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云龙天池云南松自然种群分布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云南松种群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以及不同生长阶段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空间关联性进行了研究,从空间格局角度深入认识云南松林群落结构和分布格局及其形成的内在机制。[方法]基于云南省云龙县天池自然保护区云南松天然林的样地调查数据,基于云南松的种群径级结构,采用Ripley’s L函数点格局方法,对云南松自然种群的龄级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不同生长阶段空间关联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云南松自然种群径级和高度级结构完整,分布呈倒"J"型;云南松自然种群整体上在0 40 m的空间尺度上呈"聚集-随机"的分布格局;云南松自然种群个体在幼树和小树阶段,在较大的尺度上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的增加转变为随机分布,而在中树阶段完全呈聚集分布,随着龄级的递增,大树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呈随机分布;云南松自然种群不同生长阶段个体间空间关联在所有尺度上基本都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云南松自然种群结构属增长型种群;云南松自然种群不同生长阶段的个体呈现不同的分布格局,表现出强烈的空间动态特性;云南松种群各生长阶段间正向的关系,有利于种群的维持。  相似文献   

2.
昆虫的空间分布型是种群属性之一。昆虫的种群是由个体组成的,由于种和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种群内个体有一定的空间分布形式,即种群空间分布型。不同种的昆虫其空间分布型不同,而且同一种的不同虫态及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分布型也有差异。研究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不论在生态学理论上及生产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了解某昆虫的生态学特性,从而提高取样技术及试验设计的精确程度,它是资料代换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安徽琅琊山青檀种群空间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点格局O-Ring统计法,分析安徽省琅琊山青檀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青檀种群趋于小龄化,种群结构呈倒"J"型,属增长型种群;种群中Ⅰ龄级个体在r<25m的尺度上呈集群分布;Ⅱ龄级个体呈随机分布,随龄级增大,逐渐趋于均匀分布;不同龄级间青檀个体的关联性研究表明,只有Ⅰ龄级和Ⅱ龄级个体在r>8m的尺度上呈正关联,其余各龄级间均无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4.
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是指昆虫的个体或个体群在其生存空间中的散布形式,具有静态与动态变化的特点,是昆虫种群的重要属性之一。不同种的昆虫,其分布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这是与它们的生物学习性和适应环境的方式分不开的;同种昆虫,也往往由于世代、虫态、虫龄和种群密度的不同以及所处环境的异质性,而导致分布型的不同。所以研究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就可以了解种群的空间结构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将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5.
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是昆虫个体在空间的分布图式,是该种群的特定属性。各种昆虫及同种昆虫的不同虫态都有其自己的分布型。李天生等已对我国森林大害虫、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的种群空间分布型作了研究。但是对天敌昆虫的种群空间分布型,在国内尚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6.
对泰宁峨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交让木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泰宁交让木种群个体数从幼苗到老龄树逐渐减少,种群结构为正金字塔型,属于增长型种群,种群个体主要集中分布在9m以下的垂直生长空间,为小乔木;在不同海拔区域上,交让木种群个体数主要集中生长于1300~1500m之间,种群个体分布格局为集聚分布;交让木种群生命期望值随着径级增加呈递减,种群存活曲线为典型的"Ⅱ型"成活曲线,交让木的特殊生长环境,在整个天然常绿落叶阔叶林,生长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昆虫的空间分布型是昆虫种群重要属性之一。昆虫的种群是由个体组成的。由于种内个体和其所生存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有一定的空间分布形式,即种群的空间分布型。不同种的昆虫或同种昆虫不同的发育阶段乃至不同的生境条件下,其分布型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是种群个体在水平空间的分布方式,对林分空间格局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林业生产提供宝贵资料和实践指导,同时科学地制定抚育经营措施是提高森林质量的关键环节。本试验研究了更新采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种群的格局强度随研究尺度的不同而不同。通过更新采伐使得原先呈聚集分布的种群空间格局变为随机分布或者使得其聚集强度明显降低。因此在华北落叶松种群生长的整个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更新采伐,伐除林分中生长落后的林木和有害木,降低林分密度,改善林分结构,保证林分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林分的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9.
【目的】群落水平上研究28个物种在不同尺度下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种间空间关联性,明确温带森林群落物种共存与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方法】基于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30 hm~2动态监测样地数据,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分别采用完全空间随机零模型和异质性泊松零模型分析不同尺度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种间关联性。【结果】基于完全空间随机零模型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显示,本研究中的28个物种均表现出空间聚集格局,表明总体空间分布格局的非随机性;基于异质性泊松零模型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聚集分布格局主要出现在较小尺度(0~10 m),随研究尺度增加,种群聚集所占比例迅速降低,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成为主要的分布格局类型;分离和部分重叠类型是主要的种间关联类型,混合种间关联类型所占比例较低;多数尺度上,种间相互排斥所占比例高于种间相互吸引,表明不同物种个体之间在空间上趋向于分离,种间个体直接相互作用的机会少,表现为种间分离格局。【结论】本研究表明种内聚集和种间分离是该研究群落主要空间构型,物种间的空间分离减弱种间竞争,阻止或减缓竞争优势物种对竞争劣势物种的竞争排除作用有利于维持物种共存,促进生物多样性维持。  相似文献   

10.
