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花纹文蛤外套膜的显微及亚显微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文蛤外套膜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文蛤外套膜由边缘膜、边缘膜突起及中央膜组成.从横切面观察,则由内、外表皮和结缔组织及肌纤维组成.有花纹文蛤个体的外套膜外表皮细胞中有大量的色素颗粒,但颗粒分布不均匀,游离端较多,基部区域相对少.色素颗粒呈圆球形,大小不一,其电子密度很高但不均...  相似文献   

2.
福寿螺足组织和外套膜组织细胞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良的M199培养基,对福寿螺(Ampullaria gigas Spix)足组织和外套膜组织细胞进行了体外培养研究。结果显示:接种6 h后,细胞开始从组织块中迁出,培养至第3天,迁出细胞在组织块周围形成生长晕,第21~28天,细胞覆盖大部分培养瓶底壁。足组织和外套膜组织细胞分别被传至8代和9代。足组织和外套膜组织细胞在原代培养物中主要有两类,一为上皮样小细胞,形态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直径7~15μm;另一类为上皮样中型和大型细胞,形态椭圆形或多边形,直径15~30μm。上皮样小细胞数量多,增殖速度较快,在原代和传代培养的中后期皆可形成细胞单层。外套膜组织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能力高于足组织细胞,其贴壁性也好于足组织细胞,Hoechst荧光染色显示外套膜组织细胞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足组织细胞。结果表明,贝类外套膜组织有潜力成为建立连续细胞系的组织来源。  相似文献   

3.
河蚌结缔组织细胞发生及发育观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刘小明 《水产学报》1991,15(2):124-129
对河蚌外套膜组织学观察发现,外套膜结缔组织发源于细胞聚合体。聚合体细胞发育形成结缔组织细胞及组织构造。外套膜边缘“类聚合体”细胞增殖和发育形成边缘结缔组织。聚合体细胞发育形成不同形状细胞(成纤维细胞和颗粒细胞)。两者不断变化:成纤维细胞积累颗粒最终发育成球状颗粒细胞。球状细胞解体释放颗粒后恢复分泌纤维质状态。纤维物质重新组合排列构成贝体组织骨架,颗粒物质参与贝壳形成。  相似文献   

4.
Mallory‘s三色染色显示海湾扇贝外套膜创伤的组织学修复过程,外套切割3小时、6小时、伤口处涌出血淋巴细胞,有非颗粒变形细胞与颗粒变形细胞两种构成。切割24小时伤口内出现大量的成纤维细胞,至切割后8天,伤愈组织内出现少量成肌细胞,16天,愈合物内肌纤维增多,并可见到血窦形成,切割32天,肌纤维含量丰富,但这些肌纤维并未形成明显的肌肉束。组织化学观察表明,高碘酸Schiff反应发现血淋巴细胞质内  相似文献   

5.
皱纹盘鲍心脏,肾脏,粘液腺和足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锼纹盘鲍心脏、肾脏、粘液腺和足的组织学结构进行了研究,观察发现,鲍心室壁和心耳壁由外膜层和心肌层组成,心耳外膜形成囊泡状结构;肾实质由众多的肾小管及集合管组成;粘液膜由位于外套膜凹陷处的粗大粘液腺组织组成;足由外至里的组织结构依次是麦皮,皮下组织和肌组织、足底部和四周边缘的组织结构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我国淡水育珠蚌外套膜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贝类形成珍珠,是贝的外套膜外表皮细胞(即壳侧表皮细胞),进入贝的体内,形成珍珠囊,再由珍珠囊分泌珍珠质而形成珍珠。由于外套膜在形成珍珠和贝壳上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研究贝的外套膜,很早就引起了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已从各方面进行了许多的研究。如在组织学方面,日本的小林等(1938)观察到珍珠囊表皮细胞与外套膜表皮细胞在形态上有显著差异;Kawakami,I.K.(1952)作过海产的马氏珠母贝外套膜的组织学观察;Kenny(1964)进行过美国的双壳类心脏组织的培养和细胞增殖的研究;町  相似文献   

