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雷笋笋肉及加工后的下脚料笋壳等为原料,探讨了制取雷笋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采用绿色木霉发酵法制备雷笋膳食纤维,并对其化学成分、持水力、溶胀性、对重金属束缚能力等特性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8%的接种量,于32℃,pH为7.0条件下培养48 h;产品的膳食纤维含量为85.23%,可溶性膳食纤维为30.43%,持水力和溶胀性分别达到7.82 g/g和689 mL/g,对重金属Cd2+和Pb2+的最大束缚量分别为38.8μmol/g和37.4μmol/g。  相似文献   

2.
以雷笋笋肉及加工后的下脚料笋壳等为原料,探讨了制取雷笋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采用绿色木霉发酵法制备雷笋膳食纤维,并对其化学成分、持水力、溶胀性、对重金属束缚能力等特性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8%的接种量,于32℃,pH为7.0条件下培养48 h;产品的膳食纤维含量为85.23%,可溶性膳食纤维为30.43%,持水力和溶胀性分别达到7.82 g/g和689 mL/g,对重金属Cd2+和Pb2+的最大束缚量分别为38.8μmol/g和37.4μmol/g。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近海海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分布,以海南陵水新村港为例,对新村港近海区域设置取样监测点,分析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Cd、Pb、As、Cu、Hg和Zn)含量,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海水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与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海水中Cd、Pb、As、Cu和Zn的含量(μg/L)范围分别为0~0.58μg/L、0~3.85μg/L、0.6~4.15μg/L、0.55~4.7μg/L和0~48μg/L,年均含量分别为0.073μg/L、0.87μg/L、1.67μg/L、1.90μg/L和14.49μg/L,Hg未检出。表层沉积物Cu、Zn、Cd、Pb、As和Hg的年均含量分别为15.37 mg/kg、63.97 mg/kg、0.175 mg/kg、18.32 mg/kg、8.05 mg/kg和0.097 mg/kg。海水中综合污染指数小于1,海水未受到重金属的污染;沉积物综合污染指数大于10,呈现较高污染状况,主要是由海水养殖和船舶运输造成的。通过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表明,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生态风险属于中等水平,重金属的危害大小顺序是Hg﹥Cd﹥As﹥Cu﹥Pb﹥Zn。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柑橘属膳食纤维化学组成、理化及流变学特性。[方法]以柑橘属(葡萄柚、脐橙、椪柑、柠檬和贡柑)为试验原料,比较柑橘属不同品种果皮中膳食纤维化学组成、理化和流变学特性的差异。[结果]不同柑橘品种的果皮总膳食纤维(TDF)含量为617.90~640.70 g/kg;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含量为128.90~140.70 g/kg,其中葡萄柚含量最高;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含量为471.20~503.20 g/kg,其中柠檬含量最高。葡萄柚IDF的持水力(WHC)、持油力(OHC)和膨胀力(SC)最高,分别为27.88 g/g、8.20 g/g和23.52 m L/g;脐橙最低,分别为17.98 g/g、3.62 g/g和15.28 m L/g。在剪切速率较低的范围内,随剪切速率的升高,不同柑橘品种果皮SDF的黏度呈下降的趋势,有剪切稀化的现象,具有假塑性,并且葡萄柚和椪柑SDF表现更高的黏度。[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柑橘属膳食纤维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有机蔬菜生产中重金属污染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上海市锦菜园有机农场耕作层土壤和灌溉水进行布点取样,分析土壤和灌溉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并进行评价。[结果]有机农场耕作层土壤中的As、Cd、Cr、Cu、Pb含量的变幅分别为13.78~24.22、0.12~0.27、28.57~41.80、23.90~35.406、.87~8.97 mg/kg,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7,处于清洁水平。灌溉水中As、Cd、Cr、Pb含量的变幅分别为9.50~20.80、0.39~0.75、8.00~49.60、0.09~1.34μg/L,Cu含量小于0.10μg/L,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5,处于清洁水平。[结论]该农场土壤、灌溉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均在限定标准内,符合有机农业的生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准确测定烟草中的重金属元素,对开发低毒安全烟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研究采用微波密闭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直角加速飞行时间质谱(ICP-oaTOF-MS)法分析了进出口卷烟中Cu、Zn、Pb、Cd、Fe、Mn、Ni、Cr、As、B 10种元素,较详细地研究了影响其测量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结果]17种进出口卷烟中各金属元素的检出限分别为:Cu 0.090μg/L、Zn 0.130μg/L、Pb 0.083μg/L、Cd 0.090μg/L、Fe 0.093μg/L、Mn 0.116μg/L、Ni 0.097μg/L、Cr 0.090μg/L、As 0.144μg/L、B 0.182μg/L,回收率90.67%~108.52%,相对标准差(RSD)低于5%。[结论]相比于其他方法,该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等优点,特别是对一些浓度低达10-9g/L级的超痕量组分的检测,但高质量的丰度灵敏度要差一些,可用于烟叶重金属的检测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动态高压微射流(DHPM)制备玉米芯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工艺及功能特性。[方法]以玉米芯为原料,研究DHPM制备SDF工艺参数(料液比、均质压力和均质次数),并探讨改性前后SDF的功能特性。[结果]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7(g∶mL),均质压力60 MPa,均质次数8次。Control-SDF和DHPM-SDF的溶解性分别为2.15%和3.85%,持水力分别为7.63、14.98 g/g,持油力分别为7.73、15.25 g/g,膨胀力分别为10.35、15.85 mL/g;总酚含量分别为2.623、5.173 mg/g,·OH、O_2·~-和DPPH的清除能力IC_(50)分别为4.16、3.32 mg/mL,4.09、3.19 mg/mL,7.90、3.09 mg/mL。[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玉米芯膳食纤维的功能改性及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重金属Pb2+对刚毛藻的损害情况以及刚毛藻对重金属Pb2+的吸附性能。[方法]将刚毛藻置于不同浓度(0、2.5、5.0、7.5、10.0、12.5、15.0、17.5、20.0 mg/L)重金属Pb2+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培养周期为10 d,测定分析刚毛藻体内的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蛋白质含量及刚毛藻体内重金属Pb2+的含量。[结果]随着重金属Pb2+浓度的增大,刚毛藻体内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最终维持在0.30 mg/mg左右,Ca/Cb比值逐渐减小最终维持在0.30左右,重金属Pb2+对叶绿素a的损害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且对叶绿素a的损害作用要大于对叶绿素b的损害作用。重金属Pb2+浓度在0~20 mg/L时,刚毛藻体内的MDA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最大值为20.44μmol/g,表明重金属Pb2+对刚毛藻的毒害作用在逐渐增大。随着重金属Pb2+浓度的增加,刚毛藻体内的蛋白质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最终维持在1.10 mg/g。推测刚毛藻对重金属Pb2+的吸附分为两个阶段,即快速吸附阶段和缓慢吸附阶段。[结论]刚毛藻对重金属Pb2+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及耐受性,可以用于控制并修复水体中的重金属。  相似文献   