根据样地调查数据,编制了阿拉善荒漠区敖隆敖包及乌兰腺吉蒙古扁桃种群静态生命表,并由此求得蒙古扁桃种群大小级结构图、存活曲线及死亡率曲线,从而对两地蒙古扁桃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地蒙古扁桃种群幼龄和老龄级个体较少,中龄级个体较多。总体上,敖隆敖包蒙古扁桃种群年龄结构呈稳定型,而乌兰腺吉种群趋向衰退型。两地存活曲线处于DeeveyⅡ和DeeveyⅡ2。两地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均呈聚集型分布。分析表明,草畜平衡在蒙古扁桃种群稳定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辽东栎伐桩萌苗的发育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黄土高原黄龙山林区辽东栎林固定样地连续6年的调查,研究间伐强度分别为13.4%(弱度间伐)和30.0%(强度间伐)的辽东栎伐桩萌苗的存活与生长规律.结果表明:1)间伐第1年,辽东栎伐桩均有萌生枝发生,每桩萌生枝数量和萌生枝高度在不同强度间无显著差异;2)萌生枝数量受伐桩高度和直径的影响,当伐桩高度较低时,萌生枝数量随伐桩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20cm后随之减少,呈三次抛物线关系;伐桩萌生枝数量随着伐桩直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直径30~50cm的伐桩萌生枝数量最多;3)伐桩萌生枝数量与最长萌生枝高度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存在“萌生枝数量——高度权衡”现象;4)间伐第6年,伐桩的存活率为97.01%,强度间伐区萌生枝高度显著高于弱度间伐区;5)调查期间,辽东栎伐桩萌生枝数量逐年下降,伐桩产生的萌生枝数量越多,后期萌生枝死亡的数量也越多,表明伐桩能够自我稀疏,存在“萌代主”现象.在黄土高原地区,辽东栎伐桩萌芽潜力很大,应合理利用;间伐时伐桩高度应尽量低于20cm;伐桩直径在30~50cm更有利于其无性更新;间伐后伐桩应及时除蘖定株,促进萌生枝生长;间伐强度30.0%(强度间伐)更有利于辽东栎伐桩萌生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近自然林业认为森林经营是对林木自然生长过程的模仿。从经营指导思想、经营措施和经营结果等方面评价了传统集约经营的毛竹林,指出传统集约经营的毛竹林具备近自然经营的潜力,但在经营理念上需要以近自然经营理念为指导。根据近自然经营的理论和方法,利用森林的近自然度、物种多样性、产品多样性以及林分的经济产出等指标分析了毛竹林近自然经营的可行性,以期为毛竹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林是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主要群落类型,本文选择典型的亚高山针叶原始林设置标准样地,对其幼苗幼树查数轮生枝、大树钻取树轮样芯确定个体年龄,分别建立苗高-年龄、胸径-年龄的回归方程得到整个种群的年龄结构,通过编制生命表对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表明,岷江冷杉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Ⅲ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长白山林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目标树抚育采伐前后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参数的变化,探索目标树抚育采伐对森林空间结构的影响。[方法]基于6块面积1 hm~2的样地,首先遵循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原理进行林木分类,选定目标树,伐除干扰树;再结合结构化森林经营的原理,计算并分析抚育采伐前后目标树空间结构参数和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经目标树抚育采伐后(1)目标树空间结构单元内的树种隔离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林木透光条件有所改善;目标树的竞争压力得以减小;林木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得到优化。(2)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进一步提高,林分空间结构水平稳中有升。[结论]通过采取合理的目标树抚育采伐措施能兼顾改善单木水平和林分水平的空间结构状况,在实现优化目标树空间结构的同时,保证林分整体空间结构的稳定。从目标树抚育采伐对林分整体空间结构的影响来看:所有样地的林分空间结构状况均得到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5.
宁夏六盘山区辽东栎林的空间分布及林分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2005年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分析了六盘山区辽东栎林分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辽东栎林在六盘山主要分布于海拔1 900-2 300 m范围内,坡度为20-35°的半阴坡、半阳坡和阴坡上,与山杨林的分布生境相近。现有的辽东栎林多为幼龄林,平均林龄30 a,林分密度较大,平均1 046株·hm-2,树木平均高度7.8 m,平均胸径12.4 cm。胸径5-10 cm的辽东栎株数占50%以上,平均木材蓄积量仅为 39.9 m3·hm-2。随着海拔升高、坡位从坡上部到坡下部,坡向从半阴坡到半阳坡,林分密度增大,平均树高和胸径增加,这主要是因为沿此梯度林龄在增加,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辽东栎林的平均胸径以0.8 cm·a-1的速度增大,作为主要先锋伴生树种的山杨在林内的比重则下降,说明六盘山区的现有辽东栎林正处于正向演替阶段,更趋稳定。建议对辽东栎林采取近自然林业的管理方式,减少不利的人工干预,加速培养近自然森林。  相似文献   

16.
