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及园地     
冬季养猪保持环境温暖空气清新是关键猪只在温暖、干燥、卫生、舒适的环境中,才能表现其最佳生产性能。不同阶段的猪只有不同的环境温度要求:仔猪1~7日龄32℃~28℃,8~30日龄28℃~25℃,31~60日龄25℃~23℃;哺乳母猪18℃~15℃;生长肥育猪适宜温度为60kg以下22℃~16℃,60~90kg20℃~14℃,90kg以上16℃~12℃。猪舍内气流以0.1~0.2m/s为宜,最大不超过0.25m/s。猪舍氨浓度最高限为26 μL/L,硫化氢以10 μL/L为限,二氧化碳以0.15%为限。各类猪的光照度要求(在饲养管理操作面上)如下:妊娠母猪和育成猪为50~75lx,肥育猪35~50lx,其他猪群50~100lx;无窗式猪舍的人工光照时间,肥育猪8~12h,其他猪群14~18h,一般采用白炽灯或荧光灯。  相似文献   

2.
分娩猪舍是待产母猪生产仔猪到母猪与仔猪转群的场所,其内部环境的优劣是影响新生仔猪能否正常生长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猪场环境温度控制没有考虑到猪自身活动而引起的产热变化,而猪只自身生命活动也是猪舍内部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采集对猪舍内外环境信息,结合猪只自身和环境的能量交换,通过机理建模方法,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对猪舍内的环境温度进行建模,得到室内温度的设定值。将仿真方案应用到猪舍温度控制系统中,以风机和湿帘为执行机构,以猪只数量,成长天数,室外温度等为输入,可将猪舍温度稳定在符合猪舍环境猪只生长的范围之内,可以节省加热设备的使用,从而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3.
养猪场各类猪只最适的温度范围是:种公猪17~21℃,妊娠母猪18~21℃,哺乳母猪20~22℃,哺乳仔猪29~33℃,保育仔猪22~25℃,育肥猪19~22℃。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把握好不同猪群所需的温度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编读互动     
正读者:请问各阶段的猪只适宜温度是多少?冬季猪舍应该如何采暖、保温?本刊:各阶段猪只的适宜温度范围(仅供参考)公母猪14~16℃;哺乳仔猪(0~28d)30~32℃;保育猪(29~60d)24~26℃;育成前期猪(61~100d)16~22℃;育成中后期猪(101~160d)14~20℃。猪舍应建在地势高燥的向阳处,北方地区的猪舍最好  相似文献   

5.
猪是恒温动物,皮下脂肪较厚,汗腺不发达,夏季高温环境会对猪的生产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生产实践证明,当环境温度达到25℃以上时,如不采取降温措施,猪群(除哺乳仔猪外)将会处于热应激状态,猪的生产性能受到很大影响:母猪受胎率下降,产仔数减少,哺乳母猪采食量下降,泌乳量减少,生长育肥猪饲料报酬和日增重下降等。因此在夏季高温季节对猪舍内环境温度要进行调控,可提高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6.
如何防猪热应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发生原因1.饲养实践证明,猪的最适温度随体重和年龄增加而下降,初生仔猪的适宜温度为27~29℃,断奶仔猪为21~24℃,生长育肥猪为15~25℃,产仔和哺乳母猪为16~18℃。在最适环境温度范围内,猪的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因此猪的体温保持恒定,饲料  相似文献   

7.
集约化养猪场中夏季哺乳母猪饲养与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哺乳仔猪成活率,同时也关系到哺乳仔猪的整齐度及断奶体重。笔者将自己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同行探讨。1哺乳母猪的管理1.1防暑降温哺乳母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5~20℃之间,而夏季环境温度高达30~40℃,且昼夜温差小。这样的温度会直接影响哺乳母猪的生产性能,部分母猪还会因为热应激导致死亡。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分娩舍内的温度,  相似文献   

8.
哺乳仔猪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抵御低温能力差,做好哺乳仔猪保温工作对养猪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研究不同保温方式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分别使用5种不同的保温方式进行试验,结果显示,使用水暖保温板、红外保温灯、保温箱的组合式保温对哺乳仔猪生长更加有利;派如(PARU)聚热保温灯能够为仔猪提供更长时间的舒适区温度,有利于仔猪生长;使用地暖保温方式并不适应开放式猪舍的仔猪保温,该保温方式中哺乳仔猪生长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华南地区两广小花猪自然通风哺乳猪舍环境及母猪繁殖性能季节性的变化规律,本研究监测了华南地区不同季节1栋哺乳猪舍内外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及母猪繁殖性能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哺乳猪舍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平均温度高于27℃、平均相对湿度高于80%;冬季舍内平均温度为24.8℃,平均相对湿度低于80%;冬季舍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日平均值为2 058 mg/m3;夏季断奶窝仔猪数、仔猪断奶窝重和仔猪平均日增重低于其他3个季节(P<0.05),且随着温度和温湿指数的升高而降低(P<0.05)。综上,华南地区采用自然通风舍饲养的两广小花猪哺乳母猪的繁殖性能随舍内温度和温湿度指数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工程技术措施为家畜创造适宜的环境,以提高生产力和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已成为畜牧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猪是恒温动物,适宜的环境温度是保证猪只正常生长发育、产肉、繁殖的前提条件.低温环境下,猪生长发育缓慢,饲料转化率低,猪的疾病抵抗力下降,发病率会显著升高.尤其是在哺乳阶段和断奶阶段,由于仔猪的体温调节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更高.环境温度不仅影响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而且会影响动物行为和福利,产生环境应激综合征,影响畜产品质量.由于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特别是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温度的昼夜变化大,因此,重视猪舍加温,是生猪生产中十分重要的工程技术措施,对确保生猪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养猪生产中,环境状况控制达不到养猪生产的要求一直是困扰生猪生产重要的问题。1猪舍环境对生猪健康生长的影响猪舍的环境卫生质量直接关系着生猪的成活率以及猪的繁殖性能,因此做好猪舍环境控制就显得极为重要。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猪来说,其对于环境的要求也存在有较大差异,对于保育猪舍来说,其温度保持在22~25℃最为合适,温度过高或者是过低,都将会对仔猪的健康生长产生不良影响,仔猪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可能会导致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如果猪舍环境温度低且湿度大,那么还可能会增加仔猪出现呼吸道疾病的概率。对于种公猪来说,猪舍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将会对其生殖能力产生不利影响,而且猪舍内湿度大也容易滋生各种细菌,细菌和病原体在猪舍内大规模繁殖的话,必然会增加猪群感染各种疾病的概率。  相似文献   

