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土丘陵沟壑区急需解决三大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粮食问题和贫困问题.为此,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代表区域定西县的高泉沟小流域为试验示范区,开展了高效农业生态区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经十年的研究探索,初步找到了解决黄土丘陵沟壑区三大问题的途径与技术措施,建立了理论框架和买体模型.其主要措施是:在生态建设方面实施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对位配置,控制水土流失;在农业建设方面采取增施化肥、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实施集水节灌和良种良法栽培等措施和技术,提高土地生产力和承载力;在经济建设方面,采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发展小型加工及非农产业,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2.
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建设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经济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工程原采用主客体理论和人地关系论对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成因和良性循环建立进行了剖析,土地系统是关键,人类意识是核心,据此提出了以土地建设和水土保持为核心的农业技术体系的建立是实现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恶化 ,粮食不能自足和经济贫困 ,是黄土丘陵沟壑区社会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定西县九华沟小流域经过 4a的探索和实践 ,初步找到了解决定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问题的途径与技术措施研究 ,建立了理论框架和实体模型。其主要措施是 :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位配置 ,建立了功能齐全的防护体系 ,控制水土流失 ;在农业建设方面采取加大建设基本农田的力度 ,实施集雨补灌、地膜覆盖、膜侧沟播、施水沟播等一系列适用技术的组装配套 ,以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承载力 ;在经济建设方面 ,采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 ,发展不同类型适度规模的养殖经济林园和日光节能温室 ,发展小型加工及非农产业 ,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4.
甘肃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自然地理概况、生态系统特征、区位发展功能,结合新时代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两大任务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要求,针对甘肃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新时代甘肃水土保持防治目标、战略定位、发展对策,提出了水土保持监管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甘南高原草原区重点预防区生态保护与水源涵养区、黄土丘陵(高塬)沟壑区重点治理区梯田、淤地坝、水土保持林等主要措施提质增效的方向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甘肃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3,他引:6  
甘肃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的战略思路在总体建设上突出水土保持 ,在区域建设上突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在行业建设上突出水利和草林业 ,在产业发展上突出绿色产业 ,在项目选择上突出综合效益 ,在技术选择上突出高新技术。另外 ,还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和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草业等行业发展的明确目标。同时也提出了建立商品生产基地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发展雨水的资源化利用 ,优化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与技术投入 ,把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 ,调整和优化畜种、畜群结构 ,加大扶贫力度 ,实行荒地使用权的拍卖与利益监控和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等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天水市藉河示范区,是黄河水利委员会1998年底立项实施的大型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工程。经过六年的实践和探索,创建出了生态旅游型、科技示范型、生态修复型、综合开发型、产业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流域治理开发模式,成功地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调动了全社会力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的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庄浪县榆林沟流域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3S”技术对庄浪县榆林沟流域的水泉湾、文家湾小流域各区域进行了系统划分和科学分类,确立了山腰基本农田区、沟道坝系治理区、台地经济林果区和梁峁防风林带治理区四大治理区。在此基础上,坚持连续性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高效农林牧业开发,使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庄浪县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为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改善树立了样板。  相似文献   

8.
该论述了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及恶化的原因。提出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战略;发展教育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建设自给型谷物乔材业。水保型草灌业,商品型牧果业是发展该类型地区农业经济,改善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根据以往研究成果归纳出建立水保措施蓄水拦沙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和揭示差异性、遵循综合性、注重准确性、立足于可操作性的原则,结合黄土高原沟壑区的自然情况,建立了该区水土保持措施的蓄水拦沙指标体系。黄土高原沟壑区梯田、造林、种草的拦沙指标多小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相应措施的指标值,梯田的蓄水指标值大部分介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第二副区与第五副区之间,提出了应用该指标体系的主要工作步骤。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公路边坡单纯采用工程措施防护时造价较高和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利用黄土丘陵沟壑区坡耕地的土壤侵蚀观测资料,测算论述了植物措施的防护效果,指出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或单纯采用植物措施的两种防护方式,是当前公路边坡防护的较好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