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汪智军  张东亚  卓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084-14085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Bunge)发芽及出苗的影响。[方法]探讨混沙层积处理、干藏处理和低温处理3种不同贮藏方式及不同浸种温度对文冠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播种时间对文冠果出苗率的影响。[结果]3种贮藏方式对文冠果种子的发芽势有影响,但对发芽率基本没有影响。浸种温度在20~50℃时文冠果种子均可萌动发芽,且随着浸种温度的升高,发芽率没有显著差异,但发芽势却有随之加快和提高的趋势。春季种子催芽浸种时50℃为最佳浸种温度,发芽率可以达到100%,发芽势也处于最佳状态。春季和秋季播种对文冠果出苗率没有明显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以为文冠果种子的冬季贮藏方式、发芽浸种温度及播种时间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花棒和沙冬青种子催芽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不同方法对花棒和沙冬青的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其中花棒种子设6种不同的催芽处理方法,分别为温水浸泡1、2、3、4 d、温水浸泡1 d后沙藏3 d和CK,结果表明,温水浸泡1 d后再沙藏3 d处理过的花棒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61.33%.沙冬青的种子分别设98%硫酸拌种30 min、用80~90℃的热水浸种并自然冷却反复两三次、机械破除种皮、用40~50℃的温水浸泡2 d和CK 5种不同的催芽处理方法,结果表明,用40~50℃的温水浸泡2 d的沙冬青种子发芽率最高可以达到82%.  相似文献   

3.
刘春和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7):139-141
为了探索文冠果种子的快速催芽技术,以文冠果种子为材料,对其进行不同温度(50、60、70、80、90℃)、去种子外皮、不同粒径(≥10 mm、8~10 mm、6~8 mm、4~6 mm、4 mm)及不同催芽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选用高温处理文冠果种子时,适宜的水温为80℃。(2)剥去外种皮后,文冠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均明显提高。开始发芽天数比对照提前12 d;发芽率、发芽势达到86.23%、43.12%,比对照分别高出30.58、20.31百分点;发芽速比对照提前14 d;剥去外种皮能够起到快速催芽的作用。(3)粒径6 mm及以上的文冠果种子,发芽率达到86.11%及以上。(4)文冠果种子低温层积催芽,能够获得76.66%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4.
对昆明地区元宝枫种子进行不同催芽方法和播种期筛选试验,种子处理有沙藏催芽、浸种催芽和直播育苗(对照)3种,播种时期从3月中旬至5月上旬共6个处理,分别对齐苗天数、出苗率、苗高和地径进行观测记录。结果表明:昆明地区元宝枫种子经浸种催芽后播种效果最好,并以4月上旬播种为宜。  相似文献   

