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6个水稻品种进行直播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镇稻9号和徐稻3号生育期适中、早发、无效分蘖退减较快,适宜在沿淮地区作麦茬直播稻品种进一步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2.
自杂交水稻汕优63大面积种植后,寿县沿淮沛地区水稻白叶枯病再度回升,连年发生流行。为此,本文分析探索了近五年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流行规律,总结防治效果,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07,(12):30-30
稻瘟病近几年在我省大面积发生偏轻,但沿淮、淮北及沿海局部地区的籼性杂交稻及部分抗条纹叶枯病粳稻品种有严重流行的现象.尤其是分蘖期及破口扬花期遇到持续低温阴雨天气.病害易大流行。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水稻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扬粳1号、南粳44号、盐粳30237、宁32213可在泰兴市大面积示范种植,宁粳3号可适当种植,徐稻5号、淮稻10号、连稻6号、淮稻13号、淮稻11号、淮稻9号不宜在泰兴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正> 白叶枯病是我省水稻主要病害。种植抗病高产的水稻良种是防御白叶枯病的经济有效措施。近年来,我省推广以抗病品种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危害已显著减轻,增产效果明显。但部分地区因感病品种栽培面积大,常因温湿度适宜发病以及暴风雨袭击等导致暴发流行,严重影响水稻生产。为加速水稻高产、优质、多抗良种的选育和推广,1980—1987年我们开展了水稻品种(组合)的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和利用研究。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2,(22):19
水稻品种──徐稻4号徐稻4号由江苏省徐州市水稻所和山东省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该品种株型较紧凑,分蘖性较强,长势旺盛,群体整齐度好,全生育期150天左右。株高近95厘米,熟期转色好。每亩有穗数22万左右,每穗总粒数130粒左右,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6克左右。抗逆性强,田间病害发生轻。接种鉴定中抗穗颈瘟、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感纹枯病。品  相似文献   

7.
安徽是我国水稻白叶枯病的重要流行区之一,当前主要在我省江淮丘陵区和沿淮稻区造成大面积严重危害。应用品种的抗病性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已被大量的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所肯定。然而,品种抗性的稳定性如何?病菌的致病力与品种的抗病性之间是否  相似文献   

8.
徐稻8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粳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米质优、抗病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在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介绍了徐稻8号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以及栽培技术要点,以进一步推广应用该品种。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及3年大面积生产调查,结果表明,在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区域,"淮稻9号"、"连粳6号"、"连粳7号"、"盐稻8号"、"盐粳7号"、"徐稻4号"、"徐稻3号"、"扬幅粳8号"、"武连粳1号"等品种耐病性较好,可根据生产需要择优种植。"武陵粳1号"、"淮稻5号"、"淮稻6号"、"华粳6号"、"特优559"、"武运粳21号"等品种较易感病,不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水稻白叶枯病流行区,是由南向北迁移的,从老病窝沿江江南圩区,向江淮丘陵稻区和沿淮淮北新稻区扩展。病区日益扩大,发病面积日益增加,产量损失逐年加重,是安徽省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严重障碍。我们在1963—1966年和1970—1977年间,对全省作稻白叶枯病流行区变迁及其原因的调查,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春林  王文相  陈雨  杨雪  张爱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887-13887,13960
2012 ~2013年对安徽省256份水稻区试品种(系)进行白叶枯病抗性鉴定,明确了近年来新品种(组合)抗性的基本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安徽省区试品种(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一般,杂交籼稻对水稻白叶枯病抗性较差,中粳稻、单季晚粳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相对较好.抗性较好的品种有两优807、两优160、两优560、两优831、扬育粳2号、丰糯1246、皖垦糯1号、明粳1号等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中稻1号(原名连粳06-540)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和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合作选育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组合为中1319//连96-1/中粳8415,具有食味品质好,增产潜力大,高抗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轻等特点.适宜河南省沿黄、山东省南部、江苏省淮北、安徽省沿淮、淮北等稻区手栽种植及苏中地区机械栽插.通过稀播壮秧、小穴密植、平衡施肥、合理肥水管理等措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3.
为加快我省优质水稻产业化进程,我厅举办了首届优质稻谷评比活动。这次活动共收到27家单位选送的54份稻谷样品,其中粳稻45个,籼稻9个。经专家综合评审,推选出11个适合在我省不同区域推广和可以加快产业化开发的优质水稻新品种(系)。粳稻类适合推广的品种(系):适宜在沿淮及淮北稻区种植的早丰9号,在淮北稻区种植的97-1,在苏中及沿淮稻区种植的盐粳5号、泗稻10号,在太湖稻区种植的86优8号。粳稻类可以加快产业化开发的品种(系):适宜在丰县、沛县、铜山稻区种植的96528,在苏中地区种植的香粳97-3017,在苏南稻区种植的常优99-1、香粳R109。籼稻类适合推广的品种有南京16号,可以加快产业化开发的有25优6547。现将11个优质水稻品种的特征特性及送样检测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沿淮地区直播稻品种筛选与播种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连粳3号、镇稻99、徐稻3号适合沿淮地区种植,推荐选择连粳3号作为该地区的直播稻品种;拌种剂处理可以增强种子活力,提高直播稻的出苗数;在一定的播种量范围内,播种量与产量之间相关关系不明显,可适当降低播种量。  相似文献   

