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从毕节市农村的基本概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问题。联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实际,不断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经验,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何展 《甘肃农业》2006,(9):16-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农村、农业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的问题,人的问题。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农民素质,只有农民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3.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建设和改革的重要问题。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追溯至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以湖北省为例,探寻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改革历程,力图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历史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进步的社会。村务公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正视和解决目前村务公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问题,农民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农村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北京那场惊心动魄的政治动乱和反革命暴乱平息之后,痛定思痛,令人反思的问题很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就是其中之一。那场政治风波之前,由于长期放松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致使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成灾,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严重后果。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结合我国实际,谈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和途径问题。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党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其思想根基、精神动力和灵魂支柱。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搞好,使农民享有健康,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浅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视"三农"问题一贯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部署,为未来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体对策建议,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现代化和社会化进程的加快,法治建设也越来越重要。农村法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法治建设直接影响到中国现代化、法治化的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前农村法治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在分析了农村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而优势农产品集群区域化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根据山西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山西省优势农产品集群区域化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研究表明,优势农产品区域发展的实质内涵是发展生产,发展生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也是山西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思路。最后提出了加快山西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三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农民增收困难已经成为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三农”工作的“难点”和中心任务。农民增收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密切相关的重大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静 《河南农业》2012,(16):15-16
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成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矛盾,解决好这一对矛盾,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问题成因,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而强化财政功能建设是新时期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公共财政的引导、扶持、参与和调控。  相似文献   

15.
林芝地区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是西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长期重大历史任务,地处藏东南的林芝地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具有其特殊的地域、文化特性。笔者在分析林芝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农村水环境问题、农村农业结构问题和农村乡土文化传承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祥 《现代农业科技》2007,(18):220-220,222
阐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和存在问题,提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民工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重视农民工问题,着力解决农民工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生活等方面问题。农民工问题的解决,既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迫切任务,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消除贫困、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发展乡村旅游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我国现阶段的两大热门话题,也为我国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我国乡村发展问题的重大举措,而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我国乡村发展问题的又一重要途径。如何使乡村旅游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一体化,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以舟山为例,阐述"渔家乐"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发展的意义、途径和对策,以期对我国农村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略论新农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卓瑛 《农业考古》2006,(3):113-116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并找出其对策,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业的基础性地位等方面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确保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