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川农油2号系由四川农业大学油菜研究中心2001年以P25A与R3-4杂交组配而成的一个多抗、广适、高产、中熟、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3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川油审2003009)。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获权独家生产经营。一、特征特性1.生育期适宜该品种属半冬性、中熟品  相似文献   

2.
《四川农业科技》2004,(5):13-13
川农油2号系由四川农业大学油菜研究中心2001年以P25A与R3-4杂交组配而成的一个多抗、广适、高产、中熟、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3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川油审2003009)。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获权独家生产经营。一、特征特性1.生育期适宜该品种属半冬性中熟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选育优质、高产杂交油菜品种,以黄籽双低不育系1357AB与双低优良恢复系89-4R为亲本配制育成杂交油菜新组合花油203.在2006-2008年四川省油菜区试中,平均产量为163.72kg/667m2,比对照(川油21)增产13.44%;全生育期219d,比对照(川油21)晚熟1d.在2008-2009年四川省油菜生...  相似文献   

4.
川农油1号(乐油4号)系由乐山市农牧科研所于1998年8月以101A与乐005-2组配选育而成的一个高抗、高产、中熟、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于2003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川审油2003006),2004年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获独家生产经营权。一、特征特性1.熟期适宜川农油1  相似文献   

5.
川农油1号(乐油4号)系由乐山市农牧科研所于1998年8月以101A与乐005-2组配选育而成的一个高抗、高产、中熟、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于2003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川审油2003 006),2004年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获独家生产经营权.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青白江区目前种植的油菜以甘蓝型杂交油菜为主,主要品种有油研9号、10号,德油5号、6号,川油21号、中油杂11号及蜀杂6号、蜀杂7号等。这些油菜品种的优点是抗菌核病、抗病毒和抗倒伏能力强,其缺点是抗根肿病较差。据调查统计:从2001年起,该区城厢镇永久村零星发生油菜根肿病,全区2002年发生2公顷,2003年发生33.4公顷,2004年发生133.4公顷,2005年发生266.7公顷。  相似文献   

7.
川油系列品种中的精品———川油28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授权四川省润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全国独家生产、经营。该品种属甘蓝型油菜三系杂交新品种,全生育期214天。2002年省区试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7.30%(极显著);2003年省区试比对照蜀杂号增产24.20%(极显著);两年16点次试验  相似文献   

8.
油菜根肿病及其综合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阳街道位于青白江主城区,目前种植的油菜以甘蓝型杂交油菜为主,主要品种有川油21号、中油杂11号、蜀杂6号、蜀杂7号等。这些油菜的优点是抗菌核病、病毒疫和抗倒伏能力强;缺点是抗根肿病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9.
油菜是我县的优势作物,经过试验和实践经验总结,湟中优质油菜栽培,应选用青油331、垦油1号、互丰010等杂交油菜品种;川水三月中旬、油山3月下旬播种;每公顷施有机肥52.5-60m^3的基础上,施尿素187.5kg,二铵225kg;密度恳油1号13.5万株/mh^2,青油331油菜21万株/hm^2,互丰010油菜16.5万株/hm^2;病虫进行统防统治,是获得优质油菜主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川油24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用低芥酸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5A与恢复系9718R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具有丰产、稳产、多抗、广适、熟期适中等优点。在四川省油菜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产量2530.5kg/hm^2分别比对照蓉油4号增产10.52%、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13.59%。商品菜籽平均含油率40.41%。该品种于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6年在世界上率先实现甘蓝型油菜三系配套,推动了全球杂交油菜育种进程.1991年独家发现温敏核不育现象,创立了核不育两系法育种途径,展示了杂交油菜新的应用前景,近年筛选的杂交组合在产量、品质、抗性上不断取得突破,先后选育了优质、高产三系组合湘杂油2号、湘杂油4号及两系杂交组合湘杂油5号,对湖南乃至全国杂交油菜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1品种来源秦杂油19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于2007年以YD18A为母本,P56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诱导型高油双低春油菜新品种。2009—2010年参加全国(春油菜区)油菜新品种晚熟组区域试验,2010年参加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3.
秦优7号(杂油86)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1998年选育的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1年6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编号为陕审油2001001。同年12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油2002002。  相似文献   

14.
<正>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岳池县东板乡东板村,前茬为水稻,土壤类型为沙壤土,肥力中等且均匀一致,排灌条件方便。2.试验材料参试的油菜新品种均为全县各种子经营部提供,并且都是通过审定的杂交油菜新品种,共20个,即:川油41、油研817、95杂一8、绵新油68、科乐521、福油518、种都油998、绵油11号、德油5号、宜油24、川油39、杏油2号、绵油17、富油1号、高登618、绵新油19、绵油88、国豪油5号、  相似文献   

15.
安宁市观光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杂交油菜具有高产、抗病、抗倒伏、出油高的特性,安宁市农业技术推广所于2010年引进杂交油菜,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及高产创建,现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筛选出了一批适宜安宁市及其周边种植的高产、优质杂交油菜品种。5年来共推广杂交油菜3 782.9 hm~2,2016年安宁市油菜平均产量2 599.5 kg/hm~2,达历史最高水平。2017年是安宁市油菜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年,杂交油菜种植面  相似文献   

16.
以甘蓝型双低常规油菜品种'沪油15'和'川油17'为亲本,通过回交、自交和测交,育成显性核不育恢复系HF08、临保系LB4155和纯合型两型系4166AB,并建立了无性系4166A;用无性系4166A与临保系LB4155按核不育油菜二系制种法生产全不育系4166CA,并与恢复系HF08配制杂交组合,育成显性核不育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核杂17号'。采用不同地域来源的亲本通过杂交和回交,分别转育成不育系和恢复系,有利于获得优势明显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淮北地区在油菜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了秦油2号、华杂2号、皖油9号、郑杂油1号等杂交品种,实现了亩平均单产200千克的突破.现就其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实行育苗移栽 杂交油菜生长势较强,实行育苗移栽可促进前期营养生长,促使年后及早开花结角,因此抓好育苗移栽是杂交油菜实现高产的重要措施. 1.育苗时间淮北地区杂交油菜的育苗时间一般在9月中旬.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空心莲子草对小麦和油菜的化感作用,用地下、地上部分的空心莲子草水浸提液0.025 mg/m L、0.050 mg/m L、0.075 mg/m L和0.100 mg/m L对生长7 d的小麦川麦39和油菜川油16号(Brassica.napus L.)的幼苗连续处理3 d,并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了小麦川麦39和油菜川油16号幼苗的MDA含量。结果表明,在处理初期(24 h),小麦川麦39和川油16号油菜幼苗的MDA没有明显变化,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与对照相比,小麦川麦39和油菜川油16号幼苗的MDA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9.
扬油7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0年以油菜品系3150和扬油1号与79128杂交的F4代为亲本,杂交育成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油菜是安宁市第一大油料作物,也是安宁市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小春传统四大作物之一。杂交油菜自2011年推广以来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已成为安宁市油菜产区的当家品种,深受农户欢迎。本文对安宁市油菜生产及杂交油菜研发推广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杂交油菜的推广前景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