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种群的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择伐40年后的红桦-岷江冷杉次生林样地中,调查所有岷江冷杉个体的坐标、胸径和高度,根据胸径和树高将岷江冷杉分5个大小级。用点格局分析法(Ripley’s K函数)分析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内不同龄级个体的空间关联。结果表明:岷江冷杉是个聚集型分布的种群,各龄级在多数尺度下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增大聚集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趋于随机分布,存在过渡到随机分布的特定尺度;大龄级个体的聚集分布可能主要取决于20世纪60年代的择伐干扰,小龄级个体的聚集分布可能与其母树种子散布的方式相关;各龄级间在小尺度范围内正关联较强,随尺度增大,空间关联趋于零,在所有尺度上都未出现负关联,种内关系协调;大树与中树在所有尺度上均是正关联;幼苗仅在7m的尺度内和幼树正关联,在所有尺度下和大树、中树和小树都不关联,相对独立于大龄级个体而存在。结合种群空间属性和不同生长阶段特性,可进行相应的人为干扰,以促进群落向择伐前的箭竹岷江冷杉林进展演替。  相似文献   

17.
近自然森林经营在德国的应用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德国推行近自然森林经营20年来的经营效果,总结德国推行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经验。[方法]在明晰近自然森林经营原则的基础上,基于两期(间隔期10年)资源清查数据对比,对德国大面积推行近自然森林经营20年的经营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期资源清查数据表明,德国采用近自然经营20年后,针叶林如挪威云杉和欧洲赤松的面积显著减少,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面积持续增加;阔叶树种蓄积平均增长量约为15 m~3·hm~(-2),针叶树种蓄积平均增长4 m~3·hm~(-2),挪威云杉是唯一蓄积下降的树种,下降了5 m~3·hm~(-2);近自然度等级变化表明,人工林面积在减少,而近自然森林的面积在增加,甚至符合原始林等级的森林面积也在增加。[结论]实现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联邦政府促进和保护森林的政策以及林场主所采用的先进的森林经营技术也是德国森林每公顷蓄积达到336 m~3的重要原因;在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原则下,德国森林中针阔混交林比例显著增加;将近自然程度不高的人工林经营转化为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德国森林经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华北落叶松林角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各个分场华北落叶松林分内林木的角尺度研究,对林分设置4个间伐强度处理,其密度分别为225株/hm2,600株/hm2,900株/hm2,1350株/hm2。结果表明,在极强度间伐区(A)、强度间伐区(B)和中度间伐区(C)中林分内的林木分布在角尺度为0.25的频率较高,角尺度均值都小于0.475,林分呈均匀分布。弱度间伐区(D)和对照区(E)的角尺度为0.75,所占的比例较大,角尺度均值分别为0.477和0.5,林分呈随机分布。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混交林分内的角尺度均值分别为0.3929和0.25,林木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以丝栗栲为优势树种的天然次生林,在两次弱度间伐(TCR处理)、两次强度间伐(TCQ处理)和不间伐(TCK处理)不同经营措施下,林木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特征及差异,分析了林木径级(高度级)与株数分布曲线。分析结果表明:TCK处理无论是径级结构还是高度级结构,林木都比较集中在低级别范围分布,林木径级(高度级)与株数分布均呈倒"J"型,具有充沛的后备资源。TCQ处理林木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趋向于高级别分布,保留木径向生长和纵向生长都得到提高,林木径级(高度级)与株数关系呈正态分布,单峰偏右,适合大径级用材林的培育方向。TCR处理林木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介于TCK和TCQ处理之间,较适合培育中小径级食用菌专用材。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采伐下马尾松的生长动态,筛选适宜的采伐强度,为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07年10月在14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保存密度1 100株·hm~(-2))内进行采伐试验,设置4个采伐强度,即保留密度分别为225、300、375、450株·hm~(-2),以不采伐为对照;其后,自2008年开始连续8 a,每2 a测定1次马尾松的胸径、树高、枝下高和冠面积等生长指标,并计算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量,应用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分析生长指标对不同采伐强度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采伐强度显著影响林分生长,其中,林分平均胸径、单株材积、冠面积的年均增长量随保留密度增大而减小,但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采伐后第1 3年,马尾松冠面积增长量显著高于采伐后期,胸径则在采伐后第3 5年最高,而不同采伐强度对林分树高生长影响不明显。保留密度显著影响林分枝下高和蓄积量的动态变化,其年均增长量随密度增大而递增。5个处理间林分蓄积年均增长量的差异随林龄的增大而逐渐缩小。[结论]马尾松人工林生长对不同强度采伐的动态响应以树冠最敏感,冠面积首先陡然增大,进而引起胸径的快速生长。树高和枝下高在采伐后年均增量变化相对平稳。4个采伐强度均显著促进单株材积生长,而仅保留密度为225株·hm~(-2)的采伐对林分蓄积增长量影响显著。综合比较林分的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连年增长量,建议在桂西南1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中宜选择300株·hm~(-2)的保留密度进行采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