9.
花生壳粉吸附模拟废水中Cd~(2+)·Pb~(2+)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获得较为理想的花生壳粉作为吸附剂吸附水溶液中Cd2+、Pb2+的吸附条件,为花生壳的综合利用提供基础。[方法]采用花生壳粉为主要原料,对含Cd2+、Pb2+的模拟废水进行了吸附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pH值、废水中Cd2+及Pb2+的初始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均能影响花生壳粉对Cd2+、Pb2+的吸附效果。在Cd2+、Pb2+初始浓度均为30 mg/L、pH值为6、搅拌2 h、花生壳粉的投加量为0.25 g的条件下,Cd2+、Pb2+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2%、90.0%。[结论]花生壳粉对Cd2+、Pb2+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式。  相似文献   

10.
微粉碎对香蕉皮可溶性膳食纤维功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具有高吸附功效的合适粒径的香蕉皮可溶性膳食纤维冻干微粉,为其在保健品上的高值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香蕉皮为原料,通过酸处理和真空冷冻干燥,再经微粉碎得到不同粒径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并研究了微粉碎对香蕉皮可溶性膳食纤维持油力、阳离子交换能力、NO2-吸附能力、胆固醇吸附能力和重金属Pb2+、Cd2+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在模拟人体胃、肠环境下,香蕉皮可溶性膳食纤维对NO2-、胆固醇和重金属Pb2+、Cd2+均有明显吸附效果,随着粉碎程度的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油力有所升高,对阳离子交换能力和NO2-的吸附能力下降,而对胆固醇和重金属Pb2+、Cd2+的吸附能力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结论】当微粉粒度为80目时,香蕉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油力、胆固醇、重金属Pb2+、Cd2+的吸附效果达到最佳,是比较合适的微粉粒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以夏枯草残渣为原料,研究碱液浸提法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流程,并对膳食纤维的性能进行测定。考察料液比、碱液质量浓度、提取温度及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正交试验优化出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碱液质量浓度15 mg/m L、水解时间2.5 h、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60%,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13.55%。性能测定结果显示: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7.27 g/g,膨胀力为17.33 m L/g;在胃环境(p H 2)和肠道环境(p H 7)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对胆酸钠的吸附率分别为13.26和86.38 mg/g。该法对夏枯草膳食纤维的提取率高,产品色泽好,性能好,可广泛用于功能食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钱立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641-3643
[目的]优化胡萝卜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碱浸提法提取胡萝卜中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碱液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主要因素对胡萝卜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碱浸提法提取胡萝卜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同时还对其持水力和膨胀度进行测定。[结果]优化得到的胡萝卜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工艺为:碱液浓度4%、提取温度70℃、料液比1∶20 g/ml、提取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胡萝卜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61.28%,其持水力和膨胀度分别为2.18 g/g、3.47 ml/g。[结论]碱浸提法工艺简单可行,适用于胡萝卜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  相似文献   

