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陕西关中农业休闲旅游资源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顾客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顾客需求进行分析,从而概括出陕西关中农业休闲旅游产品市场需求的总体特点及产品开发的顾客需求分析,最后总结出陕西关中农业休闲旅游产品的顾客需求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2.
郭海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661-11662,11665
近代以来,随着陕西交通建设的加速,原本自给自足的农业产销结构发生重大转型。特别是陇海铁路展入之后,东西交通瓶颈被打破,关中农产品大量输出,以棉花为代表的农作物商品化率大幅提高,关中农业发展一改旧日凋敝态势开始真正融入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3.
对于"关中"的解释,历来说法很多,所指范围大小也不一样.秦都咸阳,汉都长安,因称函谷关以西为关中.关中在秦岭以北范围内.指今陕西中部渭水流域的平原地区,关中即秦中.  相似文献   

4.
追溯陕西关中西部小麦品种更新换代演变史,可以看出每更新一代小麦品种,都对产量与品质带来显著的提升,与耕作制度的明显改进。实践证明:一部品种演变史,实质上就是一部农业科技进步史。笔者旨在为今后陕西关中小麦品种选育、推广、更新换代提供翔实的划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关中西部线辣椒生态气候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陕西关中西部线辣椒生长发育特性和主产区的生态气候条件,表明关中西部光照充足,热量富裕,温差大,空气干燥,有利于线辣椒生长发育。降水略显不足且年际间变化幅度大,干旱年份需灌溉补水。发展水利事业和节水农业,提高水分利用率,是本区线辣椒高效、长足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农业种植的技术不断的提高,农业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也得到不断的提升,本文中主要介绍了陕西关中麦区杂草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关中灌区小麦种植面积约900万亩,是陕西小麦的主产区和稳产区.为了进一步提高关中灌区优质小麦生产水平,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针对当前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优质主栽品种不突出、播种质量不高、有机肥用量较少、栽培技术综合集成和技术促优保优作用发挥不够等突出问题,在总结以往高产创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中灌区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杨艳萍  赵凯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706-7707,7709
城乡差距较大是陕西关中"一线两带"区城乡发展的现状。缩小城乡差距,必须改变原有的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提出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是陕西"一线两带"区城乡协调发展的可选模式。  相似文献   

9.
从杨凌农科城在全国及陕西的地位和作用出发,根据杨凌社会经济及人文资源禀赋特征、按照区域比较优势原理和城市化阶段性发展规律,结合关中"一线两带"建设的要求,提出杨凌农科城必须发挥一定范围内区域经济中心的作用,并必将成为关中高新产业带城市群中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10.
甄晶博  王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713-3715
针对陕西关中灌区面临耕地面积减少和灌溉水资源匮乏的现状,发展节水灌溉已成为必要举措。通过对保水剂施加在塿土中的室内土壤机理变化结果,以及不同作物在施加保水剂的塿土盆栽和大田试验应用效果的分析,可以看出,保水剂施加到关中塿土中,能够增强塿土保水持肥改土的能力,促进作物的生长,改善作物的性状,增加作物的产量,提高作物的品质,有力地缓解关中灌区的耕地压力,提高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灌溉水资源的缺口,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从而推动关中灌区农业生产发展,保障区域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1.
陕西关中东部棉区利用"两无两化"栽培技术,有利于进一步推广杂交棉,提高棉花良种繁殖系数,改造中低产棉田,扩大棉田面积,发展立体种植,减轻病虫危害,解决粮、棉、瓜、菜争地增时的矛盾,使棉花的有效结铃期处在当地光热资源最佳时段,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其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快速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相似文献   

12.
关中旱地小麦节水补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陕西旱地小麦面积占全省小麦总播种面积的40%以上,且主要分布在渭北旱塬和秦岭北麓,单产水平低而不稳是制约陕西粮食生产水平提高的一大瓶颈。为进一步解决关中旱地小麦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依托陕西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由省农技总站牵头,从2015年秋播开始,在10个旱地小麦主产县(区)组织实施了省级农业科技创新转化重点项目——关中旱地小麦旱作节水补灌技术集成研究与  相似文献   

13.
大力推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实现产业化经营,是提高中国农业的整体素质、综合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分析关中西部资源、产业现状、制约因素的同时,提出了促进关中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笔者在陕西关中红提葡萄园和克伦生葡萄园进行"一堆二灌三喷"越冬御寒免埋、促壮、稳产试验,取得了理想效果.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陕西关中秋季气候变化对秋粮生产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陕西关中40个气象站1961-2008年的气象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基于GIS技术分析了陕西粮食主产区关中秋季气候资源及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秋粮生长季节平均气温大部分为上升趋势,东北和北部为下降趋势;平均最高气温是增加的趋势,气温增高有利于加速秋粮的生育进程。秋粮生长季节降水增加,气温升高;日照在关中地区都是减少的趋势;北部减少的幅度最小,西南部减少的幅度最大。关中秋季气候变化总体上有利于秋粮生产的发展,应适当扩大秋粮种植面积,增加秋粮产量。  相似文献   

16.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376-18377
阐述了晚清时期关中与农业相关的民间信仰,分析了民间信仰影响关中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对当前关中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中小麦播种质量的控制与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陕西关中小麦播种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控制和提高播种质量的关键技术措施,以期为关中小麦播种水平提高提供参考,确保该地区小麦生产水平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8.
樊志民  冯风 《农业考古》1997,(3):245-249,254
关中历史上的旱灾与农业问题研究西北农业大学古农学研究室樊志民冯风农业受制于自然,干旱为其制约因子之一。北方农耕,就是在此制约中发展起来的。关中作为北方主要农区之一,具有悠久的农业历史也有频仍的干旱灾害。关中历史上的旱灾与农业问题研究,颇受各界重视。我...  相似文献   

19.
张淑萍  张红  易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641-1643
以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示范区王上村草莓协会为例,结合社会学相关理论,从社会学微观视角对陕西关中农村——王上村草莓协会产生的原因及产生的过程进行分析,探讨了草莓协会在产生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度适宜,雨量充沛,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农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是陕西乃至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素有“陕西粮仓”之称。玉米是关中东部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渭南市常年玉米种植面积408万亩左右,占粮食面积的46.9%,总产占粮食总产的58%以上,在全市粮食和饲料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