7.
沙爱龙  孙虎山  王宜艳 《水产科学》2007,26(11):622-624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短蛸外套膜和足中甲硫氨酸脑啡肽(met-Enk)进行定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短蛸外套膜、腕、腕间膜、漏斗中均有met-Enk存在,外套膜背面、腕和腕间膜上皮组织及其附近的部分细胞和神经纤维呈met-Enk强阳性或阳性;外套膜腹面和漏斗上皮组织及其附近的部分细胞和神经纤维呈met-Enk阳性或弱阳性。met-Enk在短蛸外套膜和足不同部位分布密度的不同,可能与各部位的功能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石蜡连续切片和H-E染色技术,对15日龄~2龄及成年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的消化道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15日龄,消化道组织结构尚未出现明显分化,为一管道状结构,此时黏膜上皮清晰可见,且出现黏膜皱褶;26日龄,食道和胃的黏膜上皮边缘层均出现深色条带,肌纤维增多;30日龄,中肠和直肠的黏膜上皮顶部出现纹状缘,肌层纤维束增厚;60日龄,食道和胃的黏膜上皮边缘层的深色条带发育为纹状缘;70日龄,中肠和直肠黏膜皱褶增高,数量增加,纹状缘着色加深;2龄(约90日龄),消化道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及浆膜组成,食道、胃、中肠、直肠的组织结构可明显区分;成年个体,其消化道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及浆膜各层组织均较前期明显增厚,为完整的消化道组织结构。结果表明,中国鲎消化道的组织结构在2龄时基本发育形成,与其2龄开口摄食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研究丰富了中国鲎的基础生物学内容,可为今后开展消化生理、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保护生物学等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PAS、Mallory三色法和腺垂体不同细胞改良染色法3种组织学染色方法,以及透射电镜技术,对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脑垂体的形态、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驼背鲈脑垂体为圆球形实心腺体,位于间脑腹面,由神经垂体和腺垂体2部分组成。根据神经纤维中所含分泌颗粒形态和大小把神经分泌纤维分为A1、A2和B型。神经纤维中存在2种垂体细胞,即呈椭圆形的Ⅰ型垂体细胞和呈梭形的Ⅱ型垂体细胞。腺垂体由3部分组成:前外侧部(RPD)、中外侧部(PPD)和中间部(PI)。腺垂体部可以鉴别出6种内分泌细胞,其中RPD有2种内分泌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细胞和催乳激素(PRL)分泌细胞;PPD有3种内分泌细胞:生长激素(GH)分泌细胞、促性腺激素(GTH)分泌细胞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细胞;PI只有1种内分泌细胞,即促黑激素(MSH)分泌细胞。此外,腺垂体还有1种非分泌细胞星状细胞(SC)。驼背鲈腺垂体中6种内分泌细胞的分布情况为:前外侧部分布有2种细胞,即嗜酸性的PRL分泌细胞和嗜碱性的ACTH分泌细胞;中外侧部有GH、GTH、TSH 3种分泌细胞;MSH分泌细胞分...  相似文献   

10.
栉江珧消化系统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绳秀珍 《水产学报》2001,25(4):294-299
运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栉江珧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栉江珧消化管的粘膜上皮由纤毛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唇瓣、中肠和上行肠的上皮层还有嗜酸性粒分泌细胞;消化盲囊的腺上皮由分泌细胞和消化(吸收)细胞组成.皮下结缔组织中富含血腔隙,结缔组织和血腔隙中有"颗粒细胞".食道、胃、中肠、晶杆囊及消化盲囊能分泌消化酶,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结缔组织、"颗粒细胞"也参与了食物的消化吸收.唇瓣、食道、晶杆囊和中肠的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中的"颗粒细胞"内含铁,结缔组织中含钙.  相似文献   

11.
褐菖鲉消化道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褐菖鲉消化道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Study on histology and histochemistry of digestive tract in Sebastiscus marmoratus[刊,中]/石戈(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4),王健鑫,刘雪珠,王日昕//水产学报.-2007,31(03).-293~302 利用光镜技术对褐菖鲉消化道进行了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组织学研究表明:褐菖鲉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和肠4部分组成。口咽腔较大,上下颌,犁骨及腭骨均有细齿带,粘膜由复层鳞状上皮组成,并含有大量黏液细胞和少量杯状细胞;食道粗而短,上皮组织包括扁平上皮层区域和单层柱状上皮层区域,上皮含有大量杯状细胞和黏液分泌细胞,粘膜层的固有膜中含有腺体;胃呈Y型,包括贲门、胃体和幽门3个区域,胃粘膜由单层柱状上皮组成,在贲门和胃体部的粘膜层中有厚的结实层,上皮有大量的胃小凹和胃腺组织;胃幽门部括约肌明显,幽门上皮不含胃小凹;胃与肠相接处有8~9个指状幽门盲囊,其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与前肠类似;肠道上皮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丰富的微绒毛形成明显的纹状缘,上皮中含有大量杯状细胞,肠道系数为0.54。组织化学研究显示:幽门、幽门盲囊和肠上皮细胞顶端胞质和纹状缘具碱性磷酸酶活性;幽门盲囊及肠道上皮细胞顶端胞质中检测到酸性磷酸酶活性;在贲门部和胃体部的固有层以及幽门上皮还检测到酯酶活性,且酯酶定位于幽门柱状上皮细胞胞质的上半部。整个消化道的粘膜层中存在许多粘液细胞:食道上皮含大量酸性粘液细胞,胃上皮细胞均含有中性粘液,而肠道由前向后中性粘液物质逐渐减少,酸性粘液物质逐渐增多。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结果表明褐菖鲉食道有润滑和微弱的消化作用,胃有消化脂类和吸收糖类的功能;幽门和盲囊有较强的吸收脂类的功能;前肠、中肠和后肠有活跃的细胞内消化和吸收功能,整个消化道结构与其肉食性功能密切相关。图3参29  相似文献   