5.
早稻种子发芽率低的主要因素有种子不饱满、种子带菌带虫、种子不纯、催芽方法不当等。提高早稻种子发芽率的主要措施,一是制种者要选用纯度和净度高的健康种子;二是使用者要进行选种消毒和改进浸种催芽方法,即温水浸种,保温催芽。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毛叶山桐子种子的发芽技术,研究不同浓度的磷酸二氢钾(KH2PO4)溶液浸种脱蜡及不同的层积催芽时间对该种子的发芽率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KH2PO4浸种脱蜡后低温层积催芽处理可显著提高毛叶山桐子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酶活性。种子的脂肪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层积60 d时与45 d对比无显著差异;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30 d时已达到最高,45 d时无显著提高,60 d活性降低。比较不同处理下种子的脂肪酶、POD和CAT活性,结果显示毛叶山桐子种子最佳的预处理方法是在浓度为10.5 mmol·L-1的KH2PO4溶液浸种24 h后清洗脱除种皮蜡质层,之后置5℃恒温条件下层积催芽45 d,此时脂肪酶、POD和CAT生化活性最高,发芽率也最高(60%以上)。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文冠果种子的发芽率,并为其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湿沙催芽法研究浓硫酸、GA3及物理破壳3种处理方式对文冠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冠果新种子发芽率低于陈种子;GA3可促进文冠果种子的萌发,浓硫酸处理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文冠果陈种子的发芽率,但物理破壳处理无明显效果;文冠果新种子的发芽率随GA3浸种时间的延长显著提高,浸种24 h发芽率最高,为55.3%;随GA3处理浓度增加,文冠果陈种子和新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500 mg/L GA3处理的发芽率最高,分别为55.3%和32.O%.500 mg/L GA3浸种24 h为打破文冠果种子休眠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文冠果种子的发芽率,并为其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湿沙催芽法研究浓硫酸、GA_3及物理破壳3种处理方式对文冠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冠果新种子发芽率低于陈种子;GA_3可促进文冠果种子的萌发,浓硫酸处理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文冠果陈种子的发芽率,但物理破壳处理无明显效果;文冠果新种子的发芽率随GA_3浸种时间的延长显著提高,浸种24h发芽率最高,为55.3%;随GA_3处理浓度增加,文冠果陈种子和新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500mg/L GA_3处理的发芽率最高,分别为55.3%和32.0%。500mg/L GA_3浸种24h为打破文冠果种子休眠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9.
台湾相思种子轻型基质网袋容器育苗,其种子采用温水和吲哚丁酸、ABT3号生根粉不同溶液浸种试验育苗。结果表明:用ABT3号生根粉溶液和吲哚丁酸溶液浸种的种子平均发芽率较高,比用温水浸种的种子平均发芽率分别提高11%和8%。种子播种萌芽出土整齐,苗木生长快,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网袋容器苗木生长均匀良好。用ABT3号生根粉溶液和吲哚丁酸溶液浸种的苗木苗高分别比温水浸种的苗木提高28%和12%,径粗提高7.7%和3.8%。  相似文献   

10.
造成早稻种子发芽率低的主要因素有种子不饱满、种子带菌带虫、种子不纯、催芽方法不当等。提高早稻种子发芽率的主要措施,一是制种方(制种者或种子公司)要提供纯度和净度高的健康种子;二是使用方(用种单位或农民)要进行选种消毒和改进浸种催芽方法,即温水浸种,保温催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百香果种子的萌发特性,为百香果种子育苗及杂交后代种子萌发、性状观察奠定基础.[方法]以百香果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水温(25、45、65、85、100℃)、浓硫酸浸泡时间(0、0.5、1、2、5、8、10、15 min)、赤霉素浓度(0、200、400、800 mg/L)、培养温度(18、28、35、18...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处理方法对月季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有效提高月季种子发芽率及育种效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以月季种子为材料,开展低温层积处理、不同激素及浓度、不同播种基质及无菌播种对其萌发影响的研究.[结果]低温层积处理的月季种子发芽率为42.22%,发芽势为24.44%;100.0 mg/L GA3和100.0 mg/L NAA处理可显著提高月季种子萌发率和发芽势(P<0.05),发芽率分别为55.56%和48.89%,发芽势分别为42.22%和30.00%;月季种子在河沙中发芽率为42.22%,发芽势为24.44%,优于泥炭:珍珠岩(体积比为2∶1)及菜园土基质;在MS培养基中添加GA3更有利于月季种子萌发,当GA3浓度为0.5 mg/L时,其发芽率为55.56%,发芽势为34.44%.[结论]低温层积处理、100.0 mg/L GA3和100.0 mg/L NAA浸泡月季种子可有效提高其萌发率;适宜的播种基质及培养基对月季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处理对格氏栲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格氏栲种子萌发率,从不同粒级、不同温度、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不同种皮处理等对格氏栲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速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粒和中粒格氏栲种子的萌发率比小粒种子高;40和50 ℃处理有利于格氏栲种子萌发,温度过高会抑制其种子萌发;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处理均能促进格氏栲种子萌发,赤霉素质量浓度为10、20和50 mg/L时格氏栲种子发芽率均高于70%;去除种皮可提高格氏栲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4.
18个苜蓿品种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鉴定苜蓿品种耐盐性的差别,以18个苜蓿品种种子为试验材料,在6个NaCl浓度下对各品种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进行了研究,其品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通过对不同品种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耐盐适宜浓度和半致死浓度4个鉴定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WL232hq和三得利的耐盐性最强,其次是WL232和游客,耐盐性最弱的金达和龙引BeZa87。  相似文献   

