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林  吴翔 《水产养殖》1991,(1):10-11
近几年来,我们进行了水库网箱养鳗研究,取得理想效果,为养鳗业开拓了广阔前景。水库网箱养鳗的优点一是投资少,一般建1亩止水式养鳗池需投资2.3万元,建1亩半温流水养鳗池需投资3.5万元,而制作1亩面积养鳗网箱配套设施只需要2万元。而且水库网箱养鳗不占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精神和十四大精神鼓舞下,福建省水产业呈现了大发展的势头,养鳗业再度掀起热潮,现已成为福建省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1992年全省新增158个养鳗场,增加面积3350多亩。目前,全省建成的养鳗场和养殖面积分别为564家和9594亩,其中水泥精养池面积7200亩,土地养殖面积2394亩,养鳗面积比1985增加了十倍多。1992年全省成鳗产量1.5万吨左右,产值10亿元左右。福建已成为全国养鳗大省,生产规模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位。  相似文献   

3.
江苏如东从1976年开始鳗鱼试养,至今鳗鱼场已发展到48个,养殖温室已达25万平方米,每年出成鳗1000多吨,产值9000万元以上,利润1210多万元。近年来,随着养鳗业的发展,如东又开始发展土池露天养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例如该县洋口乡养鳗场,1992年土池养鳗38亩,5月初每亩投放30~50尾/千克大规格鳗6500尾,到10月下旬全部起捕,平均亩净产1040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顺德市近几年来积极利用土池(即鱼塘,下同)养鳗,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1992年全市土池养鳗达16017亩,预计总产鳗鱼6000多吨,比1991年4101亩、总产2000多吨增加三倍多。九年来实践证明,土池养鳗有很多优势:一是造价低,投资少,回收快,如筑一亩水泥池需要2.5万多元,而新挖一亩土池只需3000至4000元,相差四至五倍,如择优利用现有鱼塘,稍加整治,则投资更省;二是土池养鳗,可选择每口面积5  相似文献   

5.
土池养鳗是有别于水泥池温室养鳗及网箱养鳗的一种养鳗形式,其最大特点在于利用自然界适于养鳗的优越条件,成本相对较低,从大规格鳗种的培育开始至养成大规格商品鳗出售。 目前国内土池养鳗已达到一定规模,尤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突出,面积近10万亩。但是,土池养鳗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一系列问题,约束着土池养鳗效益的充分发挥。为此,笔者着重就如何提高土池养鳗经济效益的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行阐述,以供土池养鳗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福建鳗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福建省鳗业生产的现状福建省养鳗业始于七十年代初期,是全国最早的养鳗省份之一,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从单纯养殖形成为养殖生产、烤鳗加工、饲料开发、出口销售、科技开发服务相配套,产业化水平较高的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养鳗面积3.6万亩(其中:精养池塘1.1万亩,土池约2.5万亩)。大小养鳗场约1500家。1999-2000年度约投苗3.5亿尾,占全国投苗量5亿尾的70%,产鳗鱼6.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13万吨的50%。2000-2001年度投鳗苗  相似文献   

7.
地处杭州湾南岸的浙江省慈溪市,有海涂池塘2.1万亩,其中,成鱼塘1.7万亩。为了充分发挥池塘效益,从1988年开始,连续三年,共发展鱼鳗混养面积1338亩,放养鳗种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养鳗业由于鳗苗紧缺以及受市场、药检、病害等影响,出现了大量养鳗场闲置抛荒等现象,而山区养鳗场水源好、水质清新、无污染、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笔者于2010年至2011年利用闲置养鳗土池进行微流水主养草鱼高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试验的相关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为1998年兴建均口黄岭养鳗场土池、试验池两口,池塘面积分别为3.6亩和3.4亩,水深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开发养鳗在国内起步最早,而河鳗产量至今却落在兄弟省之后。究其原因,是现用的诸种养鳗模式与本省情况不十分适应,致使生产发展极其缓慢。1986年以来,省水产养殖公司大力推行池塘养鳗2000亩,1987年宁波市引进西德“美茨”法的年产320吨的工厂化养鳗,至今均不理想。本省虽有丰富的鳗苗资源,但室外养殖季节短,室内养殖又短缺工厂余热或地热。面对这一问题,省水产局在权衡如何发挥本省资源优势以弥补固有弱点后,于1987年倡导大水面网箱养鳗,现已初见成效。抽样分析以下六种模式的吨鳗生产成本和技术指标,足以说明大水面网箱养鳗作为商品  相似文献   