12.
李绘娟  于红  李琪 《水产学报》2017,41(9):1392-1399
分别利用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冷冻切片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四唑氧化还原酶(NADH-TR)组化染色法、肌球蛋白ATP酶染色法对长牡蛎闭壳肌平滑肌和横纹肌进行了组织学特性研究,并比较平滑肌和横纹肌肌纤维组成的差异。石蜡切片结果显示,闭壳肌中平滑肌和横纹肌肌纤维形态结构不同,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和横截面积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平滑肌肌纤维直径为(5.97±0.631)μm,肌纤维密度为(25 485.65±3917.807)根/mm~2,肌纤维横截面积为(26.25±5.365)μm~2;横纹肌肌纤维直径为(7.41±0.847)μm,肌纤维密度为(16 908.25±3917.807)根/mm~2,横截面积为(40.45±10.083)μm~2。NADH-TR染色结果显示,平滑肌中富含NADH,肌纤维染色较深,呈现深蓝紫色,主要是I型肌纤维,为氧化代谢的慢速收缩型肌纤维;横纹肌染色较浅或者基本不着色,主要是II型肌纤维,为糖酵解代谢的快速收缩肌纤维。ATPase酶染色结果显示,横纹肌ATPase活性强,染色较深,呈现黑色,主要是II型肌纤维;平滑肌中ATPase活性弱,着色浅或基本不着色,主要是I型肌纤维。ATPase酶染色结果与NADH-TR染色结果一致。研究阐明了长牡蛎闭壳肌中平滑肌和横纹肌肌纤维的组织学特性及收缩、代谢特性差异,为深入研究长牡蛎肌纤维生物学特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为提高我国贝类肉质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运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及透射电镜观察方法研究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肠的结构,并探讨其功能。结果表明,肠壁由内向外可分为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缺乏肌层,其中粘膜层包括粘膜上皮和粘膜肌层。粘膜上皮为单层上皮,由纤毛柱状细胞、微绒毛柱状细胞和分泌细胞构成。纤毛柱状细胞除了能运输食物外,还具有细胞内消化、贮存能量及细胞外消化的功能;微绒毛柱状细胞具活跃的吸收、细胞内消化和贮存能量的功能;分泌细胞以顶浆分泌方式分泌酶原和粘液,其分泌的酸性和中性混合粘液物质可起到润滑肠道、保护粘膜的作用,分泌的消化酶参与肠腔中进行的细胞外消化。粘膜肌层为薄层环行的平滑肌。粘膜下层为丰富的疏松结缔组织。肠道具有消化脂类的能力,还参与钙、铁等无机盐代谢。  相似文献   

14.
“红肉病”文蛤的组织病理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任素莲 《水产学报》2003,27(5):462-467
利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在光镜水平下研究了患“红肉病”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患病文蛤的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组织结构紊乱,上皮膨大、脱落,鳃、外套膜、消化盲囊等组织发现异常结构及寄生物,如嗜碱性的包涵体、嗜酸性颗粒及寄生性原生动物等。另外,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显示,病蛤在糖含量、磷酸酶活性等方面也有明显变化,表现为消化盲囊、肠等部位吸收细胞内糖含量增加。消化盲囊、消化管各处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减弱,碱性磷酸酶活性(AKP)增强。鳃组织ACP活性增强,AKP活性减弱等。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组织学观察与组织化学染色,研究了野生瘤背石磺不同体重(2~25 g)与胃盲囊的组织结构和PAS阳性细胞及肥大细胞的分布关系,为进一步探讨瘤背石磺消化生理和食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瘤背石磺胃盲囊组织主要由浆膜层、粘膜下层、固有膜和粘膜上皮层构成。瘤背石磺胃盲囊绒毛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为非纺锤型绒毛和纺锤型绒毛,其中非纺锤型绒毛比例有随瘤背石磺体重增高而降低的趋势。胃盲囊横截面积、绒毛长度和粘膜上皮高度均有随瘤背石磺体重增高而增高的趋势,其中尤以低体重组(<8 g)和高体重组(>18 g)差异明显(P<0.05)。经PAS染色和肥大细胞染色后,发现仅在高体重组(>18 g)瘤背石磺胃盲囊绒毛粘膜上皮有大量的PAS染色阳性细胞和肥大细胞分布。  相似文献   

