉.2种天敌昆虫各虫态共同捕食蚜虫时高龄幼虫及成虫捕杀低龄幼虫竞争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厦门市林木天敌昆虫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接采集、引诱采集、室外纱笼饲养采集、室内饲养采集等方法,对厦门市天敌昆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厦门林木天敌昆虫已鉴定的有7个目、25个科、70种,其中多数种为天敌昆虫。了解这些天敌昆虫的生活习性,有助于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我省枣、柿大害虫——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的几种主要天敌,即1.捕食性天敌: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Pallas)]和红点唇瓢虫(Chilocorlls kuwanaeSilverstri)等瓢虫;七点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 Wesm.)和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 Tjeder),以及粉蛉等脉翅目昆虫。2.寄生性天敌主要是赛黄盾软蚧蚜小蜂(Coccophagus ishii Compere)和跳小蜂科之一种(Blasto-thrix sp.)。  相似文献   

16.
2004~2006年在北京市丰台区3个贮木场对8个树种的木材进行了有害生物及其天敌昆虫调查,共采集并鉴定各类木材有害生物1目3科、9属12种,其中小蠹科6种、天牛科5种、吉丁科1种;采集有害生物天敌5种。该文分析了木材携带有害生物的潜在危害,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l988~l991年对黔东南林区118块标准地及98个地下坑的森林病虫普查和产地检疫普查,采集标本,7586号,整理分类鉴定出森林昆虫共计571种,分属于70科418属;森林昆虫天敌160种,分属于29科118属:森林病害78种,其中真菌64种、病毒1种、类菌质体1种、其它12种。  相似文献   

18.
崆峒山昆虫群落及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崆峒山昆虫群落的组成及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崆峒山有昆虫16目,107科,466属,909种。鳞翅目、鞘翅目为优势目。有天敌昆虫9目、32科、70属、160种,其它种类昆虫与天敌昆虫之比为4.7∶1,天敌自然控制害虫的作用显著。还有一些具有经济、药用、食用、传粉、观赏价值的资源昆虫。鉴定出甘肃省记录种79种。(2)崆峒山昆虫丰富度指数变幅较大,种类和数量都占优势的鳞翅目丰富度指数最大,d=58.76;鞘翅目居第2位,丰富度指数d=30.26;丰富度指数的变幅为58.76;崆峒山昆虫的丰富度指数与优势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对于鳞翅目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最为详细。本文阐述鳞翅目昆虫性信息素活性组分的最新分类进展,根据其化学结构可分为TypeⅠ、TypeⅡ、TypeⅢ、Type 0 4类。其中:Type I为分子结构具有末端功能团的C10-C18醇、醛、醋酸酯类化合物,分布于多个鳞翅目总科中; TypeⅡ为C17-C23的不饱和碳氢化合物以及相对应的环氧衍生物,广泛分布于尺蛾总科中; TypeⅢ为携带1个或多个甲基分支的C17-C23化合物,仅出现在少数的鳞翅目昆虫中;而Type 0为与植物挥发物结构类似的短链仲醇或酮类化合物,分布于进化上较为原始的昆虫中。尺蛾总科作为鳞翅目昆虫的第三大科,目前共计93属158种尺蛾的性信息素组分得到鉴定,其性信息素组分中除了姬尺蛾亚科以TypeⅠ为主以外,灰尺蛾亚科、尺蛾亚科、沙尺蛾亚科、花尺蛾亚科、星尺蛾亚科均是以TypeⅡ为主。尺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组分碳链较长,结构复杂,多数为不饱和烃类化合物(TypeⅡ型),严重影响了全球尺蛾类性信息素组分的化学鉴定及野外应用,通过分析对已鉴定的尺蛾性信息素组分及结构特征,明确其性信息素组分化合物的双键位置、环氧结构和手性构象,以及在各亚科、属、种之间的分布特征,并探讨我国重要尺蛾(茶尺蠖、国槐尺蠖、银花尺蠖、油桐尺蠖、春尺蠖等)的性信息素研究情况,可为今后鉴定未知尺蛾性信息素活性组分,以及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对尺蛾类害虫进行有效的绿色防控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是内蒙古重要的造林树种,油松大蚜(Cinaraformosana)是危害油松的害虫之一,利用天敌昆虫来防治油松大蚜是重要的有效途径,因此,调查油松大蚜的天敌昆虫是非常必要的。在和林格尔县和武川县,对油松大蚜及其主要天敌的虫口密度和天敌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室内饲养测定了天敌昆虫日均捕食量。结果表明,样地内油松大蚜的主要天敌有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七星瓢虫(Coccinellaseptempunctata)、双钩齐褐蛉(Kimminsiabihamita Yang)、伪郭公虫(Sasajiscymnustsugae)等6种,室内饲养异色瓢虫日均捕食量为23.8头,双钩齐褐蛉幼虫日均捕食量为15.1头,伪郭公虫日均捕食量为11.9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