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长兴县三种功能类型森林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城郊森林绿地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为1 823个/cm~3,城区公共绿地为1 296个/cm~3,单位、居住区绿地为958个/cm~3;在森林植物生长期间,空气负离子浓度从城区向城郊呈增加趋势;在郊区以高大乔木为主的近自然林,空气负离子浓度高,生态效应明显。综合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应按照近自然森林群落建设理念,推广种植乡土树种、乔木树种,营造城区核心林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2.
城市风景园林植物多样性及空气净化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建设生态园林则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现在上海、杭州、河南新乡3座城市设置样地,调查样地内的植物多样性、气温、空气相对湿度、风速、空气负离子浓度等指标,通过与对照裸地的各项生态因子数据对比,研究风景园林植物的多样性、群落结构等对部分空气质量评价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植物群落中植物多样性高低顺序为乔灌草灌草草。降低气温、增加空气相对湿度、降低风速、增加空气负离子浓度的能力同样是乔灌草灌草草。生态园林植物多样性的提高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为生态园林建设中植物的合理配置提供了参考依据,为今后城市园林更好的发挥其生态效益提供了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哈尔滨市4处代表性居住区与龙塔广场(对照样点)为研究对象,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法,于2019年7、8月,测定该4处居住区绿地与龙塔广场的噪音量、空气负离子(negative air ion,简称NAI)浓度和滞尘量3项生态指标,研究了不同居住区中绿地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在不同月份、一天内不同时段,不同居住区绿地与龙塔广场绿地各项生态指标相比,绿地减噪量、NAI浓度增量、滞尘量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居住区绿地减噪量(4.15、5.42、2.55、5.50 db)、NAI浓度增量(187、139、170、215个·cm-3)>龙塔广场绿地(2.44 db、89个·cm-3),龙塔广场绿地的滞尘量(2.29 mg·m-3)>居住区绿地(2.09、1.41、2.59、1.80 mg·m-3)。对于不同月份生态效应隶属函数分析中,不同环境中绿地生态效应有所不同,各居住区与广场绿地7月总体生态效应(0.20、0.22、0.15、0.30、0.07)>8月总体生态效应(0.19、0.16、0.13、0.29、0.11×10-2)。居住区绿地的生态效应(0.20、0.19、0.14、0.30)>龙塔广场绿地(0.03),其中远大都市绿洲居住区的绿化生态效应最佳(0.30)。因此,居住区绿地绿化率、植物多样性、配植形式、乔灌比等生态指标可显著影响其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4.
空气负离子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试验测定富阳市洞桥镇不同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研究其生态效应变化。结果表明,以高大乔木为主的城郊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较高,生态效应显著。因此,植物景观设计上要遵循近自然森林群落理念,注重以高大乔木为主的森林绿地建设,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城镇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5.
居住区园林景观建设中乡土树种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区园林景观建设指居住区内的绿地建设,是植物、山石、水体及相关建筑的有机结合,以满足居民休憩、娱乐、审美等各层次的需求。高度多样性植物群落提高了园林的生态效益,是构成居住区园林景观的重要内容,多元化的园林风格丰富了居住区的文化内涵,增加了人们的审美价值。同时针对目前乡土树种应用现状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乡土树种的应用增添了园林景观树种的多样性,丰富了地域文化特色,重视并适度运用乡土树种对于居住区园林景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杭州市云栖竹径公园典型植物群落毛竹纯林、常绿阔叶林及毛竹、枫香混交林为研究对象,研究3种不同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大小排序为毛竹林>毛竹+枫香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毛竹纯林具有更加强的环境气候调节效应,在改善城市气候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居住区不同的绿地组成对小气候和舒适度的影响,为提升居住区舒适度提供理论依据,以运城市恒大名都小区为例,选择不同树木群落组成的绿地作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5月2~16日中的晴朗天气,每天8:30~18:30,每2小时1次对小区具有代表性的6处样地采集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种类组成的居住区绿地,植被覆盖率是小气候环境效应中的主要影响因子;小区的绿地中,林荫度越大舒适度越好。  相似文献   

8.
抽样调查和分析怀化市住宅小区绿地及园林植物应用现状,并用AHP法进行景观评价.结果表明:怀化市住宅小区绿地率较低,所用园林植物种类品种较少;住宅小区绿化景观整体AHP评价为A-.问题主要为景观特色、植物多样性与景观多样性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对小区景观与城市绿地系统的关系,小区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态系统的关系处理方面的不足.最后,就小区绿化建设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从植物种类选择、造景理念与生态效益5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以成都市青龙场片区示范地为案例,讨论城镇密集区域生态绿地植物群落的营建方法。通过对示范地区域环境条件、立地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得出植物群落设计目标和限制因子的确定依据。结合植物多样性的调查,探讨示范地现有群落问题及生态绿地构建适宜选用的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10.