16.
利用传统石蜡切片、HE染色等方法对塔里木裂腹鱼(Schizothorax biddulphi)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塔里木裂腹鱼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包括口咽腔、食道和肠(前肠、中肠、后肠和直肠)。口咽腔内具有发达的咽齿。无胃,肠与食道紧接,前肠膨大。消化道由腔面向外依次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但口咽腔只有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未发现有浆膜层。消化道4层中,黏膜层差异最大:口咽腔黏膜层为复层扁平上皮,其间分布有味蕾和大量黏液细胞;食道粗而短,黏膜层为复层扁平上皮,黏膜褶两侧分布大量黏液细胞,且固有膜血管丰富;肠道上皮细胞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间分布有杯状细胞,其数量由前向后逐渐增加,而黏膜褶高度逐渐降低。消化腺由肝脏和胰脏组成,肝脏的肝小叶不明显,但明显可见肝血窦及中央静脉分布,肝门管区不典型。胰脏仅在肠系膜中出现,而未在其他组织中发现,胰小叶间中央静脉明显,中央静脉中可见大量椭圆形有核的红细胞。本研究对塔里木裂腹鱼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与其食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旨在丰富塔里木裂腹鱼的生物学研究内容,可为其食性分析及饵料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大菱鲆的消化生理,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其消化系统进行了研究。胃黏膜上皮由柱状细胞组成,胃腺上皮由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构成,幽门盲囊与肠黏膜上皮由柱状细胞和数量不等的黏液细胞组成。胃黏膜柱状细胞呈现酸性磷酸酶和一定的脂酶活性;胃腺Ⅰ型细胞分泌黏液,Ⅱ型细胞呈现蛋白酶活性。幽门盲囊与肠黏膜柱状细胞呈现蛋白酶、脂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其游离端胞质和质膜还分别具有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肝细胞呈现蛋白酶活性,另有贮存糖原和脂肪等功能。胰腺仅显示较弱的脂酶及非特异性酯酶活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对虾夷扇贝胚胎及早期幼虫内的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显示:从卵细胞到D型面盘幼虫各个时期ACP和AKP都呈阳性;卵细胞中ACP阳性颗粒比较均匀地分散在细胞内,受精卵中央着色较浅;卵裂期个体较大的分裂球内阳性颗粒较多,16细胞期到囊胚期的细胞近核区域着色深;面盘幼虫可见ACP集中在内脏团和外套膜区域。卵细胞中AKP阳性颗粒主要存在于细胞中央及细胞膜附近,卵裂期、囊胚、原肠胚和担轮幼虫各个发育时期都可观察到细胞膜附近着色较深,面盘幼虫AKP活性集中在外套膜边缘和内脏团。  相似文献   

19.
长竹蛏消化系统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长竹蛏的消化系统进行了研究。长竹蛏消化腺腺管上皮有消化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两种类型。消化细胞内含许多颗粒,具有酸性磷酸酶活性,表明该细胞能进行细胞内消化。消化腺导管柱状细胞亦呈现酸性磷权酶活性,并具有密集的微棋毛。消化道膜上皮由纤毛柱状细胞和少量的粘液细胞组成。食道有分泌中性和酸性混合粘液物质的上皮下粘液细胞。胃和肠上皮具帽白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肠上皮还个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  相似文献   

20.
绳秀珍  任素莲等 《水产学报》2001,25(4):T001-T002
运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栉江Zhao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栉江Zhao消化管的粘膜上皮由纤毛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唇瓣、中肠和上行肠的上皮层还有嗜酸性粒分泌细胞,消化盲囊的腺上皮由分泌细胞和消化(吸收)细胞组成。皮下结缔组织中富含血腔隙、结缔组织和血腔隙中有“颗粒细胞”。食道、胃、中肠、晶杆囊及消化盲囊能分泌消化酶,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结缔组织,“颗粒细胞”也参与了食物的消化吸收。唇瓣、食道、晶杆囊和中肠的上皮细胞及结组织中的“颗粒细胞”内含铁、结缔组织中含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