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文章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EKC曲线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山东省1981~2007年的经济和环境数据,通过建立人均实际GDP与污染物排放量之间的对数和多项式模型,具体分析了典型环境指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山东省在研究时段内(1981~2007),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实际GDP之间呈倒"U"型关系,而SO2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及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与人均实际GDP之间呈"三次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2.
根据海南省1988-2010年经济与环境数据,分析全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建立关于海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计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曲线特征不完全符合典型的EKC特征,海南省的污染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呈双对数曲线特征。通过对模型曲线分析,发现仅有工业烟尘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关系符合倒U型,并早已处于曲线下降段。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废气中SO2排放量这4项环境指标与人均GDP的关系均不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其中,工业固废产生量的曲线呈U型,且现在处于曲线的上升段;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废气中的SO2排放量的曲线呈N型,也都处于曲线的上升段;工业废气排放量的曲线则呈现倒N型,曲线也处在上升段,预计在2012年出现转折开始进入下降通道。从研究结果上看,海南省的环境质量演变同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良好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以安徽省19912013年环境污染指标和人均GDP的统计数据,建立了人均GDP与环境污染水平(工业"三废"排放量)之间的计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评估与预测了人均GDP增长与工业"三废"排放量的关系。研究发现,安徽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比较特殊。安徽省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曲线不同于传统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呈现出一种"U型+倒U型"的发展趋势;人均GDP与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曲线和人均GDP与工业废气排放量曲线则呈现出一种三次回归方程,目前呈现出单调的增长趋势,且尚未达到转折点。在回归模型的基础上预测安徽省人均GDP分别达到3421元和5189元(1978年价格)时,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和工业废气排放量将开始分别呈现逐步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安徽省1991~2013年环境污染指标和人均GDP的统计数据,建立了人均GDP与环境污染水平(工业"三废"排放量)之间的计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评估与预测了人均GDP增长与工业"三废"排放量的关系。研究发现,安徽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比较特殊。安徽省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曲线不同于传统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呈现出一种"U型+倒U型"的发展趋势;人均GDP与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曲线和人均GDP与工业废气排放量曲线则呈现出一种三次回归方程,目前呈现出单调的增长趋势,且尚未达到转折点。在回归模型的基础上预测安徽省人均GDP分别达到3421元和5189元(1978年价格)时,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和工业废气排放量将开始分别呈现逐步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5.
赵青林  毛伟  彭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643-2645
选取1986~2006年中国青海省的经济与环境数据,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为基础,采用SPSS软件建立了人均GDP与4种环境指标的模型,对青海省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青海省经济-环境关系不完全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型特征,工业废水排放量拟合曲线呈正"U"型,废气排放量拟合曲线表现为U曲线的右半部分,SO2与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拟合曲线则呈正"U+弱倒U"型曲线;青海省水环境和大气环境污染进一步恶化,SO2与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出现弱转折点,近年来有下降趋势。提出了改善环境质量的建议:优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格局,加大环保投入,积极开发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价值,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6.
渭河关中段水环境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河流的水环境安全进行评价,评价出沿河城市对河流水环境安全的影响情况,以渭河关中段即渭河所流经宝鸡、咸阳、西安和渭南4个城市段为例,选取2000 ~ 2013年各市与水环境安全有关的14个指标为研究对象,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利用综合指数评价法,计算4城市段水环境综合安全指数及影响水环境安全程度的权重值,并以此评价渭河关中段的水环境安全,找到影响水环境安全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00~ 2013年间渭河关中段的水环境安全状态基本在"较差"和"良好"两个安全等级间波动;2011年之后关中段水质呈逐步上升趋势;适当增加人均绿地面积、适当减少化肥的施用将有利于渭河关中段水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郭文  孙涛 《湖南农业科学》2012,(23):117-120
近年来,农业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畜禽养殖的粪尿的随意排放以及农作物秸秆的不合理利用带来了严重的农村面源污染。结合环境"EKC"理论,立足于农村经济发展,将农村人均GDP作为研究指标,改进了相关研究中选取整体人均GDP指标的局限。实证分析了江苏省2001~2010年的农村经济发展与面源污染的关系,结果验证了环境"EKC"假说,即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面源污染呈现出了倒"U"形关系。另外,化肥和农药污染的曲线拐点值分别为2.13和1.97,2010年实际人均GDP已经与曲线的拐点值很接近,表明化肥和农药带来的污染已经逐渐趋于平缓;而畜禽粪尿污染的曲线拐点值为3.44,远大于2010年实际人均GDP,表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畜禽粪尿带来的污染将严重恶化,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污染物排放的环境Kuznets曲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5~2006年福建省环境经济数据,通过对福建省三废的排放量与人均GDP进行回归模拟,构建福建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的计量模型,从而对福建省污染物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人均生活污水排放量与人均GDP的曲线呈直线型;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人均废气排放量、人均工业SO2排放量和人均工业烟尘排放量与人均GDP的拟合曲线均呈U型特征;人均工业固废产出量与人均GDP拟合曲线则呈倒N型特征.同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曲线的成因进行了探讨,从而为促进福建省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工业“三废”排放量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南京市工业"三废"排放量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该市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了南京市25年(1990~2014年)工业"三废"(废水、废气、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与人均GDP为计量数据基础,分析了南京市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果]南京市工业废气符合倒"U"型曲线的左侧部分,拐点即将到来,GDP与工业废气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即将打破;南京市工业废水符合正"U"型曲线的左侧部分,随着GDP的增长,仍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南京市一般固体废弃物则呈现出"N"型曲线,越过第2个转折点后,水环境压力还有可能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大。[结论]未来工业固废和目前处于高位的工业废气将是南京市工业"三废"污染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大连市2006—2015年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统计数据,拟合出大连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并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人均GDP增加,SO_2浓度、NO_2浓度、近岸海域水质劣于二类站位比例呈倒"U"型曲线,地表水劣于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呈线性下降,PM_(10)浓度呈正"U"型曲线,4类区噪声超标率呈"N"型曲线。  相似文献   

11.