12.
炎热夏季猪场饲养管理中应采取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联合 《猪业科学》2010,27(5):102-103
众所周知,猪是恒温动物,其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仔猪怕冷而成猪怕热.各类猪群适宜的环境温度为:公猪13~19℃,后备公猪及母猪14~20℃,妊娠前期母猪13~19℃,妊娠后期母猪16~20℃,分娩及哺乳母猪16~20℃,哺乳仔猪26~35℃,保育猪18~25℃,生长猪18~20℃,育肥猪16~18℃.  相似文献   

13.
<正>进入秋冬季节,天气逐渐转冷,尤其我省冀北张承地区,气温较低。温度对猪只生长发育、生产性能以及肉质水平的影响很大,另外也是其他各种环境因素的根源,温度与湿度、空气质量、饲养密度、光照等息息相关,猪舍保温尤为重要。把握好温度,其他问题往往可以迎刃而解。1冬季猪舍保温的意义猪是恒温动物,对环境温度特别敏感,冬天养猪场气温偏低,猪  相似文献   

14.
<正>在养猪场的生产管理中,猪舍的环境和温度是决定猪群健康的两个重要因素。适宜的猪舍温度是保障猪群健康的基本条件,是提高猪群免疫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猪舍温度也是控制病原的最好屏障,把握好猪舍的温度是保障猪群健康成长,增加养殖场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1猪的适宜温度种公猪最适宜的温度为17~21℃,妊娠母猪为18~21℃,哺乳母猪为20~22℃,哺乳仔猪为29~33℃,保育仔猪为22~25℃,育肥猪为19~22℃。这就需要  相似文献   

15.
正养猪场各类猪只最适的温度范围是:种公猪17~21℃,妊娠母猪18~21℃,哺乳母猪20~22℃,哺乳仔猪29~33℃,保育仔猪22~25℃,育肥猪19~22℃。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把握好不同猪群所需的温度是关键。从生产管理的角度来说,管理者应该清楚各阶段猪群所需要的温度范围,并想办法提供可操作的条件,如增加夏季的通风、降温设备,冬季的取暖、升温设备,并要求饲养员能够每天登记各自所管的猪舍和猪群的温度,做好档案记录存档。从饲养员的角度来说,必须控制好猪群生长环境的温度,这是养好猪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7~9月是东北地区最炎热的季节,养猪人应针对本场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猪只达到正常生产水平。以下是夏季猪饲养管理要点的主要内容,是笔者多年生产的总结。1防暑降温生长育肥猪的最佳温度18~25℃,哺乳仔猪在28~35℃,断奶保育猪在25~30℃。公猪的适宜温度为15~22℃,母猪的适宜温度14~25℃。相对湿度保持在50%~75%。因此,夏季根据不同阶段猪只调整饲养管理做好防暑降温。可采取如下措施:开天窗、门窗通风(注意东北昼夜温差大,防止感冒);地面洒水;猪体淋水(不要浇头  相似文献   

17.
<正>猪是怕热的家畜,由于炎热夏季的到来,对猪只的科学饲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热应激是指处于高温环境中的动物机体对热环境所做的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总和。猪生活的最适温度为:初生仔猪27℃~29℃,断奶仔猪21℃~24℃,生长肥猪15℃~25℃,哺乳母猪16℃~18℃。在最适环境温度范围内时,猪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平衡,饲料利用率高,抗病力强。超过最适温度范围时,猪  相似文献   

18.
1关注猪对环境温度的要求 猪是长期生长在温带地区且不耐热的恒温动物.由于其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因而体内热量散发较慢,公猪、怀孕和哺乳母猪适宜温度为15℃~18℃.初生仔猪的适宜温度为27℃~36℃,断奶仔猪为21℃~27℃.育肥猪为15℃~25℃。  相似文献   

19.
(一)环境条件的影响因素1.温度。对猪的生活、生产有利的温度范围称之为适宜温度,一般大猪为15~25℃,仔猪出生后第1周为27~28℃。猪的增重速度、饲料利用率、抗病力在15~23℃最佳,饲养较为经济。环境温度低时,为了维持体温恒定,猪只不得不通过多吃料来抵御寒冷,这不仅增加饲料消耗,而且还影响猪只生长,严重  相似文献   

20.
温度影响猪的生长和繁殖性能,因此最佳的环境温度可以满足各类猪只的生理要求,促进猪只正常生长发育和提高种猪的繁殖性能。猪在营养水平相同的条件下,饲养在最适宜的环境温度范围内,则饲料利用率最高,抗病力最强,生长发育快,繁殖性能好,从而取得最佳的养猪效益。但是环境温度则经常变化,寒流袭击、温差过大,就会给猪的生长和繁殖带来严重的影响。不同年龄阶段和生长性能的猪所要求最适当的环境温度差异较大,尤以哺乳仔猪和繁殖种猪敏感性最高,影响也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