菏泽市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菏泽市中心城区具有代表性的公园绿地、附属绿地和防护绿地,应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优势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E)对不同绿地植物群落进行研究分析,并对菏泽市其它绿地植物多样性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菏泽市城市绿地建设中应以塑造"平原森林城市"为目标,注重应用乡土树种和模拟自然群落,研究并总结出典型植物群落的树种配置和城市绿地植物配置比例,提出树立大城市观念,建立城乡连续的植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1.
刘维斯  颜玉娟  黄宇 《广西园艺》2009,20(2):7-9,15
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主体,也是植物群落及其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研究公园植物多样性可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根据对长沙市3个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的调查,分析和总结了长沙城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组成和基本类型,论述了公园绿地物种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结合笔者历经的多个老售后公房小区的绿化改造项目,细致分析老旧小区绿化现状,并探讨研究了调整改造中关于植物群落密度调整、绿地服务功能拓展、植物特色景观营造以及组织施工等各环节的实施要点,为今后老旧居住区绿化调整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昆明市盘龙江滨江绿地上游瀑布公园至滇池段入口的42个植物景观单元为研究对象,以艺术性和适宜性为准则层,8个景观因子为指标层,构建滨江绿地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利用SBE美景度评价法得到42个样地的景观得分值,运用MATAL-AB2019b对42个样地进行多样性计算,得出Simpson指数、Shannon H指数、Margelef指数,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①盘龙江植物总体丰富,植物群落多样性大小为中游>下游>上游;②盘龙江滨江绿地景观美学质量低,仅21个样地SBE标准化值大于0,占总数的50%,美景度标准化值大小为:中游>下游>上游;③群落多样性与美景度相关性不显著,景观评价因子与美景度的模型为Y=-0.341×C1-0.172×C2+0.006×C3-0.247×C4-0.837×C5+0.115×C6+0.019×C7-0.13×C8...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城市园林植保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中要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和适地适树为原则,合理配置植物,模拟自然群落、创造复层结构绿地,建设和谐稳定的植物群落,才能建立良好的植物群落,使病虫害、天敌、环境达到相互共生、相互制约稳定的生态群落,发挥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在广州市,城市绿地中常绿树种应用较广泛,常绿树种占居住区绿化树种的70%左右,常见的如凤凰木、黄槐、桂花、玉堂春、大型榕树等。公园绿地中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混交林比例较大,常见乔木为木棉、香樟、榕树类、广东松等。不同时期的绿地群落物种多样性差异较大,居住区和公园绿地乔木层物种在3种以上的分别占64.3%和67.2%;灌木层在6种以上的则分别为71.4%和46.6%。近年绿地往往密植,而  相似文献   

16.
以延吉市商业居住区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选取延吉市36个商业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运用AHP法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值从高到低的排序为生态效益、视觉质量、服务功能;指标层中权重值排在前4位的依次为植物乡土性、植物色彩与季相变化、植物物种多样性、植物观赏性;36个延吉市商业居住区中,植物景观评价结果Ⅰ级10个,占评价总数的27.8%,Ⅱ级19个,占评价总数的52.8%,Ⅲ级7个,占评价总数的19.4%,无Ⅳ级,表明延吉市商业居住区植物景观总体较好。基于评价结果,提出延吉市商业居住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临安市青山湖湿地公园典型植物群落常绿阔叶林、香樟林、池杉林及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4种不同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效应及其空气清洁度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大小排序为常绿阔叶林〉人工林〉香樟林〉池杉林,常绿阔叶林空气负离子浓度最高,环境调节功能最强,其对改善湿地公园环境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汤朝蔚  黄莹 《南方园艺》2013,24(5):14-17
通过对桂林市主要街道绿地的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分析各路段植物群落配置样式,从群落配置方式、景观效果等进行评价,并对街道绿地植物群落景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合肥市35个公园142个样方,从植物种类构成、物种来源、植物丰富度、多样性等方面对公园绿地植物群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合肥市公园绿地共有植物84科173属224种,其中裸子植物14种,被子植物210种。表明合肥市公园绿地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乔灌草搭配合理,植物层次类型多样,群落较稳定,景观季相变化显著;但不同公园差异较大,草本植物应用较为单一;在植物景观配置中使用了较多的外来植物,缺乏对乡土植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从城市居住区绿地的分类及功能的角度出发,遵循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浅谈合肥市城市居住区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形式,并利用上述理论对合肥市绿城桂花园小区的植物配置与造景作出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