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稻茬田油菜免耕覆草栽培技术是指在水稻收获后.田块不经翻耕.即施药除草,油菜播后覆草,或育苗后挖窝移栽,行间覆草. 1.选用"双低"高产抗病油菜品种 选用高产、抗病油菜品种,如"甘杂1号"、"宁杂1号"、"希望98"、"亚华油1号"、"油研9号"、"德油8号"和"南油9号"等"双低"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2.
冬闲稻田免耕直播油菜667平方米比育苗移栽减少用工5~6个,节约投入60~70元;节本增效100~150元,又可错开季节繁忙,省工、省钱、简便操作、增产增效,具有重要推广价值。宜选用优质、高产、高亢的杂交双低或常规双低油菜品种。一晚免耕直播油菜可选用中油杂1号、湘杂油1号、油研7号和9号、贛油杂1号及常规湘油15号、贛油17号等一、选用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阐述了油菜新品种浙杂903在江苏淮北地区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详细介绍了浙杂903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育苗技术、大田移栽、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内容,为该品种在江苏淮北地区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不同栽培密度对黔油29号杂交油菜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在瓮安县的适宜种植密度,达到高产增收目标,在瓮安县中坪镇艾州村进行了瓮安县黔油29号杂交油菜不同密度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黔油29号杂交油菜品种具有较强的抗寒性,抗病性,且抗倒伏能力强,生育期适中,在瓮安县中坪镇育苗移栽最佳密度为13.5万株/hm2,可获得较高的产量,达3 312.90 kg/hm2。  相似文献   

5.
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6年在世界上率先实现甘蓝型油菜三系配套,推动了全球杂交油菜育种进程.1991年独家发现温敏核不育现象,创立了核不育两系法育种途径,展示了杂交油菜新的应用前景,近年筛选的杂交组合在产量、品质、抗性上不断取得突破,先后选育了优质、高产三系组合湘杂油2号、湘杂油4号及两系杂交组合湘杂油5号,对湖南乃至全国杂交油菜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双低杂交油菜"宁杂1号"的推广种植,既是我省优质油菜开发的核心内容,也是适应当前压粮扩经改善种植结构的需要.为配合该品种在淮北地区的推广,实现油菜优质高产,我们于1997、1998两年在泗阳县葛集乡和淮阴农科所安排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7.
高峰 《现代农业科技》2007,(15):120-120
介绍国审油菜新品种沪油杂1号的生育特性,并从播种育苗、大田移栽、科学施肥、病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几个方面简要介绍其在铜闸镇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湘杂油631是国家油料改良中心湖南分中心、湖南农业大学油料所官春云院士主持选育的黄籽杂交油菜新品种。为了充分挖掘湘杂油631的品种优势和增产潜力,必须采取保优高产栽培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1.连片种植为了确保湘杂油631高油、双低的优良品质,要做到连片种植。在连片种植区内不要混栽其他油菜品种,以免串粉混杂,降低品质。2.适时播种,培育壮苗播种期:育苗移栽一般9月播种,直播一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按1∶5比例备好苗床。苗床宜选择2年以上没有种过油菜的地块。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每667平方米苗床用猪牛粪肥750公斤~1000公斤…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油菜秦油10号的生育特性,从播种、育苗移栽、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油菜秦油10号移栽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油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油菜直播现代农艺技术解决了传统油菜移栽生产上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直播油菜根系发达、主根粗长、入土深,有利于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和养分,因而抗旱、耐瘠、抗倒伏能力强。据调查,油菜直播从种到收667平方米用工5个左右,比育苗移栽省工2~3个,只要栽培管理技术得当,同样可以获得高产。为此合理应用双低优质油菜直播栽培技术,可减少劳动用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1选用优质品种选用适应性广、抗性好、产量高、抗倒伏等特点的优质高产双低油菜品种,如秦优7号、中双杂6号、豫油4号、低早杂1号等。2播种前准备油菜直播栽培成败的…  相似文献   

