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新农村》2016,(3)
正投喂饲料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关键环节,部分养殖户由于不懂饲料的科学使用与管理技术,不能识别鱼类的饥饱,不讲究投喂方法,导致单产低、病害多,经济效益差。所以,水产养殖过程中必须重视饲料的科学使用与管理技术。1.科学投喂饲料春季水温低,鱼体小,食量少,在晴天气温升高时,可投放适量的精饲料。当气温达15℃以上时,投饲量可逐渐增加,每天投喂量可占鱼体总重量的1%左右。夏初水温升至20℃左右时,每天投喂量  相似文献   

2.
江辉 《湖南农业》2007,(9):19-19
为防鳝病,可在饲料中定期加一些保肝宁、利骨散、复合维生素之类的药品。6月~9月是黄鳝生长旺季,要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日投喂量一般为黄鳝总体重的5%~8%(以2小时左右吃完为度),配合饲料为黄鳝体重的2%~4%(以1小时左右吃完为度);水温高于30%或低于15%时要减少投喂量。残饵要隔天清理1次。[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吴草 《农家致富》2005,(22):40-40
适量投饲 秋冬季,鱼病高发季节已过.天气正常.养殖鱼类浮头危险也减轻.可适当加大投饲量.让鱼日夜吃饱。如“青绿饲料养殖为主的,须提高投喂商品饲料的比重。但也要防止投故太多或饲料变质危害鱼体和恶化水质。这段时期投饲量一般约占全年总投饲量的40%左右。随着水温降低.鱼的食量减退,可减少投喂量,只要求保鱼不掉膘.维持到捕捞收获为止。此期投饲量只占全年总饲量的10%-15%。  相似文献   

4.
戴永良 《当代农业》2009,(13):40-40
五、饲料投喂 饲料投喂按照“两头精、中间粗、荤素搭配、精粗结合”及“四定”原则科学投喂.以颗粒饲料和动物性饲料为主.辅以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有野杂鱼、螺蛳肉、蚌肉等,植物性饲料有小麦、玉米、豆饼、山芋、南瓜、马铃薯、水草等。春季水温达到15℃开始投喂饲料.日投喂量控制在河蟹体重的3%-8%.以投喂后2-3小时吃完为宜。前期3%-5%.中期5%~7%,后期7%.8%.根据河蟹有昼伏夜出、喜欢夜晚觅食的习性,分上午和傍晚两次投喂.上午7~8点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1/3.傍晚17~18点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2/3。3-5月份.投喂颗粒饲料,促进河蟹生长。  相似文献   

5.
2.投饵管理龙虾是杂食性的,尤喜食水生动物性饲料。成虾养殖可直接投喂米糠、豆饼、麸皮、杂鱼、螺蚌肉、蚕蛹、蚯蚓、皤宰场下脚料或配合饲料等,保持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0%左右。每天投喂饲料2次,分别在上午7-9时和下午5-6时。因小龙虾有晚上摄食的习性.上午投喂日投饵量的1/3,下午喂2/3。5~10月份日投喂量占存塘虾总重量的5%~8%,可根据天气、水温及摄食情况及时增减。春季和晚秋水温低时.日投喂量为体重的2%~3%,一天投喂1次。  相似文献   

6.
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强度紧密相联。一般说,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因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饲量,使鱼吃好、长好、少生病。具体方法: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开始每次喂量为当日存塘草、鳊等吃食鱼体重的3%~5%,然后逐渐增加,以防投草过量造成鱼类消化障碍而引起鱼类肠炎等疾病。5月份以后,当水温上升到15~20℃时,喂草量可增加到当日存塘草、鳊鱼重的50%。  相似文献   

7.
邵焕武 《新农村》2001,(4):15-15
冬去春来,气温回升,处于半休眠状态的鱼类开始游动、觅食。为夺取塘鱼高产,成鱼春季养殖要抓好七项工作。1.施肥池塘水温达5℃以上时,就应施肥,以培养水中浮游生物。一般每亩塘面,可泼洒人粪尿50~100千克,或畜粪150~250千克。施用化肥时氮、磷、钾三种肥料有效成分的比例以1∶1∶0.5为宜。2.投饵池塘水温升至10℃以上时,草、青、鲂鱼开始采食。精饲料日投喂量,一般为每100千克鱼重3~5千克。饲草投喂量应以4小时内吃完为度。  相似文献   

8.
戴永良 《农家致富》2009,(13):40-40
五、饲料投喂 饲料投喂按照“两头精、中间粗、荤素搭配、精粗结合”及“四定”原则科学投喂.以颗粒饲料和动物性饲料为主.辅以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有野杂鱼、螺蛳肉、蚌肉等,植物性饲料有小麦、玉米、豆饼、山芋、南瓜、马铃薯、水草等。春季水温达到15℃开始投喂饲料.日投喂量控制在河蟹体重的3%-8%.以投喂后2-3小时吃完为宜。前期3%-5%.中期5%~7%,后期7%.8%.根据河蟹有昼伏夜出、喜欢夜晚觅食的习性,分上午和傍晚两次投喂.上午7~8点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1/3.傍晚17~18点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2/3。3-5月份.投喂颗粒饲料,促进河蟹生长。  相似文献   

9.
1.测水温定投饵量。鱼类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发病率也与摄食强度紧密相联。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为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严格确定日投饵量。早春时节,水温升到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每次喂量开始为当日存塘草、鳊鱼等吃食鱼体重的3%-5%,然后逐增,以防投草过量造成疾病。5月份以后,水温升到15-20℃,喂草量可增加到当日存塘草、鳊鱼重的80%。  相似文献   

