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根据不同类型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特点,采用调查分析法,在现场勘测和分析相关资料、文件的基础上,分析了迪那凝析气田地面工程水土流失与自然水土流失的关系,研究了典型项目区的水土流失,预测了水土流失面积。结果表明,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将扰动原地表面积674.02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造成设施水土保持功能的丧失或者降低的总面积高达674.02hm^2。研究结果为迪那气田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以甘肃玉门昌马第二风电场工程为例,结合风电工程的特点,根据施工布局特征划分防治分区,分区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通过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的有机结合的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力求形成有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达到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国电宿迁2×660MW机组工程为例,通过对本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现状的了解,在全面勘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将本项目划分为7个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厂区、码头区、厂外工程区、进厂道路区、灰场区、供电线路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并就各防治分区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为该地区同类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S212线金昌至永昌公路工程的基本情况及项目区自然概况、水土流失特点,针对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分区进行防治,针对不同地貌类型、侵蚀类型,采取工程、植物、临时措施相结合,综合防治,使各项指标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江油市500kV输变电工程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巨大,以江油500kV输变电工程为例,分析了该类型工程的各工程区引起的水土流失的机理,并对各工程区的水土流失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江油500 kV输变电工程的施工期为水土流失防治重点时段,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站内区,其次是进站道路区、塔基区、牵张场区和塔基施工临时占地区,工程建设中各区均将产生巨大的水土流失。根据各分区施工期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风电场工程建设周期较短,但对原地貌扰动强度很大,且植被破坏点多面广,水土流失呈现点线面侵蚀并存、水蚀与风蚀共存的特点。文章以河南省洛阳樊村风电场工程为例,结合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验收技术评估工作实践,对豫西丘陵区风电场工程水土流失特点、防治分区、措施体系进行分析,通过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的结合,有效地防治了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7.
生产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都会遇到水土流失的问题,合理布设防治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小施工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损害.生产建设项目中涉水工程有一定的特殊性,要针对其项目特点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本文以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综合货运码头工程为例,通过分析该涉水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其效果,为同类涉水工程建设过程水土流...  相似文献   

8.
在详细了解 G219线新藏公路支线巴嘎至普兰(斜尔瓦)公路改建项目所处的西部脆弱环境条件的基础上,依照水土保持有关法律及规范,确定了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范围和防治分区。结合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预测了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及危害。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工程体系以及相应的分区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坝上生态脆弱区风电场建设施工期水土流失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艳梅  宋玲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01-5002
根据河北康保卧龙兔山风电场的工程和施工特点,确定水土流失预测时段为3 a。在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新增水土流失量将是地貌自然水土流失量的2.0倍,水土流失量增加幅度最大的是弃渣(土)场,增加了4.7倍,施工道路和风机区扰动地表面积较大,新增水土流失量绝对值较大。风电场在建设过程中必须采取严格的水土保护措施避免在短期内造成水土流失的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特点,结合灌区的自然与社会状况,对该灌区水土流失防治范围进行划分,预测水土流失情况,初拟灌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和防治目标,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为类似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小水电站工程的实施必然会对工程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带来负面影响。以花坪河水电站工程为例,对小水电站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预测,提出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为保证小水电站工程的安全发电、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陕西省铜川市生态文明建设与水土保持为例,从生态文明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水土流失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探讨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四大作用,即水土保持是综合防治蓄水减沙的根本性措施;枢土保持改善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水土保持缓解水资源供需平衡的矛盾;水土保持是改善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并提出了水土流失治理与加快生态建设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3.
防控与治理水土流失是一项事关生态环境安全、经济社会和谐和城乡建设的重要工程。近30年来,福建各地对不同类型的土壤侵蚀和不同模式的水土保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仅构建了水土保持学科的主要框架,而且经过不断实践,相关理论研究与集成技术应用取得良好成效,尤其在土壤侵蚀预测预报、农田土壤综合保育、山地水土流失防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分析了福建省水土流失的防治现状与特点,总结水土流失治理的经验与模式,并提出思路与对策,以期为强化防控与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输变电工程建设及其营运对变电站场和线路工程区及周边局部区域的水土资源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就输变电工程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生物、水土保持的影响,工程活动可能带来的外来物种入侵生态风险等进行综述分析,并通过地处亚热带地区的广东沿海某500 kV输变电工程项目的实际案例,总结了防控输变电工程土壤侵蚀等环境影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结合露天石矿开采建设的实例,对露天石矿开采项目建设会产生的水土流失进行预测及危害分析,并确定了总体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分析了水土流失监测重点及水土保持措施功能,总结了露天石矿开采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在查清牡丹江流域中下游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和特点,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角度,对预防监督、生态监测、技术支持等内容进行了论述,结合耕作、林草、工程措施提出了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模式,对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进行了详尽分析。结果表明,其各项效益显著,且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卢氏县杜关河项目区位于三门峡市水源地卫家磨水库集水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和水质污染.在对项目区基本情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和措施布设方案,并对治理效益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纪岚  王琦  皮月  李乐静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2):147-149,157
为研究江苏省泰州市生态旅游区的水土流失情况,运用侵蚀模数法和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分析、评价该区域的土壤侵蚀状况。结果表明:泰州市生态旅游区在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侵蚀等级为Ⅱ级,若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水土流失强度和流失量将会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9.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华 《北京农业》2011,(9):206-207
分析了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不同,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有利于农田生产,提高生产力。只有坚强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好的保护我国的生态资源。  相似文献   

20.
宁夏南部山区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是我国水利侵蚀一级地区。在这一地区进行平田整地、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生态防护林工程等土地整理工程,若实施不当,极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文章提出了土地整理工程要合理安排工期,合理取、填土并做好防护措施,优化各工程实施方案,采取相应生物措施,制定行之有效水土保持方案等措施,使土地整理项目为宁夏南部山区产生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