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八四年,我市池塘养鱼250公斤模式试验成功后,为了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以提高池塘鲜鱼产量,加速发展渔业生产,一九八六年向全市国营、乡村渔场、养鱼专业户、重点户及广大养鱼农户推广万亩池塘,亩产250公斤的养鱼模式,以掀起一个池塘养鱼夺高产、创高效的热潮。为了保证推广任务能胜利完成,市科委同市蔬菜畜牧水产局签订了合同,规定两年完成,每年由市科委拨4000~8000元推广经费。为使推广工作顺利进行,成立了60人  相似文献   

2.
在鱼类生存的池塘环境中,水质的好坏无不与养殖鱼类的生长及产量密切相关。本监测选择的池塘是根据“5000亩连片池塘养鱼高产试验示范”课题设计的亩产500、400、300公斤三个产量级模式的实施方案要求,在南宁市郊参试四个乡的404口池塘中,选择较有代表性的津头乡新兴村鱼苗场3号塘,琅西村新挖1号塘,  相似文献   

3.
<正> 我市地处塞外,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仅八点七度,鱼的生长期不足一百五十天,鱼的产量低,当年达不到商品鱼规格。为了提高池塘鱼产量,缩短养鱼周期,摸索适合我市养鱼高产的技术措施,最近几年我们在市郊区几个社队池塘进行了高产试验。根据当地条件,利用不同水源(滦河水、武烈河水、山泉水、生活污水)不同类型池塘(老塘、新建、改建池)放养不同规格、数量鱼种,采取科学管理方法,连续四年试验、均获得了高产。八二年四个队试验水面15.67亩,产鱼14903斤,平均亩产951斤,亩净产857斤,最高亩产1055斤,平均亩收入845元。其他三年试验情况是:七九年五个队,试验水面21.3亩,产鱼18807斤。  相似文献   

4.
1984年至1986年,我们承担了市科委下达的池塘养鱼高产模式试验项目。其中,亩净产500公斤的养殖技术模式,经过连续三年的初试、复试和验证,达到了预期的产量要求,并于1987年开始在全市推广应用。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塘的选择:我们选择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试验塘3口,面积30.26商,其中农村鱼塘1口,7.26亩,城郊鱼塘1口,8亩,市委机关院内1口,115亩。3口试验塘,常年蓄水深度均为2米左右,有少量污泥,水源水质较好,排灌方便,当阳挂晒,试验塘周围有农田、莱土和生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从1986年元月开始,至1987年12月17日验收结束,探索了池塘高产的综合性技术措施,解决了大面积连片池塘养鱼高产、稳产的途径。一、参试情况与试验结果: 参试单位共37个,承包专业户共1149户,投入劳力2091个,试验塘1306口、面积11957亩,其中一类塘3768亩,二类塘4556亩,三类塘3633亩。 1、产量:1987年参试成鱼塘11957亩,总产鲜鱼4846.5吨,亩产405公斤,亩净产346.8公斤,其中以草鱼为主的吃食性鱼187.3公斤,以鲢为主的滤食性鱼159.5公斤。比1986年的亩毛产和净产分别增加74.1公斤,65.9公斤,与试验前的1985  相似文献   

6.
池塘节粮型立体养鱼高产技术经验被四川省政府评为“科技致富能手”的唐胜迪,自1989年起开发试验塘节粮型立体养鱼,即“突出草鱼,带动鲢、鳙,促进鲤、鲫”,经反复实践,终于成功地掌握了一套高产技术经验,获得亩产成鱼1500—1800公斤的高产量。现将池塘...  相似文献   

7.
南昌市地处鄱阳湖畔,雨量充沛,水源充足,发展池塘养鱼的条件很好,但是,塘鱼产量却长期徘徊在低水平,全市平均单产仅有15—20余公斤。1983年开始进行高产试验至1986年,在2.2万亩池塘中,获得净产鲜鱼8854吨,亩平净产402公斤,产值1770元,减成本支出亩平净收入272.72元,每公斤鱼2.00元,成本1.32元,利润0.68元。平均每亩水面较过去增收158.72元。获得高产低耗的特点是,因水制宜定产量、措施,自力更生解决鱼种、饲肥料;增加配合饲料养鱼;鱼鸭猪综合经营。一、根据池塘条件,分类确定产量指标一类塘条件,每塘10—15亩,池埂饲料地3—5亩,常年水深2—3米,长方形东西向池,光照长,水源充足,灌排水方便。计划亩产500—1000公斤,亩放鱼种1420尾重80公斤(500公斤产量的)和2500尾,重160公斤(1000公斤产量的)。二类塘,每塘10—15亩,饲料地2—3亩,平均水深2米左右,水源排灌条件较好。亩产350—400公斤,平均亩放鱼种1000尾,重51公斤。三类塘,每口塘面积大小不等,含部份自然塘,水深保持1.5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穆棱市池塘养鱼韵产量和经济效益,2008年穆棱市马桥河镇政府利用永安村鱼种场一口12亩池塘,进行了颗粒饲料驯化主养鲤鱼高产试验。经过140d饲养,12亩池塘共产商品鱼4560kg,平均亩产380kg,创穆棱市池塘养鱼单产最高纪录。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983年辽宁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在灯塔县进行的池塘养鱼千亩开发试验,1005.3亩池塘平均亩净产200.6公斤,亩纯收入198元。但1983年我省池塘养鱼平均亩产仅40.6公斤,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探索池塘养鱼大面积高产综合技术措施,我们于1984-1985年在灯塔县沈旦镇沟子沿村进行了本项试验。  相似文献   

