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小玲  刘丹  宋文俊  陈哲 《绿色科技》2023,(13):156-158
果蝇对蓝莓的危害巨大,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贵州主要危害蓝莓的是黑腹果蝇。随着蓝莓果实的不断生长,蓝莓的色度随之变化。实验通过色度区分蓝莓成熟度,将蓝莓分为未熟蓝莓、半熟蓝莓、全熟蓝莓。针对不同成熟度蓝莓对果蝇有着不同的引诱作用,通过四臂嗅觉仪测定了3种成熟度蓝莓对黑腹果蝇的引诱效果为:全熟蓝莓引诱率为57.5%,半熟蓝莓引诱率为30%,未熟蓝莓引诱率为7.5%。  相似文献   

2.
通过四臂嗅觉仪实验研究了蓝莓不同器官对黑腹果蝇的引诱作用,结果表明:排除蓝莓枝、蓝莓叶对黑腹果蝇影响,确定蓝莓果实对黑腹果蝇具有最明显的引诱作用;蓝莓不同器官对黑腹果蝇的引诱效果为:蓝莓果实蓝莓叶片蓝莓枝条。  相似文献   

3.
蓝莓果蝇田间发生与危害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蓝莓果蝇田间发生与危害情况,2018年5—9月在贵州省麻江县有机蓝莓基地选取蓝莓园内主栽品种,采用黄板诱集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成虫、分离蓝莓果实幼虫观察的方式,调查蓝莓果蝇的田间种群动态变化、蓝莓果实被害率和在不同蓝莓品种上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在蓝莓园内黑腹果蝇5月中旬至8月中旬均有发生,其发生高峰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蓝莓果实的被害率可达46%,单颗果实检出幼虫数最高可达4头;主栽蓝莓品种按黑腹果蝇发生数量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顶峰,杰兔,粉蓝,园蓝;园蓝受果蝇危害程度最轻,为4个品种中抵抗果蝇危害的优势种。黑腹果蝇的田间发生量和危害情况与蓝莓品种、果实成熟期以及果实成熟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EAD和“Y”型嗅觉仪测定光肩星天牛对5种槭树的40种挥发物及挥发物混合物的嗅觉电生理及嗅觉行为反应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糖槭挥发物的主要成分为酯类、烯类、酸类和醇类,复叶槭为酯类、醛类和烷烃类,五角槭为酯类和醛类,华北五角槭为酯类、烯类和醇类,而挪威槭为酯类、醛类和醇类。光肩星天牛雌成虫对5种槭树的21种挥发物存在明显的的EAD反应,而雄成虫则对12种挥发物存在明显的EAD反应;其中雌雄成虫对11种挥发物均存明显的EAD反应。进一步嗅觉行为测定发现,光肩星天牛雌成虫对11种挥发物存在正趋向反应,雄成虫对7种挥发物存在显著的正趋向反应,具有明显的引诱作用,其中7种挥发物对雌雄均表现出引诱作用。雌成虫对8种挥发物存在负趋向反应,雄成虫对10种挥发物存在显著的负趋向反应,具明显的驱避作用,其中4种挥发物对雌雄成虫均表现出驱避作用。光肩星天牛雌雄成虫对5种槭树挥发物混合物的嗅觉反应都表现为正趋向反应,引诱率大小依次为糖槭、复叶槭、五角槭、挪威槭和华北五角槭。  相似文献   

