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8 毫秒
1.
大豆花粉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不同方法测定大豆花粉活力的问题,选取‘绥农4’、‘吉林47’和‘CK-P’为研究对象,通过蔗糖、琼脂、硼酸、温度单因子正交试验筛选出的培养基进行离体萌发,比较I2-KI染色法、TTC染色法和离体萌发法3种花粉活力测定方法的不同。结果表明:I2-KI染色法容易操作,因这种方法较离体萌发法简单,测定结果比较准确,成本低,所需时间短,常用来观测大豆花粉活力。TTC法染色效果与I2-KI染色法接近,没有差异,也可作为检测大豆花粉活力的方法。离体萌发法测定大豆花粉活力的方法和很多因素有关,与I2-KI染色法和TTC染色法有显著差异,且其培养基的配制繁琐,所以用I2-KI染色法和TTC染色法来测定大豆的花粉活力。  相似文献   

2.
《种子》2018,(12)
以福鼎大白茶(Camellia sinensis cv.Fuding-dabaicha)花粉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浓度的蔗糖、硼酸、硝酸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茶树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通过离体萌发法、TTC染色法的对比,探讨茶树(C.sinensis)花粉活力的快速测定方法。结果表明,硼酸是影响茶树花粉离体萌发效果的主要因素,而不同浓度蔗糖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茶树花粉离体萌发最佳培养基为150g/L蔗糖+150mg/L硼酸+100mg/L硝酸钙。离体萌发法和TTC染色法测定茶树花粉活力进行比较,2种方法得到茶树花粉活力最佳分别为90.04%、83.17%,且差异不显著。因此,花粉离体萌发法和TTC染色法都可用于测定茶树花粉活力,10g/L TTC用于快速检测茶树花粉活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银杏花粉生活力测定及贮藏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银杏花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花粉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培养基中蔗糖、硼、钙对其萌发率的影响,优化了培养基配方;并比较了3种不同的染色法对银杏花粉生活力的测定效果。结果表明:培养5d是进行花粉萌发率测定的最佳时期,蔗糖对银杏花粉萌发至关重要,在培养基中添加3%蔗糖可有效提高花粉萌发率,达到50%左右;硼和钙对银杏花粉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3%+硼60mg/L+钙100mg/L。TTC染色法测定的银杏花粉生活力与离体萌发法测定的结果可以相互代替和印证,是一种较为准确的测定银杏花粉生活力的染色法。4℃冰箱干燥保存利于保持银杏花粉生活力。  相似文献   

4.
洋水仙花粉生活力的测定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洋水仙品种‘Albany’、‘Mount Hood’、‘Geranium’的新鲜花粉为试材,采用TTC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和离体萌发测定法来测定其生活力,以探寻测定水仙花粉生活力的最适方法。结果表明:醋酸洋红染色法和离体萌发测定法均能够准确测定出水仙花粉生活力,而TTC染色法不适合用于洋水仙花粉活力的测定,其中醋酸洋红染色法适用于洋水仙的花粉生活力快速测定,而离体萌发测定法则适合于洋水仙的花粉生活力准确测定。经过对9种培养液组合的方差分析显示:0.1g/ml蔗糖+0.1×10-3g/ml硼酸为最佳培养液组合。  相似文献   