13.
海带多糖降脂袋泡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海带多糖降脂袋泡茶。[方法]采用复合酶法提取海带多糖,将海带多糖提取浓缩液与铁观音茶末和甘草配伍,采用喷揉法制成袋泡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海带多糖提取的最优条件。以感官指标为评价标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口感好、营养成分搭配合理的最佳配方。[结果]海带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海带粉质量4.0%的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的质量比为1∶1∶1),在p H 6.0、温度50℃条件下酶解3 h,海带多糖的得率为14.80%。海带多糖降脂茶的最佳配方为海带多糖提取浓缩液(ρ=1.2 g/m L)、铁观音茶末和甘草的质量比为35∶20∶3,海带多糖降脂袋泡茶中多糖含量为6.0%。[结论]海带多糖降脂袋泡茶配方保存了海带和茶的清香,味道柔和适口,还含有海带多糖和茶多酚等功效成分,具有较好的保健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麦麸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条件,并探讨其添加量对面条面团黏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α-淀粉酶浓度、NaOH浓度、碱解时间、碱解温度对麦麸膳食纤维持水性和溶胀性的影响;并考察麦麸膳食纤维添加量对面条吸水率、抗拉断应力和蠕变性的影响。[结果]添加0.4%的α-淀粉酶,于75℃酶解60 min,在提取条件为NaOH浓度5%、碱解时间60 min、碱解温度65℃时,所得麦麸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持水性和溶胀性;面粉中添加3%~5%的麦麸膳食纤维对面条吸水率、抗拉断应力、蠕变与蠕变恢复影响小,可制得富含麦麸膳食纤维的功能性面条。[结论]该研究为麦麸的综合利用与功能性产品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磊  李超  朱冬  陈伟  唐志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886-9887,9893
[目的]优化提取苹果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方法]采用碱浸法提取苹果果肉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碱浸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影响碱浸法提取苹果果肉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各因素主次关系为料液比碱液浓度温度浸提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是A3B1C2D2,即料液比为1∶11 g/ml、碱液浓度为0.25 mol/L、温度50℃、时间2.0 h,此条件下产率为35.46%。[结论]苹果果肉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从苹果中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市场开发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绿豆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有效途径。[方法]采用酶碱共处理法提取绿豆皮中的膳食纤维,以碱液浓度(NaOH)、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再利用正交试验和响应曲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膳食纤维提取率随碱液浓度、提取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提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各因素对绿豆皮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碱液浓度。提取温度越高,提取时间越短,获得的膳食纤维量越多。[结论]绿豆皮中膳食纤维的最适提取工艺为:3 mol/L氢氧化钠,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0.5 h,该条件下膳食纤维提取率达62.93%,所得膳食纤维的持水率为344%,溶胀性为3.2 ml/g。  相似文献   

17.
酶解法提取红枣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红枣膳食纤维的酶法提取工艺。[方法]以陕北木枣为试材,采用酶解法提取红枣中的膳食纤维。通过对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糖化酶的用量的正交试验,分析其对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确定其最适用量,进一步对α-淀粉酶酶解的温度、pH和时间进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酶解条件。[结果]3种酶用量中,对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最大的是α-淀粉酶,其最适用量为:α-淀粉酶0.4%、胰蛋白酶0.6%、糖化酶0.8%。α-淀粉酶的酶解因素中对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温度﹥时间﹥pH,其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65℃,时间70 min,pH 6.0。在此条件下提取的红枣膳食纤维的持水力和膨胀力分别为854.92%和13.98 ml/g。[结论]该研究为酶法提取红枣中膳食纤维工艺的产业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田锐  杨华  孙雪花  桑晓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909-6911
[目的]确定高粱壳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条件及理化特性。[方法]以高粱壳为材料,用碱法提取高粱壳非水溶性膳食纤维,以料液比、碱液浓度、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并考察了提取的高粱壳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膨胀性和持水性。[结果]高粱壳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提取温度70℃,NaOH质量分数为4%,水解时间90min。对提取物的持水性和膨胀性研究表明,产品持水性、膨胀性随温度增加而增加,随着氯化钠、蔗糖和山梨酸钾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确定了高粱壳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异丙甲草胺和特丁净在花生上的残留特性和安全风险。[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及室内检测研究50%异甲·特丁净乳油在花生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50%异甲·特丁净乳油按施药剂量为2 250、3 750 g a.i./hm~2,于花生播后苗前土壤喷施1次,收获期的异丙甲草胺和特丁净在花生植株、花生壳、花生仁中的残留量均未检出(异丙甲草胺残留量0.05 mg/kg,特丁净残留量0.01 mg/kg)。异丙甲草胺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1.6~14.8 d,药后30 d消解90%以上;特丁净在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2.1~14.7 d,药后30 d消解87%以上。总的来说,异丙甲草胺和特丁净在土壤中半衰期较短,消解速度较快。[结论]试验结果为异丙甲草胺·特丁净在花生上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