11.
冬闲稻田免耕直播油菜,每667平方米(1亩)比育苗移栽减少用工5~6个,节约投入60~70元,节本增效100~150元,又可错开繁忙季节,省工、省钱,操作简便,增产增效,具有重要推广价值。一、选用优良品种:宜选用优质、高产、高抗的杂交双低或常规双低油菜品种。一晚免耕直播油菜可选用中油杂1号、湘油杂1号、油研7号和9号、赣油杂1号及常规湘油15号等。二晚免耕直播以选用湘油15号、赣油17等早、中熟品种为好。二、精心播种和整畦:一晚稻田在收割后的10月上中旬播种,二晚稻田在收割前9~12天播种。播种前3~5天稻田应排干水。干旱稻田播种前2~4天应灌一次…  相似文献   

12.
总结杂交油菜黔油18号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育苗、大田移栽、大田施肥、中耕化控、病虫害防治、化控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油菜育苗移栽生产虽环节复杂,用工多,劳动强度大,但能解决与双季晚稻的季节矛盾,有利于培育壮苗,提高单产(一般每667m2产菜籽150~200kg),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选用良种,培育壮苗选用丰产性好,优质双低多抗,五月初成熟的湘杂油4号、7号、湘杂油753、湘杂油730、亚科28等双低杂交良种,肥沃菜园土作苗床,每667m2大田备苗床100 m2,翻耕整平除净杂草后按厢宽1.2m,厢沟宽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优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九五”以来,河南省油菜科研工作者,根据国际油菜科技发展的两大趋势(优质化与杂种化),将品质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采用细胞质雄性不育技术,开展优质油菜“三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使优质和高产得到较好的统一。育成双低、高产油菜杂交种豫油4号、豫油5号、杂9522、杂97060、杂98033、丰油9号、杂双1号、杂双2号、华油2000等,对河南乃至全国杂交油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加强油菜小孢子培养、种间杂交、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基础应用研究,创造出一批优异种质和“三系”材料,为今后选育出更加优良的杂交品种奠定了物质基础。目前,一批优质杂交新组合正在参加国家和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5.
益油1号油菜不同密度和叶龄免耕移栽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优质、高产杂交油菜益油1号不同密度和叶龄免耕移栽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益油1号免耕移栽的最佳叶龄为6叶,最佳密度为10.5万株/hm2,其产量为3 085 kg/hm2。  相似文献   

16.
杂交油菜云油杂2号在丽江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推广利用杂交油菜品种是油菜产业提质增效的有效方法,丽江市在承担云南现代农业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中,引进系列杂交油菜新品种试种筛选,获得最适宜丽江种植的早熟、优质、高产、高含油量杂交品种新品种云油杂2号。总结了云油杂2号的特征特性、产量及田间表现,并从播种时间、肥水调控、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其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油研11号保优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顺国  李风华 《农技服务》2010,27(4):434-435
油研11号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选育的低芥、低硫、高油分杂交油菜品种。为加速该品种在贵州省及全国适宜区域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其优质、高产、稳产的优良特性,笔者从品种特征特性、育苗技术、移栽技术、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油研11号的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黔油29号育苗移栽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快油菜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提高品种综合生产水平,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对高产优质杂交油菜黔油29号育苗移栽的栽培模式(移栽密度及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施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移栽密度有利于提高产量,随着氮、磷、钾施用量的增加,产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以过磷酸钙与氯化钾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当移栽密度在9 000株/667m2,施用尿素40kg/667m2、过磷酸钙70kg/667m2、氯化钾30kg/667m2左右时,黔油29号的产量达280kg/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19.
常杂油2号为湖南省首个黄籽杂交油菜品种,具备高产、优质、高含油量、多抗等特征,自审定推广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着重介绍常杂油2号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其轻简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2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油29号系贵州省油料研究所用甘蓝型油菜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用系Q6-18AB为母本,与自育的双低优良恢复系6-18C为父本于2004年配制的杂交油菜新组合,2008年12月9日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在近3a的示范中表现出250 kg/667m2的高产典型.育苗移栽要求培育壮苗,移栽密度控制在7000株/667m2左右,注意N、P、K、B肥的配合施用才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