5.
芒花粉的生活力及测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先后采用了花粉离体萌发法、FDA染色法和I2-KI染色法测定了芒离体花粉的生活力。结果表明:在离体萌发法中,离体花粉在培养5 min后即开始萌发,培养30 min后花粉管平均长度达到了145.77 μm。芒离体花粉的平均初始萌发率为82.6 %,但花粉生活力下降很快,室温保存90 min的花粉其萌发率已下降至3.0 %。因此利用离体萌发法能够准确有效地测定芒花粉生活力的变化规律。而利用FDA染色法和I2-KI染色法测定的芒花粉初始生活力与离体萌发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分别为84.6 %和86.6 %,但这两种染色法不适合用于跟踪测定花粉生活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台湾桤木花粉生活力的测定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探讨台湾桤木花粉萌发的适宜培养基组成、培养温度及台湾桤木花粉生活力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以台湾桤木新鲜花粉为试材,采用花粉离体培养萌芽法及TTC染色法、I2-KI染色法、过氧化物酶沉淀法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台湾桤木花粉离体培养的适宜培养液为:10%蔗糖+100mg/L硼酸;最适培养温度为25℃。过氧化物酶沉淀法是快速测定台湾桤木花粉生活力的适宜方法。【结论】蔗糖和硼是台湾桤木花粉萌发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氮离子注入处理后的棉花花粉活力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陆地棉(G.Hirsutum L.)品种苏棉12号的花粉为材料,用能量为20keV的N 注入花粉,分别用花粉原位萌发法、联苯胺-甲萘酚染色法、花粉管快速萌发法、FDA(荧光素二醋酸脂) 染色法、TTC(2,3,5-氯代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和离体萌发法6种方法测定N 注入后的棉花花粉活力.TTC染色法不能有效检测花粉的活力,测定结果均为0%.除了TTC染色法外,其它5种方法均能测定自然花粉的活力,测定结果均为98%左右.花粉原位萌发法、联苯胺-甲萘酚染色法、FDA荧光染色法和离体萌发法4种方法可测定抽真空处理过的花粉的活力.只有原位萌发法和FDA荧光染色法可测定N 注入处理后的棉花花粉活力.随着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加,N 注入处理后的花粉活力呈下降趋势.抽真空处理对花粉的活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卵叶海桑花粉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21,(3)
为探讨适合快速检测卵叶海桑花粉活力的方法,采用TTC染色法、MTT染色法、亚历山大染色法、I_2-KI染色法、红墨水染色法和离体萌发法对卵叶海桑花粉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卵叶海桑的花粉活力较高,不同方法测定的花粉活力平均值为83.22%~89.35%(TTC染色法除外)。红墨水染色法与离体萌发法的结果,在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MTT染色法、亚历山大染色法、I_2-KI染色法与萌发法的结果差异都不显著。亚历山大染色法和I_2-KI染色法能快速、准确地测定卵叶海桑的花粉活力,是判断花粉活力的简便方法,为进行传粉、繁育系统研究和杂交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种子》2020,(8)
采用TTC染色法检测多肉植物4个散粉时期花粉的活力,基于花粉活力最佳时期,研究不同培养温度(10、15、20、25、30、35℃)对花粉离体萌发率的影响;基于适宜的萌发条件,比较TTC染色法与花粉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散粉时期对供试多肉植物的花粉活力有显著影响(p0.05)。散粉的第3阶段花粉活力最强,平均值为30.80%。2)温度是影响10种多肉植物离体花粉萌发率的显著因素,不同品种所需适宜的离体培养温度不同。其中大部分品种花粉萌发最佳培养温度均为20℃,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抑制花粉萌发。花月夜、灵隐最佳萌发温度为15℃,莎维娜花粉萌发最佳温度为30℃; 3) TTC染色法与花粉离体萌发法测得的花粉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TTC法可作为一种快速检测多肉植物花粉活力的方法,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
苹果花粉萌发生理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臣善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1):163-167
选用‘红星’、‘美红’、‘荷红’、‘全家红’4个品种的花粉作为试材,分别通过染色法(TTC、过氧化物酶法)和离体萌发法来测定苹果花粉的生活力,并通过花粉离体萌发、生长试验,观察其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萌发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染色及离体培养试验中,品种间花粉活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红星’花粉生活力最高,‘美红’、‘荷红’次之,‘全家红’最低;离体萌发试验中,不同培养条件下各种花粉的萌发及花粉管生长随温度、浓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后减趋势;不同温度条件下,花粉萌发生长最适培养基浓度不同,高浓度(15%、20%)的培养环境对花粉的萌发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试验还发现,各花粉最高萌发率与花粉管最大长度生长条件不一致,花粉管的生长最适温度及培养浓度均高于萌发最适条件,这可能与花粉管萌发生长时新陈代谢旺盛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木槿花粉活力检测方法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要:以2个木槿(Hibiscus syriacus)品种花粉为材料,用TTC法和离体萌发法对木槿花粉活力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木槿花粉活力检测不适合用TTC法;以木槿花粉为外植体,采用蔗糖悬浮溶液为培养基,确定适合木槿花粉萌发的条件为15%蔗糖溶液+15 mg/L硼酸在30 ℃恒温培养箱中培育0.5 h即开始开始萌发。  相似文献   

