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史改丽  邓小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682-11685
[目的]为了解黔西南州植烟土壤磷含量区域特征.[方法]分析了黔西南州6个植烟县69个土壤样本的全磷和速效磷含量状况.[结果]黔西南州植烟土壤全磷总体上较高,平均值为0.82 g/kg,变幅为0.29~ 1.91 g/kg,变异系数为38.79%,速效磷总体上较适宜,平均值为19.15 mg/kg,变幅为2.58~ 142.51 mg/kg,变异系数为110.65%,速效磷含量处于适宜范围内的样本占26.04%;主产烟县植烟土壤全磷含量平均在0.52 ~0.94g/kg,兴义市、晴隆县、贞丰县的植烟土壤全磷含量极显著高于普安县,主产烟县植烟土壤速效磷含量平均在7.01 ~23.93 mg/kg,按从高到低依次为:兴义市>兴仁县>贞丰县>晴隆县>安龙县>普安县;黔西南州植烟土壤全磷以捧乍镇最高,窝沿镇最低,速效磷含量以捧乍镇最高,以白沙镇最低;不同土壤质地的土壤全磷含量以中壤土最高,沙土最低,速效磷含量以重壤土最高,沙土最低,不同土壤质地间全磷、速效磷含量差异均不显著;黔西南州烟土壤全磷含量和速效磷含量都呈斑块状分布态势.[结论]全磷含量从中部方向分别向西北部和东南部呈减少的趋势,速效磷含量从东部和西南部分别向西北部和东南部方向呈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云南植烟土壤磷素肥力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烟区植烟土壤683个土样磷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烟区大多数植烟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都较低,且分布不均.速效磷含量平均为25.05 mg/kg,全磷含量平均为0.95 g/kg.不同烟区土壤速效磷含量大小依次为:滇中烤烟区、滇东烤烟区、滇西烤烟区、滇东南烤烟区、滇西南烤烟区、滇东北烤烟区;全磷含量大小依次为:滇东烤烟区、滇中烤烟区、滇东南烤烟区、滇西烤烟区、滇西南烤烟区、滇东北烤烟区.不同植烟土壤速效磷含量大小依次为:红壤、水稻土、紫色土、黄壤;全磷含量大小依次为:红壤、水稻土、黄壤、紫色土.  相似文献   

3.
福建烟区土壤镁营养状况及其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对福建烟区117个代表性土壤及相应的烟叶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烟区平均土壤交换性Mg含量为31.78 mg·kg-1,土壤有80%以上交换性Mg含量低于临界值, 有50%以上烟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Mg现象,烟叶Mg含量大部分在0.15%~0.25%.不同土壤类型交换性Mg含量顺序是:紫泥田>潮沙田>黄泥田>灰泥田>沙质田>乌泥田.不同品种烟叶中Mg含量不同,外引品种K326,G80烟叶中Mg含量高于当地品种翠碧一号和岩烟97 .通过施用225 kg.hm-1 MgSO4·7H2O,对烤烟增产增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三门峡市烟田土壤养分现状及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001年和2007年两次定点取样和分析,研究了三门峡市烟田土壤养分现状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三门峡市烟田土壤表现为中性偏碱性;有机质和氮素含量适宜优质烤烟生产;速效磷含量差异较大,平均含量中等;速效钾和有效锌平均含量较高,但需补充钾、锌营养的烟田比例较大;水溶性氯含量平均值较低,符合优质烤烟生产标准;土壤硼营养普遍缺乏,超过60%的烟田处于极缺水平.与2001年同期相比,2007年土壤pH值总体呈增加趋势,碱性特点更为突出;有机质和氯素营养有所增加,且含量分布较集中,适宜烤烟生长和营养调控的烟田比例增加幅度较大;速效磷含量平均值提高幅度较大,磷素含量不足的烟田比例变化不大,达极缺水平的烟田比例成倍增加;速效钾含量平均值略有降低,但仍属"丰富"水平;水溶性氯含量平均值明显减少,含量小于30mg·kg-1的烟田比例增加将近1倍;有效锌平均含量增加幅度较大,含量缺乏的烟田比例大幅度降低;有效硼普遍缺乏,硼营养严重不足的烟田大幅度增加.提出了"控氮、增磷、补钾,分类施锌和普遍补硼"及"不施碱性肥料"的施肥策略,强调施用农家肥或微生物有机肥、推广绿肥掩青和秸秆覆盖等栽培措施改良烟田土壤.  相似文献   