5.
云杉八齿小蠹对寄主、非寄主植物的嗅觉反应及发生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琦  严善春  张真 《林业科技》2011,36(3):19-22
通过云杉八齿小蠹对植物挥发性化合物的嗅觉行为反应测试的结果表明:冷杉挥发物对云杉八齿小蠹有驱避作用;采用GC-MS方法在云杉和非寄主冷杉的挥发物中分析鉴定出28种化合物,在冷杉挥发物中鉴定出18种化合物,在云杉挥发物中鉴定出14种,同时发现非寄主挥发性化合物包括萜烯类、酯类、醛类、醇类和烃类5类物质,并以萜烯类化合物居...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金缕梅科植物在森林康养中的应用价值,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GC-MS联用技术对6种金缕梅科植物的挥发物进行连续6个月的动态检测和分析,探究其挥发性成分的月动态变化规律及挥发物抑菌特性。在检测的7—12月份期间,8月份检测到的挥发性物质的数量高于其他月份。6种金缕梅科植物挥发物主要由醇类、酯类、萜类、碳氢化合物和醛类组成。但是它们的主要优势挥发物种类差异明显,其中蕈树Altingia chinensis的主要优势挥发物是α-水芹烯(23.42%),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是d-柠檬烯(50.94%),壳菜果Mytilaria laosensis是β-石竹烯(48.19%),小叶蚊母树Distylium buxifolium是乙酸叶醇酯(28.43%)、红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i是叶醇(22.01%),以及大果马蹄荷Exbucklandia tonkinensis是乙酸叶醇酯(22.60%)。挥发物抑菌试验表明6种金缕梅科植物鲜叶挥发物都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蕈树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53%)、铜绿假单胞菌(78%)、白色念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发育时期印加果种子中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和组分,了解其发育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动态特性,为深入开发和利用印加果籽油香气成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选取成年印加果植株的18、36、54、72和90DAF种子,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印加果种子挥发性物质的组分,通过面积归一法对相对含量进行动态变化的测定分析。【结果】在印加果种子整个发育过程中分离鉴定出230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包括35种酯类化合物(42.70%),37种醇类化合物(24.02%),18种烯烃类化合物(15.32%),17种醛类化合物(2.72%),60种烷烃类化合物(4.50%),28种苯环类化合物(4.15%),8种酮类化合物(0.17%)以及27种其他化合物(6.42%)。随着成熟度增加,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以及2,6-二羟基苯甲酸等物质逐渐减少,1,8-桉叶油素、柠檬烯、β-月桂烯以及水芹烯等物质逐渐增加,挥发性物质逐渐从以酯类物质为主转变为以萜烯类物质为主。【结论】在印加果种子发育过程中,推测酯类物质和萜烯类物质主要通过印加果籽油中的脂溶性成分转化而来。印加果籽油既具有常见食用油的芳香气味,又具有一定的花香和坚果香气,适宜作为色拉油和营养胶囊食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植物释放出的挥发性有机物(BVOCs)里含有保健和净化空气功能的特定成分及其动态变化特征,从而为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和搭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以我国北京市常用8种绿化植物白皮松、油松、侧柏、桧柏、栾树、国槐、垂柳和银杏为研究对象,利用动态顶空法和GC-MS方法对不同种类的植物释放的有机物(BVOCs)成分及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测分析。结果显示:(1)针叶树种释放的有益BVOCs中烯烃类化合物含量约占总释放量的67.4%~81.3%,酯类、醛类、酮类、醇类以及有机酸类化合物共占比18.7%~32.6%;阔叶树种释放的有益BVOCs中烯烃类化合物占总释放量的61.4%~72.3%,醇类、酯类、醛类、酮类及其他类化合物共占约27.7%~38.6%。(2)侧柏在春季释放较多的烯烃类(15.1%)、酯类(9.01%)和醇类(18.3%)化合物,在夏季释放较多的酯类(10.01%)、醛类(12.5%)和醇类(10.2%)化合物,在秋季释放较多的醇类(10.1%)化合物。垂柳无论春夏秋哪个季节都是释放烯烃类化合物最多,春季55.1%、夏季54.3%、秋季58.2%。(3)垂柳释放的烯...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及质谱联用技术对牡丹江当地4个主栽品种果实香气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不同品种间香气组成和含量的特异性差异,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香气主要包括醇类、酸类、醛类、酯类、杂环类、烯烃类和烷烃类7类物质,酯类含量最多是主体香气。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其中24个物质是主要挥发性物质,对果实香气影响较大。通过对4种小苹果香气成分分析为当地苹果新品种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乙醚、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3种有机溶剂对竹醋液抽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法)对抽提物的化学组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种有机溶剂抽提后的竹醋液组分种类及含量存在着差异,采用乙醚抽提得到27种化合物,二氯甲烷抽提得到44种化合物,乙酸乙酯抽提得到58种化合物,化合物类型主要包括有机酸类、酚类、酮类、醇类、酯类、醛类及少量其他物质。2)选用乙酸乙酯抽提可以得到更多种类的酸类、酚类、酮类和醛类物质;选用二氯甲烷抽提则能获得相对成分含量更高的酸类和酚类物质;而乙醚更适于抽提醇类物质。  相似文献   

