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趋紧张,发展节水农业愈来愈重要。发展节水农业,需要推广多途径农业节水措施。我国大力发展了节水灌溉面积,推广了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减少作物及田间的水量损失,并逐步发展污水灌溉等。研究和推广全面的节水技术,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是促进节水工作效益显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推广多途径的农业节水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趋紧张,发展水农业愈来愈重要,发展节水农业,需要推广多途径农业节水措施。我国大力发展了节水灌溉面积,推广了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减少作物及田间的水量损失,并逐步发展污水灌溉等,研究和推广全面的节水技术,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是促进节水工作效益显著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当前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科学分析,并介绍了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提出发展节水灌溉的策略,以期有效提升农业节水灌溉水平,为相关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4.
农业节水灌溉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我国实施农业节水灌溉必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目前我国农业主要采取的节水灌溉技术及其优缺点,并对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即继续完善农业田间工程配套技术建设,在农业管理中采用信息化管理,并将农业节水与工程节水技术相结合,利用先进的灌溉管理体制来实现农业节水的高效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过程中应用节水技术,能够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综合效益,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障农业规划的合理性。为此,文章研究了农田水利工程中的灌溉节水措施,明确了农田水利灌溉中节水措施的重要性、技术分类、实践对策等,以期在今后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实现科学化的管理,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效果。  相似文献   

6.
农业灌溉是农业用水的大户,然而传统农业灌溉,水资源浪费现象较严重。因此推广新型节水技术,势在必行。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几项新型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包括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工程节水技术,农业节水技术等,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1 招远市节水灌溉发展现状 招远市水资源一方面严重缺乏,一方面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经调查测算,目前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左右,即有一半的水在输水和田间灌水过程中浪费掉,而先进国家的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达0.8~0.9。招远市农业灌溉用水约占总供水量的80%左右,故农田节水潜力很大,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 自80年代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招远市开展了粮油作物及果树高产节水灌溉技术、高标准浆石渠道防渗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喷灌技术、微喷灌技术、滴灌技术、农田综合节水技术、水土保持技术、节水灌溉设备的研究与开发等技术研究,有13项成果先后荣获水利部、山东省、烟台市科技进步奖,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和较好的技术基础。在科技引导、政府推动、水利部门积极参谋、农民参与下,招远市引进推广发展了各种形式的节水灌溉工程。在金岭、勾山、城子3座中型水库灌区及小型水库灌区大力推广了高标准浆砌石渠道防渗技术,并在山丘区研究推广了干渠以下自压管道灌溉和自压喷灌技术。如宋家镇上院水库灌区万亩自压喷灌工程、玲珑镇罗山水库万亩自压管灌工程、金岭水库灌区在干渠防渗的基础上实施万亩自压管灌工程等;在井灌区大力发展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和大田喷灌技术,井灌区基本实现了管灌和喷灌化,如辛庄滨海平原万亩管道输水灌溉工程、道头镇万亩管灌工程、张华洼管灌工程、张星镇付家洼大田喷灌工程等;在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中引进推广微喷灌、滴灌技术,如"中美合作节水灌溉示范区"果园微喷灌工程、辛庄镇西南村和蚕庄镇农场果园微喷灌工程、东良和罗峰蔬菜大棚滴灌工程等。节水新技术的引进、研究推广应用,有力地缓解了水资源供求矛盾,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发展我国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缺水问题的重要措施。在设施农业上大力推广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将更有利于我国节水农业的稳步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的特点和面临的水资源短缺的严峻状况;回顾了国内外设施农业的发展形势和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的应用现状;提出设施农业实施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和今后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水资源。为了提高水资源的整体利用率,需要对农田水利灌溉实施节水措施,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笔者从农田水利灌溉中的节水措施入手,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分析,并从节水工程、管理以及技术方面等多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农田水利灌溉的节水建议。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我国防渗渠道、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区域,分析我国节水灌溉在应用和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力推进节水灌溉的措施,包括:必须综合运用法律、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各种手段,建设有中国特色农业的节水技术体系,调动广大农民节水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我国防渗渠道、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区域,分析我国节水灌溉在应用和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力推进节水灌溉的措施,包括:必须综合运用法律、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各种手段,建设有中国特色农业的节水技术体系,调动广大农民节水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梁山县引黄灌区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梁山县引黄灌区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节水意识差,对农业节水灌溉认识不足;供水制度不完善,供水价格低;工程老化,配套差.提出大力宣传节水的重要性,提高节水意识;建立健全节水灌溉服务体系;合理调整水价;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加大农业节水工程投资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建立节水型农业已被国家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节水型农业的实质,就是现代化农业,也是一个多元化的综合体。利用水利骨干渠道衬砌工程措施、田间节水灌溉技术措施与经营管理措施的和谐发展,实现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而有效地利用,提高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根据扬黄扶贫灌溉工程的特点,分析了渠道衬砌节水,田间节水灌溉试验研究取得的成果,论证了灌区节水灌溉技术示范推广的节水效果。工程实践表明,要达到节水、增产、增收的目的,一方面得益于渠道衬砌建设和田间先进灌水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必须加强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关于节水灌溉的再认识:兼论广义的节水灌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工程水利的角度认识节水灌溉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尽管将其内涵延伸到农业领域、管理领域,但这种局限性依然存在。在当前大力普及节水灌溉的形势下,有必要从资源水利的要求进一步认识节水灌溉。节水灌溉的根本任务应该定位在实现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高度和广度上,不仅要关注灌溉水利用率提高多少等节水灌溉工程的内部效益,而且要着眼于节水灌溉工程之间的影响,节水灌溉对水环境的影响;不仅要强调农业用水的节约,而且更要强调农业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出了广义节水灌溉的概念,并从广义节水灌溉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实现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根本途径,列举了具体措施,提出了应按目标、对象和实施主体确定节水灌溉发展重点等。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在胶东半岛发展节水农业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提出了适合半岛地区特点的节水农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地表水,建造地下水回灌补源工程,多灌溉水源联网工程,加大地下水补源力度,实现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发展高标准的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规模化设施农业,实施节水工程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广农艺节水技术,实现节水农业的现代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体系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城  廖娜 《农业工程》2014,4(2):39-44
近年来我国节水灌溉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标准、新材料和新设备,我国节水灌溉领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工程技术和农艺技术,对我国节水灌溉技术体系现状进行了总结,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要根据各地水土资源条件、农业生产布局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实施节水灌溉工程。   相似文献   

17.
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节水技术实施,对于干旱区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干旱区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目标要求及相关问题,从注重水资源利用合理配置、实施农业节水综合策略、加强灌区体制机制管理改革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干旱区农业节水及高效用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四川农机》1998,(6):15-16
节水灌溉是指根据作物的需要规律及当地供水条件,为获得农业的最佳经济效益、生态环境而采取的有效利用天然降水和灌溉的多种措施的总称。它是一个综合技术体系,由节水工程措施、田间技术措施、节水农艺措施、节水管理措施等有机组合而成。而喷灌是指将一定压力的水,喷...  相似文献   

19.
发展节水灌溉 狠抓工程管理为“两高一优”农业开发做贡献辽宁省锦西市连山区水利局为了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事业,促进“两高一优”农业的开发,连山区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1990年~1993年共发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以下简称管灌)7万亩,实践证明,管...  相似文献   

20.
发展节水灌溉是解决当前农业用水短缺问题的最佳途径。世行贷款节水灌溉二期项目贯彻"真实"节水的先进理念,通过工程措施、农业措施和管理措施相结合构建资源性节水模式,促进项目区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同时,结合山西省实际提出了应用研究的主要内容,为项目创新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