5.
测定三门峡烟区159份烤烟样品总氮含量和238份土壤样品氮含量,分析两者的分布特点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三门峡烟区烤烟总氮含量适宜,平均为1.46%±0.35%,变幅为0.85%~2.53%,43.39%的烟叶样品总氮含量落在1.50%~3.00%之间;不同等级烟叶总氮含量变化规律是B2F>C3F>X2F。三门峡烟区土壤全氮含量较高,平均值为0.76±0.15 g/kg,变幅为0.37~1.58 g/kg,有6.38%的土壤样品全氮含量高于1.00 g/kg;土壤碱解氮含量适宜,平均值为66.41±16.70 mg/kg,变幅为34.90~132.74 mg/kg,有3.36%的土壤样品碱解氮含量高于110 mg/kg,不同县市土壤碱解氮含量变化规律是灵宝>陕县>卢氏>渑池。烤烟总氮含量与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壤碱解氮和烤烟总氮含量的线性回归方程。烤烟总氮含量随着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2004年在河南省11个地点采集了113个土壤样品和42个烤烟样品(C3F),分别对土壤有效锌和烤烟锌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①河南烟区烟叶锌含量平均为(37.23±6.27)mg/kg,变异系数为16.84%,变幅为20.91~70.01 mg/kg。烟叶锌含量以三门峡最高,为(46.35±17.91)mg/kg,平顶山最低,为(25.03±1.22)mg/kg;变异系数以漯河最高(63.25%),信阳最低(2.32%)。②河南烟区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为(1.19±0.77)mg/kg,变异系数为64.27%,变幅为0.44~5.43 mg/kg,其中严重缺锌(<0.50 mg/kg)的占3.91%,缺锌(0.50~1.00 mg/kg)的占41.21%,含锌量适宜(1.00~2.00 mg/kg)的占49.01%,含锌量较丰富(2.00~4.00 mg/kg)的占3.92%,含锌量丰富(>4.00mg/kg)的占2.00%。  相似文献   

7.
连作对烤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连作对烤烟烟田养分含量的影响,分析不同连作年限烟田烤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①随着烤烟生育进程的推进,不同连作年限烟田烤烟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pH、非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总体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加;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非根际土壤速效钾和全钾含量均呈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趋势;根际土壤速效钾、全钾和全磷含量及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总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非根际土壤全磷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②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逐渐下降,有机质含量和全量、有效态的氮、磷、钾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累积;根际土壤pH低于非根际土壤,而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量、有效态的氮、磷、钾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壤;连作导致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比发生变化,相对于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而言,根际土壤速效钾含量表现为亏缺,而非根际土壤速效钾含量表现为累积。  相似文献   