11.
山茶品种‘克瑞墨大牡丹''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GC/MS法从‘克瑞墨大牡丹’鲜花挥发油中鉴定出香气化合物37种,可分为醇类、烯醇氧化物类、醛类、酯类、烯类、酸类、烷烃类和菲类化合物等8类,其中醇类物质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量的54.84%。香气的主体特征成分为芳樟醇、顺-芳樟醇氧化物Ⅱ、水杨酸甲酯、二十四烷、芳樟醇旋光异构体、α-松油醇、壬醛等7种化合物,芳樟醇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39.97%。  相似文献   

1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分析了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挥发性成分,研究结果表明:从光辐射前后的柚木中共鉴定出80种挥发性成分,辐射前(原柚木)鉴定出57种挥发性成分,辐射60 h后的柚木中鉴定出53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烃类、醇类、酚类、酯类、醛类、酮类、蒽醌类和胺类。光辐射后柚木未能检测到酮类,且醇类从12.586%减少到7.498%,醇类化合物由6种减少至3种,醛类从0.404%增加到3.653%,醛类化合物由3种增至5种。柚木光辐射前挥发性成分主要是2-甲基蒽醌(18.443%)、2-N-甲基-萘胺(14.781%)、邻苯二甲酸异丁基辛基酯(9.567%)、1,2,3-三甲基-4-丙烯基-(E)-萘(7.513%)、τ-杜松醇(4.684%)、α-杜松醇(3.583%)、柏木脑(3.576%)、1,2-邻苯二甲酸丁基异丁基酯(3.213%)这8种化合物;辐照后除α-杜松醇和1,2-邻苯二甲酸丁基异丁基酯未能检测到外,增加了化合物1,2-邻苯二甲酸丁基环己基酯(3.070%),且邻苯二甲酸异丁基辛基酯(11.787%)有所增加,其余成分含量变化不大。醛类挥发性成分含有发色基团—CHO,醇类挥发性成分含有助色基团羟基—OH,而且光辐射后含量明显增加的挥发性成分都含有发色基团—COO—,这些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的改变在柚木光变色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酿酒葡萄"马瑟兰"(Vitis vinifera L.‘Marselan’)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施肥水平(N-P_2O_5-K_2O),即80-60-105 kg/hm~2(F1)、160-120-210 kg/hm~2(F2)、240-180-315 kg/hm~2(F3)和320-240-420 kg/hm~2(F4),以不施肥为对照(CK),利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不同施肥量对其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葡萄果实香气成分组成和含量影响不同。与CK处理比较,施肥处理提高了葡萄果实中高级醇类、脂肪酸类、苯衍生物和烃类物质的含量;增加了高级醇类和脂肪酸类物质种类,降低了醛类、酯类和苯衍生物物质种类。其中F2处理香气成分含量最高、种类数居中,同时,有利于提高果实中高级醇类、醛类、烃类以及苯类衍生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研究5种颜色粘虫板在不同坡位和不同悬挂高度下引诱蓝莓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 eigen的效果,以期为蓝莓果蝇的监测和综合防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坡位和颜色对粘虫板诱集蓝莓果蝇的效果具有显著影响,悬挂高度影响不显著。其中,坡位影响最大,从坡顶至坡脚的诱集效果依次递减;黄色粘虫板较其他颜色对果蝇表现出较强的引诱性,其次为橙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粘虫板悬挂在距离地面1.5,1.0,0.5 m高度的诱虫率分别为37.6%,35.6%,28.8%。  相似文献   