15.
白叶枯病20世纪80年代前期在苏北流行频率较高,其后由于以推广抗性品种为基础,药剂防治为辅的多年努力,白叶枯病基本得到控制。但近几年白叶枯病在苏北地区又不断地发展、蔓延。至2005年暴发流行,这对水稻产量造成了较大损失,若不采取措施控制其发展,必将成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障碍。现以灌云县为例将其发生特点及其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稻1号(原名连粳06-540)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和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选育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具有食味品质好,高抗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等特点.适宜河南省沿黄稻区、山东省南部稻区、江苏省淮北稻区、安徽省沿淮稻区及淮北稻区种植.通过稀播壮秧、小穴密植、平衡施肥、合理肥水管理等措施,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7.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1,(15):21
水稻品种——徐稻3号徐稻3号由江苏省徐州农科所水稻室育成的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45天左右,株高96厘米,株型集散适中,长势旺盛,茎秆粗壮,抗倒性强,叶色较深,剑叶挺举,穗半直立,分蘖性好,成穗率高,每亩有效穗22万左右,每穗总粒数130粒左右,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7克,产量水平高,稳产性好,米质优,熟相好,易脱粒。接种鉴定抗白叶枯病,高抗稻瘟病,纹枯病轻,田间种植高抗条纹叶枯病,无稻曲病。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水稻栽插以后,7-8月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出现持续降雨高温天气过程,比较有利于水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发生和流行。到8月10日止,全省稻瘟病呈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地区重发生趋势,叶瘟发生面积67.13万亩,有21个县叶瘟发生面积超过5000亩,局部县区出现百亩以上田块落塘的情况。全省水稻白叶枯病呈中等偏重发生,沿江河流域、大暴雨和洪涝灾害严重地区呈重发生趋势,  相似文献   

19.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14,(14):34-35
一、白叶枯病白叶枯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是江苏省水稻上的重要病害,随着抗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直发生较轻。本世纪初以来,仅在沿淮、沿海的部分杂交稻与个别粳稻品种上发生。水稻受害后,叶片干枯,瘪谷增多,千粒重降低。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颗粒无收。1.发生规律白叶枯病的病源主要来自越冬的带菌谷种和病稻草,病稻桩里的病菌在冬后形成干的菌脓,遇水即可传播、侵染。  相似文献   

20.
以淮稻13号、徐稻3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大中农场防护林对邻近地区的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防护林密度、高度越大,邻近水稻减产的幅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