15.
试验以新西兰玫瑰种子为材料,观察其种子形态、测定种子千粒重、饱满率和有仁率,并对不同层积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新西兰玫瑰种子外形三角棱形;外皮黄白色,表皮较光滑略有纹络;种子平均长度0.397 cm、平均宽度0.102 cm、平均厚度0.113 cm;种子平均千粒重为8.819 g。在土壤肥力好,水分充足的条件下,新西兰玫瑰种子的饱满率达78.5%,有仁率为96.9%。新西兰玫瑰种子最佳的层积处理是用30℃温水浸泡后,在0~4℃条件下低温层积140 d。  相似文献   

16.
NaCl胁迫对高粱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杨彬  张一中  柳青山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7):709-711,715
设置7个NaCl质量浓度梯度(0,3,6,9,12,15,20 g/L)对高粱种子进行盐胁迫处理,并测定其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时间,以研究不同盐分对高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高粱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但在NaCl质量浓度低于9 g/L时,高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率与对照差异不大,NaCl质量浓度高于9 g/L时抑制作用显著。NaCl胁迫可延缓高粱种子的初始萌发时间,降低种子的萌发速率。随着NaCl质量浓度的增加,高粱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与盐质量浓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GA3、KNO3、KMnO4等对朱缨花(Calliandra haematocephala)种子发芽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GA3、KNO3、KMnO4对朱缨花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处理,在不同的发芽床中进行发芽率和发芽势的测定。结果表明:50 mmol/L KNO3和0.1 g/LGA3浸种处理发芽效果最好,100 mmol/L KNO3和0.3 g/L GA3对朱缨花种子的发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5℃恒温箱中发芽较快、发芽率高,沙床中发芽较慢、发芽率较低,但幼苗的生长状况较在培养皿中的好。因此,采用适宜的方法和适宜的生长环境可以促进朱缨花种子的萌发、提高其发芽率并有利于种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种子萌发是植物生长发育的起点,与光、温度、空气等外界环境条件和自身激素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油棕是世界上产油效率最高的作物,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已形成产业化规模种植,但在我国目前尚未形成规模化的种植,其中催芽技术体系的不完善是重要限制因素之一。油棕属顽拗性种子,核壳坚硬,吸水性和透气性能较差,不易萌发。本文对油棕种子传统催芽方法、促进油棕种子萌发的技术措施及在此基础上改良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马永贵  刘玉萍  苏旭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50-5251
对不同处理下鹅绒委陵菜种子萌发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鹅绒委陵菜种子萌发率和萌发势较低;而经后熟、赤霉素(GA)、低温和Na2CO3处理后,种子萌发率和萌发势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不同菠菜品种、不同成熟度、不同繁殖地区、不同年份繁殖的种子进行发芽研究指出:不同菠菜品种种子的休眠深度是不同的,宁夏园叶、联合1号休眠较深;而联合11号几乎无休眠期。同一品种不同成熟度的种子,以嫩籽发芽势高,但发芽率差异不大。不同地区繁殖的种子,以品种而定,联合1号在上海繁殖的种子其发芽势、出苗速度远比宁夏繁殖的要高、要快,而联合11号品种则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在上海常规贮藏,第二年发芽率有极大差异,联合1号品种通过贮藏可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而2号品种贮藏一年后基本丧失发芽率。不同菠菜品种,对处理的敏感性各异,种子加温(60℃)处理,或用0.1%KNO_3,浸种,能有效地打破联合1号种子的休眠而提高发芽率,但对联合11号无显著效果。低温(10~15℃)有利于菠菜种子的发芽,而在高温下发芽均很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