15.
《湖北林业科技》2015,(6):28-31
采用直接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DTD-GC/MS)首次分析了湖北海棠叶挥发性成分,共检测鉴定出有效成分46种,主要包括烷烃类、酯类、醇类、酮类、烯类、醛类等化合物。其中,8种可用作香料添加剂,5种可作医疗用途,2种可用于杀虫剂。采用直接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湖北海棠叶挥发成分重现性好、操作简单、效率高、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云杉为实验材料,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和菌类恒温培养法研究云杉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以及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云杉的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萜烯类、醇类、酯类、醛类等且因月份不同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呈现出不同的规律,云杉对细菌的抑制效果最强,平均抑制率为70%以上,对放线菌的抑制效果次之,平均抑制率为29%,云杉挥发性物质对真菌没有抑制效果反而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平均促进率为37%,蒎烯是云杉影响菌类生长的最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8种木犀科(Oleaceae)植物花香成分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MP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相结合的方法对8种木犀科植物盛花期花朵进行花香成分测定,并以此为基础对8种植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种植物均检测出萜烯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萜烯类物质是4种丁香属植物和女贞的主要挥发物质;金叶女贞的主要挥发物是酯类和萜烯类物质,小叶女贞的主要挥发物质是酯类物质,辽东水蜡的挥发成分则是酮类物质。聚类分析将8种木犀科植物分为2类:匈牙利丁香、小叶丁香、什锦丁香、北京丁香和女贞为一类;金叶女贞、小叶女贞和辽东水蜡为一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北京地区经济林树种山楂和枣不同时期释放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组成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两者释放有益BVOCs特征。【方法】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收集释放的BVOCs,结合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结果】在整个生长季从山楂叶中共检测出12类328种BVOCs,从枣叶中共检测出12类301种BVOCs,枣叶释放类别的数量与山楂叶相同,释放种类少于山楂叶,两树种均在9月释放类别最多;山楂叶和枣叶主要释放烷烃类、烯烃类和芳香烃类、酯类和醇类BVOCs;枣叶主要释放烷烃类、烯烃类、芳香烃类、酯类、醛类和醇类BVOCs,其中天然壬醛山楂叶和枣叶每月都有释放,但枣叶每月释放BVOCs的种类更加丰富;山楂是烯烃类夏季高释放量树种,枣是春季芳香烃高释放量树种;从山楂叶中共检测出烯烃类、芳香烃类、酯类、醛类、有机酸类、酮类、醇类和酰胺类8类43种有益成分,而枣叶不释放酮类,释放种类总数量比山楂叶多。【结论】两个树种释放烯烃类有益BVOCs在总有益BVOCs成分中占比最大,以释放对薄荷-1(7),3-二烯、α-蒎烯、罗汉柏烯、3-蒈烯、右旋萜二烯为主,夏季是山楂叶和枣叶释...  相似文献   

19.
不同类型黄皮果实香气成分和特征香气物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黄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以8种黄皮果实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果实中的香气成分和特征香气物质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从8个黄皮品系的果实中共检测出挥发性成分99种,主要含有单萜烯类、单萜类、倍半萜烯类、类倍半萜类、醇类、酯类、酮类、醛类和其他类物质,其中含量较高的分别为β-水芹烯、D-柠檬烯、石竹烯、α-水芹烯、α-金合欢烯、1H-3a,7-亚甲基薁等成分;8个品系黄皮果实中的香气成分,均以单萜烯类和倍半萜烯类物质为主,二者均占各品系黄皮果实香气成分总含量的80%以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大鸡心黄皮单独为一类,其余品系聚为一类。对其香气值(OAV)的分析结果表明:8个品系黄皮果实中均含有β-金合欢烯、α-水芹烯、β-水芹烯、D-柠檬烯、2-辛酮、α-蒎烯和石竹烯等特征香气物质,且α-水芹烯、β-水芹烯、D-柠檬烯对各黄皮品系香气的贡献均较大;8个黄皮品系间果实的香气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大鸡心和其他品系间的差异最大;α-水芹烯对各黄皮品系中果实香气成分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20.
白肉甜油桃北极星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白肉油桃北极星(Arctic Star)果实的芳香物质,结果表明:北极星果实共检测出38种香气组分.主要包括8种醇类、13种酯类、2种内酯类、8种醛类、4种烃类、2种酮类及1种呋喃类物质,其中酯类数量最多13种,乙酸己酯含量最高.占峰面积的27.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