10.
到目前为止,阳朔县已建成2个养鳗场,占地200亩,建成水泥精养池192个,面积130亩。1996年2月份开始投放鳗苗,共218万尾,总投资4600万元。龙山鳗业联合总公司基地目前正在动工的有600亩,计划40天完工,2年后将建成养鳗池1万亩,配套烤鳗厂一座,总投资8亿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福建省养鳗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据1987年不完全的统计,全省养鳗池面积已有2000亩以上,计划出口产量可达3000吨左右。其中,莆田市养殖面积、出口产量均分别占全省一半以上.至1987年莆田市以各种股份方式创办的养鳗场共有54个,养殖面积有1123.16亩,其中绝大部分是1986年以后新建的。1987年鳗鱼出口产量达1500吨以上,出口创汇金额约12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2.
1989年从无锡引进了罗氏沼虾亲虾。白驹养鳗场利用温室养鳗池进行越冬保种,今年人工育苗成功。5月20日用2.4亩鱼种池放养0.54万尾自繁虾苗,10月11日起捕,捕鱼177.08公斤/亩;收虾2172尾,亩产22.5公斤,成活率达40.22%,规格24.86克/尾。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江苏省养鳗业发展迅速,温室养鳗面积1987年已达18万余平方米,露天池面积600多亩。不过,随之带来的鳗病问题也愈来愈突出,使养鳗业者面临很大的风险。据调查,部分养鳗场相继出现鳗鱼烂尾现象,有的甚至造成大批死亡。我们于1987年7月24日~30日在如东县洋东养鳗场进行了添加食盐,泼洒呋喃唑酮等治疗鳗鱼烂尾病的试验,结果用5‰的食盐水治愈了5万尾患严重烂尾病的黑仔鳗,减少经济损失6万  相似文献   

14.
傅小区 《科学养鱼》1996,(11):27-28
浅谈养鳗池水中的氮鳗池池水中氮的主要来源之一是饲料残饵和鳗鱼的排泄物,由于鳗鱼饲料的高蛋白性(大于45%)及投饵量大(14亩左右的池日投饵量达200多公斤),一般养鳗池水中的氮较养殖其他鱼类的含量要高得多,水质常受其污染。养鳗就是“养水”,“养水”的...  相似文献   

15.
我镇现有养鳗土池100亩,年产鳗80多吨。在土池养鳗的这几年中,我们发现水霉病是危害鳗鱼比较严重的一种病,每年都有流行,发病时间大多集中在2~4月。水霉病通常在水温10~20℃时发病,13~18℃为发  相似文献   

16.
揭西县汤湖温泉养鳗场和汕头市水产局,于1986年利用温泉水培育鳗苗,共培育274公斤,成活率达97.4%,对比一般培育鳗苗,约为80%,提高了17.4%,折合鳗苗数量,可多出苗32.7万尾。按当时市价计算,价值44.8万元。1988年汤湖温泉养鳗场养鳗73亩,总产量251吨,成活率94.66%,总产值1261万元,年平均亩产3.4吨,比无温泉养鳗一般亩产1.5吨左右,可多出一倍以上产量,相应增  相似文献   

17.
以水库上、下层水体作养鳗水源,利用大坝内外水位落差,通过虹吸管自动灌水,使鳗池池水保持微流。试验水泥池4只共1.32亩,计放养鳗苗37983尾共280公斤,经198天饲养,收获成鳗915.5公斤,幼鳗1275.6公斤。成活率95.14%,饵料系数1.86。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南靖县根据国际市场信息和外商客户需求,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创办南靖县南贸养鳗场,有鳗池三十八口,面积十八亩,放养鳗苗四十多万条,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引进进口的日本配合饲料,利用温泉驯养鳗鱼获得成功,在国际市场上每吨值7500美元,从投产到今年七月已出口鳗鱼1G吨,销往日本,创外汇12万美元。  相似文献   

19.
养鳗业已成为福建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本文通过对福建省养鳗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題的浅析,就今后发展养鳗业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意在引玉。现状与成效福建省河鳗水泥池精养始于1979年,至1985年养殖面积达700多亩,居全国领先地位。1986年至1988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面积达2千多亩。1989年至1990年由于受到国际市场和国内局势的影响,成鳗出口价格下跌,绝大多数养鳗生产单位严重亏损,负债累累,致使我省养鳗业陷入困境。1991年随着外销市场成鳗出口价格的回升和内销市场的逐步扩大以及本省烤鳗加工业的兴起,养鳗业又迅速  相似文献   

20.
无锡县是江苏省淡水养鱼重点县之一。全县有已养鱼水面11.9万亩,其中池塘养鱼水面4.5万亩,占可养水面的1/10,全县有178个乡、村办水产场,2个养鳗场、3个国营水产场。全县1980年年产鱼5.5万吨,近年来养鱼发展很快,池塘养鱼平均亩产近365公斤,高者达400公斤,从1981年起,全县水产品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