8.
重庆烟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重庆主要烟区土壤的肥力状况,为土壤改良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对12个区(县)烟田土壤的pH值及有机质、总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有41.0%的土壤为酸性或极酸性,pH值适宜的土壤仅占全市烟区土壤的38.8%。有机质和总氮含量适宜的土壤分别占51.6%和74.3%。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偏高,涪陵、南川、石柱、黔江、酉阳和彭水县烟田碱解氮含量大于100 mg/kg均在90%以上;速效钾含量高于220mg/kg的烟田土壤占67.0%。速效磷含量适中,全市有52.8%的烟田适宜种植烤烟。因此,在烟叶生产过程中要继续加强土壤改良,严格控制氮肥用量,改善磷钾肥施用方式,以提升烟叶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重庆主要烟区土壤的肥力状况,为土壤改良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对12个区(县)烟田土壤的pH值及有机质、总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有41.0%的土壤为酸性或极酸性,pH值适宜的土壤仅占全市烟区土壤的38.8%。有机质和总氮含量适宜的土壤分别占51.6%和74.3%。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偏高,涪陵、南川、石柱、黔江、酉阳和彭水县烟田碱解氮含量大于100 mg/kg均在90%以上;速效钾含量高于220mg/kg的烟田土壤占67.0%。速效磷含量适中,全市有52.8%的烟田适宜种植烤烟。因此,在烟叶生产过程中要继续加强土壤改良,严格控制氮肥用量,改善磷钾肥施用方式,以提升烟叶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江西烤烟施肥策略,对江西全省15个产烟县的代表性土样进行了养分含量检测和评价.结果表明,江西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丰富,全氮、全磷、全钾含量适中或较高;速效氮、速效磷含量适中;速效钾含量偏低;土壤阳离子代换量普遍偏低;大多数土壤偏酸.在地市级尺度下,土壤部分养分含量存在区域性差异;不同土地类型,水稻土和旱地土壤存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聚磷酸铵(APP)在石灰性土壤中的有效性,为APP的合理施用及高效磷肥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土柱试验和模拟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CK),对比APP和传统磷肥磷酸二铵(DAP)对石灰性土壤不同土层(0~5,5~10,10~20,20~30,30~40 cm)以及施用不同时间后土壤pH、有效磷含量和无机磷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2种磷肥对石灰性土壤pH的影响均能达到0~10 cm土层,APP降低pH的能力较DAP更强。APP处理的土壤有效磷迁移深度可达0~10 cm土层,且有效磷含量随着施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而DAP处理仅显著提高了0~5 cm土层的有效磷含量,且土壤有效磷含量随着施用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施用2种磷肥总体上均可增加各土层有效磷源含量,其中APP能在不同的土层形成更多的Ca8-P、Al-P和Fe-P,中高活性磷源Ca8-P和Ca2-P含量随施用时间的延长总体升高;培养60 d时,2种磷肥处理O-P和Ca10-P含量与CK差异不显著。【结论】施用APP不仅能显著降低石灰性土壤0~10 cm土层的pH值,而且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有效磷的迁移深度,能形成更多的中、高活性磷源,能降低或延缓土壤无效态磷的转化。  相似文献   

12.
磷肥、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磷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合理利用磷素资源,提高土壤磷素肥力,采用微区桶试验研究了磷肥、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磷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磷含量和土壤磷酸酶活性;施用磷肥显著增加了Olsen-P量、土壤有机磷无显著变化。土壤有机磷与磷酸酶活性、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长期猪粪施用下土壤无机磷组分变化及其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7 a定位试验,探明了稻-麦轮作中不同猪粪磷施用量下土壤磷素有效性以及土壤无机磷组分含量变化特征,并采用通径系数与逐步回归拟合方程剖析了土壤无机磷组分变化对磷有效性的贡献。结果表明:长期施用猪粪显著提升了土壤磷素有效性及土壤中各无机磷组分含量,...  相似文献   

14.
鸡蛋孵化期间钙磷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鸡蛋孵化过程中钙磷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蛋白提供了20.2%的钙,蛋黄提供了10.0%的钙,蛋壳提供了69.8%的钙,蛋壳是胚胎发育的主要钙源;除6胚龄外,蛋黄中磷含量一直降低,蛋黄在胚胎发育的供磷方面起主导作用;蛋白、蛋黄的钙磷含量变化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胚体的钙磷含量与日俱增,但钙含量的增加速度远远大于磷。  相似文献   