12.
濒危植物珊瑚菜花粉生活力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对珊瑚菜的花粉进行了生活力测定。结果表明:珊瑚菜初花期的花粉萌发率最高,为89.7%;在恒温25℃条件下,以0.6%琼脂+10%蔗糖+0.1%硼酸为离体培养基进行培养,有利于珊瑚菜花粉的萌发;低温(4℃)条件可延长珊瑚菜花粉的寿命,将其进行短期贮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蒜花粉活力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中国石蒜的花粉活力及其最佳体外萌发条件,分别采用TTC染色法和离体萌发法对中国石蒜的新鲜花粉的活力进行了测定。pH 7.0,5%TTC在35℃条件下染色结果显示99%的中国石蒜花粉具有活力。对影响中国石蒜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3个因素(蔗糖、硼酸和氯化钙)进行单因素实验,发现三者的最适浓度分别为蔗糖150 g/L、硼酸60 mg/L、氯化钙50 mg/L。3种浓度的培养液中,中国石蒜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36.7%、77.6%和44.2%。在中国石蒜花粉萌发最适蔗糖浓度(150 g/L)的基础上,正交设计硼酸和氯化钙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其最适浓度与单因素实验相同,但花粉萌发率达87%,花粉管伸长量达897 μm,远远高于单因素实验的结果,表明三者协同作用,促进中国石蒜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上述实验证实中国石蒜花粉具有较高的活力。为中国石蒜与其他石蒜属植物的种间杂交可行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酸枣花器官研究、花粉生活力的快速测定提供理论依据,笔者测定了不同的酸枣类型花器官结构、花粉形态及花粉萌发率和生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的酸枣类型花序花朵数、花冠直径、蜜盘直径、雄蕊长度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花序花朵数一般在2~9个;单花雄蕊个数为5个;蜜盘颜色一般有淡黄色和黄绿色2种。(2)酸枣花粉比较小,通常在18.86~26.19 μm,以近球形为主,萌发孔以三孔沟居多。(3)不同的酸枣类型花粉的萌发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酸枣4的萌发率最高,为32.54%;TTC法和I-KI法测定的花粉生活力显著高于离体培养法,测定值误差较大,故离体培养法更适合酸枣花粉生活力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大丽花花粉活力有效的测定方法,了解大丽花不同品种的花粉活力,以大丽花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4种方法检测大丽花花粉活力,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分别对大丽花花粉的离体萌发培养条件及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得到最优方案后进一步检测、比较不同品种之间的花粉活力。研究结果显示,TTC染色法不能使花粉着色,I2-KI和孢粉染色法不能有效区分有活力和无活力花粉,离体萌发法效果良好,可准确直观地反映大丽花花粉活力状况, 是测定大丽花花粉活力的有效方法。当培养条件为pH 6.0、温度25℃、培养时间2.5 h时,花粉萌发率最高。培养基组分对大丽花花粉萌发的影响程度依次为PEG>蔗糖>硼酸,实际最佳处理组合为A3B4C2,即PEG4000 25 g/L、蔗糖60 g/L、硼酸50 mg/L的处理组合下,大丽花花粉萌发率最高达62.1%。采用上述获得的最优方案检测22个大丽花品种的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为11.75%~78.72%,不同品种的花粉萌发率差异大,其中,‘兰花公主’的花粉萌发率最低,‘波彻儿’最高。大丽花品种的花粉活力多样性丰富,所测定的22个大丽花品种有14个品种正常可育,杂交时可用作父本;8个品种为半不育或低不育,杂交时更适合作母本。  相似文献   

16.
根据陕北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环境特点以及牧草生长发育过程对水热资源的要求和利用效率,运用迈阿密模型定量估算陕北农牧交错带七县区牧草自然生产力。并与牧草现实生产力进行比较。研究表明:陕北农牧交错带牧草现实生产力仅为自然生产力的30.80%。基本掌握了该区牧草生产力状况和特点,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战略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7.
桃花粉活性检测和离体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果树花粉活力直接影响授粉、受精乃至座果。为了解果树品种的花粉生活力,给引种栽培和杂交育种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以桃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染色方法检测花粉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含有蓝墨水的花粉培养基,花粉萌发率可以达到64.67%,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因此该方法比较适合于快速检测花粉活性;固体培养基培养2个品种桃花粉,萌发率比液体培养基培养分别高25%和20%。另外温度、花粉密度、培养基中蔗糖及硼酸浓度都对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有影响,在温度为24℃、1粒花药/100 μL、10%的蔗糖或100 mg/L的硼酸的条件下,均有利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