从不同区域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及“倒U”型假说、收敛性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农民的收入差异。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绝对差异逐年扩大,而相对差异基本保持平稳;该地区1996~2007年的农民人均收入不能满足“倒U”型假说,而是表现出较小的波动性;武汉城市圈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存在缓慢的σ-收敛和明显的绝对β-收敛,估算的收敛速度为3.5918%。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除了具有高投入、高产出及生态效益等基本特征之外,还需要充分立足区域自然资源禀赋的特征。选取陕西省为实证研究对象,围绕现代农业基本特征,从农业投入水平等7个一级指标和有效灌溉率等23个二级指标,构建了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基本指标体系。立足陕西省三大农业自然分区及其农业资源禀赋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对陕北、关中和陕南现代农业发展指标赋权,体现区域农业发展特色,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不同区域评估结果的可比性与兼容性。运用综合评价法,评估陕西三大区域现代农业水平。结果表明,陕西省处于现代农业初步实现阶段;三大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呈现倒"U"型;同一区域内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均衡。最后,分别从陕西省和区域角度提出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13.
嘉峪关市的经济增长使环境压力日益加重。该文基于嘉峪关市2000—2009年经济和环境统计数据,选取人均GDP和典型环境污染指标,利用统计方法建立了二者相关性关系的计量模型,结果表明:嘉峪关市环境状况和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倒U"形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U"形环境库兹涅茨曲线2种形式。根据嘉峪关市发展实际,分析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殊性的原因,提出经济和环境健康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耕地压力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区域角度出发,以广东省21个市为例,从耕地资源丰缺度切入,分析耕地总量及人均占有量的区域差异,计算并构建区域耕地减少量与人均GDP的回归模型,得到两者倒"U"型曲线;采用耕地压力指数,计算并构建了全省四大区域耕地压力指数与人均GDP及产业结构的回归模型,比较了区域间耕地压力的差距,结果显示珠江三角洲区域耕地压力最大,且内部差异也较大,而东部、北部、西部承受的压力相当,内部差异较小,但各区域耕地压力来源不同,提出耕地压力阈值假设,明确当前处于压力阈值的4个市域,分别是广州市、东莞市、江门市和惠州市;通过辨识不同区域耕地承压状况及区域差异,明确当前耕地保护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设,选取泉州市1991-2008年经济和环境的统计数据,定量分析泉州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泉州市工业"三废"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但并不完全符合EKC的典型倒"U"模型。工业COD拟合曲线符合倒"U"形的EKC曲线特征,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SO2拟合曲线均为"U"+倒"U"形,工业固废拟合曲线为倒"U"形的左半部分。其中,工业COD、工业废水和工业SO2的EKC转折点已分别到达,工业废气和工业固废的EKC转折点尚未出现。结论建议:泉州市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环保投入,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减少工业固废和工业废气排放,争取尽早跨越EKC转折点。  相似文献   

16.
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物消费也在渐渐提高,其中对水产品的消费也随着增加。为给水产品相关企业的决策和政府管理提供政策借鉴,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选取上海地区作为分析对象,以上海市人均GDP,消费者价格指数水产品的产量作自变量,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作为因变量,并以2000年为划分点考察了两个时间段上海市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影响因素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1999年之前影响水产品消费的主要因素是人均GDP,2000年之后影响水产品消费量的主要因素不仅仅是人均GDP和水产消费价格指数及水产品产量,还包括一些其它因素。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农业用水的经济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资源缺乏对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造成极大的威胁,揭示农业用水的经济规律对农业用水政策的制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数据现状分析发现,2003~2007年近5 a河北省农业用水量在历史低位变化,但单位播种面积用水量却呈上升趋势,单位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折合的农业用水量保持稳定下降趋势。通过对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农业用水量的函数关系研究发现,常用的拟合函数和二次对数函数对Kuznets曲线的拟合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近10年渭河干流陕西段水质变化趋势及其成因。[方法]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利用2001~2010年渭河干流陕西段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对近10年该流域水质的变化趋势进行评价,并初步探究其原因。[结果]2001~2010年,渭河干流水污染程度呈持续减轻态势,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呈显著下降趋势,综合污染指数降幅达62.7%,如期实现了消灭渭河黑臭的目标。但是,近10年渭河干流污染仍很严重,各年均为重度污染,西安段仍然是渭河治理的重点。[结论]该研究为渭河陕西段的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