15.
肖坑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氮、磷含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安徽省老山自然保护区肖坑不同森林类型土壤中的全氮、全磷和速效磷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森林类型中土壤的全氮含量的顺序为毛竹林>落叶阔叶林(枫香)>杉木林>封育20年以上的常绿阔叶林>封育20年以下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同一土层深度,落叶阔叶林在0~10 cm土层全氮含量最高,而毛竹林在10~20 cm和20~30 cm土层全氮含量都超过落叶阔叶林,使得毛竹林在土壤平均全氮含量为最高;各种森林类型中以阔叶林尤其是落叶阔叶林的速效磷含量最高,而针叶林的速效磷含量最低,空间变动性很大,这主要和人类活动及土壤的利用方式有关.但不同森林类型中的全磷含量都基本相同,说明它们受成土母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喷施不同纳米材料对水稻幼苗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喷施不同纳米材料对水稻幼苗生物量和磷含量的影响,将水稻幼苗培养在不同含磷浓度营养液中,对水稻幼苗叶片喷施不同浓度的不同纳米材料,即粒径40 nm的羟基磷灰石(nHA)、三氧化二铁(nFe2O3)、零价铁(nFe)、二氧化铈(nCeO2)和甲壳素[CH,(C8H13NO5)n]悬浊液,测定水稻地上部和根部含磷量。结果表明:在正常供磷条件下,喷施nHA、nFe2O3、nFe处理,浓度分别在200、100 mg·L^-1和150 mg·L^-1时,地上部生物量达到最大,根部生物量则在150、100 mg·L^-1和100 mg·L^-1处理时达到最高;但大部分处理不会显著提高水稻幼苗磷含量。在供磷1/2条件下,各处理均可不同程度促进水稻幼苗对磷的吸收;喷施nHA、nFe2O3、nFe、nCeO2和CH处理,分别在50、100、100、100 mg·L^-1和150 mg·L^-1的浓度处理时生物量达到最大;nHA、nFe2O3、nFe处理均可显著促进地上部磷含量,地上部磷含量分别在150、100 mg·L^-1和150 mg·L^-1处理时达到最高。研究表明:在不同浓度磷供应条件下,喷施粒径40 nm的nHA、nFe2O3、nFe、nCeO2和CH均可不同程度促进水稻幼苗生长。不缺磷条件下,nHA、nFe处理促进生物量增加明显;缺磷条件下,nHA、nFe2O3、nFe促进磷吸收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对泉州市郊耕地土壤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磷变化幅度为0.7~550.0mg/kg,平均值81.4 mg/kg,水稻土有效磷含量丰富水平的土样数比例达69.2%,旱地土壤有效磷含量丰富水平的土样数比例达97.0%;泉州市郊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总体呈丰富水平;据此提出耕地的磷素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The concentration and components of manure phosphorus (P) are key factors determining potential P bioavailability and runoff. The distribution of P forms in swine, poultry and cattle manures collected from intensive and extensive production systems in several areas of China was investigated with sequential fractionation and a simplified two-step (NaHCO3-NaOH/EDTA) procedures. The mean total P concentration, determined by the sequential fractionation procedure of intensive swine, poultry and cattle manure, expressed as g·kg1, was 14.9, 13.4 and 5.8 g·kg1, respectively, and 4.4 g·kg1 in extensive cattle manure. In intensive swine, poultry and cattle manure about 73%, 74% and 79% of total P, respectively, was bioavailable (i.e., P extracted by H2O and NaHCO3) and 78% in extensive cattle manur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 relative environmental risk, from high to low, of swine, poultry and cattle manure. There is considerable regional variation in animal manure P across China, which needs to be considered when developing manure management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9.
    采用再裂区设计,探讨不同氮、磷肥用量及配比对2个大麦品种(皮大麦浙农大3号和裸大麦CAW192)籽粒植酸、蛋白质和总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对大麦植酸积累影响显著,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植酸含量下降;裸大麦CAW192的植酸含量显著低于皮大麦浙农大3号,且对氮肥的反应更为敏感.磷肥用量对大麦籽粒植酸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且影响程度因品种而异,浙农大3号在中度磷肥用量下最高,显著高于低磷和高磷处理;而CAW192的籽粒植酸含量在3个磷水平下无显著差异.氮、磷肥之间的互作效应显著,增施磷肥可"缓冲"氮肥效应.相关分析表明,籽粒蛋白质和植酸含量之间的相关不显著.籽粒总磷含量和植酸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两供试品种表现不同,浙农大3号显著,CAW192不显著,表明大麦种子植酸含量与总磷含量的关系亦因基因型而异.  相似文献   

20.
对新疆塔里木马鹿茸中基础氨基酸和钙、磷的含量的测定,并与新西兰赤鹿茸进行比较.氨基酸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钙、磷采取高锰酸钾滴定法、钼黄比色法测定.结果表明,塔里木马鹿茸中包含人体所必需的7种氨基酸,总含量与新西兰赤鹿茸相差不大,而钙、磷含量从上到下依次上升,含量与分布存在差异.表明塔里木马鹿茸也有较好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