10.
为防鳝病,可在饲料中定期加一些保肝宁、利骨散、复合维生素之类的药品.6月~9月是黄鳝生长旺季,要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日投喂量一般为黄鳝总体重的5%~8%(以2小时左右吃完为度),配合饲料为黄鳝体重的2%~4%(以1小时左右吃完为度);水温高于30℃或低于15℃时要减少投喂量.残饵要隔天清理1次.  相似文献   

11.
一、投饲 囤养黄鳝时,因密度大,要投喂黄鳝喜食的鲜活饵料(特别是越冬前夕),如蚯蚓、蝇蛆、蚕蛹和螺、蚌肉等,投喂量一般为囤养黄鳝总体重的2%~3%。次日检查黄鳝摄食情况,如全部吃完,可增加投喂量,如有剩余则适当减少投喂量。此外,还要根据天气及水温的变化及时调节投喂量。因为黄鳝饥饿时有自相残杀的习性,所以投饲量一定要充足。  相似文献   

12.
1,测水温确定投饵量。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强度紧密相关。一般来说,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因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饵量,使鱼吃好、长快、少生病。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每次喂量为当日存塘鲤鱼、草鱼、鳊鱼等吃食鱼类体重的1%-3%,然后逐渐增加,以防投饲过量造成鱼类消化障碍而引起鱼类肠炎等疾病。5月以后,当水温上升到15-20℃时,  相似文献   

13.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关键时期,为了确保养殖稳产高产,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强投喂 夏季水温在25℃~28℃时鱼群生长最旺,饲料效率最高,应抓紧这时进行强度投喂。一般精饲料每天投喂2次,青饲料每天投喂1~2次,鲜活贝类每天投喂1次。投饵量可根据以下具体情况而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14.
一、投饲囤养黄鳝时,因密度大,要投喂黄鳝喜食的鲜活饵料(特别是越冬前夕),如蚯蚓、蝇蛆、蚕蛹和螺、蚌肉等,投喂量一般为囤养黄鳝总体重的2%-3%。次日检查黄鳝摄食情况,如全部吃完,可增加投喂量,如有剩余则适当减少投喂量。此外,还要根据天气及水温的变化及时调节投喂量。因为黄鳝饥饿时有自相残杀的习性,所以投饲量一定要充足。  相似文献   

15.
刘勃 《农家致富》2006,(9):39-39
饲料与驯化 驯食在夏花放养后第2天即开始.用于培育冬片鱼种的人工饲料主要有鱼粉、蚕蛹粉、豆饼粉,常规鱼类颗粒粉碎料亦可.要求蛋白质含量较高(38%以上)。日投量:体长3厘米的鱼苗250~300克,万尾:体长5厘米的鱼苗500~600克,万尾:体长6厘米的鱼苗1—1.2公斤,万尾:体长7.8厘米的鱼苗1-5公斤/万尾。一般日投饲料2次(上午、下午各1次),可在池塘周边泼洒投喂(上风处多投),也可在池塘边搭多个食台投喂。开始驯化的前10~15天.采用较细的粉状饲料(30目左右),随着鱼种个体的生长,粉状饲料的颗粒逐渐加粗。日投喂量根据天气变化、鱼吃食及生长情况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6.
1.测水温定投饵量鱼类属变温动物,在7℃~32℃范围内,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饵量,使鱼吃好、长好、少生病.具体方法: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每次喂量开始为当日存塘草鱼、鳊鱼等吃食鱼体重的3%~5%,然后逐渐增加,以防投草过量造成鱼类消化障碍而引起鱼类肠炎等疾病;进入5月后,当水温上升到15℃~20℃时,喂草量可增加到存塘鱼体重的50%;7月~9月,当水温上升到25℃时,日投草量可稳定为存塘鱼体重的80%.以后随着水温下降,投草量亦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17.
<正> 1 测水体温度定投饵量 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强度紧密相联。一般说,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为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饲量,使鱼吃好、长好、少生病。具体方法: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0℃~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每次喂量开始为当日存塘草、鳊等吃食鱼体重的3%~5%,然后逐渐增加,以防投草过量造成鱼类消化障碍而引起鱼类肠炎等疾病。5月份以后,当水温上升到15℃~20℃时,喂草量可增加到当日存塘草、  相似文献   

18.
一、饵料投喂 1.饵料种类主要有鲜活螺蛳、花白鲢、玉米、小麦等饵料。 2.投喂量早期(4-5月)水温较低,加上养殖苗种刚投放.投喂饵料种类要精细.量偏少。以投放的鲜活螺蛳等贝类为主.配合投喂部分套养的花白鲢.日投喂量为在塘中华鳖体重的5%左右:中期(6-8月)水温适宜.中华鳖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19.
三、饲料投喂 投喂高效饲料是无公害养殖成功的保证。无公害水产养殖提倡使用全价膨化配合饲料,对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建议每周至少投喂一餐青饲料。饲料投喂应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四定”,坚持少量多餐,每天投饲3~4次;同时以不影响鱼类下一顿抢食能力为前提来掌握目投喂量,就是每餐只喂8成饱,具体掌握到每餐投喂饲料时,到有60%~70%的鱼群离开时就可以停止投喂。  相似文献   

20.
《农家致富》2013,(14):39
一、掌握投喂标准日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3%~4%,但应防止剩料。二、区别养殖种类不同种类的鱼,在高温期其潜在生长能力及生长所需营养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其投喂量与投饵料品种也应有区别。三、把握吃食时期高温期原则上以喂七成饱为佳。选择定点投喂观察,一般以投喂后1~2小时吃食情况而定。如1小时内吃完表明要加料,2小时还没吃完,则要适当减量。如果经过较长时间正规投喂,鱼类吃食时间突然减短至2小时,说明鱼体已增重,应调整投喂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