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是于洪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多年来,大部分采用传统的清种形式,有部分的比空栽培和比麦栽培,亩产在500-600kg/667m^2左右徘徊,为了探索玉米增产新途径,1996年于洪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解放乡万金台村、平罗镇平罗三村、老边乡开隆村共落实200hm^2大垄双行栽培田进行试验。平均亩产667.9kg/667m^2,比常规清种栽培田471.2kg/667m^2,平均增产196.7kg/667m^2,增产幅度为41.7%。大垄双行栽培形式就是把过去的清种小垄,两垄合为一条垄。以60cm垄为例,把原来60cm的小垄,改为120cm宽的大垄,在大垄上种两行,大垄的垄距为80cm,而大垄上的玉米行距为40cm,这样就形成了一宽一窄的群体结构,通过大垄双行的栽培形式,不但可以增加10%-15%以上的密度,同时还形成良好的通风条件,人为的造成边行优势,改善了群体环境,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是玉米增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草莓新品种栽植密度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个引进草莓新品种:达赛莱克特(DARSELECT)、土特拉(TUDLA)和卡图诺(CARTUNO)在我国北方和南方,4种栽培模式和不同栽培密度试验表明,达赛莱克特更适合北方栽培,土特拉和卡图诺适合南方栽培。经专业化繁育的无病毒新品种苗木超过当地生产者自繁传统品种苗木的结果产量25%-48%。单株和单位面积产量不如引种地的主要原因是低水平栽培条件造成。密度试验表明,密度与株产基本上呈负相关,密度与单位面积产量基本上呈正相关,单株产量与单位面积产量呈正相关。针对不同品种与栽培模式,可以初步筛选出获得最高产量(1500kg/667m^2-2000kg/667m^2以上)的种植密度,日光温室8000株/667m^2,大棚和小拱棚4400株/667m^2,露地5000株/667m^2-7400株/667m^2-7600株/667m^2,但在改善栽培条件后,还在降低定植密度与生产成本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不同密度及栽培方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2006年试验结果显示,种植密度在2600-6500穴/667m^2范围内产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但密度在3000-4500穴/667m^2产量有一定优势;单行垄作比双行垄作增产5.45%,并达到显著水平;密度和栽培方式互作无相关性,以单行垄作种植4500株/667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小麦条播覆膜超高产与节水栽培技术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连续7年的小麦条播覆膜栽培与露地种植对比试验.证明在宁夏气候条件下,条播覆膜栽培能大幅度提高小麦单产。2001-2004年4年平均产量为696.01kg/667m^2,比对照515.02kg/667m^2增长181kg/667m^2,增产35.1%:最高单产为2003年743kg/667m^2,比对照536kg/667m^2增长207kg/667m^2,增产38%.说明条播覆膜小麦产量及三要素都有较大的增产潜力,随不同的气候年型与管理水平的差异各要素增长有所侧重.但总体是增产的。  相似文献   

5.
适当增密对高秆大穗型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个高秆大穗型玉米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密度条件下的产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三个品种的产量都随着增加,增加一定密度后,产量不再增加,而是逐渐下降。本试验条件下,东单60在3200株/667m^2时产量达到最高,产量751.3kg/667m^2;博丰109适宜密度2800株/667m^2,产量755.3kg/667m^2;辽单37的适宜密度3000株/667m^2,产量732.1kg/667m^2。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透光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在肥料、农技操作等都相同的前提下,以油研10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油菜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双株7500/667m^2的密度范围内,产量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而增加,超出这范围后,产量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而减少。试验的6种密度中,以双株7500株/667m^2的产量最高,为196.5kg/667m^2,与其他5种栽培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单株5000株/667m^2产量最低,为112.5kg/667m^2。  相似文献   

7.
不同栽培密度和整枝方法对樱桃番茄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凯美 《浙江农业科学》2006,(6):630-631,634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栽培密度和不同的整枝方法对杭樱2号樱桃番茄植株生长势影响较大,采用连续摘心和双杆整枝方法能明显降低植株高度,可比单杆整枝低48.43%-61.97%。连续摘心整枝能有效提高花序结果率,提高单果重和产量,单果重比双杆整枝增加28.57%,产量比双杆整枝增加29.64%。在相同整枝条件下,2200株/667m^2和2933株/667m^2的栽培密度有利于植株的结果,2514株/667m^2的结果率最低。可见,杭樱2号樱桃番茄最适合的栽培密度为2200株/667m^2,结合连续摘心整枝方法能明显提高植株的结果力、单果重和产量,有效降低植株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四种不同育秧方式在免耕抛秧栽培试验中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叙 《吉林农业》2011,(7):86-87,90
为探索水稻隔层育秧、塑盘育秧、旱育秧与泮水育秧在免耕栽培条件下对产量的影响。2008—2010年均在晚稻连续进行了三年隔层育秧免耕抛秧、塑盘育秧免耕抛秧、旱育秧与泮水育秧免耕抛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隔层育秧免耕抛秧平均亩产515.2kg/667m^2,塑盘育秧免耕抛秧平均亩产453.3kg/667m^2,旱育秧免耕抛秧429.4kg/667m^2,沣水育秧免耕抛秧385.4kg/667m^2。隔层育秧、塑盘育秧、旱育秧比沣水育秧的免耕抛秧分别增产129.8kg、67.9kg和44.0kg,增产率分别为33.68%、17.62%和11.42%,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2007~2008年对从广东引进的高产优质黄皮果蔗进行了2年多点生产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黄皮果蔗在闽南、闽中果蔗产区种植,产量表现明显优于当地主栽的黑皮果蔗拔地拉,2年22点次平均蔗茎产量9413.3kg/667m^2,比对照黑皮果蔗增产11.31%~38.09%;通过对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在闽南、闽中果蔗产区当前栽培管理水平下,每667m^2产量7500~11500kg的合理群体结构为有效茎4100~4500条、株高250~290cm、茎径3.10~3.50cm。  相似文献   

10.
油菜施用不同量沼渣底肥,配合追施一定量的沼液,对油菜增产效果较好,试验说明,以施沼渣底肥1500kg/667m2产量可达151kg,产量最高,比施腐熟牛肥1000kg/667m^2增产38.20%。以施沼渣底肥1000kg/667m^2产量可达147.70kg,比施腐熟牛肥1000kg/667m^2增产35.10%,增产效益最好。大面积油菜生产上建议施沼渣底肥1000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