10.
沈阳市于洪区鱼种场在1988年养鱼生产大面积高产的基础上,1989年又创佳绩。除了成鱼池塘面积比上年增加103亩达476亩,据已捕捞的池塘产量看,仍可保持上年亩产1500公斤的水平,其中一口10.5亩高产塘,实产商品鱼26908公斤,其中鲤鱼23707公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鱼种场1990年获得养殖成鱼和鱼种双丰收。全场354亩成鱼养殖池塘总产鲜鱼58.4万公斤,平均亩产1652公斤,比上一年每亩净增113公斤,增长7.3%;125亩鱼种池总产鱼种17.6万公斤,平均亩产1410公斤;另外还有122亩鱼塘实施成鱼和鱼种两茬养殖,总产成鱼10.3万公斤,平均亩产成鱼342公斤,其中一口10.5亩的成鱼高产塘,总产鲤、鲢、鳙鱼3.7万多公斤,平均亩产达到3500多公斤,创北方地区池塘养鱼单产新纪录。全场养鱼创利税  相似文献   

12.
一、一九八五年调整试验情况池塘养鱼高产模式试验,85年是第二年年初对该项目的设计实施方案和试验点的设置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对各项设计指标继续进行试验,落实了十二个试验单位,12口池塘,水面118.75亩,其中,亩产500斤的有5口塘,水面60.7亩,亩产1000斤的有5口塘,水面46.1亩,亩产1500斤的有2口塘,水面10.95亩。  相似文献   

13.
我们为了试验研究淮北地区池塘养鱼高产技术,进行精养鱼塘亩产1500斤的高产示范。先后选定三口试验塘。其中一号试验塘,面积4.9亩,于1988年11月上旬,捕获鲜鱼平均亩净产1740.5斤,创淮北市池塘养鱼高产纪录。  相似文献   

14.
《广西水产科技》1978,(1):44-47
非洲鲫鱼是优良养殖鱼类,几年来,我市已逐步推广饲养,并出现了一批高产典型,如向阳公社津头大队18亩高产塘,1976年平均亩产2000斤,其中非洲鲫鱼占700斤;葛麻大队1976年13亩配养非洲鲫鱼的试验塘,平均亩产1929斤。实践证明,大力饲养非洲鲫鱼,是夺取我市池塘养鱼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重庆水产》1989,(1):35-38
重庆市九龙坡区花溪群乐养鱼队是全国养鱼先进集体,近几年来池塘养鱼平均亩产已达一千公斤以上。该队队长邱国彬同志是我国水产战线上的全国劳动模范,他带领群众通过长期生产实践探索,初步总结出适合山地丘陵特点的池塘养鱼高产成套技术。为了推广这一养鱼高产成套技术,1984年重庆市科委给我区下达了一千五亩大面积池塘养鱼三年达到成鱼亩产五百公斤的推广试验任务。在市、区有关部门的关怀支持下,从1985年开始,经过水产技术人员和养鱼推广试验点群众的共同努力,现巳提前几年基本实现了预定目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有关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6.
山区池塘养鱼大面积增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山区池塘养鱼面积18.95万亩,占全省池塘养鱼面积43.28%,这些池塘多系山垄冷烂田改造而成,生产条件差,群众又缺乏养鱼技术,因而产量低,1992年平均亩产仅231.4公斤,是福建省池塘养鱼低产区。为了提高山区池塘养鱼产量和效益,1993~1994年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组织实施农业部丰收计划《山区大面积池塘养鱼综合高产高效技术》项目,推广面积2.0593万亩,平均亩增产143.05公斤,亩增值1142元,同时带动了全省山区池塘平均亩增产74公斤,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我市池塘养鱼单产和经济效益,2005年我站利用市鱼种场1口10亩池塘,进行了颗粒饲料驯化主养鲤鱼高产试验,经过133天饲养,10亩池塘共产商品鱼7500kg.平均亩产750kg,创我市池塘养鱼单产最高水平。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溆浦县水电局职工颜平,1988年承包该县杉木塘水库的一口面积为0.65亩的池塘进行微流水养鱼。于1988年3月22日投放鲤鱼种4265尾<合重277.5公斤>,经过250天然精心喂养,起水鲜鱼1616.25公斤,亩产达到2778.35公斤,最大个体达到1.35公斤,产值8081.25元,扣除鱼种、饲料、池塘承包费等各项成本开支4153.75元,获纯利3927.50元,高产高效益。进行微流水养鱼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随着养殖技术的普及,我市精养塘亩产平均已达750公斤,但是,由于饲料、电费大幅度提高(与1990年相比饲料增长180%,电费增加1倍),亩效益反而下降,个别地方出现了高产亏本的反常现象,一些地方开始弃塘种藕、毁塘种稻。究其原因,除市场消费、冬季的南鱼北调等影响外,还与放养模式不合理有关。为此,笔者针对市场变化情况,抓住季节差,设计了双季塘养鱼技术模式,通过1995、1996两年试验,取得了亩产2000公斤,亩获利5000元的显著成绩。现总结归纳如  相似文献   

20.
1986年,我市稻田养鱼在连续四年丰收的基础上,又获大丰收。全市收获稻田养鱼面积800701亩,产鱼8856.299吨,平均亩产11.1公斤,其中,高产试验示范片面积210866亩,产鱼3757.5吨,亩产17.8公斤。面积、产量都超计划。稻田养鱼面积比1985年增加129309亩,增长19.26%,鱼产量增加4267.239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